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主意 ...

  •   早晨,北京城的广播里面已经开始播起了东方红的乐曲,在音乐声中整个胡同热闹起来,各家都开始吃早饭准备出门了。

      今天玉家喝的是玉米粥,配的馒头还有咸菜,大家还一起分了三个鸡蛋。

      咸菜是玉姗姗爸妈的单位,中央电视广播电台的一个四川同事他们家自己做的,味道相当的不错,玉姗姗就着这咸菜喝了两碗粥,看得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这说明女儿感冒完全好了。

      吃完早饭以后,父母再观察了一下玉姗姗,看她今天明显精神很好,便安心的上班去了。

      玉妈妈毕竟是广播台的播音员,出门前还是花了些时间打点形象,但也就是打理得干净整洁,并没有什么多余的修饰。

      玉爸爸作为一个技术工,穿的不仅朴素,衣服上还有好多显眼的补丁。

      现在是计划经济票证配给年代,生活中各种物资供应都是非常难得的,像布匹这种生活必需品就相当的紧俏。

      七十年代全国长期流行的一种穿衣方式,就是一件衣服夏天当单穿,然后秋天春季就把它当做一个夹克来穿,到了冬天的时候又往里面塞棉花,可以当做保暖的衣服来穿,一件衣服可能要穿一年。

      遇上非常调皮的孩子,衣服早就穿坏了,家中大人就得去想办法找些旧布,然后打上补丁继续穿。

      不过玉家爸爸现在穿的这么破旧,也不仅仅是因为紧张的布匹供应。

      而是本身玉爸爸以前是大学毕业生,平时夫妻俩来往的朋友也多是知识分子,其实在现在的局势下是比较危险的。

      两人至今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是因为玉爸爸玉妈妈都是烈士的子女。

      玉爸爸和玉妈妈家以前都是一个地方的,而且是世交青梅竹马,他们的父亲都在战争当中牺牲了是烈士,而他们的妈妈一路互相扶持把他们养大,在几年前两位妈妈也去世了。

      所以他们作为双烈士子女,在这一场浩劫当中暂时没出什么问题,没有受到太大的攻击。

      不过万事小心为上,在玉爸爸玉妈妈的刻意安排引导下,玉家人从大到小都是习惯了比较朴素低调的。

      就跟地下挖洞藏书一样,只穿打补丁的衣服也是一种安全手段。

      所以现在玉家的状况就是兄弟姐妹4个人全部都穿着打着好些布丁的衣服。

      玉爸爸玉妈妈走了以后,玉姗姗他们稍微收拾一下,也跟着大哥玉清提着竹编篮子出了门,今天他们要去买一些家里接下来生活要用的东西。

      出到院子里玉姗姗好奇的看四周观察了,这个胡同面积很大,明显居住人很多,然后邻里应该都还是比较熟悉,出门碰到好几个人都跟玉家孩子们互相打招呼。

      破旧的四合院门口那些古雕塑都已经被毁坏了七零八落,然后家家户户都在想办法找地方插上几支红旗,许多窗户上还贴着那种打米字格子的宽纸条,玉姗姗记得这是当年为了防空炸弹减少震动民间流行的一种方法。

