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夏 ...

  •   七

      他现在睡着了,他的衰老,我无力拯救。我亲眼看着他老去。他到老年,更加心疼我。
      他劳动回来,身上很脏,他的手指,骨节粗大,指甲很长,里面有污垢。他知道,母亲和我心疼他,他一定感觉到了。
      他穿的是救灾的棉袄,那是地震时候发的。鞋子上布满泥浆,我还愿意是那个小孩,在家里。每一次我回来,他们劳动,我在家里,仿佛我回到当初。
      我一生不幸,好在有一个完整的家,有双亲心疼。我的母亲,就是那个说钥匙在窗台上的人。外面的世界很寒冷,人情冷漠,充满欺骗,诡诈。那是一个豺狼的世界。凡是在母亲手上站立的人,终会因诞生而死去。
      现在,我终于读懂《荒原狼》,在一个狼的社会,一个天真的人,很难立足,
      父亲一生没有出去,是对的。
      当我走进外面的世界,经历了风雨,经历了人性的善与恶。
      他睡着了,正在做梦,永远是这样,萧艾在家,他在睡觉,在做梦。母亲在安睡。永远是这样。
      日子走到现在,我们都老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走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赖。这是一句歌词。那个少年很天真,当他到一个新的单位,他觉得社会是一个巨大齿轮,是一家机器,他被缠进去,他看见自己充满血丝。
      那时候,他真是这样想的,也许,人真的被诅咒过。就是《圣经》上讲的原罪。
      夜里,你不要醒来,天气寒冷。
      在堂屋,过去,他张贴神榜,现在,他什么也不贴了,墙上空着,这样也许更好,子不语不语乱力鬼神。墙上空的,只有白色的墙壁,空空荡荡,那也许就是原教旨主义。我想说这个世界很美好,但是我实在说不出来。
      我想起沈从文说的话:对于这个世界,我无话可说。
      一个作家,一个诗人,基本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好在我学过歌德。
      日子不断重复。过几天,父亲,你的孙子会回来。
      那一天,他的儿子回来,下雪天,你和母亲去吃酒,萧艾在家烤火,烤的是柴火。只有火焰最温暖。
      那一天,你的儿子回来,你正在干活,母亲说,你和你父亲搞不拢,我不相信。
      那一天,你说,富人过一天,我们也要过一天,父亲天性乐观。有一次,父亲办酒席,他说,我家土房子这边垮了,我就住那边。
      从那里,我认识到父亲的乐观。父亲没有读过庄子,不知道达生,父亲也没有读过苏轼,每当想到乐观,我就想到盲目乐观。
      他早上起来,去劳动,沒日没月的劳动。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没有劳动,吃什么,穿什么,这是我国著名笑星赵本山说的。
      我的父亲,是劳动人民,他们干的是正业,一个农民。铃木大拙说,中国农民有禅的智慧。
      我的父亲送我去读书。我读高中,我的父亲把猪卖了,给我买了一架上海手表,叫我丢了。
      我的父亲送我读书,我能读书,能够写字。父亲是篾匠,是一个手艺人。在困难年代,父亲在外给人家编篾,我、母亲、两个妹妹在家。父亲说,把嘴巴丢出去了。
      岁月流逝,父亲老了,起了老人斑。买的新衣服,他舍不得穿。
      屋里只有一个过去的衣柜。萧艾还想回到童年,可是一切都逝去了,我们都来到老年。我快五十岁了。我看到一个故事,在一个长寿村,父亲九十岁了,儿子七十岁了,有一天,一个记者去采访,看见儿子在哭,记者问,你为什么哭泣?儿子说,我父亲打我。
      父亲在安睡,父亲昨天在安睡,那一天过去了。时间一去不留痕。那一天到哪里去了?
      是的,昨天。
      昨天,父亲又干了一天活。那一天,不在我的世界里。存在就是被感知。一个人的自我,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在同一个世界,有许多个世界。
      父亲永远在我的世界。他的像挂在我的客厅。父亲很年轻,没有戴帽子,穿着中山服,那是父亲最喜爱的服装。我的父亲,他可能永远没有想到,他的儿子,成了一名诗人。终生写字。

