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一章 ...
周四下午,林寒晓参加完院里的例会后,便去了学校图书馆。她从校图书馆的公共查询系统中查到一本她备课非常需要的《诗经》研究方面的书,尽管这本书开架借书处已经借出去了,但查询显示文科阅览室里有书。于是从昨天下午开始,林寒晓一直在文科阅览室看书。
来到文科阅览室,林寒晓拿出笔和笔记本,把包存好后,从旁边书架上驾轻就熟地拿下那本她自己上午刚刚放上去的书,找了个角落靠窗的座位坐下来,在大书桌上摊开她的笔记本,便看起书来。
林寒晓对陌生环境很敏感,稍有异常她就能发觉,但如果她看进去一本书时就不一样了,即使身边有天雷地火也难引起她的注意。所以,当方梓毅在她身边坐下来时,她毫无察觉。
方梓毅从上大学以来几乎每周四下午都会来文科阅览室,因为宁南大学的惯例是各学院每周四下午是教师例会的时间,不安排学生上课。于是,大多数的学生活动也安排在周四下午,这样不会因为学生有课而缺席。方梓毅除了跆拳道协会外什么社团都没有参加,而跆拳道的协会活动一般安排在周日下午,所以,从刚入学不久方梓毅就发现了,每周四下午,老师在忙着开会,学生也在忙着开会,图书馆倒成了最清静的所在。慢慢的,方梓毅每周四下午就来文科阅览室,看看书,想想事情,甚至有时只是望着窗外发发呆,阅览室的这个靠窗的角落成了方梓毅放松自己的世外桃源。
今年小桐也来了宁南大学读书,方梓毅带她四处走走熟悉环境的时候,也曾带她来过文科阅览室,却没有告诉她他每周四下午都在这儿读书。他顾念的是小桐才来,该多熟悉熟悉环境和同学,多参加些集体活动,这样对养成她开朗的心境有好处。
方梓毅循着书号从书架上找到他想找的书,习惯性地朝他常坐的角落靠窗的座位走过来。走到桌前,他才发现他常坐的座位坐了人,方梓毅正要转身朝前一排的空坐上去,忽然觉得,座位上那个低头看书的侧影有些熟悉,“林寒晓?!”方梓毅险些叫出声来。随即想到他们俩好像总是在争一个座位,便觉得有些好笑。
方梓毅看座位上是林寒晓,便不再去找其他的座位,就在林寒晓的外边座椅上坐了下来。在这过程中,林寒晓一直都低头看书,浑然未觉。方梓毅放下手里的书和随身带的速写本,随手翻开书,看了一会儿,便合上书,沉思起来。
方梓毅想着这几天考研复习的情况,边想边随手在速写本上写着:收集考研复习资料暂告一段落;英语,时时温习着问题不大;政治,随班听课;传播学专业课,能够跟上;文史综合——写到这儿,方梓毅停了下来,皱了皱眉。
考研复习的难点在文史综合上。
从昨天下午开始看文史综合的考研复习资料,越看越心烦意乱。他们“大一”时并没有系统地开设文史方面的课程,他原打算临近考试背一背就可以了,谁知刚开始看就已经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文史综合内容浩繁,难抓重点,尤其令他焦虑的是,好多问题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既然决定考研,方梓毅就打算全力以赴,他想今天下午好好理一理头绪,找到一个复习文史综合的突破口,摆脱目前这种焦虑却无所获的状态。
他边回忆这几天看过的资料,边整理思路,寻找问题,他发现,他记住了一些知识点,却不能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他下意识地向窗外望去,抬头看到的是林寒晓边看边记录的侧颜——他忘了他这次不是坐在老地方。
他有些空蒙地看着林寒晓,下意识地在速写本上描绘着夕阳给林寒晓勾勒的金色轮廓,一时竟也忘了自己的烦恼。
“铃……”还书闭馆的铃声响起来了。
林寒晓还有两行字没记下来,于是越加地低了头,飞快地记起来。
方梓毅回过神来,看看速写本上那个宁静的侧影,又转头看看林寒晓,看见林寒晓还在埋头记着笔记,便收了手边的书和本,笑着提醒她:“林寒晓,该还书了。”
林寒晓收了笔,抬头朝方梓毅笑了一下,回了声:“知道了,谢谢。”随即低头收起笔记本,正要拿起书,猛地醒悟过来,抬起头看向一直笑着看着她的方梓毅,也笑了,“是你!”
