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回 葬礼 ...

  •   草草的收拾了心思,拿上书,出发去了私塾。心里仍是一团乱麻,我努力的试图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不知不觉的,也就走到了私塾。一推门,发现柳博和已经坐在堂里等我了,学生也三三两两的到了。今天看到了一些新面孔,估计是昨天没来的学生也来了一些。我将书放在案几上,目光不自觉的移向了柳博和。柳博和可能发现了我的注视,冲我笑了一下,笑的我毛骨悚然。

      学生越来越多,我正准备看下窗外太阳的位置,却发现窗口、门口都挤满了村里的老老少少,还有不少人带了小板凳,坐在地上,我不由得被吓了一跳,心跳动的速度也开始加快。柳博和朝我点点头,示意我可以开始上课了。我努力的平静下来,无视窗外和门外一圈又一圈的人,清了清嗓子,开始讲那若词。

      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教了学生唱秀实谱的曲子,没想到,窗外的村民,也跟着哼了起来,我注意到了柳博和眼中的惊艳之情。

      因为四月份正好是春忙的时节,柳博和便放了学生半天假。柳博和的风寒还没有全好,声音还很嘶哑,把我叫住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明明记得早上他说话,还没有这么阴沉的。我疑惑的看着他,问:“怎么了?”

      柳博和微笑的看着我说:“下午请你去吃箫清斋的蟹黄汤包,他们家的桂花酿也是不错的,蟹黄汤包是原来就说好的,桂花酿是这两天的谢礼。没想到你能讲这么好,镇里对你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如果这两天听到什么闲言碎语,也别太在意,一个人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

      听了他的话,心里涌出莫名的温暖,随即又想到了早上的事,不免带了点戒备,但是看他好像什么都没发生的感觉,不知道他这潭深水,到底有多深。

      箫清斋是个很别致的小铺子,小二问也不问的就将柳博和和我带到了里面比较隐蔽的一张桌子前,坐下。柳博和熟练的点了几样东西,就好像这家铺子是他开的一样。我越来越不解的看着他,他将小二遣走以后,将我熟悉的微笑,变成了带点狡猾,奸诈的笑容,说:“没想到,苏姑娘还真是深藏不漏啊。”

      我不屑的看着他,说:“别叫我苏姑娘,以后直接叫我苏槿。你不也是一样。”

      柳博和轻轻端起茶杯,看了一下,又放回桌面,目光渐渐的聚焦到我身上,说:“苏槿。这个名字不错,只是这样告诉我,没关系么?”

      我笑了一笑,说:“柳大夫子您别怀疑,这个真的就是我的真名。”我当初嫌麻烦也就没改,再说,叫这名字的人很多,而且,我流传在这世上的名字,只有孝宁郡主而已,知道我真名的人,应该只有朝中重臣和宫里的人了。

      “不过,柳大夫子的名字,恐怕,就不是真的了吧。”我补充道。

      柳博和品了一口茶后,说:“苏姑娘难道就不能相信我柳博和正是在下的真名么?”
      我瞥了他一眼,一脸的不相信的看着他,说:“名字,只要我叫出来,柳大夫子知道我是在叫您就好了,何必追根究底呢?”

      柳博和一拱手,对我说:“苏姑娘好见识。但是不瞒苏姑娘说,这柳博和,正是在下的真名。”

      这时,小二将蟹黄汤包、艾饼和两壶桂花酿拿了上来后便自行退下了。柳博和拿起酒壶先给我满上后,才将自己的面前的酒盅满上,双手一送,说:“这杯算是我敬苏姑娘的,先干为敬。”
      说罢,他一仰头,将酒倒入口中,豪爽之态,完全看不出是平日里温和的柳博和。我也将酒杯举起,一口喝进。酒甘洌而醇厚,隐隐有一阵桂花的香气,实属少见。以前在府中的桂花酿,都是父亲百里挑一的,总是带有些许的娇气,不似今日这般洒脱而清香。我不由的称赞,柳博和见我喜欢,又将我满上,招呼我吃蟹黄汤包和艾饼。

