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三章:尺素传心 ...

  •   距离并未斩断联系,反而让一种更为深沉、更为默契的情感,在方寸信笺间悄然流淌。顾晚秋的信,总是先到。信封是那种最普通的牛皮纸信封,右下角端端正正地写着寄信地址:甘肃 X 市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顾晚秋 。字迹依旧是那般清隽有力,力透纸背。沈书仪的办公桌抽屉里,很快便积攒了一小摞这样的信封。
      信的内容,起初是克制的、带着工作汇报性质的。书仪:见信如晤。我已安全抵达X市。此地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工厂复工、清除隐患、安置流民……每日忙碌异常。西北风沙果然厉害,嘴唇干裂,幸有你所赠面脂缓解(效果甚佳)。听闻华东气候润泽,望你保重身体,肩伤勿复发。工作可还顺利?新环境适应否?顾晚秋 X年X月X日沈书仪的回信,起初也带着同样的拘谨:晚秋:来信收悉,知你安抵,甚慰。我已至沪市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到,在普外科工作。医院规模宏大,病人众多,设备尚可,只是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尚需学习钻研。沪上确乎潮湿,但尚能适应。忙碌之余,亦需珍重身体。西北苦寒,望添衣加餐,防风沙。沈书仪 X年X月X日
      “同志”的称谓悄然隐去,仿佛褪去了一层无形的甲胄。随着时间流逝,信笺间的距离感渐渐被一种心照不宣的暖流所融化。顾晚秋的信里,开始描绘细微的生活图景: ……今日处理一桩工厂纠纷,工人们的朴实与对安稳生活的渴望,令人动容。想起你曾言“眼见为实”,诚不我欺。深夜伏案,窗外偶见星河低垂,清冷浩瀚,亦觉心胸开阔。沪上必有万家灯火,不知你此刻是否也在灯下研读医案?(随信附晒干的红枣一小包,西北特产,聊以解乏。)沈书仪的回信,也渐渐流露出内心的涟漪: ……红枣甘甜,多谢挂念。近日连做两台阑尾切除术,皆顺利。学习新式医疗器械,颇有裨益,惟觉器械冰冷,终不如人手稳妥灵动。夜深人静时,医院长廊寂静,唯有值班护士脚步轻响,倒也适合看书。你信中所述的星河景象,令人神往。沪上灯火辉煌,却难觅如此清冽星空……
      她们不再仅仅谈论工作和天气。她们分享对新知识的渴求(顾晚秋在研读厚重的《城市管理》,沈书仪订阅了国外的《外科进展》),交流工作中遇到的起伏(顾晚秋化解了一次生产纠纷,沈书仪成功救治了一名重病患儿),甚至隐晦地倾诉着对彼时彼地的细微感受。顾晚秋的信里,偶尔闪烁着对建设事业的热情: ……亲眼见证一座停摆的工厂在我们手中恢复轰鸣,工人脸上重现光彩,那种扎根于实际、服务于大众的踏实感,是任何书本都无法赋予的力量!书仪,我们所投身的事业,纵有万般艰辛,其意义正在于此! 沈书仪的回信,则更多聚焦于生命的顽强与医学的求索: ……今日为一位老工人接诊,他肺部因早年劳损严重,却依旧乐观豁达,谈及新建的福利设施,浑浊的眼里闪着光。生命的顽强,常令我肃然。医学之路漫漫,所求无非减轻世人苦痛,此志与你所言‘服务大众’,当有共通之处?
      过往的硝烟,在笔尖下化作云淡风轻。顾晚秋会坦然地写: ……整理旧卷宗,见当年激烈对峙之敌名录,其中亦有你家族之名。历史洪流,个人抉择,有时身不由己。往事如烟,前路可期。你我皆已做出选择,坚定前行便是。沈书仪的笔尖,也曾流露一丝释怀: ……家父虽固执,然时移世易。前日消息,他已远赴海外。家母体弱,随行不易,幸得兄姐照拂。缘起缘灭,各有归途,吾心已安。
      两年光阴,在薄薄的信纸上无声滑过。信封右下角的地址早已熟稔于心。她们的信,从最初的谨慎试探,到后来的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与深刻的理解。沈书仪常常在值完夜班后回到宿舍,拧亮台灯,就着昏黄的光线展开顾晚秋的信。那清隽有力的字迹,仿佛带着西北干燥的风沙气息和顾晚秋身上特有的、那种冷静而坚韧的力量感扑面而来。她细细品读每一个字,捕捉着字面之下更深层的情绪——工作中的困扰,取得进展的欣慰,仰望星空时的片刻宁静……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灵魂的温度与脉动。同样,当顾晚秋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在深夜简陋的宿舍里展开沈书仪的信时,那清秀工整的字迹,仿佛带着沪上湿润的海风气息和医院消毒水特有的洁净感。她能从那些描述手术细节、病人状况的文字里,看到沈书仪指尖的沉稳与专注,感受到她面对生命时的敬畏与温柔。信中偶尔流露出的、对复杂病情的深思,对掌握新技术的渴望,都令她感同身受。她们在信中探讨专业,分享日常,交流感悟。她们是彼此最默契的笔友,是隔着千山万水却能心灵相通的知己。那些信纸,成了承载思念、分享成长、确认彼此存在的唯一纽带。
      抽屉里的信越积越多。牛皮纸信封上,沈书仪的地址被顾晚秋一遍遍书写;而顾晚秋的地址,也早已成为沈书仪笔下最熟悉的印记。她们心照不宣地回避着某些过于炽烈的情感字眼。但那份牵挂,那份在字里行间无声浸润的关怀与理解,那份在各自岗位上为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的共鸣,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友谊。沈书仪二十四岁,顾晚秋二十六岁。她们在时代重建的浪潮中,在各自崭新的岗位上奋力前行。而那一封封跨越山河的信笺,便是照亮她们孤独奋斗路途的、最温暖而恒定的星光。每一次邮差的到来,都让她们沉寂的心湖,漾开一圈名为期待与暖意的涟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毫无联系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