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数据的偏差 ...

  •   暮色如墨,浸染了整座城市的天际线。雅格书店的沙龙结束后,岱江似回到了他位于金融峰巅的办公室。

      三百六十度的落地窗外,城市已披上夜晚的华服,金色的灯光奔流不息,霓虹闪烁。勾勒出城市中财富权力与野心的轮廓,映照着这个由资本与欲望驱动的世界。然而,这片璀璨的灯海,却一丝也照不进他深不见底的眼眸。

      他没有开灯,任由自己沉入这片花费巨额财富构筑出绝对隔音与私密的黑暗之中,像一头退回巢穴开始消化猎物的猛兽。

      参加今晚的沙龙,本身也只是“雪松与玫瑰”计划中,关于信息实地采集的一个环节。

      现在他本应立刻召集核心下属,分析刚刚获取的、关于目标人物“作家贺随鸥”的近距离数据和信息素样本,以及那些传感器所记录下的波动,都将是关于计划中的关键。

      但现在,这些都可以稍后再说。

      此刻,一种超出协议规划的冲动,驱使他独自坐在宽大的皮质座椅上,反复观看助理偷拍下的沙龙视频。

      “播放雅格书店沙龙,主视角锁定贺随鸥。”他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低沉而平稳。

      智能光屏无声亮起,幽蓝的光线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下颌。他的手指在空气中虚点,全息投影屏开始展开,画面被迅速定位、放大、再放大。很快,贺随鸥的身影占据了视觉的中心。

      屏幕上,他讲解时手势的灵动,“文字就像信息素,看不见,却能准确的触碰人心。”声音通过高质量的录音设备传来,语调轻快,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引发着观众们最深处的共鸣。

      “…在这以利益为上的时代,我们要更加珍惜源于信息素相互吸引的本能。”他的语速慢慢加快,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上扬。

      尤其是那双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明亮,流转着热情的光彩。偶尔望向观众席时,仿佛真的带着某种迷药般的吸引力,让岱江似即使隔着屏幕,也忍不住暂停、回放、再暂停。

      最尤为突出的是,即便隔着一个屏幕,那极具存在感甚至带着一丝侵略性的玫瑰信息素,仿佛也能穿透屏幕的阻隔,无声地、执拗地撩拨着他属于顶级Alpha的、习惯于掌控一切的本能。

      岱江似冷静地观察着,如同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异常美丽的活体样本。开始试图将屏幕上的一切解构成数据:微表情频率、信息素浓度、观众互动反馈情况…

      但是,他失败了。

      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他逐渐心神不宁起来:记忆中那抹笑起来时眼里流转的光彩,贺随鸥与读者交谈时因投入而微微泛红的耳尖…

      这些生动的细节,在他大脑中高速运转。虽然理性告诉他只是生理性的共鸣,这仅仅为高匹配度信息素引发的生理性共鸣,是可以被量化的良性应激反应。

      但某种更深层被他压抑已久的东西,正在悄然苏醒,试图挣脱那由数据和理性构筑的坚固牢笼。

      为了说服自己,这只是生理反应,他甚至调用体内的生物监测记录,进行交叉比对,精确计算出当视频中贺随鸥的玫瑰信息素因情绪高涨而变得格外浓郁时,他自己的心率只有3.2% 微不足道的提升。

      他尝试将其客观地记录为「生理性适配:信息素共鸣引发轻度心血管反应,属良性应激范畴」。

      但岱江似发现自己开始无法像以前对待其他数据那样,让自己冷静下来,能够轻易地将这个画面、这种感受选择性地遗忘或封存。

      他好像逐渐开始有了某种超出计划之外的情感—欲望。这种欲望并非纯粹的生理占有,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想要探寻、想要理解、甚至想要去触碰的冲动。

      他引以为傲的理性,从原先如同最坚固的堡垒,能将一切情感波动隔绝在外。到现在,堡垒的墙壁上似乎正悄然出现一些细微的裂缝,有一些说不明道不白,无法用数据定义的东西,正如同贺随鸥那无形的信息素一般,渗透进来。