      不得不说,柳博和应该也是对吃有一番讲究的人。箫清斋的蟹黄汤包,汤足而味鲜,就算咽下去,也依旧能感受到蟹的清甜,唇齿留香。而艾饼闻起来就有一阵草香味,吃起来更是十分的爽口,中合了蟹黄汤包稍带的甜腻口感,配上一口清冽的桂花酿,这样的小食,更有一种别样的享受。

      我一边吃一边称赞,桂花酿虽然不易醉人,但是这在外面,仍是不敢多喝。更何况,面前坐的男人叫柳博和,现在的他,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不能触碰的毒药。

      或许是我们都专注于面前的食物,或许两人的心中,都有着各自的心事,我们都默默的享受着面前的食物,而没有再说话。偶尔,小二会过来添茶,柳博和也会继续叫些食物,面前的盘子,倒是没有空过的。

      许久,我的肚子再也撑不下了,人也微醺,起身准备告辞离开。柳博和看我要走,去前柜付了钱,偕同我一起走了出去。午后,街道上基本就已经没有人了,偶尔会有小孩嬉笑着从身边跑过,然后消失在街角,连声音都听不见。总觉得,我和柳博和更像是其他世界的人,误闯了这里。

      “回家?”柳博和开口问道。

      我嗯了一声,没再说话,两个心怀鬼胎的人,就这样默默的往家走。

      刚走进巷子时,王婶便一路向我小跑过来,急忙拉过我说:“牛子家的二秀生了,是个大胖小子。但是现在二秀的情况不太好看,我看是撑不下去了。”

      我一惊,这二秀平常身体很好,怀孕的时候,也能帮着牛子干活,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二秀平时对我也很好,是个很朴实的农家少妇,她的大女儿小玉今年才3岁,平时很喜欢粘着我,在我屁股后面,一步一摔的跟着我。

      我连忙拉着王婶往二秀家里走,突然想起柳博和还在旁边,便让他先回去。

      赶到二秀家的时候,已经迟了。刚一进门,就听见牛子震天的哭声。二秀的妈也来了,一看见二秀的尸体,便晕了过去,不省人事。小玉原本在牛子的姐姐怀里抱着,双眼不解的到处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在哭,看到我过来的时候,从牛子姐姐的怀里挣出来,向我扑来。我把小玉抱起来,小玉笑嘻嘻的磨着我的鼻子,说:“小槿姐姐,刚刚小玉有了一个弟弟哦。”听完,我的鼻子突然一阵酸涩,看来小玉还没明白,自己的妈妈,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强忍住泪,对小玉说:“真的么?恭喜小玉哦,以后不能欺负弟弟,知道么?”小玉懂事的点点头。

      我把小玉交给了王婶,自己走向二秀的尸体边。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尸体,但是,却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的尸体,眼泪一下没憋住,哗啦啦的流了下来。我不知道怎么去安慰牛子,只能呆呆的站在一边,没有说话。我来关城,同龄的,能说话说到一起去的人很少,二秀是其中之一,我们住的又近,往来也比较多。再加上小玉又和我亲,所以二秀也常常带着小玉来我家玩。二秀是个地道的农家妇女,不拘小节,笑起来十分豪爽,所以,和我也十分谈的来,我从来就没有看过二秀向现在这么安静。我轻轻拍了拍牛子,擦了脸上的泪痕,转身走向王婶和小玉。小玉已经在王婶怀里睡着了,我从王婶手里接过小玉,问:“二秀的儿子呢?”

