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下镇九渊 ...

  •   苏宅中的罪恶与荣辱永不会停歇,与此同时皇城内也并非太平,暗涌流动在何处皆是如此。
      自打因文襄王一事后,戚钰对外言说身体孱弱,需静养于王府,不再轻易抛头露面,皇上下令为其单独修出院子,以便休养。
      又给魏王指了宁阳伯的女儿为侧妃,管理王府,诞育子嗣,蔡妃竟区区几月传来了好消息。
      李静兰正逗着两位姐姐的孩子,清河公主的女儿,不满两岁,粉雕玉琢,憨态可掬,真是最讨喜的年纪。
      “纫佩真是可爱,我若有孩子盼她像她姐姐一样。”李静兰抱住柳纫佩开心的不得了。
      “兰儿现下十七岁了,倒也到了生育的年纪,相信不久就会心想事成。”清河公主慨叹一句:“时间真快,那会儿兰儿小小一只,被栎阳牵着到处去玩,现下居然要为人母了。”
      平阳公主见李静兰微怔,担心多问几同:“怎么有些不高兴呢?是让大阿姐说伤感了吗?也是,你跟栎阳最亲密不过,难过倒是正常,她是个活泼性子,身子从小强壮,谁能想到早早去了。”
      “说起来,三阿姐走了也许久,记得我那两年动不动哭,不知到了几岁才缓过神。”李静兰回忆着,栎阳公主活泼不文弱,总喜欢坐在兰浴宫的杏树下玩闹、画画,她则会趁三阿姐入神时跑过去,三阿姐从不生气,还乐呵呵问她:吃点心吗?还是喝花蜜水?
      几人陷入回忆,氛围略些低沉,连怀里的柳纫佩安静下来,自己玩着,直到水仙进内。
      “奴碑给几位公主,小主子请安,晋阳公主殿下,圣上宣您今日入宫陪驾。”水仙一丝不苟言笑,身上稚气褪去不少,已能是独当一面的掌事姑姑。
      “既然四阿妹面圣,那我们先走一步。”清河公主让侍女,把小女儿抱过来,叫着柳洵知先行离开,平阳公主多嘱咐几句后,带着元贞离府。
      两位公主一走,李静兰拿手帕掩嘴一笑,打趣着看着水仙,欣慰道:“今日倒是厉害,吼住两位公主。”
      水仙差得红脸,故意说:“公主再这样,奴婢可要生气了。”两人拌了几句后,赶紧准备事宜。
      临出发前,李静兰有种不好的感觉,赶忙问:“突然想起,忘向你旨意上,今日叫了我?"
      “旨意上确实如此,公主怎么了?”水仙回想后答道,见她有点不对劲,劝说着:“公主胡思乱想干什么,反正近几年来,圣上最是疼爱您,还会让您受委屈?”
      李静兰一想也是,毕竟阿爷拿自己压李珞的气焰,暂时不会为难自己,想了想后,登上马车,往皇城赶去。
      这厢。
      李静兰正跟皇上鉴赏诗词,清淡的梨花香,飘满了殿内,让人心沉下,扫除多日的浮生。父女俩人享受着此到的宁静温馨。
      就听见通传魏王到的声音,李静兰不满打书放下,撒痴撒娇问:“阿爷刚才还说只有我呢。”
      “我确未叫珞儿,眼下日薄西山,时候不早了,想必来应是有事,昌禄先宣进来。”皇上一听这楚楚可怜的声音,忙哄道。
      李珞并非一人前来,还带着蔡氏一同前来,蔡氏今年刚十八岁,说是家中多留了两年,舍不得过早嫁人,虽宠溺多年,可蔡氏性子未养成不骄不躁,反而相当稳重,相貌不惊艳,却平白让人有亲近的想法。
      见李静兰正侍奉阿爷左右,李珞挑鲜撇了一眼,故作炫耀似说:“内妾蔡氏,已诊出两月身孕。”
      “这是好事。”皇上不紧不慢说着,懒得再治他,归根结底非大事,旁人劝不了,只好由着他来吧。
      皇上看穿李珞的心思,无奈顺着说:“王妃现下静养,恐不易有身,若蔡氏生下男孩以也子的名分抚养,女儿封为燕国郡主。”
      “儿(妾),领旨谢恩。”两人一同谢过恩后,李静兰在场定不能装不知情,她又与蔡氏无仇,按规矩行事:“此乃喜事,阿妹回府便送上贺礼,望五阿兄与蔡妃不嫌弃。”
      “妾多谢晋阳公主好意,福气又谁会嫌弃呢?”蔡氏知兄妹俩人有矛盾,但对于她来说,兄弟阋墙,朝堂纷争,非一介内宅侧妃可随意掺和,明哲保身、生下个一儿半女傍身倒是重要些,所以她不会搭理内情,只如往常般回话。
      “你先回府休息吧,我与阿爷有他事相谈。”蔡氏面上依旧平淡,从头到尾她一直如此,听魏王说完后,行礼退下。
      “还又何事?”皇上被折腾的心累,可毕意是自家孩子,若再行事轻挑,反正李瑶与李珲长起来了,也不光止李静兰能压制他,等有了更优秀的,兴许都能正经些。
      “儿,想到四阿妹好似与驸马关系平平,长久下来也非好事呀。”李珞说关切味十分。
      “阿兄,这是什么话,我与驸马是琴瑟和鸣还是貌合神离,乃是内宅琐事与你何干?”李静兰不惯着他犯贱,直接抢先开口。
      两人全然不顾,被吵得心累的皇上来回扯了几个回合,犹嫌不够,甚至是想来场辩论。
      “住口,今天有喜事,别冲了这福气,李珞是还没跪够吗?你先回去反思一番,大堂之上跟无赖般与亲妹争吵,这像话吗?”
