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一九六八年,动乱的第二年,那年我十六岁。虽然是那时是动乱年代,但我们这里似乎算不上重灾区,至少受到的破坏远远不及其他省份地区。可能因为那十四年,我们这里能被划入“右/派”“反/革/命分子”的人比较少。

      至少在那时,我们那里的学校还能正常开学,那时我还在上学,高二。

      在那种娱乐生活十分匮乏,单调乏味的日子里,那天对我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

      外面的公鸡打了二遍鸣,天亮着,却还不够透彻,蒙蒙的擦着雾,我醒来,从炕上爬起来穿衣服。和我在一张大炕上睡觉的大姐已经起了,妹妹还在睡,她现在上初中,没我上学的高中离村子那么远,等鸡打三遍鸣再起也赶趟儿。

      二姐、三姐已经嫁出去了,不在家。

      出去洗漱路过爹娘那屋,我往里扫了一眼,和往常一样,他们都已经起了,被褥叠的整整齐齐。

      从大缸里舀几瓢凉水到铁盆里,用来洗脸刷牙。洗脸的时候井水凉得我打了几个激灵,却也彻底清醒了。

      洗漱完便吃饭。揭开灶上的大锅,扑面一片热气,菜已经做好了,放在锅里,爹做的。

      那时觉得我爹身无长处,唯独做饭挺好吃。

      吃完之后把碗筷刷了摆回碗柜,出去上趟旱厕。一推开房门果然看见我爹靠在那把大摇椅上,微闭着眼睛,蒲扇放在一边。现在还是有雾气的清晨,夏天里一天中天气最好的时候,不热。

      爹每天早上都这样,在院子中间摆上那把年头很久的大摇椅,坐到上面慢慢地摇啊摇。

      这种情景,假如放在现在的农村,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现在也有很多“农家乐”旅游项目,我刚刚知道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的。在农村种地干活那种又苦又累的事,怎么会有人想体验?后来才发现,“农家乐”和我观念中的“体验农村生活”差别很大。

      没法种地干活的男人,是被瞧不起的。可我从来没瞧不起我爹,不光是因为他是我爹,也因为他懂得很多,给我讲过许许多多从未听说过的事情,我觉得他很厉害。

      其实我爹年纪已经大了。他四十八岁才有我,算一算,我十六岁时,他已经六十四岁了。娘只比他小几岁,也已经很年迈了。但她此时,早去了公地干活儿了。那时每每想到这些,心里又难过又愧疚。爹娘已经那么老了,我还那么小。

      我绕过我爹去厕所解手,回来时不知道他还醒不醒着,就悄悄用手在他眼睛前挥一挥,结果他睁开眼,笑了,说:“长铭啊,去上学了?”

      我答马上就走,爹摸摸我的头,叫我好好念书。一连很多年都是这样。

      我回到屋里,到桌子边把我的书包装好,斜挎到左肩膀上,在门口穿上我娘做的布鞋,这就要去上学了。

      我上学的高中在一个叫康金的镇子。现在通了车,完全不算远,但当时要走路去,还是土路。

      从小路井到康金,大概要走上四五十分钟,进了康金再到学校,要走十多分钟。上学的路上要路过我娘干活的公地,每天早上路过我站在苞米地边找她。春天和夏天初,苞米杆子长得还不太高时,我一眼就能看见她,就喊她,向她挥手,我娘要是能听见,就也向我挥挥手。等到苞米杆子长高的时节,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苞米地,我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我娘了,就在地边大喊几声“娘”,虽然她肯定听不见。

      过了我娘干活的公地,就是很长的一段路了。

      这一路上会路过两个村子,一片杨树林,一处坟地。

      然后就到了康金。位于康金镇东面边缘处的一排土房,就是我的高中的教室。

      房子破,桌子椅子破,窗户四处漏风,冬不暖夏凉。不过夏天还好,冬天就需要安排同学早到学校,烧炉子,但是依然很冷。那时候的东北是很冷很冷的。

      那时我学的主课课程是算术、几何、语文、物理,另有卫生课、体育课。算术和几何都属于数学,但是由两个不同的老师教。我们班这几科的老师除了卫生课老师,都是男老师。物理老师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教不太明白。我比较喜欢我的语文老师,他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和蔼老者,也是我们学校的校长。

      我倒是没有特别喜欢和特别不喜欢的学科,每科我都学的不错,应付得来。那时我是学校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因此校长老先生也很看重我,他常和我讲,希望我考上好大学,说我将来一定有大成就。

      至于那时候具体学的是什么啊,我早就不记得了。我对于年轻时的记忆,更多的是在田地里干活,或者后来当干部的时候。

      我没能想到,就是那样普通的一天,一个普通到我从没有细细品味的一天,竟是我上学的最后一天。

      本来那天一切都风平浪静,我因为成绩好还被老师表扬了,心情很好。那时放学时间一般很早,因为那时候没有路灯,黑了天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学校都怕学生走夜路出事情,一定赶在天黑之前很早就放学,让学生能安全一些走回家。

      我一路心情愉快地往家走,想着校长总说我以后有出息的事,很高兴。甚至已经想象到我去城里、甚至去北京读大学的样子。我第一次体验到了“希望”的美妙滋味,真的感到生活充满希望。那种感觉迷人又幸福,比过年吃肉吃糖还快乐。

      除了心底的快乐,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回家路上的晚霞真美啊。

      我无数次、无数次地想,那个下午美丽的不真实的彩霞,是否在那一瞬间带我去了另一个时空?

      这个时空的我没能完成的理想,那个时空的我有没有达成?“他”过的比我幸福吗?

      也许会吧。也许不会吧。

      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一天我做出的决定,真的决定了我一辈子的轨迹。想逃也逃不脱。

      那时我无比幸福地往家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