      八

      母亲韩月英在劳作,不停的劳作。母亲说,她小时候爱读书,可是,因为外公生病,就辍学了,结果,只读了一年级。她说,要是她读出来书,不走到了何处。
      岁月沧桑,母亲已经七十三岁了,精神矍铄,我希望她活到一百岁,可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母亲对于死亡很淡然,说,死了就埋了。现在,她在厨房忙碌着。
      母亲在楼下说话,在黑夜里,母亲七十岁了。我曾经在一首诗歌里写道——我没有让一位母亲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仅仅是石头。母亲这个词,已经被赋予惯有的含义。
      我是提前纪念她。我知道,她迟早会离开这个世界。
      耶稣基督说,谁是我的母亲。背上你的十字架,跟我走。我也曾经认为自己是上帝创造的。
      过去,我感到,母亲的爱,具有粘连性质。母亲如土地,拖住你的脚后跟。
      我没有让一位母亲幸福,没有让母亲因我而骄傲,是我的不孝。
      母亲老了,头发花白,她年轻的时候,头发就白了,后来开始染头。
      现在,她睡下了,她和父亲分开睡。我们中国人,最讲孝道,讲忠孝节义。
      我的第一次婚姻,我的母亲不同意,为此,我和母亲闹翻了,母亲不许,我坚持要娶她。后来,我们离了婚。没有得到母亲祝福的婚姻,没有好下场。
      听过古代的故事,男女青年反抗封建婚姻,甚至双双殉情。
      我的母亲爱我,用了尽可能的爱,但是,她也在阻止不了我的不幸,我的疾病。
      我想起翟永明的诗歌——《母亲》,很有同感。
      我不能设想,母亲去世,会是什么样子——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伟大的佛陀为他的母亲讲了一部《地藏经》。那是最大的孝了。
      佛陀说,父母恩情重重难报。
      昨天,母亲说——我们正在打核桃,我和你的父亲能活多久。
      现在,我还能承欢膝下,我还梦想远走高飞。生活在别处,是诗人兰波说的。
      黑夜,秋虫在叫。我为母亲写过诗歌,那是一种复杂的感受。
      在我们这里,有个传闻——不孝敬的会遭雷击。有一个不孝敬的人,雷把他抓了,跪在院子里。
      母亲是我们本乡的人,她说,她只念过一年级,成绩好,可是家里穷,她的父亲生病,家里被划为地主成分。
      她生下来,外婆以为她死了,差一点被狗叼走,后来被人捡回。
      母亲信观音菩萨,常去庙里敬香,还愿。
      我们村,有一座寺庙,叫茅庵寺,香火旺盛,本地人常常去烧香。