      李珞欲争辩,又不知想到何事,不再开口,乖乖离去,只留皇上与晋阳公主俩人。
      “我知道你心有怨气,不愿与驸马亲近,驸马又非知趣的性子,难为你们些性子不合,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两人相对无言,不知过了多久,殿内昏暗的烛光,让人瞧不清彼此,偏偏响起皇上亲昵的语气,再看配上心酸的表情。
      李静兰感受到一改常态的氛围,无可奈何应和道:“阿爷,儿又何怨气,驸马性子木讷些,兴许日子长,熟谂后便好了。”
      皇上摇了摇头,拉起她的双手,语重心长:“当年我跟你阿娘是有了你大阿兄后,感情日渐升温,阿爷想着有个孩子,以后你们夫妻俩关系就好了。”
      声音在李静兰脑中久久回荡着,她独自一人坐在屋内,盯着盘子里的石榴,刚下来的石榴,正是个大饱满、汁多水嫩时。
      她拿起一碟剥好的石榴籽,多子多福的美义,曾几何时,她也说过,千言万语最终汇成:“水仙。”
      李静兰想明白了,既然许下生孩子后,做何事皆不再拦,那就别怪她心狠,朝堂亦或是后宫,风云扰动,她从不怕。
      “公主何事?”水仙打开门,不忍问道。
      “叫驸马爷来一趟。”
      春去秋来,天启二十八年,五月。
      五皇李樱年满十六岁,皇上封其为玉溪公主,食邑五百,于六初七出降于平昌伯杨氏,楚充华同被加晋为正四品昭华。
      前两个月,冯昭仪生下九皇子,圣心大悦,这两年宫中无新人,朝政上繁忙,身边可心的仅冯昭仪一人,如今生下皇嗣,皇上自然大喜。
      下旨封为正二品妃,从舞伎到宫妃,到现下的妃位,冯氏算得上是争气,毕竟是李静兰举荐的,还特地送去贺礼,不过眼下她有身孕,不便进宫贺喜。
      因此又闹出了事,冯氏与楚氏的册封宣旨为同一天,楚昭华瞧不上冯妃见对方收到的贺礼竟比自己这个老人多,在宫中阴阳冯妃。
      玉溪公主不知哪来的胆子,兴许被楚昭华怂勇的吧,亲自去找了皇上,要讨个说法,正义凛然的模样,吼住不少人。
      皇上本就烦楚昭华事事计较,带着孩子性子古怪,曾下令让玉溪跟顾贵嫔,她以死相逼,闹得鸡飞狗跳。
      “你阿娘说的这番话,然后叫你来的对吧?”皇上心累,看不上冯氏,又嫉妒他人人缘好,算什么?
      “是我自己非要见阿爷,阿娘不争不抢怎可让一个伎子出身压一头。”玉溪说的慷慨大义,众人听着是战战兢兢。
      “这话是你能言?照你这说法,‘王候将相宁产有种乎’也是成笑话了,你们母女俩恰巧皇家,你又是皇嗣,自是身份尊贵,不然连蝼蚁在贵族眼里都算不上,李樱念你是即要出降,这余时间乖乖去顾贵嫔处待嫁,别逼我翻脸。”
      到了午后。
      “昌禄一会儿把南阳新进的几匹段子配拿给冯妃,别被影响了心情。”皇上派大内侍监先行一步,他则先去楚昭华处。
      楚昭华以为是皇上特意来安慰她,精心打扮后面圣,浅绿色的衣裳搭着,头上簪了几个粉头小花,和镶玉银钗,一副厘少女的打扮。
      “这是何装扮,以前也没见你打扮鲜艳,整日尽些暗沉衣裳。”听皇上那么说楚昭华沾沾自喜,刚想开口撒娇.
      “自家女儿要出降了,你反娇艳上,就非得挑这段时间吗?还有这缎子不像你这品级可用的,倒像是公主皇女的份例。”皇上甩开她的手,直径坐在上首,示意跪下。
      “陛下这为何意,妾可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啊。”说的声泪俱下,听的人心烦意乱。
      “还委屈呢,我说樱儿小小年纪尽穿些什么玩意,往年的好料子,叫你这做娘的扣下,宫里一应器物,那样缺了你,好好一姑娘教成那样,还有脸教唆她来说冯妃的不是,好大的胆子。”
      楚昭华一听拿冯氏与自己比较,念念不平道:“历来为妃者,不是诞育皇嗣有功,就是受尽恩宠,她区区个伎子压了妾一头多年,凭什么,妾好歹是生养过五皇女的妃妾,侍奉陛下十几年。”
      “你也知道,那么她哪一样没占?为三品、二品妃妾,沈氏与顾氏都不敢说句不行,你配拿乔?爱如何便如何想我没必要跟你扯明白,宣旨。”听到自己想听的,皇上不再多言。
      “昭华楚氏,鲜有妇德,实乃有亏母仪,不堪为母,妄议宫妃,呈口舌之快,不敬圣意,数罪并罚,待玉溪公主出降后,迁入掖庭,非死不可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