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初见太后 ...
-
这几日下雪,似乎没有停的样子,只是下得小了。上回记得胤祯说要带我去见定嫔,今天闲来无事,不如就进宫见见定嫔。
让小厮送话去给胤祯,谁知他推脱说有事,不来陪我,让我自己去。我心想:这臭小子,该来时不来,不该来时乱来。算了,没他在我也捞个清净,省的在路上与我东拉西扯,疯言疯语半天,说话也说不着边儿。
按理说,我是应该乘轿去的,我偏不。不是因为品级不够坐不起轿子,而是因为坐轿子实在是太难受了,一路上颠呀颠的,就像走山路似的。况且病了这几天,下地走走还能活动筋骨。
我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想着我在古代见到的人——和蔼的阿玛、慈祥的额娘,还有穿越来见到的第一个人——岫岚,以及胤祯。他们就这样在我的人生路上出现,带给我一个个惊喜。
好吧,我承认,走着去紫禁城的决策是错误的。
没过多久,就已经走得满头大汗了,幸好带了扇子,边扇边走。刚想伸出袖子想擦一擦头上的汗,可又想,古代的化妆品是不防水的,一擦岂不是都花了?没办法,就让它流吧,让汗水流得更猛烈些吧!
实在是走不动了,停下来扶着墙一阵喘气,心想:这具小姐的身子也太弱了吧,我本人可是拿过学校长跑第二的。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銮铃响声,不知是哪位爷坐着轿子正向这边驶来。四匹枣红色骏马拉着车,车夫嘴里喊着有节奏的“驾”,想必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能把轿子拉得如此有条不紊。轿子四周的木雕上贴着金,看这架势,定是个有钱人家的公子才乘得起的。
听见马车里喊了一声“停”,马车缓缓停下,里面的人探出身子来,我对上了他的眼神,他的眸子里透出一丝沉稳,和胤祯简直是天壤之别。
他开口问道:“你是今年的秀女?”我在心里想:秀女?什么秀女?我只是来见定嫔,难道我长得很像秀女吗?
见我没回答,接着问:“往年的秀女都乘着轿子进宫,你为何要走着来呢?”
“……”不回答。
“你这个秀女倒真是怪,可你不怕你误了时辰?皇上怪罪下来,你可担待不起啊。”
“……”继续不回答。
见我依旧不说话,轻笑了一声:“得,你倒是想得开。”说完伸出手,作势拉我上来,“上车吧,我送你过去,若皇上真要怪罪,你定吃不了兜着走。”
“成交!”不管他是怎样想我都无所谓,最起码有轿子可以坐了。
一上车,没想到车里还有一名男子。他正闭眼小憩,好像没有察觉到我上车。闭着眼端坐在正座上,见我来,也只是微微一抬眼,便像没事人儿似的。只是那位拉我上车的男子总是盯着我看,还不时的笑笑。我冲他做了个鬼脸,就没再搭理他,转过身子去看外面的景了。
轿子很快停在宫门口,我和男子都下了马车。 “谢了!”我回头对那名男子致谢,然后到内务府登记。
我一溜烟儿地跑到东六宫中的承乾宫,定嫔虽不是一宫主位,但住的也不算太差。一见我来,便张罗着让我坐下,又让宫女捧来许多时新瓜果,问东问西。
“自你摔下马来,只是宫宴时见过一次,并未多讲话,也没问你身子如何,如今可好些了?”
“劳娘娘惦记着,如今已大好了。”
“那就好,不然十四阿哥光惦记着呢。”说完,她端起茶杯,吹走茶水上的茶叶,徐徐的饮下,饮完,轻启贝齿,道:“十四阿哥可还去找过你?”