      九

      母亲出生地主家庭,从小生活清贫,没有念过书。她是文盲。过去,我为了不给女儿增加压力,就是,你看,你婆婆没有读书,也在晒太阳,也活了六十多岁。
      读书无用,也许有它的道理。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古人说的。刘邦项羽不读书,照样做皇帝。
      但是,我一直读书。因为我喜欢读书,是爱好。没有目的,也许,这是真正的读书。
      古人也说过,买田买地,不如买书。看过一则报道,一个农民,把儿子娶媳妇的钱也拿去买书。
      他收藏了很多书,很多人为写文章,要到他那里查资料。
      记着问他为什么,他说,通过读书,我的孩子走了正道。
      我梦想,开一个龙山书院,这只是梦想。人生有很多梦想不能实现,实现的,只是一少部分。
      依然是故乡,是我,父母,还是原来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从小时候,就没有变过。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书,有学生欺负我,母亲一定不饶他,要为我撑腰。
      我为母亲争得荣誉,是考上了大学,之后,一直庸庸碌碌。我没有光耀门庭,没有为母亲争光,倒是她一直为我操心。
      我考上大学,父亲送我,母亲的哭泣,我一直记忆深刻。
      我知道我的母亲一定离开我,离开这个世界,到时候,情何以堪,我又怎样生活。
      他们在,我还有个家,我还可以回来,在外面混不走了,还可以回来种田,自从我生病,我一直有生存的威胁,我的父亲一直为我担心。
      母亲头发花白,还不辍劳动,父亲做了手术,家里只有靠他,我没有劳力,最多,
      我还记得母亲洗澡,那时,我还小,我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母亲在大集体干活,肚子痛,剩下我。
      我吃了一岁的奶,之后吃米糊。在困难年代,养活一个人不容易。
      之后,我读书。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母亲,是最爱我的人,他们一直对我很好。
      有一天,父亲请教爷爷教育我的办法,爷爷说:由他。
      我想起一位作家的书名《给爱你的人以自由》。我为母亲写过诗歌,母亲没有读过,她不识字。。
      有一次,我的一位朋友来我家,说,你的父母对你有保护意识。

      十

      一个乡下女人,一生没有去过远方,她最远到达一个地级市。去那里吃酒。我佩服母亲劳动的艰韧,她的忍耐力。
      现在,她屋子里劳动。
      为了我的身体健康,母亲为吃过胎盘。母亲希望我好好生活,可是,没有如她的意。
      有一次,我读高中回来,碰见母亲劳动。母亲说,萧艾,你又没有招呼我啊!
      母亲说话直来直去,快人快语。
      我希望如电视报道里说的那样,骑上车子,拉着母亲去旅游。
      在父亲身上,我已经体会到他对于我的不舍,他每一日,干农活。
      可能意识到,他必然会走,日子也不会长。
      母亲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达观,热情的人,什么事情,都看得开。
      母亲说,天下的事情,天下了。
      母亲说,一个该不该出车祸,是该当不该当。
      我生病了,一直是母亲照顾我的女儿,女儿是我和母亲养大的。每逢母亲生日,我一定叫女儿给她打个电话。
      岁月流失,我都成了老年人,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希望回到童年,延续父母对我的爱。
      弗洛伊德说,得到过爱的孩子,会有一种征夫世界的欲望。
      我只希望这种生活持续,乡下,远离尘嚣,我父亲,母亲。
      母亲在学校给我带孩子,我生病,外出,回到家,看到母亲的针线包,忍不住热泪盈眶。
      中国人,是最讲孝道的国家。
      古人说,白善孝为先。
      我看见过父亲怎样对待爷爷,爷爷死在父亲的怀里,我问父亲,父亲说,爷爷仿佛很忧愁。
      母亲的勤劳,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母亲的智慧,是天生的。她爱看电视剧,每一天侍弄庄稼,养鸡,养鸭,看猪,母牛,干农活。日本作家铃木大拙说,中国农民,有禅的智慧。
      禅在这里,就专注,在劳动里忘掉一切。
      也就是猫捕老鼠的专注,这是钱钟书在《谈艺录》里讲的。
      我干什么,他们从来没有反对。母亲知道我在写诗歌。
      她还在睡眠,等一会儿,她会醒来,世界便存在。她一生没有离开山村,没有走到更远的地方,她似乎也不愿意到远方。她天生知道“出其弥远,知其弥少”。
      她在黑夜里,在楼下。
      她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总要做点什么。
      我还记得,我发疯,从一个地级市回来,看见她用过的片兜子,泪流满面。
      我在一个地级市打工,跟朋友吃饭,回去,坐在三轮车上,想起她泪流满面。
      她陪伴我已经五十年了,她是世界上最了解我的人,也是最爱我的人。我为什么愿意回来,回到故乡,因为这里有两个人最爱我。我至今不能设想,离开他们,我是什么样子。
      我曾经说,血缘关系,是缔结的最紧密的关系。
      她生长在一个地主家庭,解放后,受尽欺凌,家里很穷,来到父亲身边,两个人白头到老。
      我娶妻,有参考母亲的因素,或者在潜意识里参考。
      她现在老了,头发花白,但是人很精干。在我看来,很困难的事,她都能办到。
      我做生意折本,他们把牛卖了替我还账。
      我发疯,要去辞职,母亲把我跟上,不让我辞职。
      母亲看见我病得厉害,才把我送进医院。
      我感谢医院,让我回复正常。我在病中,经常回到家乡,他们接纳了我。
      母亲的恩情,比海洋更宽广。

