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完颜阿复 ...
-
沈姜凝在无忧客栈的雅间,见到了太子殿下,这位自出身起,就被太子诊断活不过五岁的人,却是深深的多活了十八年。
是误诊,还是其他,沈姜凝不知道。
毕竟在哪皇宫里有太多的秘密。
看太子脸色的确不是很好,面无血色,唇舌发白,气虚不足,其他的倒是看不出什么与旁人不一样的地方。
沈姜凝为太子殿下斟茶的功夫,偷偷看了一眼他的面容,她想着,面如润玉,温文尔雅,当是来形容这样的一位谦谦公子的。
太子殿下说话的声音很温和,低缓而又动听,她好似很少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沈姑娘,坐吧”又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一旁的李谨,“李大人也坐吧!”
沈姜凝看了一眼李谨,见他从容的掀袍边跪坐一旁,她也学着,坐在他的身边。
太子温声一连问了几个问题:“姑娘与孙德章是什么关系。”
沈姜凝老实回答:“民女在孙叔的客栈里做了几年的掌事。”
“九重楼派的事情,你可知晓。”
沈姜凝摇头,“此事民女不知,孙叔从未提过九重楼派的事情。”
“哦,那本太子听闻李大人说,姑娘知晓九国图志一事,又是为何。”
沈姜凝侧目看了一眼李谨,看他依旧端正着身子,跪在一旁,想了想李谨之前所交代的,无论太子殿下问什么,如实回答便好。
“民女之前曾不知晓什么是九国图志,后遭变故,才知道了,孙叔这些年来,将年轻时游玩的经历当故事告诉我的,便是九国图志里的事。”
“哦,故事。说了多少。”
沈姜凝从怀里掏出一叠地图,展开在桌上,地图上有些地方,做了标记,被圈了出来。“说的不多,能记起来的,就更不多了。大致只有图上圈起来的几个地方。”
太子殿下身边的随从眼力很快,将地图接了过来,展开在太子殿下面前。
太子殿下仔细的看了一张又一张地形图,静谧的雅间里,只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
“就这些了吗?”
其实不止,比如那日与颜复所说的秘密栈道,就没有标记出来,她不会一下子将地盘全部交出,她想借太子之力找出凶手。
“时间久远,很多险峻之地都记得不是很清了。若是民女记起其余的,定会向太子殿下禀报。”
太子殿下示意随从将地形图收起来,才温声细语道:“不必了,你这册子落入敌国手中倒是有些用处,却是对大朝无意。”
太子殿下环顾了一眼无忧客栈,又说道:“姑娘保有这秘密,不加隐藏,却大肆宣传,不怕被抓进大牢,以绝后患吗?”
沈姜凝噗声跪倒,“太子殿下明鉴,民女身为大朝子民,定不好做那叛国之贼。民女此举,实属无奈,只希望引出杀害我娘亲的凶手罢了。”
太子殿下看了一眼李谨,沈姜凝所说的,与之前李谨所报,句句吻合,端起面前的杯盏,悠悠的道:“姑娘当时记住今日的话,这客栈的名字,起的不好,换一个吧!”
沈姜凝又是磕头道:“是,殿下”
太子殿下品了一口,方赞道:“手艺不错。”
“太子妙赞”
沈姜凝一直低着头听着,太子殿下始终温声细语着,沈姜凝见太子殿下好像真的对自己供奉的九国图志不感兴趣的样子,若是如此,她又如何能得到他的帮助。
沈姜凝胆大进言,“太子殿下,民女还有话说。”
太子殿下将杯盏放了下来,抚了抚衣袖,好整以暇的问:“姑娘请说。”
沈姜凝见太子殿下如传言般和善,胆子也大了起来,“民女还知晓,如何从晋州入河谷西。”
李谨猛的转身看向她,这些她并没有告诉自己。
太子殿下端正着身子,身子略微倾斜,脸上好像一下子多了一些血色,他声音还是很温和,却比之前语速快了些。“如何”
沈姜凝磕头跪拜,“恳求太子殿下为民女讨回公道,亡母之死,实在无辜。”
雅间内又安静下来,沈姜凝额头垂地,看不见太子殿下的表情,她也担心,太子殿下会恼怒自己借此和他谈条件。
但还好,太子殿下起身,留下一句,“李谨,自今日起,锦州一案重新交与你全权接管。图志一事,写明清楚,明日递交上来。”
沈姜凝叩首道:“太子殿下,民女可否与李大人一同参与调查。”
太子殿下转身,终是太子,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君王之气。
