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贵妃(九) ...
-
季微月吓了一跳,这声音离她太近,她猛然惊醒过来,发现宋临正坐在她案几对面的榻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她赶忙坐直身子,擦了擦嘴角,确定自己没有当着宋临的面流口水后,思考了小半会说道:“李公公送了陛下做的榫卯木盒,我是特意来感谢陛下的。”
宋临见她此般举动低低笑了笑,毫不留情地拆穿了她的话:“你不敢收?”
被猜到心思的季微月有些尴尬地挠了挠脸,一脸平静地说道:“无功不受禄,我怎能平白无故的收下陛下的礼物。”
宋临端过案几上的茶盏,掀起茶盖轻轻拨动着浮起的茶杆:“你能猜到我的喜好,我很高兴,你不喜欢那个机关盒吗?”
明明是威严稳重的皇帝陛下,这话愣是叫季微月听出一丝委屈的味道,像是小孩子拿了好成绩家长却不欢喜一样,她连忙安抚道:“不是,我很喜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巧的榫卯木盒。”
其实她方才还没来得急仔细研究那榫卯木盒,就匆匆跟在李总管身后来了太和殿,当下只好先顺着宋临的话说了下去。
宋临一听笑意更甚,别过头去不让季微月看清自己的表情,片刻后才抿着唇说道:“喜欢就好。”
季微月挤出一个微笑点了点头,随手翻动着手中的书籍,缓缓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事要禀明陛下。”
宋临转过身子,一手搭在案几上,凑近身子直视她:“什么事?”
季微月感受落在自己身上炙热的眼神,她合上书籍,从怀中掏出了一张有些发皱的宣纸:“这是陛下上次提起的事情,我自从昏迷醒来后记忆一直不太好,直到昨夜看到这个才记起要和陛下说的是什么事情。”
她将宣纸打开放到宋临的面前,蝇头小楷铺满了一页纸张,这正是原主日记中的最后一页。为了避免日记前面记录的内容被宋临看去,季微月将写了关键要点的这页单独撕了下来。
宋临接过宣纸展开,这张宣纸塞在季微月的怀中太久,还带着她身上的温热和檀香。
他仔细阅读完后又放回了桌上,神情从头到尾都很淡然,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怀疑,这倒是让季微月有些意外。
“陛下?”等了良久不见宋临说话,她轻声开口。
宋临摩挲着下巴,薄唇微抿,沉思地看着案几上平铺的宣纸:“御书房没有丢东西,柳常在那边我会让人去调查的,这事你不用管了。”
季微月长吁一口气,她自知自己能力有限,在皇宫里能力最大的就属宋临,要查清这件事的始末不如他亲自动手来得更方便些,况且这事过去这么久,调查起来也少不了要费一番功夫。
一桩心事落下,她只等最后的调查结果出来,便能知晓当日原主落水是不是与柳常在有关。
不知何时,一直守在大殿内的李总管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静谧庄严的大殿中呼吸声显得格外清晰,飘散在空中的檀香交织着二人的气息。
原是大晴天的殿外忽然飘起了小雪,稀稀疏疏的落在树枝上,衬托出雪梅秾丽的红,偶有几只迷了路的鸟儿停留在枝丫上,也很快地就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季微月望着窗外,手中捧着茶盏暖手,弯着眉眼,笑颜恬静。她很喜欢这种宁静又惬意的午后,仿佛进入了一个自己创造的小乐园,不会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宋临顺着她的眼神望向窗外,注意到了纷纷扰扰的雪花,勾起唇角:“马上就要到元日了。”
季微月微微笑着,眼角泛着淡淡的桃红,悠悠感叹道:“是啊,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她来到这里已经两个月了,也不知道现代的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情况,是被当做植物人送进了医院,还是已经翘辫子了。
宋临显然是有别的话要说,他的手臂微不可查地往前伸了伸,似要去握季微月的手,却又在半空收回,半晌后徐徐道:“元日的宴仪,你与我一同出席吧。”