方梓毅微笑着点点头,说:“还书吧。”然后便起身朝书架走去。林寒晓也跟着朝书架走去。
林寒晓还了书,取了包,走出阅览室,看到方梓毅正背着包微靠在走廊那头的暗影里。
方梓毅看林寒晓出来了,便直起身,等着林寒晓走近。
两人一块儿信步往楼下走,边走方梓毅边对林寒晓说:“在看什么书,那么入神?”
林寒晓抬头看了看方梓毅,微笑着说:“《诗经讲座》,下周该给方梓桐她们讲《诗经》了,先赶紧给自己充电。”
方梓毅听了心里一动,想到自己复习“文史综合”时刚看过去《诗经》,其中有些表达不解其意,就囫囵地看过去了。便问:“林寒晓,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看方梓毅问的严肃,林寒晓有些愣怔的点头,“你说。”
方梓毅说:“‘四家诗’中为什么说鲁、齐、韩三家是今文经学,毛诗是古文经学?”
林寒晓一听,放松下来,笑着问方梓毅:“你在看《诗经》?”
方梓毅点点头,说:“我考研有一门文史综合,复习到这儿,有点不明白。”
林寒晓说:“四家诗指的是在汉代传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他们所传的《诗经》,不仅有战国时古文篆书和汉代今文隶书的不同,在对诗义的说明﹑文字的解释上都有所不同……”
方梓毅听了,没有答话。林寒晓想了想,接着说:“其实,关于“四家诗”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文学史的问题,它还包含着当时的政治思想背景,经学的古今之争。所以,要透彻了解这个问题,还应该联系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发展情况来看。不过,作为考研的文史综合来说,你能了解到‘四家诗’分属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这一层已经很不错了。”
方梓毅摇摇头,说:“我没有系统的文史基础,看起来有点费劲。”顿了一下,转头看看林寒晓,接着说:“林寒晓,我能不能旁听你的古代文学课?”
林寒晓听了,转过头,看到方梓毅正用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她,等着她的答复。林寒晓一愣,有些不知所措,喃喃的重复了一句,“旁听我的古代文学课?”
方梓毅点点头,问:“可以吗?”
林寒晓回过神来,点点头,说:“如果你想听,当然可以,你直接进去听就可以了。”
方梓毅笑着说:“林寒晓,谢谢你。你饿不饿?”
林寒晓又愣住了,反射性的“嗄”了一声,眼睛茫然地看向方梓毅。
方梓毅从林寒晓的眼睛中又看到了熟悉的神情——和上次要请她吃饭时一样的神情;和上上次上楼时走错楼层一样的神情。
方梓毅看到林寒晓茫然张大的眼睛里自己清楚的映像,心里“怦”的一动,抬起手来想抚上那眼眸,想让那映像就那样停留在那黑亮的清眸上。
方梓毅的手只动了动,并没有抬起来,就见那眼眸清亮起来,眼中的笑意模糊了那映像,方梓毅看着自己的映像一点一点地被那浓密的睫毛覆盖起来,有些呆住了。
林寒晓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方梓毅是在问她“饿不饿”,她感受了一下,还真有些饿了。于是笑着对方梓毅说:“还真有些饿了呢,你也快去吃饭吧。”说完,朝方梓毅挥了挥手,看了看方向,便朝青年教师公寓走去。
方梓毅看着林寒晓转身走了,低下眼帘,朝宿舍走去。
终于还是又回来更了,终究还是舍不得放下它。姐妹们都是因为什么来写文的?我是因为在晋江混迹多年,一路走来,看了很多,看的多了,便也想写写自己理想中的爱情。可是,下笔了才深切地体会到看文、想文和写文真是天壤之别。真是佩服写文的姐妹们。那么长的文,一字一字地敲,一节一节地构思。
尤其,没有看文的鼓励,独角戏真的是没意思唱,就慢慢消磨了写文的热情。不知道姐妹们对这文的看法,写得也没了底气。
终究还是舍不得放下,所以,我又回来了。想把我的主人公的故事演绎下去。看文的姐妹们,鸿爪印雪泥,盼望着,盼望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一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