      王婶指了指屋里,说:“在二秀姐姐那呢。二秀姐姐也刚生完,奶水也足,就先让她帮着带一段时间,这孩子不能断奶,又请不起奶妈,现在只能这样了。”

      我没再说话,轻轻的拍了拍小玉的脑袋,这孩子还小,就没了娘,二牛一个五大三粗的,不可能完完全全的照顾好她,就算再娶一房,女人也不可能是小玉的亲娘,自然不可能对小玉太好,看来,小玉这孩子是要受苦了。

      接下来几天,牛子要忙着二秀的葬礼,我也时不时的去帮下忙。牛子还沉浸在悲伤里,做什么事都是丢三落四的,我怕小玉受到委屈,再加上小玉已经明白妈妈去世了是什么意思,虽然不哭不闹的,但是就是不肯吃饭。我从二牛那里把小玉接到我家,帮着他照看几天,等他忙完了二秀的葬礼,再把小玉接回去。二秀的儿子,牛子决定叫他念秀,名字很像是女人的名字,但是牛子觉得,这才是对二秀最好的解释。现在念秀被二秀的姐姐接回了家,等断了奶,再给牛子送来。
      这几天总是很忙,白天要照看小玉,劝她吃东西,还要帮着牛子处理二秀的后事。好在小玉已经渐渐的开始进食,虽然量不大,但是至少肯吃东西了。牛子总是在喝酒,眼圈总是红的,却从未看他真正掉过泪。晚上要赶春潮阁的綉活,何妈已经要人过来催了一次。所以这几天,总是睡不好,王婶总是心疼的说我这都瘦了一圈了。王伯亦是心疼我,叫王婶给我买了鱼和肉,熬成汤,说要给我补补。

      转眼,就到了二秀的葬礼。我抱着小玉去的时候,孩子一直把头埋在我怀里,一动也不动,叫她下地也不肯。我没办法的,只好把她将抱在怀里。等二秀入了土,我把小玉抱到墓前,小玉给二秀磕了一个头,什么都没说,又让我抱着。这期间,小玉竟一滴泪也没有掉过。

      过了一会,我看到柳博和也来了,发现我在看他时,轻轻的朝我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招呼。突然间,我想到要是能把小玉送到私塾里,这样也能分散一下她的注意力,只是私塾向来都只有男孩子,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说女孩不能读书,但是仿佛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矩一样,关城从来都没有女孩进私塾。我想了想,还是下了决心问了小玉:“小玉,你想不想去私塾读书?”只有三岁的小玉,估计也不能明白什么是读书,但是她点了点头。

      我抱着小玉走向柳博和,和他商量看能不能让小玉进私塾,柳博和竟然没说什么,就同意了。我本来还打算要是柳博和不同意的话,就用他会武功的事情做威胁,没想到,他竟然连问都不问,就直接答应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让他好好照看小玉,小玉应该是私塾里最小的孩子了,我怕她受欺负,便千叮咛万嘱咐的叫柳博和一定要好好照看她,柳博和无奈的点点头。

      第二天,我抱着小玉去了私塾,和她告别,又不放心的嘱咐了柳博和一大堆,柳博和很无奈的朝我笑了笑,我这才发现,或许是我多虑了。回家把绣活收了尾,便赶去春潮阁交货。何妈仔细的检查了质量,将剩下的钱和一个食盒给了我,我不解的看着她,她解释道:“这是前几天柳公子来的时候说,要是你来交货,就帮你准备点点心给你。钱他已经给了,你不用担心。”

      我拿着食盒,恍惚的走在街上。柳博和这都安的什么心啊,难道是为了封我口?不知不觉的就走回了家,发现柳博和正抱着小玉在门口等我,小玉已经睡着了,柳博和手足无措的看着小玉。我一惊,完了,忘了去接小玉下课了。我悄悄的走过去,柳博和一脸无奈的看着我,我发现我这两天能经常看到他无奈的表情,不由得笑了一下。我开了门,让他进了院子,我把食盒放在桌子上,又自他手上接过小玉,把小玉安置在屋里的床上。我走回院子里的时候,发现柳博和正在皱着眉头活动手臂,我明白了,他这十有八九是抱小玉抱到手麻了,一个大男人,估计是从来都没有抱过孩子的。我朝他走过去,问他要不要拉抻一下手臂,他自然的把手伸过来,我熟练的帮他做了基本的动作。他扭扭脖子,说了声谢谢。我说:“这是还你点心的。”边说,我边朝食盒努努嘴。

