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春节 ...

  •   算算日子,我到这里也已经10天了,对于穿越,从开始的将信将疑,到现在的深信不疑,中间也挣扎了好几回。看这几个人的表现,应该是“我”的亲人吧,因为如果他们对我的怜惜和关爱是装出来的话,那他们的演技也真是太好了。
      刚开始我试图通过这个女孩,不对,以我现在的身体来说应该叫姐姐。我尝试过好几次,想问问她现在是什么年份,这是哪里,但发现都是鸡同鸭讲,我们根本没法交流。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我应该先把病养好,好好过日子,试着和她们沟通,然后再找机会弄清楚我到底传到哪了。
      对于我的异状,他们大概都理解成了我大病一场,发了高烧,脑子烧坏了。于是我变开始学习简单的语言,比如吃饭“ka la sa”,喝水“qiu dong”,我只能用拼音这样注个音,然后努力记住。记得有次姐姐教我说爸爸妈妈,我惊奇的发现发音居然是“a pa”“a ma”,我激动的都快哭了,看来不仅是中文和英文的发音是“pa”“ma”,而且在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地方也是这样的,爸妈,是全世界人民的爸妈呀。
      在学习认物的时候,我指指自己,姐姐说了句“达瓦卓玛”,我又指指她,“米玛央金”这应该是她的名字了吧。就这样,我一点点摸索,终于高清了这个“复杂的家族”:父亲,次仁尼玛;母亲,扎西达瓦;哥哥,格桑德勒;嫂子,梅多;姐姐,米玛央金;而我就是最小的女儿,达瓦卓玛了。
      现在仍然清楚的记得,前天我第一次走出帐篷,面为苍茫的草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之前因为身子弱,我都是单独坐在床上吃的。看看大家都在吃糍粑和肉干,唯独我的前面还放了一块奶糕,眼睛又不禁有些湿润了,他们对卓玛是真真切切的爱呀。
      通过饮食、服饰、环境,我基本能确定我是穿越到西藏那一带了,次仁尼玛这一家应该是牧民,可是现在是什么年代,我就实在不得而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已经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也能听懂简单的藏语对话了,只是我的藏语发音太蹩脚,一般都是连说带比划的好让他们理解。我了解了一下他们的生活状况,阿爸和哥哥白天都要去放牧,骑着马,赶着牛,很豪迈。姐姐去放羊,阿妈和嫂子准备食物,缝制皮革。只有我是一个闲人,虽然很抱歉,但我现在只能暂时当个寄生虫了。
      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阿爸宣布明天要启程回家了。哥哥姐姐都显得有些兴奋,后来我问姐姐才知道,原来这是要回家去过年了啊,我还问了我的年纪,7岁!呵呵,果然是上小学的年纪呀。
      就这样一路晃晃悠悠,赶着牛羊,经历了大半月个,我们终于回到了家乡——琼结。家人都很兴奋,和认识的人打招呼,整理着家当,忙着圈牛羊,只有我像一个冷艳旁观的看客,懒洋洋的站在那看。其实我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可我就是提不起精神,且不说这里的物质条件艰苦,人文环境陌生,关键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天就把我召唤回去了,所以我不想投入自己太多的感情,免得到时徒增伤悲。
      藏族民风开放,性格豁达,这样的节庆自是载歌载舞,夜夜庆祝。而我只是默默的躲在自己的屋里,一来自己不会唱藏歌不会跳藏舞不会喝酒,出去也没事做;二来是不想看到那些族人怜悯悲哀的眼神。记得刚回家的那天晚上,在篝火前姐姐领着我给长辈们请安,什么“阿古拉”“阿尼拉”我都不懂,只能默默的跟在姐姐后,她说什么我就说什么。而他们大概也都听说了我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回来烧坏脑子了,并不责怪我的无礼,反而怜悯的看着我。这眼神让我很不舒服,想想在现代,我虽然不是什么天之骄子,但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姑娘,怎样现在成了个二愣子了。家人也很随着我,大概是以为我身体还没完全好吧。
      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月,我出门不超过三次,因为憋的慌,我只能逮到机会就和姐姐说话,嫂子有时也会来陪我说会话。当我们再次整理行装要出发的时候,我唯一的收获就是藏语精进了一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