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1987-1991 三维空间  ...
            
                
                
                    - 
                          下面出场的是读书笔记。如果您从头看到尾,到本页已经陷入无语状态,那么可以接着看下去,同时顺便回答我一个问题:您有没有想起您的日记本?
  是的,这是1987-1991的日记,内容包括:自己的爱情、别人的爱情、其他。
  在以自己的爱情为主轴、以别人的爱情为副轴,其他的一切人物事物奔跑在Z轴,三条轴线拓展成的三维立体空间,四年大学生涯。所有的一切,像鳄鱼一样,丑陋到怵目惊心。
  这本日记专属于某一类人,“某一类人”的具体定义或许是:在没有足够自制力掌控自己之前,天生就有着对爱情的饥渴,并且严重依赖心底里衍生出来的最真最善最美的爱人,但是又明明白白知道自己丑陋得不配拥有如此美好,从而混乱纠结到不可自拔的人。
  或许当“我”意识到“我”喜欢上一个女人的那个时刻,就是悲恋展开的最初时间,关键在于“我”也、是、一、个、女、人。关键还在于“我”是一个鄙弃这样的“我”的人,不愿是这样子的人,“我”不要变成“我”自己。因为太年轻,所以恐惧;因为太恐惧,所以呐喊。日记里无声的呐喊。
  试着给出悲恋的流程图,或许应该将其归纳为一个循环:
  对不该心动的人动心——>努力掩饰不让自己被发现——>走狗屎运居然有了接近的机会
  ——>正因为“我”的退却而让那个人有了好奇心从而觉得“我”与众不同因此反被“我”吸引
  ——>两个人互相吸引——>因为是禁忌之恋因而更加狂野——>无与伦比的甜蜜与痛苦
  ——>达到对如此超出寻常的炙热感情的承受极限——>先达到极限的一方因此偷偷策划退出
  ——>骤然的单方面退出引发对方无比的震愕——>对方尝试挽回——>退出的人因为对方的挽回而更加坚决的退出
  ——>故意伤害到彻彻底底不留余地——>对方的承受极限达到——>结束
  ——>结束之后心灵的空洞和虚无,就像一个吃过糖的孩子,从此再忘不了糖果的甜蜜
  ——>发现自己已经对爱情上瘾——>明知不可以却再次对另一个不该心动的人动心
  ——>重复以上流程
  还有一种循环,就是:
  对不该心动的人动心——>努力掩饰不让自己被发现——>成功掩饰了自己,一直到对方心有所属
  ——>黯然销魂——>一直延续黯然状态 / 明知不可以却再次对另一个不该心动的人动心
  ——>后者发生时,重复以上流程
  从以上循环可以看出,这里面有50%的自欺欺人,40-49%的痛苦,1-10%的甜蜜。含量最少的“1-10%的甜蜜”是循环开始的契机,是在循环最初阶段覆盖所有痛苦让自己麻痹的神奇感受,也是在循环最末段促使自己更加痛苦难熬的催化剂。然后,在循环告一段落时,“1-10%的甜蜜”还会让人彻彻底底对爱情上瘾——特别是有着同样特质的既甜蜜亦痛苦的爱恋,在一个人还没有自制力能够掌控自己之前,这样的甜蜜,是带有毁灭性质的。
  无关性别,结论普遍适用。
  或许还可以对这“某一类人”再加以说明,就是在刚刚开窍的那一刹那,被上帝用指尖点中了鼻准说“就是你了”的人。被神选中的人。之后呢,“奇迹般”的懂得了绝望的意义,在理应没心没肺的花季年华,敏感的神经捕捉到所有明亮背后的阴暗,血液的流动受到滞塞,但是头脑却异乎寻常的灵敏。没错,这就是被神选中的征兆,从此以后,只能胶粘在塑化的今天里,再钻不回昨天。
  从此,开始经历人生最初的那道坎。遭遇到带有毁灭性质的“1-10%的甜蜜”。能否幸免于难,在于内心深处,求生的信念有多强悍。一旦被打垮,眼前的世界就会改变颜色,看到的别人的爱情,都是纠结而混乱,看到的人物事物,都是虚伪——到了这一步,任何人都无法再拯救,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是自己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放弃自己的时候,纵有差距,亦不远矣。
  因为当我们用清晰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大多数的存在,都逃不了“虚”和“伪”这两个字,特别当“我”因为禁忌爱情的强烈刺激之后,将对自己的否定延伸到对世界的否定。而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否定,是有理由有根据,客观存在的。能够对一切有着透彻认识的人,遭遇到禁忌恋情,发现自己同样成为了“虚”“伪”的人,本是摒弃世界的心慢慢变成了摒弃自己:自己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但是,偏偏就是没用。于是,一切糟糕得不能再糟糕,再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超越爱情所给予“我”的刺激,“我”将越来越失去控制,长此以往,人将不人。
  爱,不可以,
  不爱,更不可以。
  其间的煎熬,详见鳄鱼手记全文。
  …………
  突然觉得幸运,到今天能够站在围城之外,冷静的看着这一切,还能写下这么多笔记,这是不是自制力增强的表现?
  最后,想为“我”和过去的自己,在这个循环——确切的说是死循环——里找一个突破口,原来就是“找到比爱更加刺激自己的事物”,从而淡化“爱”这一方面给予自己的伤害,转过心灵的拐角,放一线希望在某处。
  当有一天,发现世界上除了“爱情”之外,还有很多可以被自己掌控的东西之后,发现自己寻找到了世间的真善美之后,生的信仰在心中坚定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用更加坚强的身躯和体魄,守护爱情,同一时间,欣赏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懂得的日记,比如,鳄鱼手记。
  全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