      十一

      母亲年轻时,是家里的好劳力,她一生为农活忙碌。从我记事开开始,她就在田间劳动。母亲从不愿天尤人,也没有埋怨过自己的命运
      对于死亡,母亲说,死了就算了,你们埋葬了就是。
      母亲最远走到一个地级市。
      对于我的命运,母亲说,你是酸甜苦辣全部尝遍了。她看见我的命运的曲折,也知道我内心的凄苦。
      我的第二个妻子,是母亲托人给我介绍的。对于我的写作,母亲没有干涉,她说,万一他写成功了呢?母亲对于钱给予希望,然而,我让她失望。
      从我走出学校,我就没有让母亲为我感到骄傲,这是我很遗憾的。我愿意为她挣得荣耀,但是我没有。
      我的人生道路,十分曲折。
      我曾经说过,我的人生道路,是一道斜坡。母亲似乎并没有埋怨。
      母亲生了三个儿子,只养活了我一个。算命的说,我命大,头上顶死一个,脚下踩死一个。
      由于我是独子,他们对我格外照顾,纵容我。这恰好让我做了我想做的,他们给了我自由。
      我是家里——那时候,唯一的大学生,过去,我为他们挣了光,但是走入社会,我受尽苦难和折磨,再也没有为他们挣得荣誉,这是我遗憾的。他们让我勇敢,但是,我怯弱。
      命运波折,青年患病,一直在家照看儿女。好在我的女儿又为他们挣了光。
      女儿是我和我的母亲养大的,所以,逢年过节,我会教女儿给她的婆婆打个电话。
      我曾经很后悔。
      我刚走上社会,有一次,他们来看我,走到县城火车站,我竟然没有接他们,我为他们是农民而自卑。
      母亲看出来,在我的斗室,她为我扫地,哭了,他们说,我不再认他们。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就是那时候的大学生。
      我的第一次婚姻,母亲不接受。她认为,我是居民,应该找个居民,那时候,吃国家粮的很吃香。
      可是,我愿意找个农民。母亲不同意,我和母亲闹翻。
      我狂妄的想起耶稣的话——谁是我的母亲。我那时候信上帝,我认为,我是上帝培育的,是神的儿子。
      我的婚姻,没有得到母亲的祝福,最后,我的婚姻失败。
      女儿出生后,母亲一直在镇子上为我带女儿。前妻走后,母亲也回家,我一个人即当爹又当妈
      我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
      在县镇,离群索居,不再和大家来往,因为我生病了。我给女儿煮了五年的饭。
      好在女儿长大了。我也曾经想出去闯荡,但是想到我走后,母亲照看女儿,父亲是一个人,很寂寞,就放弃了。
      我挑起了照顾女儿的重担。
      那时候,我想出去,父亲说,看他做什么,女儿由我们照看,我想,他们和女儿隔了一辈人,还那样想,我是女儿的父亲,我有责任抚养她。
      于是就留了下来。
      我在一个小镇生活28年。
      而母亲在山村生活了快五十年。