季微月懒洋洋地倚着身后的软垫欣赏殿外飘落的细雪,时不时抬起手喝一口热腾腾的茶,没太注意宋临说出的话,只道:“可以呀。”
出席皇家宴仪什么的,她常常在书里看过,每当有这种宴会时各家及笄的千金都要准备才艺在当日展示,以给自己博一个美满的前程,作为东宫一主的嫔妃们更要提防来自其他娘娘的明枪暗箭,免得在一夜之间就丢了自己的宠爱。
季微月毫无这种顾虑,她不是深闺小姐,不用准备才艺拼前程,也不用担心宋临的佛系后宫会对她照成困扰,她只需要保持和蔼的微笑应付一下各家命妇,就算是完成任务,没什么好害怕的。
想到到时候能吃到电视剧中才看得到的御膳,她还有些期待元日宴仪的到来。
宋临得到她的回应好似有些愉悦,又道:“宴仪的衣裳我会让人准备,你不用特意去安排。”
季微月不知道他在高兴什么,有些莫名地回头看向他,扬起一个淡淡的浅笑应道:“好的。”不用她准备更好,免得她穿错了衣裳丢人。
这时的她觉得能穿越到宋临的后宫来真是太好了,不仅后宫里的妹妹们乖巧又懂事,从来不会烦她,宋临还是一个性格和善的大好人,就连出席皇宴也不用她安排。
从太和殿回宫后,之后的日子里季微月都没怎么见到宋临,也没有和宫中的丫鬟们说起要准备参加宴仪的东西。
小菊自从得了她的任务,比起以前更常往外头跑了,不是呆在芸贵人的宫中和其他丫鬟聊在一块,就是去柳常在的宫里见老朋友。
柳常在的宫中有一个宫婢曾是小菊的老乡,在小菊父母过世前二人还是童年很要好的朋友,小菊父母过世后,她就被家里的亲戚送进了宫中做宫婢,此后二人便再没见过面。
直到有了季微月的吩咐使得她主动接触了柳常在的宫婢,才意外发现柳常在宫中那个名叫小渔的宫婢就是她的童年密友。
有了这一层关系,小菊打探柳常在的事情就更加的方便了,虽说小渔只是个伺候在外院的扫地丫鬟,但她与柳常在的贴身宫婢关系好,就算问了有关柳常在的事情也只会被当做想要晋升罢了。
也正是如此,季微月打探到了不少有关柳常在的事情,甚至比起原主还更要了解这个深藏不露、默默无闻的妃嫔。
小菊坐在季微月身旁的交椅上替她剥桔子,汇报着今日打探到的消息:“奴婢听小渔说,柳常在两个月前有收到宫外的信,那会她神神秘秘地躲在屋里看,看完就把信给烧了,谁也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
季微月倚在贵妃榻上,坐姿极其不规矩,她身后枕着软绵绵的垫子,身上盖着一张青绿色的薄毯,一条玉腿从榻上掉下来,在空中来回晃荡着。
她掰开橘子把一片甘甜的橘瓣送入口中,脑海里想的全是与柳常在有关的事情。她虽然答应了宋临不会去管这件事,但她至少要有些柳常在的动向,才有把真相掌握在手中的踏实感,因此她没有让小菊停止任务。
从这几日小菊汇报的消息来分析,柳常在入宫时间比原主还要长一年,自打入宫以后就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姑娘,很少出自己的宝祥阁,却在半年前和宫外的人有了断断续续的信件往来。
小渔告诉小菊说,就连柳常在的贴身宫婢也不清楚那些信到底是送到什么地方,每回她都只是偷偷地把信送到宫门口,就有小厮准时来把这些信取走。
季微月心如明镜,心道这柳常在定然是有了什么不能被人发现的事情,才这样遮遮掩掩,若不是和家族利益有关,就是和情感有关。
她私下也让人偷偷调查了柳常在的家族,只查到她的父亲是一个六品典仪,是效忠于朝廷的忠臣,母亲是当地一户商贾家的嫡女千金,没什么可疑之处。
如此说来,有问题的地方就在柳常在的情感上,可柳常在早年便已入宫成妃,先前也没有什么两情相悦的青梅竹马,她将信件处理得如此干净,要查起通信之人可就有些麻烦。
消息到了这里,季微月算是收获不大,只能寄希望于宋临那边的调查,以此来得到真相了。
她刚吃完手中的柑橘,淑窕便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八宝粥,甜甜地笑道:“娘娘,大寒到了,吃些八宝粥暖暖身子吧。”
冒着热气的八宝粥散发着香气,勾着季微月的胃又饿了起来,她坐直了身子接过瓷碗,打起一勺稍稍吹了吹凉,送进嘴里便是一阵暖心的享受。
她心满意足地露出一个娇憨的浅笑,欢心道:“你们都去小厨房打了吃,迎接大寒到来。”
淑窕和小菊欢欢喜喜地领了命,一前一后从寝屋里小跑了出去,兴高采烈地喊来了院子里的丫头们,准备把小厨房里剩下的八宝粥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