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明月何时照我还 ...

  •   几日时光过去,小雨初霁,冬阳晒得正暖。店里只剩得周砚几人,掌柜天天堂下书读得用功,那店小二堂里堂外忙得极灵俐。店堂后有个院子,中央长了棵梧桐,落尽了叶萧萧停在院中。
      周砚穿了灰鼠的斗蓬,坐在院里临字,一手字写得断金措玉,形容隽永。晏回书抬眼去看:“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我少时学过,却也不甚记得到底是谁教我,也许我自己臆想的。”
      “这是怎么说,学过的东西还能是臆想出来的吗?”
      “小书生,你来过京口吗?”阳光照着晏回书有点睁不开眼,懒懒的竟有些倦怠
      周砚道:“来过,从小就来,金陵京口顺江而下,几个时辰便可来返,我和良卿自幼在金陵城中读书,我常会随他回京口。不过那也是小时的事了,我也有十余年不曾在此,这次一走不知才回江南?”行笔,将“周砚”二字落了款,一笔一画,端方严正,与一副书似有些格格不入。
      晏回书怔怔看着这副书,心里也说不上什么,提起一旁的笔,俯身也写了一张,他多年不写字,下笔生涩几处写错,且写得又慢。
      李良卿和周信,李节在房里理好东西,约好了下午过江的船,到后院来寻周砚,周砚凝神看着晏回书写字,示意他不要做声,李良卿抬眼看去,不自觉地用手跟着画起来,“我看晏兄这字,虽写得生涩,下笔费力,但骨架之间已是地地道道的飞白,我这人最好飞白,留我赏鉴!”不等晏回书写完已是抢了来,见旁边还有一副,已是要拿。
      周砚上前:“良卿,这副字我已送与回书了!”忙收了,卷好放在晏回书手上:“我看你不是乡野之人,书中不一定有荣华富贵,但还有个田园家乡,过了江不知回书你去哪里?”
      “我家在江北阜宁,一个穷乡。”
      周砚收了笔墨,“我听回书言谈之中并无江北口音?”
      “不过是多走了几个地方,乡音不显而已。”晏回书将字放入袖中,走到后院里去洗手,他一双手上沾了墨,几处老茧看不出来,竟像一双写字的手了,他确想不起来自己多久没用过笔了。晏回书用水细细的洗了手,墨迹虽去,但还留着墨香,这连他自己都想笑了。
      中午吃过了饭,一行人叫了车到了西津渡口,李良卿早约了船,两个船工把他大大小小十几件行李搬到了仓里,他三人在另一舱坐了,此时江上风却不似前几日大,但东南风仍劲劲刮在江面,船晃得厉害。
      “这到瓜州好歹也要个把时辰船又晃得厉害,外面观不得景,不如大家找个乐子来!”周砚说完话已是坐不住了,所性躺了下来,仰面松了口气。
      李良卿也沿他就躺了下来,“若不是外面风大,我倒去放把火了!”
      晏回书本在闭目养神,听了这话眼睛却是睁开了。
      “你们不知,每年入冬必有一场东南大风,当年周郎破曹便是此时光景。”
      “我只愿国泰民安就好,还周郎破曹?岂不闻灰飞烟灭之说,哪里还有你我在此渡江?”周砚被船晃得难受,渐渐觉得连力气也没有,就闭了眼也不觉无聊。
      李良卿袖里摸了几粒杏仁来吃,紧了紧身上的斗蓬,觉得天气又冷了几分。
      到江北出了舱门,细细密密的雪落了下来,沿江的山木上已是薄薄的一层白霜,晏回书没有什么行礼起身道:“天怕是好不了,我去早早寻个客店。你们先在前面食肆间吃些东西!”一个飞身,就到了岸上。
      周砚喊他不及,“回书等等,且一起去吧,我们东西多。”
      周信忙着担行李,“相公,你看李相公带了这么多东西,等我们一起安好到岸上,再雇车马,想是天都黑了,相公先店里头吃饭去,我们岸上等晏相公来。”
      细细密密的雪打着旋儿呼呼迎面而来,灰灰的天低低的压下来,李良卿揣着袖,哈了两口气,“你我先前头去,风头里站着干什么?”
      客店里仅半间房子,外间只是搭了个棚子,一个妇人坐在柜间,一边暖酒,一边是吃食,因江上天不好,店里滞留了不少人,仅着半间房子,也紧着坐了。
      李良卿买了十个包子,十个鸡蛋,打了一壶热酒,寻了个空与周砚坐了:“你我过了江,可还与回书一处?”
      “我们虽与他萍水相逢,也相处了些时日,年关将至,天气多变,早知还不如在京口多留几天,如今下着雪水路不好走,只能陆路上洛阳了!”周砚把个鸡蛋拿在手里捂着:“你看这是个什么天!”