      柳博和只是笑了一下,说:“没什么的,看你最近很累。”

      我活动了一下脖子,说:“还好,现在绣活做完了,二秀的葬礼也过了,等牛子恢复了,我就把小玉送回去。谢谢你把小玉送回来了,我还真的忘了这事了。”

      柳博和说:“反正我也没事,小玉也听到睡着了,就顺便将她送回来了。”

      我笑他讲课无聊,他也只是耸耸肩。我估摸着柳博和还没吃饭,便邀他留下来一起吃个便饭,他没说什么,也同意了。下午的时候,我让柳博和送小玉去私塾,我好好的在家睡了个觉,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好好睡过了,今天是要补回来的。

      醒了的时候,发现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心里暗叫不好,连忙披上衣服准备去接小玉,刚一出屋就发现王婶和小玉正在院子里吃饭,两人一边笑着一边吃,好不开心。王婶注意到我醒了,便招呼我过去吃饭,我问:“小玉是怎么回来的?”

      王婶点了点小玉的脑袋说:“这孩子又上课上到睡着了,是柳公子抱她回来的。你也真是的,这么小个女孩子,你也忍心把她送去私塾,到时候,镇上的人指不定要怎么说她好呢。”

      我皱了皱眉,说:“这天天在家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啊,趁着小,让她学点东西才是真的。再说,她妈妈又不在了,牛子又是男人,不像女人心那么细。再说,就算牛子再娶,终究不是小玉的亲娘,也不可能对小玉太好。所以让她现在学点东西,省了以后没个出路的。”我向王婶说了作出决定的理由。

      王婶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很容易便接受了我让小玉去私塾这个决定。

      小玉的状态越来越好,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柳博和说她在私塾睡觉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年龄小,又聪明,认字也快,背书很有天分。其他的孩子,也很喜欢乖巧的小玉,从来不欺负她,有时候甚至会从家里拿东西给她玩。这时,我开始考虑要不要让小玉回家去住,毕竟,她的亲生爸爸是牛子,而我,只不过是个路人罢了。我和小玉商量,小玉点点头同意了。我把她送回家的时候,牛子一把抱住小玉,还不忘连声和我说谢谢,我看到这个还未满三十的汉子的眼里,有泪水在翻动。我让牛子记得要送小玉去私塾,牛子一开始还是满脸的讶异,他是一个关城传统的男人,认为女孩不应该去私塾,不过小玉在牛子怀里一直撒着娇,女儿的可爱终是融化了这个关城传统大汉子的心。临走前,我还叮嘱牛子千万不能多喝酒,现在的家里,只有他能照顾小玉了,罗里吧嗦的又说了一堆,我抱了抱小玉,然后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回到家时,才发现已然天黑。我没有点燃蜡烛,只是静静的坐在院子里。突然想起,去年的今天,我刚刚来到关城。一转眼,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我经历了关城春夏秋冬的整个轮回,也体验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艰难。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我知道被父亲和哥哥们的手下找到,是迟早的事,而那时,我只能跟着他们回去,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任性下去。或许,秀实也派了人出来找我,只是,秀实的身边,已然站了另一位女子,一位一笑倾国的女子。

      我唇角淡淡的勾出一个微笑,原来,现在的我,想起秀实,已经不那么痛苦了。这是不是代表着,我已经释怀了呢?

      我叹了一口气,一年里,刻意的不去回想他,不去回想我们小时候一起嬉笑的日子,他被我捉弄时一脸无奈的表情,还有他和我一起斗琴,一起比剑的日子,还有我们一起商量退敌的策略时,总是争的面红耳赤,还有他得到皇上的恩赐时,我们在一起喝酒庆祝的场景,还有,他大婚那晚,脸上的笑,落寞而又孤独。

      我起身从房中拿了一坛酒,对着月豪饮起来。

      你说,如果当时我从未告诉你那个军策的话,你会不会就得不到皇上的恩赐,得不到单于的重视呢?如果得不到,那现在你身边的人,会是我么?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回 葬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