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魂断惊鸿 ...
-
回忆分割——续
当来者指出害死他儿子的凶手就是京都姚氏族中之人的时候,全场一片哗然,皇帝的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十年前,贵妃娘娘正在民间游历,未曾进宫。
四年后也就是六年前,贵妃娘娘被陛下召进皇宫并册封为后宫贵妃之高位,圣眷正浓。
最关键的是,大魏的京都只有贵妃娘娘一门姚氏显贵。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贵妃娘娘,蓄谋也好,巧合也罢,在如此敏感的时刻,将本就“罪名累累”的贵妃娘娘更是推上了风口浪尖。
听闻皇帝审讯完告御状的苗疆人后立即冲进贵妃娘娘的惊鸿殿,当面大声质问贵妃娘娘与那苗疆男子有何关系?
听闻贵妃娘娘对于肃宗的质问竟是无言以对。
听闻贵妃娘娘最终还是承认了一切,贵妃娘娘确实与那个苗疆男子相识。
听闻皇帝见贵妃娘娘亲口承认了此事后顿时勃然大怒,摔碎了惊鸿殿内所有能砸的东西。
外邦人士上京告御状,并且状告之人正是大魏王朝八皇子的生母,当朝贵妃娘娘。
这则惊天消息纵使皇帝再怎么努力掩饰,它还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王朝,甚至于惊动了别国。
群臣再次上表谏言,请求皇帝下令处罚贵妃娘娘,一定要将此等“祸国殃民”、“失贞败德”、“祸乱宫闱”、“水性杨花”的妖妇绳之以法。
更有甚者,别国外邦也搅合进来参与此事,同时对大魏皇帝施加外交压力。苗疆巫王联名周边小国的国主一同递交国家文书,请求大魏皇帝定要严惩凶手,还本国百姓一个公道。就连北境强敌戎狄六部的老单于也来信表示,若大魏皇帝处理不公,戎狄六部的铁骑是不会坐视不管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朝臣们对于他国的外交压力都感到极为惶恐,尤其是戎狄老单于的来信宣言,更是让生于太平、处于安乐的京都文武百官惊吓万分。所有人都将怒气撒在一个女人的身上,群臣强烈抗议皇帝监而不判的态度,抗议肃宗在得知堂堂一国之君被戴上一顶绿油油高帽的情况下还在公然维护和偏袒“罪魁祸首”——贵妃娘娘。
她曾想,如果皇帝对贵妃娘娘爱的够深的话。
她曾想,如果肃宗不是那么的性格懦弱的话。
她曾想,如果皇后的做法不是如此决绝的话。
她曾想,如果陛下也愿意倾力殊死一搏的话。
或许结局又将是另外的一番光景了。
可叹的是,当时大魏的皇帝没有那般一决高下的魄力。
可惜的是,一国之母却是如此的恨着盛宠的贵妃娘娘。
可怜的是,贵妃娘娘为了尚且年幼的皇子慷慨赴黄泉。
出乎众人的意料,就在皇帝天人交战,肃宗处于国家公事和个人私情两难抉择的时候,贵妃娘娘成全了自己的夫君。
她至今记忆犹新的场景便是贵妃娘娘自尽于惊鸿殿的景象。
姚茵,一位像迷神秘一样的女子。
姚茵的出现,众人惊叹!
七皇子百里侗出世的那日,未施粉黛的姚茵在文武百官倾慕的注视中慢慢走来。渺渺紫纱迷住的又岂是当朝皇帝的一双龙目?温软的女声认真的解释着卦象上显示的内容,一张一合的红唇让人不禁浮想翩翩。
没有人知道姚茵与肃宗在宫外是如何相识的?没有人了解为何姚茵会同意将先皇长子抱进那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的?没有人知晓姚茵的进宫是自愿如此还是外界相逼的?没有人清楚姚茵是否已经查出皇后就是杀害自己亲生儿子的凶手?更没有人明白姚茵最爱的男人到底是谁,皇帝或者是那个苗疆男子?
一个是与姚茵育有两个孩子的丈夫,在外人眼中是对姚茵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痴情皇帝;一个是在姚茵最美韶华相遇相知的心动,是姚茵在外游历的自由时光里互许承诺私定终身的情郎。
谁又能探知姚茵的内心情感世界呢?
姚茵的离去,震惊朝野!
惊鸿殿的卧床上,姚茵安静的躺着,脸上尽是安详的神色,无法从中找出一丝痛苦的迹象,仿佛姚茵真的只是睡着了而已。
远处跪下的嫔妾均把头埋在了地上,恨不得挖个地缝钻下去,生怕帝后的针锋相对殃及到自己。
她看着前端鹤立鸡群的皇后,拿起丝帕假惺惺的擦去几滴鳄鱼的眼泪,皇后便冲着闻讯飞奔赶来此时正紧握贵妃娘娘那冰冷的双手悲痛欲绝的皇帝安慰道:“陛下!既然贵妃妹妹已经去了,还请陛下节哀,保重龙体啊!”
肃宗听后,身体一直在发颤。少顷,皇帝调整好状态,放开贵妃娘娘的遗体,转过头来,那绣有团簇金丝真龙的袍服穿在如今的陛下身上一下子感觉宽大了许多。
“皇后叫朕节哀?”肃宗颤颤巍巍的走到了皇后面前,平静的问道。
那无悲无喜的语气,在当时寂静的氛围下,让人听起来顿时感到毛骨悚然,饶是狠毒如皇后的章氏也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一小步,略微结巴道:“陛……陛下。臣妾……”
毫无征兆 “啪!”的一声响,皇帝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甩给皇后一巴掌,肃宗的手掌心还泛着微红。
跌倒在地的皇后半天都没有爬起来,陛下亲自出手,宫人们哪敢上前搀扶。
皇帝见章氏吐出一口鲜血和两颗白牙尤不解恨,再次上前朝着皇后的腹部猛踹下去,疼的对方痛呼出声,抱着腹部蜷缩成一团。
“朕从不打女人,这是皇后逼的!朕的底线,如若再触,朕必诛之!”肃宗双目赤红的瞪着地上的皇后厉声告诫。
眼角瞥见跪了一地的嫔妾,更是怒道:“还有尔等!滚!!!”
后宫女人皆被这仗势给吓坏了,本来大气不敢出一口,如今听到皇帝的怒吼,更是吓得仓惶离去,哪顾得上什么体面和礼节。
至于皇后则是被几名宫人给抬出惊鸿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