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林廊走时十六岁
我是从白小路那里知道林廊这么个人的。
我是白小路的朋友,整整初中三年都是。白小路身边的朋友更换速度很快,她热衷于结识各种新鲜的人,相处,疏远,最后绝交,乐此不疲。中考之后的同学聚会,毫无意外地是一班人胡吃海喝。到最后谁都不记得自己应该坐在哪里,碰杯,哭泣,倾诉,拥抱,大家想尽各种方式表达离别之苦,除了白小路。她抱起手臂,在自己周围竖起一座无形的高墙,冷冷看其他人端着劣质玻璃杯子假正经四处敬酒。没有人接近她,她也不会允许那些人靠近。
我注意到肖婷婷远远投来的冰冷目光。她初二时转学过来,白小路曾主动走近她,带她熟悉学生餐厅,带她到医务室,甚至体育课也和她说笑。肖婷婷不喜欢我,我不止一次听她背地里非议说我硬是挤在她和白小路之间。对此我只是一笑置之。她没资格不喜欢我,因为她才是个入侵者。我也不会在白小路耳边嚼肖婷婷的舌头,只是耐心观望。如果剥掉新鲜感之后肖婷婷算什么!不过是个娇气任性的小破孩儿罢了。而白小路一旦摸透对方脾性收起了好奇心。就绝对无法对一个幼稚小孩儿无休止迁就。我不知道她们之间的哪件事造成质变,但是一个月之后肖婷婷再也不和白小路说一句话,三人行重新回归于二人世界。
对白小路我有足够的耐心,所以初中三年在啤酒泡沫的涌起与消殆中尘埃落定,不管中间是多么跌宕曲折,最后白小路身边剩下的只是我。
我和白小路比肩而立,并因此感到了扭曲的快慰。
可惜,我们并不是同一所高中。白小路中考时发挥失常,与我所在的市重点失之交臂到了县一中。我承认我有点失望,毕竟曾经那么郑重地约定过要一起离开这县城,最后跳出重围的却只有我一个。但我不觉得这会影响到什么。和白小路相处三年下来,如果要我总结关键,那么我想可以用“放风筝”概括。白小路是风筝看似高高在上,偶尔来了一阵风她会随风的方向而飞一阵子,我却把持着风筝线。我可以允许这风筝暂时在风里迷失方向,因为我知道,只要扯线,风筝还会回到我手上,所以我不担心。
暑假里腻在一起的最后一天,白小路突然对我说,“我舍不得你,该怎么办?”
我弯了弯嘴角,即将长时间分离的伤感反而被无限满足取代。白小路这样坦诚,我始料未及,不过,很好不是吗?
我扯动手中风筝的线。
“没关系啦,我们还可以互相写信的呀,你会给我写信的吧?”
我如愿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看吧,这就是我的风筝。这世界上除我之外再无人能给善变的白小路合理纵容,再无人能让她自由而又觉得离不开,在这一刻我甚至觉得初中三年对这段友情的经营就是为了现在让这风筝飞高飞远。我们尽可以分开三年分隔两地,连着我们的那条线却不会断,一切不过是增添我在掌控风筝时的乐趣罢了。
我和白小路大概两周通一封信,她会攒下一大堆新鲜事塞在信里寄给我。白小路是个闷骚的姑娘,当装逼男生故意和老师抬杠时白小路就是少数不笑的学生。我能想象到她抽出一张便签飞快记下师生双方对话的模样,一定是眼神淡漠微微抿着嘴唇,潦草地写着“哈哈笑翻了!那傻(嘤嘤嘤)逼男生说三天假期表达不了他对祖国的热爱!”这样的便签她写过很多,最后都附到写给我的信里来。我会把这些便签逐一从信纸上揭下,压在一个固定的本子里,半个学期之后再翻那本子彩色便签也跟着沙拉拉拂动。
真像飞鸟漂亮的羽毛。
把全身的羽毛都送给我,白小路就不会再远飞了。
可是为什么要出现一个叫做林廊的女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