      十二

      第二次婚姻,我问了母亲的意见。母亲没有反对。我相信,得到母亲祝福的婚姻,才会幸福美满。
      那一次,我和母亲从一个寺庙烧香回来,我们谈起我的婚姻,母亲说,你看,你的前妻,打工就变了心。
      我的第二次婚姻,是母亲找人介绍的。母亲说,就是抱鸡母也要弄一个在家。
      父亲说,你在这一方面不行,你的妻子在另一方面行。
      现在,我也算成了一个家,母亲算是安心了。
      母亲对我的关心是细微的,比如,我谁在沙发上,她会给我支一个枕头。我钓鱼,她会给我一个草垫。
      那是细致入微的关怀。
      母亲在地里劳动,身上沾满草屑。在过去,她捉秧虫,摘棉花,栽秧,打谷,割麦子,在大集体。
      在劳动中,她感到肚子桶,回家生下我。我来到是世界上,经历尘世的喜怒哀乐。
      那时候,挣工分,分口粮。
      我家住的地主看瓜棚的土房子。在那里,我们生活了三十年。1979年,包产到户,家里条件改善,我家买了黑白电视机,安了电话,照上电灯。
      之后,修了新房子。我曾经一度认为,如果我生活在家乡,我会是幸福的。我的幸福,是一棵树的幸福,一块土地的幸福。一亩地,三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我会过上一个农民的生活。
      我母亲在生我以前做了一个梦,看见一条蛇口含一颗宝珠,还看见一条蛇爬出去了。这意味着,我会在外面生活。事实上,也是这样。
      母亲身穿紫红衣服,下面是一天黑裤子。她一生劳动,毫无怨言。她一生都不知名和利。她没有读过书。
      妹妹批评母亲,崔父亲干活。崔父亲找钱。我没批评母亲。我认为,母亲让父亲找钱,是正常的,谁不想把家庭搞好。
      过去,我的朋友告诉我,母亲埋怨我不给家里拿钱,我认为,母亲的埋怨是正确,我的确做得不对。但是,那时候,我的工资很低。
      1984年,我才拿六十二快钱,仅够我开销。我很年轻,也不懂的事。很多人给家里拿钱,但是我没有,只是给他们买了衣服和一些电器
      现在,我也快老了。我也希望孩子给自己拿钱。
      母亲和父亲一生相守,默默无闻,日子平淡,虽然不宽裕,但是,基本能维持生存。母亲从不怨天尤人,没有责怪自己的命运。
      母亲在楼下看电视,她生活在她的现在。母亲信佛,常常到庙子里烧香,许愿,还愿。我对母亲说,观音古代就存在。父亲做手术,母亲叫父亲想着观音。
      父亲做手术,母亲说,该咋做就咋做。都70岁了,不需要生殖能力了。父亲做了手术,母亲去过医院,照看父亲一两天,因为放不下家里,就回家。
      我想到母亲一个人在家,守着一大院房子,还有土地,就十分难受。
      母亲说,父亲的命还在。母亲一生乐观,热情好客,与乡里的人关系很好。
      母亲把事情看得透彻,那是她七十年的经验积累的。
      我的第二次婚姻,母亲做了一个梦,说看到白色的菌子,她猜想,我会和第二任妻子分手。
      每当我想起小时候,难以想像,我今生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到现在,我开始相信宿命论。
      关于我生病,母亲认为,我走火入魔,母亲虽然不是唯物主义者,但是她认为,越信神,越倒霉。
      我病情好转,母亲就不再关心这件事。
      他们为我找了个干爹,是金命人,因为算命先生认为,我命中缺金。
      他们已经为我尽力了
      她一生没有作恶,活到七十岁,很不容易,不知道她的内心有多少狂风暴雨,也不知道,她怎样平复。
      她一生基本平安,自得其乐,和普通大众一样。
      母亲对我有第一、 怀胎守护恩;第二、 临产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忧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乾就湿恩;第六、 哺乳养育恩;第七、 洗濯不净恩
      第八、 远行忆念恩;第九、 深加体恤恩;第十、 究竟怜愍恩。这十种恩情,我永远也无法报答。在这个世界,只有儿女欠父母的,没有父母欠而女的。在我有生之年,我只有尽力尽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