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沈澈 ...

  •   苏席雪在马车里看《观明祖师传》,看着看着突然笑出声。花姑抱着小猫坐在一边,看着苏席雪笑得弯弯的明亮眼睛,忍不住跟着笑起来:“看到什么了,这么高兴?”
      “观明祖师真是个牛人啊。”
      苏席雪只知道这位师祖是个能打仗的高级文人,兵法和诗词同时流传千古,但万万没想到他居然厉害到这种程度,能以一人之力单挑整个天竺。
      故事是这样的。当年观明祖师赋闲在家,不受重用,正好皇帝要派人出使天竺,他便主动申请前往。当时的天竺对于国朝来说不过是个蛮夷之地,皇帝因为笃信佛教才愿意和天竺建立邦交,因此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个极落拓的差事。
      但观明祖师偏偏把这件事干得风生水起。他一到天竺就发觉国王被叛军所杀,而新国王压根不认国朝的权威,以为天高皇帝远,直接派人伏杀了观明祖师一行。谁知侥幸逃出的师祖并没有自认倒霉打道回府,反而怒发冲冠,一方面前往西域,向与国朝有姻亲关系的松赞王借兵马一万,一方面又在西域纠集其他附属国兵马共两万,一行人浩浩荡荡杀回天竺。
      天竺的国王不懂得兵法,被师祖用火炮云梯滚石一路顺顺利利打到王都,国王逃窜到西天竺,剩下的大臣被师祖全部坑杀,接着师祖继续追着国王到西天竺,西天竺的国王吓得噤若寒蝉,二话不说把天竺国王送到师祖手里,还附带送上无数黄金和大量的美人。师祖这才罢休,榨干西天竺犒劳各小国后,带着战利品优哉游哉回到国朝。
      花姑听了惊叹道:“观明祖师竟然这么厉害。”
      苏席雪半闭眼睛,仰起头:“想想师祖当年意气风发,真是令人心向神往。前朝五百年间出了多少能人异士,当年开疆拓土者无数,将星天官如云,真恨不曾生在那个朝代。”
      花姑安慰道:“如今国朝也不差么,那样的风流人物也能说出一堆呢。”
      苏席雪摇摇头:“不一样,不一样。国朝芳华,大抵折在了前朝,你看看如今的国朝,文官如同行尸走肉,武将唯唯诺诺,人人只谈风花雪月,却不曾再有盛世气度,前些年还被瓦剌抢走了皇帝,而边关将士却从不敢主动出击,你说可笑不可笑?”
      花姑半晌没说话,突然撑着下巴道:“那你怎知后人又不是你这般看法?亦使后人复叹后人者也?”苏席雪一愣,勾了勾唇角:“花姑,你说的也有道理,”她摇着头,“还是我魔障了。”
      谁知道后人眼里今朝的风流人物,又该是谁呢?
      半路歇脚的时候,苏席雪和花姑在路边野店吃了点腊肉和烧饼,赶车的青年蹲在井边就着免费的凉水啃干粮。苏席雪拿了个肉馅烧饼走过去递给他,那皮肤黝黑的高壮青年不好意思地接过来,两三口就吃了个干净,吃完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发觉苏席雪还饶有兴致地看着他,脸腾一下就红了。
      “魏大青,你是多久没吃饱饭了?”