      李良卿摆手:“如何天公不作美,倒能怨起我来。”
      正说着,旁边却来了一路江湖人,个个带着刀剑,嚷嚷着吃着酒,“你们可知这淮阴玉柳庄上官止如今在江湖上找什么?我只看这几日多地有他家人马,听闻都在打探飞絮刀。”
      “咦,我倒听闻这飞絮刀原是他上官家之物,二十几年前他家哥哥入宫当了侍卫,带走了,如今早已绝迹江湖连他那哥哥一并消失了二十几年了!他上官家的独门绝迹“未若柳絮因风起”也失传了,若不是他上官止武学精进,这玉柳庄哪里保的住!”
      “只听说不知这刀有什么好处?”
      “这刀本没有什么,但加上这独门绝迹“ 未若柳絮因风起”,顷刻之间杀人于无形,不过只是听说,不曾见过!上官家大哥当年是会的,只不过他当年随着一个江南才子一起入京,便不曾回来了。”
      李良卿细细听着,连鸡蛋也剥了一半也停下了,“果然有意思!看来这江湖上还是有些意思的。”
      周砚提起筷子,打在李良卿手上:“你倒是又犯毛病了,凡事入耳入心,好奇非常,小心惹祸!”
      “我不过听听风凉话,你仔细我冬天手上长冻疮。”李良卿蛋也不剥了,双手又揣回袖里。
      周砚笑了,眯眯眼,把他剥了一半的蛋咬了一口下去,大口的吃起来。
      晏回书叫了车马回来,周信进店来报了信,周砚叫老板娘把东西包了,起身与李良卿出来。
      周信,李节已将行李全装上了车,大家车内坐了,周砚拿了包子,鸡蛋给周信,李节吃,晏回书在架车,外面风雪又紧,周砚将一壶热酒递给他,一辆车赶进城去。此时细细的雪落满了一路,天也压了更低,车厢外挂着一盏孤灯。
      到了城里的客店,一下车便是扑面的风雪,周砚吸了一口冷风咳嗽起来,李良卿打趣道:“真是风雪夜归人啊!”替周砚拍了拍头上的雪,自己先进了门。
      晏回书牵了马车去后院,周信,李节又要跟去下行李,周砚站在门口指着李良卿,“好端端的随身带几件常物就行了,你装了这么多算是什么?好好放在车上,你俩不必卸了!”站在门里越发觉得寒气森森,周砚一件灰鼠毛的斗篷裹得更紧。
      “过两日便是腊八了。”晏回书进屋抖了抖满身的雪,将外衣脱了于火盆旁了:“不知你们可还北上?”
      “这个天我是不要动了”李良卿又吃起杏仁来,细细得嚼着。
      周砚温了酒,两处递了:“客店过年终是凄凉。”
      “还不是承你的情,不然如何来了这趟。”李良卿自在道。
      “如何却因了我了,”周砚一手将他怀中的杏仁抓了来,自己吃了一粒“九月是必到洛阳的,没有我你就不走这一趟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才腊月,如今太平天下哪里听说要十个月才到洛阳的?”李良卿一杯热酒尽喝了。
      周砚一把杏仁捏在手里直恨不得咬碎了银牙,李良卿在他的注视越发惬意。
      晏回书心里掂量着,披了袄子,“车上还有东西,我睡马棚去守着。我家在江北,离此不过十日路程,两位也不必劳心,在我家过年就是。”
      “如此甚好!”李良卿拍掌。
      周砚一颗杏仁打了过去,“你少费心。”
      “回书此法最周全了,”李良卿也不躺了,起身体贴道:“外面严寒这件斗篷却是鹿皮的,回书你披上。”晏回书接也不是,推也不是。
      李良卿举手给他披上了,冲周砚笑道:“我不过图个地方吃喝。”
      周砚也笑了,明亮的一张脸:“我岂能不知你的底细!”
      晏回书见如此便也放心了,思量着家中该如何安置,各色年货竟是没有,灶上还没柴,该是先去县上一趟,还是先家中。他本是极其孤单的一个人,自师父去后,常常到江南来,虽也有几个熟人不过点头之交,名姓也不知的,这两个书生却是一路走到现在,算是所谓的朋友吗?他长到现在,从来没有过朋友,还是这样好的朋友。他摸了摸胸口那里放了一副小书生的字,再看看身上的鹿皮裘,昏昏的睡去了。
      越往北雪越大,晏回书架车身上全是白了,周砚四人坐在车里,也不知是谁吹起笛来,这笛声一路向北,人在天涯,心确早已归乡。那么小,那么穷的一个小县,他第一次觉得那是一个家,他的家。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明月何时照我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