“十四爷前些天倒是找过我,不过,我们是踏雪寻梅、饮酒论茶,净干些文人的风雅事儿罢了。”
“哦?这可不像他那性子——也是,他是跟着老八久了,性子也变得温婉了。”我笑笑,只是低着头不说话。定嫔见我不说话,怕冷场,忙说道:“快尝尝这杞子菊花糕,是小厨房新做的。”说着,亲手拿给我一块。我忙谢过,小口吃了起来。这杞子菊花糕真是好吃,凉凉的,可一进嘴立马就融化,入口香甜。定嫔见我爱吃,忙又给我加了几块。
这时,有小太监来报,说太后身体抱恙,皇上请合宫妃嫔一同前往看望太后。
我一惊,当今太后——是仁宪皇太后——顺治皇帝的第二位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孝庄的侄孙女。她不是康熙的生母,但因为其正宫皇后的身份,所以是康熙的嫡母,尊为皇太后也是应当的。
定嫔看了看我,说:“你随我去吧。”我答应了,跟着她的轿子在后面走着。
刚进入慈宁门,就听见康熙爷对太医们大吼道:“连咳嗽都治不好,养你们有什么用!”随后听到老太后咳嗽不止。进了慈宁宫西边的小间,见太医们跪了一地,身旁站着的,有胤祯、刚才邀我坐轿的两位,还有几位不认识的阿哥。
定嫔向皇上行了大礼,我也跟着做,随后就留在她身旁,只字不吐。只听见定嫔与皇后交谈着。说话间,我听到话语中提到皇太后咳嗽的原因,很像我小时候咳嗽。突然想到,咳嗽时,妈妈总会给我熬上一碗羊蜜膏,虽说是偏方,但喝完就好了。
要不要把这个方子告诉皇上?
说错了怎么办?
万一无效,反而加重了太后的病怎么办?
这时,康熙爷抬头看见了我,略带愁容,问我:“璟奕丫头,你可有什么方子?”我来不及多想,忙说道:“奴才知道一方,可不知管不管用。”
“你说。”
我努力回想着羊蜜膏的做法,说时很小心,生怕出错:“去熟羊脂25钱,熟羊髓25钱,白沙蜜25钱,生姜汁1剂,生地黄汁2剂。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即可。”
“你们愣在这做什么,还不按着璟奕的话去配!”康熙爷再一次冲太医们吼道。随后,一帮太医一个个地随我出去。
待药煎好,拿来给太后服下。太后喝完,咳嗽确实减少了不少,呼吸也畅通了许多。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康熙爷。太后微微睁开眼,问我:“丫头,你这药是从何得来的?”
“回太后,奴才小时候也常常咳嗽,每次咳嗽,额娘都会给我熬上一碗羊蜜膏。这羊蜜膏有止咳、润肺等功效,是民间偏方,难怪宫里不知道。”随后吩咐太医:“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和做粥太后服下亦可。”
“皇帝,我瞧着这丫头做事稳妥,可否让她做我的贴身丫头?”
“这……”皇帝面露难色。一方是太后,一方是大臣的女儿,实在是左右为难。
不能让皇帝难做人,我不如答应下来:“太后相中奴才,是奴才的福气。奴才愿意侍奉太后安度晚年。”太后听后,拉着我的手,久久地笑着,不说话。倒是康熙说话了:“丫头,你进宫的日子也不急,你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吧。”
“那奴才在此先谢过皇上、太后了。”
出了门,十四阿哥走过来,在他后面还有拉我上车的人。“十四爷吉祥。这位是……”我微微福身,胤祯轻说:“起吧。”随后向我介绍:“这是十三阿哥。”我便再次福身,道:“十三阿哥吉祥。”十三阿哥唤我起来,对胤祯说:“我们认识。”胤祯奇怪:“哦?你们认识?我怎么不知道?”
“我们认识,为什么要你知道?”我瞥了胤祯一眼,又听十三阿哥说:“四哥找我还有事,我先走了。”“好。”随后,我和胤祯在慈宁宫的后花园走着。
“你知道太后为什么要了你去吗?”刚进花园,胤祯就问我。
“当然是因为我救了老太后一命,留我在身边伺候呗。”
“就这么简单?”
“不然呢?”我问他。
“你就没觉出什么蹊跷?”
听他这么一说,好像是有些蹊跷。为什么让我侍奉太后,难道只是因为做了一碗羊蜜膏,这个理由,好像是有些牵强。“那是为什么?”我撇过头来问胤祯。
“你想想你家的‘霁菱仙园’‘寿竹醉’和‘方萧仁’这些名字。”
胤祯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我。这些名字听着雅,难道……真有什么玄机?
“…霁菱仙——机灵些;寿竹醉——守住嘴,方萧仁——防小人……”
竟然是这些意思!
我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表面上纯粹是皇帝赏了一座园子,原来里面大有可回味之处!
我呆在那里,半天说不出一个字,倒是胤祯拍拍我,说:“倒也没什么可紧张的,也许是皇阿玛想提醒你阿玛罢了,你在太后那里当差,不过是寻个理由让你和你阿玛分开。以后当差可要小心些,少听多做,方能保位。”
一路上,我细细回味着刚才的话。
我怕了。
这个时代太可怕了。
要是没发觉,也许过不了几日,便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