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谪仙之怨 ...

  •   第十七章谪仙之怨
      白子画听到“谪仙怨”三字时,左臂微微有些痉挛,除了花千骨,没有人知道《谪仙怨》对他的意义。她十七岁生辰之日,是她一生中最后一天快乐的时光。她一大早就将绝情殿打扫的不染纤尘。做了一桌子的菜和一盏芳香宜人的桃花羹。她一曲《谪仙怨》弹得连桃花精都动容三分,唯有他没有听出其中深意。一曲终了便是曲终人散,从此,茫茫世间只有她一人独自飘零....谪仙怨,可哪怕万劫不复她何曾怨过,又何曾悔过?她不过是放不下,放不下俯瞰天下的他。他的心很大,装着天下,可她的心却很小,装不下众生,只装得下一个他。哪怕在他眼中她与芸芸众生并无任何不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说“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她不悔,不悔爱上他,不悔为他偷盗神器。重生一世,她才恍然惊觉,她悔的,是当初听信了单春秋的话,放出了妖神,是曾经因为自己任性,一念之差差点倾尽了天下,让他在她和天下之间左右为难,倍受煎熬。
      想着想着,手指已经轻轻拨动了弦。泠泠七弦之调拉回了沉浸在回忆里两个人,相视一笑,花千骨便低下了头,那笑的意思不经意流露在两个人的心照不宣里。
      一波音起,神界相伴几万载,情愫暗生,看遍山川逶迤,河水奔腾,却终未成眷属。
      二波音折,瑶池初遇心已倾,一年之约,绝情殿中相伴,江夜舞剑,终是镜花水月。
      三波音转,游历人间毒入骨,偷盗神器,诛仙柱上之刑,蛮荒雾林,断念终难断情。
      四波音荡,再见时君已陌路,妖神乱世,云宫之上相伴,嗔痴爱恨,终为天下心殇。
      五波音叠,过往一切如浮云,历劫归来,不过浅梦一场,愿你忘记,只因情深缘浅。
      六波音止,忘川之水难忘情,一双璧人,执手偕老天涯,岁月静好,予你一世长安。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白子画在她的琴音中懂得了那些她曾经从未言明的情愫,那些最初的慕儒和最后的决绝。花千骨纤长的手指将琴收入墟鼎便足尖轻点,落于白子画身侧,默契的对视一眼,这一眼,便是万年。这一刻,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那些错过的,无悔的,弥足珍贵的,只有局中人知道。
      落十一轻咳一声,示意该比舞了。花千骨会意地点点头,弹指换上一条白色的苏绣月华锦裙便起身,却有一只微凉的大手扣住了她的手腕,不用看便知道是白子画。她还未反应过来,便觉得额上冰凉一片,白子画俯身在她额上印上一吻才轻轻说道“去吧,小骨。”
       花千骨一步步从主位走到下首,走到东华面前还不忘悄悄瞪他一眼。东华面色无波,心中却隐隐有些不详的预感。想他堂堂帝君,天地共主,谁见了他不是噤若寒蝉,奈何一物降一物,尽管他一把苍何剑在手便战退四方妖魔,却偏偏对自己这小帝姬凤九和义妹冰翊毫无招架之力。奈何这二人有事出了名都能闯祸,每每有什么收拾不了的祸事便报上太晨宫的名号,他想训她们两句让她们消停点,这二人皆是撇撇嘴便道:“你这天地共主的位子不就是年轻时爱闯祸才得来的?若当初你在碧海苍灵时便安分些,哪会有如今居在这一十三重天上东华帝君?”显然,每次话谈到这里,便不能愉快的进行下去了。
      此刻,花千骨已在殿前站定,递给白子画一个眼神,白子画会意,自墟鼎中取出一只玉箫,搭在唇边,白玉般的手指在玉箫上翻飞,执箫而立的身影像极了烟雨江南最最儒雅的公子。南宫凌雪不经一震,那身影,莫名的,让她想起了她的小哥哥。
      花千骨水袖抛出,又一轻曳,纵是仕女图中女子千般妩媚,也不及这一抹白衣娇俏。没有刻意,随意的舞动却恰到好处,无需姿态,自成一派惊鸿。此箫、此舞本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音止,舞定,片片桃花瓣自外而入,围在花千骨身边,她轻轻一个响指,花瓣便落在花千骨身前,慢慢拼成一行字——白子画,黄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桥头,我,可否有见过你?
      白子画有些愕然,原来小骨说的要给他一个惊喜是这个意思。他从来不是一个长于辞令的人,对小骨的爱也从来不会轻易宣之于口。所以小骨这算...跟他表白?不忍再看花千骨那期待中又隐隐有些忐忑的目光,直直的便走了下去,拥她入怀,在她耳畔轻轻说了声“傻丫头”,不论重生几世,他的小骨,永远是那个爱拽着他的衣角发呆的傻丫头。明明自己也没有几斤几两,却永远要挡在他前面,不让他受伤;明明知道靠近自己就如同飞蛾扑火,永远找不到救赎,却愿意救赎他,哪怕代价是自己永坠黑暗......
      白子画就这样拉着花千骨的手走上高台,周遭没有人说话,生怕惊破了这缱绻情深的画卷。见他们坐定,落十一抬眼轻轻示意南宫凌雪,南宫凌雪起身,身上是一袭桃色衣裙,长袖飘飘,像是迎风起舞的灼灼桃花。软腰轻折,长袖抛出,再一收,肤若凝脂,眸中是潋滟的秋波,不知这绵长的情谊予了哪家儿郎。“桃夭舞”花千骨开口。桃夭舞是由《诗经·周南·桃夭》一诗编奏而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是先秦时期为祝福年轻姑娘出嫁而唱的歌曲。歌中的姑娘娇美贤良,堪比桃花。曾经,她的小哥哥答应,要在桃花最盛之时,予她十里红妆的,后来她便喜欢上了桃夭舞,桃夭虽不如惊鸿明艳,却是深情动人。以前每当她跳完此舞,总有一个逆着光的身影拥她入怀,刮着她的鼻子轻笑她贪恋红尘烟火却不明白深情过后的柴米油盐,而她总是嘴硬的回击他不懂风月。只是后来,父亲去了边关,再也没有回来,南宫府中没有了家主,她的叔叔伯伯们便将她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她原本是极欢喜的,以为她的小哥哥会骑着高头大马,为她铺下十里红妆。可是,叔叔伯伯们要她许配的人,是相府的世子。她不愿嫁,可是婚书已下,六礼已过,她想不想嫁已经不重要了。待她反应过来去找她的小哥哥时,他已不见了踪迹,只留下了书信一封,信中说,要她上长留,拜得尊上为师,他便去找她。南宫凌雪信了,谁让他是她的小哥哥呢?可南宫凌雪不知道,她的小哥哥本是罪臣之后,她的叔叔伯伯们以他家中十几口人的性命要挟,要他远离京师,再也不要回来,他知道尊上不会收徒,只是想给她时间忘记他,然后后再去找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良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