      他的手指在平板电脑光滑的表面上滑动,不断将视频放大缩小,快进倒退。像是一个找到糖果的孩子,反复确认着这种引发渴求的源头,不断的想要尝试去触碰,去得到更多的美好。

      直到不知道是第几次循环播放时,一种源自顶级Alpha直觉的第六感,让他猛地按下了暂停键。最终定格在贺随鸥抬起右手比划的一个瞬间。

      岱江似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那截从定制西装袖口露出来清晰而白皙的腕骨上。

      那里,沾着一点并不起眼的干涸黑色油彩,但在岱江似眼里就像是洁白画布上一滴突兀的墨点,破坏了整体柔和无瑕的观感。

      他向来厌恶任何超出计算的“不完美”,这抹突兀的痕迹本该被他归为需要修正的变量。按照他过去的习惯,他甚至可能会在评估报告中记上一笔「目标存在不可预测的生活习惯,或许需要考虑其对长期稳定的观察」。

      可这一次,某种陌生的情绪悄然滋长,压过了那习惯了的不悦。

      那点油彩像一扇未曾发现的秘门,隐隐透出贺随鸥那温和儒雅、富有魅力的公众形象之下,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或许是狂放不羁的艺术灵魂,或许是某种未被社会规则规训成功的自我。这认知非但没有让他不悦,反而勾起了更深的好奇,一种近乎本能的探寻欲。

      他终于关闭了视频,界面切换,调出那份名为“雪松与玫瑰”的加密文件夹。

      蓝光映照着他渐起波澜的脸庞,他的手在滑动屏幕时,都比平时快了几分。眼神精准地停留在“阶段一:初步接触与好感建立”选项下。

      其中一条清晰地列着:「赠予契合度高于95%的礼物。目的:传递稳定、无害信号,建立初步积极接触。」

      岱江似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片刻,脑中飞速思索,“第一步得先送花,让他现习惯我的存在。”

      白色洋桔梗的影像和数据瞬间被调用出来。契合度97.3%。花语:真诚不变的爱、纯洁无瑕。

      评估报告陈列着它的优点:形态优雅不失力量感,气味清淡芬芳不具攻击性,色彩纯净能有效传递无害与善意关联,能有效中和目标可能存在的初始情绪波动与防御机制,完美符合初期接触的“低压力渗透”策略。

      在这一刻,一朵花,或者说,日复一日的送花行为,在以往也许是经过复杂计算后得出能够用于打开目标心理防线最优化的工具。

      但此刻,对于岱江似来说,可能是表达心意的浪漫象征。在心中,如今的他还不知道为什么有着一股想要每天送给贺随鸥一束花的冲动,但是他决定还是由心出发。

      “安排一下,”他按下内线通话键,声音平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但十分难得的温和。

      “每日一束白色洋桔梗,在晚上七点整送至贺随鸥先生的住处。”每晚7点是贺随鸥准时吃晚饭的时间,在岱江似几次与他的见面中,清楚的了解到了这一作息习惯。

      “好的岱总,需要附卡片吗?例如在卡片写上一些祝福语之类的。”助理边听边记录着。

      岱江似略一停顿,补充了最关键的执行指令:“不必了,将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痕迹都剔除,以匿名送出。”

      “明白。匿名送出,剔除痕迹。”助理重复指令,确认无误。

      “算了,还是每日都将花提前送到我的办公室里,由我亲自送去吧。”岱江似思考良久决定道。

      “收到岱总,那我每天在下午6点就将花送到您的办公室吧。”

      “可以,那就这样。”

      命令下达,岱江似干脆地切断了通讯。望向窗外,办公室重归寂静。

      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刚才突然间心一动,就想要自己亲手将花送到贺随鸥的手上。明明并不想让他知道是自己送的,但一想到这束花会经过别人的手,再送到住处,就觉得十分别扭。最终更是嘴一快,就这么决定下来了。

      岱江似缓步走向落地窗,俯瞰着脚下的世界。目前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计划也正沿着既定的轨道推进。

      可他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那3.2%的心率波动,那抹无法从脑海中抹去的油彩痕迹,那缕萦绕不散的玫瑰气息——所有这些细小的碎片,都在悄无声息地瓦解着他引以为傲的绝对理性。

      “游戏就要开始了。”

      他低声自语,但这一次,这句他常用于商战前的话语里,少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意味,反而多了几分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期待。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而在这片璀璨之上,一场始于精密计算,却似乎从一开始就悄然偏离轨道的相遇,已然拉开了序幕。

      那束即将送出的白色洋桔梗,不再仅仅是一步精心设计的棋,更是一个Alpha对自己内心那份陌生悸动,最初的、无意识的试探。

      棋盘已布好,落子无声。玫瑰与雪松,即将与一场精密计算的寒风相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