李谨看的出来,太子殿下已然有些恼怒,虽拜道:“太子殿下莫怒,姜凝不懂朝堂规矩,但她绝无半点不轨之心。微臣在西川,多亏她指引,才找到匪徒藏身之地,留与身边,更可找出通往河谷西之路。”
太子殿下沉思之后,才说道:“多加训教,不可盲就。”
等太子殿下走后,李谨问:“你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
沈姜凝刚才吓了一身冷汗,缓了一会才说道:“自是有的。”
其实已经没了,只是她想让这些人认为,她还有利用价值。
她,沈姜凝,不会再靠任何人。
包括李谨。
李谨看沈姜凝态度明确,自是知晓她已经不信任他了,所以只是皱着眉头说道:“今日之事,若是遇到旁人,你必死无疑。”
沈姜凝脸色也不好,冷着一张脸说道:“李大人若还有事要忙,姜凝就不送了。”
这是在赶人了,李谨起身,甩袖离开。
沈姜凝坐在雅间,空荡荡的房间,她心思低落,看着窗外,南边是她的家乡,她已经数月不曾归了。
谁又能真正理解她呢。
此刻,她也算入了太子殿下阵营,敲他刚才模样,沈姜凝觉得,他那病八成是装的,而目下,三皇子被禁足在宫中,还不知道后面会如何。
但不管如何,她都要努力的进入这些人阵营中。
她想到了李谨之前所说,公粮贪污一案若是太尉所为,黑衣人又与太尉有关联,那是不是接近太尉,会有所发现。
李谨这些人,查案子聪慧,却是不懂商人中的门道,既然太尉贪污公粮,那自是爱钱之人。百姓都知道,太尉乃商贾出身,商业版图的核心在东郡沿海贸易。
若是之前,她还可以借着宋朔,调查一番,眼下却是不能了。
她想了想,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兀自的笑了笑。
三日后,庆王被处,因资管不力,被宵小之人利用,开凿矿山,特收回禁军统领一职。
这禁军又回归到了太子殿下手中。
而李谨因督察有功,特升晋州转运副使一职,一个月后赴任。
沈姜凝正在计算着客栈这些天收盈,可谓是惨淡,她不知道孙叔给的钱,还能让这铺子坚持多久。
眼前却是多了一个人的身影。
颜复。
沈姜凝猜到,李谨当上了晋州转运副使,颜复就应当猜到了,她已将栈道一事告诉了李谨,她本以为颜复是前来兴师问罪的。
然后却不是,颜复看起来有些高兴。
沈姜凝问:“颜公子今日来,是来兴师问罪的。”
颜复笑了笑:“自然不是,我还要感谢沈姑娘,给颜某提供了机会。”
沈姜凝不解间,李谨却是推门而入。
颜复说道:“姜凝,借雅间一用”
沈姜凝其实也想坐下来听上一听,这二人又要打什么主意,但很显然,这二人都不想她留下来。
她起身,与李谨擦肩而过,关上门的时候,心里还是不服气,直嚷嚷着问道:“我只想问上一句,你到底是谁。”
李谨倒是先开口:“完颜阿复”
沈姜凝关上门,特意在门外守着,不让其他人打扰。
其实她早该猜到了,颜复,完颜阿复,安夏国四王子。
原是安夏国国主最疼爱的儿子,本是百姓皆知的皇位继承者。
完颜阿复尚在河谷地带带兵与北烈抗争,却听到父皇驾崩,他的五哥继承者们皇位。
完颜阿复也在与北烈的战争中消失不见,有人说,是新国君借机铲除了他,也有人说,是完颜阿复知道消息后,偷偷逃了出来。
谁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但此刻,沈姜凝确信,他是来大朝寻求帮助的。
沈姜凝心事重重,嘱咐他人让人不要打扰他们二人,自己就出了客栈,散了散心。
京城是真的繁华啊!热闹的街道,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皆拥聚于此。
因为这里离朝堂最近,离权势最近。
一朝攀附,余生无忧。
沈姜凝走着走着,来到一石桥之上,这里的人稍且少一点,她垂目看着平静如水的河流,听着鸟儿鸣叫,远处的吆喝声,似乎有一刹那,她似乎回到了锦州一样。
她想着,自己该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她不知道自己站了多久,只知道,暮色来临,她才离开孤寂的石桥。
沈姜凝叹气,希望能快点离开这里。
“别出声”
沈姜凝惊恐的睁大眼睛,冰冷的刀架在她的脖子上,这个声音她很熟悉。
是那日杀死他娘亲的黑衣人头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