      胡同的老大爷大妈很多都喜欢到院子外面坐着,带着家中孩子在一起围着玩耍。

      院子外的路上还时不时有人骑着自行车经过,一派老胡同的生活气息。

      玉姗姗以前倒是看过不少七八十年代的纪录片,不过身在其中到底感觉还是不一样。

      若说胡同里还有一丝老北京的闲适,走到大街上城市氛围一下子浓烈起来。

      路边墙上贴着满满的大字报给人一种压迫力,还有各种高音喇叭不停的广播着:“广积粮,深挖洞,勤备战,提高警惕,保卫祖国。”之类的宣传语。

      人群熙熙攘攘,现在的北京街区到处都有那些激进的年轻人喊着口号敲打着鼓、锣甚至还有脸盆擀面杖从身边经过,好在他们也只是在街上制造喧闹来回游走,并不会伤人。

      兄弟姐妹四人尽量提着篮子靠边行走,避免被这些激动的人群流动冲撞到。

      到了菜市场,玉清大哥带着三小先去安排买菜,现在新鲜菜不好买得排队最久。

      计划经济时代每家每户都对自己家的物资精打细算,买了什么要买什么都用本子记下来。

      玉家也有自己的物资小本子,玉清大哥看了看上面的记录,然后安排玉姗姗和玉水、玉律一起在这里负责排队买菜。

      今天准备买的是豆腐还有小白菜,玉清按照准备购买的数量交给玉姗姗对应的钱还有豆腐票菜票,他自己则去排肉摊的队。

      这年头大家虽然馋肉,但毕竟舍得花钱的家庭还是不多,所以青菜比肉买的人更多,排队的队伍也更长。

      等到玉清大哥成功买到一点猪肉,玉姗姗姐弟这边等蔬菜的队伍还没有排到,于是他又去买了家里需要的大米,杂粮还有油。

      等买完这些东西回来,刚好玉姗姗她们也把豆腐和青菜买好了,今天运气不错,排到她们的时候青菜和豆腐数量都还够。

      买好了东西,兄弟姐妹几个高高兴兴的回了家,中午就下了四碗面条配上青菜咸菜做午饭。

      下午大哥玉清和朋友有约出门去了,玉水和玉律带着玉姗姗一起拿着盆子肥皂到胡同的一口公共井边去洗衣服。

      洗衣服的时候玉姗姗洗一个盆的衣服,玉水和玉律洗一个盆的衣服,两个孩子边洗边玩水,三个人洗的是不亦乐乎。

      一会也有其他人陆陆续续拿着盆子过来洗衣服,其中有家人是三个姐妹一起来洗衣服,最大的那个姐姐看起来大概二十来岁的模样,另外两个妹妹是二十岁十多岁的样子,看样子应该年纪都比玉姗姗大。

      玉水和玉律有礼貌的跟姐三个打招呼:“秀秀姐,楠楠姐,可可姐,你们好呀。”

      看样子是家里认识的人,玉姗姗也照着这样招呼了一遍。

      三姐妹也回复到:“小姗,小水和小律也来洗衣服啦。” 然后也开始打水浆洗起来。

      洗衣服的时候秀秀姐看着玉姗姗说到:“小姗看起来感冒已经好了,前两天去看你的时候你还头晕睡着觉呢。”

      玉水接话:“姐姐现在身体可好了!吃饭最厉害了!今天早上吃了两碗粥!”

      大家听了玉水的话又笑成一团,接着又来了一些人洗衣服,大家都住在这胡同里,彼此都多多少少认识,于是边洗衣服边聊天也是热闹。

      不过玉姗姗还是注意到三姐妹边洗衣服的时候时不时表情还是很发愁的样子,也不知道家里是有什么事。

      下午玉妈妈和玉爸爸下班的都比较早,回来以后就看到了姐弟买的东西。

      因为玉姗姗之前生病一直喝粥,于是玉爸爸玉妈妈决定今天吃好一点,一家人开始风风火火的做起晚饭来。

      白米饭满满的煮了一锅,今天饭可以吃的饱饱的。

      还有今天买的豆腐和青菜煮了一个小菜豆腐汤,一盘清炒青菜。

      肉切成肉丝和咸菜一起炒了,还做一大盘炒鸡蛋。

      玉家平时吃食也是很节俭的,今晚这顿算是大餐了。

      两个小的在做饭的过程当中就馋的不得了,一副嗷嗷待哺的样子,等饭菜摆好一家人就开心的吃起来。

      因为玉姗姗身体才刚刚好,还给她先加了一点小菜豆腐的汤水,把饭泡了泡。

      玉家小孩多,家里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所以都是边吃饭边聊天。

      玉姗姗想到今天碰到的三姐妹,便顺带提起来,玉爸爸玉妈妈跟这一家父母也比较熟悉,便跟玉姗姗说起来这家的情况。

      今天她们碰到的三姐妹姓陈,他们的父亲陈大仁原本是政府级别比较高的官员,他已经被革委会抓起来审查好长时间了。

      这都一年多了,革委会也不允许让她们母女去探望陈大仁。

      实际上,除了政府每个月让陈家母女去把陈大仁的工资领回来,其他的一概不知。

      陈家母女现在连陈大仁到底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因此是十分的担心。

      说完玉妈妈还跟玉姗姗提到:“姗儿你之前感冒睡觉休息的时间,我和你爸爸哥哥都有事要出门,还是请的陈家女儿来帮忙看顾你半天的呢,说起来,现在你身体好了,我们该去拜访感谢的。”

      玉姗姗想到今天陈家姐妹说的看到她生病的时候一直在睡觉,原来就是爸爸妈妈请她们来照顾生病的自己。

      现在陈家母女的情况让玉姗姗想到之前看过一个这时期的纪录片,有个干部家子女也是遇到这个情况当时用的方法。

      想起三姐妹今天洗衣服时他们发愁的样子,又感谢这家人照顾自己,且现在大家在北京生活都不容易,能顺手帮一个是一个。

      于是玉姗姗就郑重的说到:“爸爸妈妈大哥,我这里想了一个办法也许可以帮她们知道陈叔叔的情况。”

      三人都好奇的听玉姗姗解释完如何去做。

      原本只是尊重孩子让她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结果听完以后三个人都觉得这个方法可行。

      玉妈妈拍板:“那就这样,事不宜迟,一会我们吃完饭正好带上家里还有的几个苹果去感谢陈家女儿照顾你,顺便跟他们说一下这个计划。”

      于是一家人加快吃完饭,留下玉爸爸玉大哥收拾。

      玉妈妈带上玉姗姗拎着一个小袋子的苹果去登门拜访同一个胡同里的陈家母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主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