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

  •   十年后,

      张凛俨然成为了第二个徐美珍,他这十年职位升得越来越高,拼命程度也让人心惊。
      从进入大学开始,他基本都是学校,公司,家里连轴转,徐美珍的身体恢复了一些,但还远不到健康的程度,因此她安排张凛从上大学就开始接手公司的大小事务,每个寒暑假轮岗去公司的各个部门实习,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严苛要求他,也是为了他能尽早接班。
      他完全实现了徐美珍的期待。
      毕业一年后,张凛就被任命为公司的财务副总,在摸清公司的财务后,又升为副总经理,他负责的几个业务成绩斐然,很快又升任了总经理,代理徐美珍处理公司事务。

      张凛爸爸是做外贸发家的,之后又投资了房地产,制造业还有食品加工厂,但这几年实体经济熄火,房地产也不景气,自从张凛接手后,他大刀阔斧把那些亏钱的业务砍的砍,缩得缩,这些项目的人有不少是张凛父母的老相识,裁员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去找徐美珍说请,但都被徐美珍挡了回去,他们也都明白之后是张凛当家,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好拿着一笔丰厚的补偿金走人。

      张凛并没有如计划的那样去互联网创业,他没有时间,家里的企业就够他焦头烂额了,但他投资了一些初创团队,时不时就会关照他们的表现。
      张凛有一种直觉,这些企业里会有带给他丰厚回报的独角兽。
      其中有一家企业,是做东南亚网文业务的,叫做之言文学,张凛很看好它。

      之言文学作为两年前才成立的企业,一开始产品定位就异常清晰,出海加内容,公司的创始人和员工除了程序开发外,大部分是做传媒或者编导的,笔头功夫和媒体资源都不错,出了十几本爆款小说,虽然现在市场占有率不高,但业内的评价颇高,是一匹黑马。
      在连续两个季度增速放缓后,之言公司的总经理刘文鼎召开了了全体员工的all hands,一共50多人,他们一起讨论当前业务表现的原因以及后续的重点工作内容。

      产品经理张凌凌先做了总结,“根据我们掌握的用户数据和竞品数据来看,增速变缓的原因一个是外部竞品的压力,他们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争抢头部作者,他们是市场上绝对的主导者,所以这段时间和我们解约甚至是毁约的作者很多,另外还有个原因是我们的爆款库存严重不足,前段时间派人特意去了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这几个国家调研,他们都普遍反馈说我们的好作品不够,看了几天后后续就没有接得上的作品了,因此我认为下一段的重点应该是在生产侧发力,投入精力拉拢优质作者制造爆款。”

      “可那些优质作者,从钱上我们怎么抢得过哪些大平台?”

      财力上之言不占优势,除了张凛投资外,还有两家创业机构也给了他们资金,但是如果和那些大平台竞争,显然是洒洒水。

      刘文鼎沉思了片刻,认真的说:“财力上肯定不行,但是那些作者是不是每个人都看重钱呢?这不一定,据我所知头部作者里有一些是已经财富自由的写作者,他们可能对钱的兴趣不大,而更看重作品的意义,影响力和与读者的互动。
      这些是我们擅长的,李涛你带着市场部和运营部的同事再想想办法。”

      刘文鼎的话让团队再一次找到了方向,大家干劲十足,散会时刘文鼎又补充了一个消息,“明天市场部会新来一位同事,来补上离职的李甜的位置,做公司的市场部副经理。她的名字大家就等她自我介绍吧。”

      张凛每两周都会来之言看一眼,有时候还会参加讨论,他不苟言笑,但能力很强,基本每句话都一针见血,在公司开拓市场的初期给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从不吝啬鼓励,不画饼也不虚假客套,能让人从心里感受到认可和安全,是一个值得追随的领导者。

      但包括刘文鼎在内的很多人都能感受到他不快乐,这种不快乐从他四肢百骸中透出,他对许多人和事都很在意,并且努力安顿,但唯独没有抚慰好自己,他的生活在向前翻篇,但他的心如同一片荒原,即便想培育植被,但也没办法存活在无水无波,近乎静止的土壤里。

      印象里,刘文鼎只见张凛笑过一次,那次是他来会议室旁听新人入职,突然问了那人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
      “看你的简历,你原来是八中女子篮球队的?”
      新员工点头。
      “那你们队最好的成绩是什么?”
      那个女生想了一会儿后说,
      “我们这届能力最好到八强,但我听学姐说,大概有十年前吧,之前的学姐们曾经拿过亚军。”
      他轻轻嗯了一声,笑容骤现,但又倏忽而逝。

      新来的同事第二天就和大家见面了,她来自南方的名牌大学编导专业,之后又去了国外读了传媒硕士,毕业后在头部的内容平台做到了运营主管,接触到了许多优质的创作者,也是看重这一点,刘文鼎才把人挖过来。

      之言的工作氛围是友善大方的,中午由市场部主管请客让大家彼此熟悉,交流感情。
      席间,新来的同事做了自我介绍,她叫陈予竹。

      陈予竹融进集体很快,她的个性开朗,能力一流,熟悉一个月之后就能独挡一面。刘文鼎之前的思路奏效了,在陈予竹他们的努力下,创作者的签约数有回升,是个不错的市场信号。

      新一季度的业务总结会轮到了陈予竹主持,正要准备开始,刘文鼎提醒她:“予竹,再等十分钟吧,有个投资人在往这边赶,他是我们重要的军师也是金主。他刚去机场接人,给我发信息让我们稍等他一下。”
      陈予竹点头,和同事先讨论别的工作去了。

      刘文鼎口中的投资人就是张凛。
      他去机场接的人是韩岚。
      她是张凛的小姨,和他们家一向关系密切,她也是张凛身边难得的能倾诉烦恼的长辈。

      一上车,韩岚就关心的问他的近况:“你睡眠现在有好点吗?”
      “就还是那样,每天大概能睡4-5个小时。”
      “那你妈妈呢?现在恢复得怎样?” 张凛曾找她聊过,有计划带徐美珍出国治病。
      张凛说:“她的情况时好时坏,上个月复查肝部又新长了一个2毫米的肿瘤。
      “还是尽快带她去国外看病比较好。”韩岚在国外是做医疗检验的,和大医院有合作项目。对徐美珍的身体状态比较担忧。
      张凛摇了摇头,
      韩岚无奈的说,
      “你妈妈还在担心公司吗?我姐太固执了,这个公司已经比姐夫在世那时好太多了,而且你也逐渐上手,她为什么还不放心呢?”
      韩岚打算劝劝徐美珍,“你直接给我送到你妈那吧,我问问她的打算。”

      生老病死的话题总是会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他按下小半截窗,扭头中瞥到了韩岚中指,他指了下戒指,打趣她,“你终于想要找小姨夫了?”
      “啊?”韩岚反应过来后,抿嘴一笑,冲着张凛晃了晃戒指,“我是不婚主义者你忘了,这戒指是我自己买的,看着好看就戴上了。记住,女生不一定要男生买戒指。”
      韩岚是家里最特立独行的人,她从上大学开始就自称是不婚主义者,把她父母气的够呛,毕业之后不顾家人的反对去美国重新学医,之后就一直留在美国也没结婚也没对象,每年一家子吃饭,她都是被家里人痛骂的对象,后来她索性也就不参加了,今年过年他和徐美珍去看望韩岚她爸妈,老两口这么多年被磨得也想开了,彻底不管韩岚,让她自己去折腾。

      她可以说是张凛身边最不被亲情捆绑,最自由的人了。

      “那你呢?有没有结婚的打算,你妈肯定会天天念叨你吧。”
      张凛敲了几下方向盘,半真半假的说:” 我天天这么忙,哪有时间谈恋爱。而且我妈真一次也没有催过我”
      韩岚呵呵两声,“男人最喜欢拿忙做借口,其实就是没上心,要是真喜欢,江山都不要也会陪着美人的。”
      张凛笑而不语。
      韩岚试探的问,“说正经的,你有没有再联系下那个女孩子呀?”
      “哪个呀?”
      “别装傻”,韩岚毫不留情的戳穿,“你心里还有哪个女孩子,就是你上次喝醉一直念叨的那个。”
      张凛把车窗按到底,他更清醒了些,早在十年前就判了死刑的感情,怎么可能还有后续呢?
      “说不定你们还有机会,不是有句话嘛,真爱是被受到庇护的。”
      张凛喃喃道,”她可能已经结婚了。”
      “不会,你把结婚想的太简单,那样不一般的女孩子进入婚姻比单身要难得多,她一定要心甘情愿的爱上一个人才会走入婚姻,她在选她爱谁,而不是选谁爱她。
      何况你们之前分手分得那么无奈,你记住,不是自己真心的选择一定会留下心结。”
      韩岚了然一笑,看着窗外,语带暗示的说: “你看看你自己不就知道了。这么多年,你有睡得好过吗?”

      他哑口无言,语言会骗人,但心不会。

      安顿好韩岚后,张凛赶到之言,见到陈予竹的那一刻,全身的血液都在奔流,就像解冻了的冰原,等到了春天的来到。
      别人都说他年少有为,但他从未觉得自己命好,幼年丧父,失去爱情,被亲情捆绑,苦苦支撑着家业,每一天都在咬紧牙关不让自己放弃。
      他以为这辈子都与幸福无关,但老天还是手下留情,让他能再见到陈予竹。

      刘文鼎没有留意到张凛和陈予竹的变化,看人到齐,他打算继续组织会议,突然一通电话打过来,那人焦急的汇报,
      “老大,大事不妙,我们被文心抢走了漠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