      “唉,最近大家伙儿都这样,”魏大青油腻的手指在裤子上蹭了蹭,笑出一口白牙,“都知道正月过了黄河就要凌汛,到时候说不定收成都没有了,现在当然要勒紧裤腰带,节省口粮。”
      苏席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那照我们这个速度走,大约多久才能到太原?”魏大青想了想:“大概还得一个月。”果不其然,一个月后一行人已经到了河曲县,再过几日就能到太原。只可惜汛期已至,这一路怕是有些艰难。
      黄河道边。
      花姑第无数次央求道:“阿雪,我们给他们点吃的好不好?”苏席雪皆默然以对。黄河凌汛,每年都会如此,只是今年格外严重。融化的冰层在河道形成天然的堤坝,堵住了河水的去向,被堵住的河水只能向两边泛滥,淹没了两岸的村庄和农田。近些年黄河泥沙愈发沉积,河道本就偏高,再加上处在汛期,淹没的田地不计其数。
      苏席雪捏了捏袖子里那封信。云阳道长在信里写道:“徒弟狗儿。见信如晤。为师听闻你不日将前往太原,故又一事要告知于你。你的师叔,如今是山西承宣右布政使,沈澈。为师在你下山之时已给他去信,托他照顾于你。等你到了太原,便快去见这位师叔……”
      她扫了一眼马车旁瘦骨嶙峋的男女老少,心中正思绪万千,只漠然吩咐魏大青:“大青,还不走?”花姑不甘心地看着她,咬了咬唇,夺过桌上的点心,用手帕包住,向人堆里扔了出去。人群喧嚣起来,更多的人涌过来,魏大青挥舞着鞭子,赶也赶不走。
      苏席雪揉了揉额角:“花姑,像他们这样的百姓,如今多如牛毛,我们又能帮几个人?反而弄的自己脱不了身。最要紧的还是先进太原,和我师叔商量着能不能拨些救济粮给那些百姓。”
      花姑低头:“我就是没办法看着这些人在我面前饿死,我又有什么错?”她固执地转过身子,不再看苏席雪。
      苏席雪长叹一声,拿起破雪剑,从车内出去。剑光流转,在烈日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她耐心地道:“还请各位让个路。”众人知道马车里还有吃的,根本不理会苏席雪的话,还在拼命往前挤,马车被他们挤到左摇右晃。
      苏席雪顿了顿,找准人群中挤得最用力的青壮男人,破雪剑直指他的眉心:“你有手有脚,又为何跟着这群妇孺身后围攻我们这势单力薄的一行三人?”她剑尖一转,又指向另外一人:“你也是,看你脸色尚可,何必为难我们这些行人?”
      当头的青壮男子反应过来,用当地方言破口大骂,魏大青听了脸色涨得通红,就要上前动手。苏席雪按在他的肩头,笑了笑:“尔等蝼蚁,所图却甚。”言罢轻轻挥剑,快得所有人都没反应之时,一只手掉落在地,那男子只觉得手腕一凉,醒过神来顿时惊惧交加地号叫起来。
      另一男子愤愤然就要带着众人一拥而上,苏席雪又笑了下,挥剑断了他一只胳膊,剑尖犹在滴血,她笑道:“下一个冲上来的,失掉的就该是脑袋了。”四周一片沉寂。
      苏席雪低声对魏大青说了句:“继续走吧。”就一弯腰又进了马车。车里花姑瞪着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她:“你居然出手伤人?”苏席雪不耐烦地道:“你既然可怜他们,就下车和他们一起走吧。”花姑气得双手发抖:“你竟然这么和我说话,我师父从小教我,只有爱护他人,他们才会对你感恩戴德,你这般行为,就不怕日后无立锥之地?”
      日后无立锥之地,这是苏席雪第二次听到这样的评价。她抖了抖道袍,不以为然地勾起唇角:“随你。”花姑一怒之下,真的冲下马车。魏大青拦不住花姑的动作,有些担忧地挑起车帘:“姑娘,花娘子她怎么能一个人跑了呢?”苏席雪冷声道:“她自己有功夫,既然胆子这么大,就说明她能保护好自己。就算吃了亏,也是自找的。我们直接走吧。”魏大青终是扬起鞭子继续赶车离开了。
      因为赶路匆忙,不出两日,他们就到了太原。向城门的守兵打听了布政使司的位置,苏席雪不多时就到了朱雀街的布政使司府衙门口。向府衙外的门子递了云阳道长的名帖,过了片刻,就有一个小胡子的中年官员,提着腰带匆忙到门口迎接。
      他一见苏席雪,有些惊于这少年才十三四岁的模样:“这位便是云阳道长?”苏席雪摇摇头:“云阳道长是我师父,贫道道号玄徵,经师父指点,特来拜见我师叔,也就是沈澈大人。”那中年官员“哦”了一声,又忙道:“玄徵道长跟我来吧,都御史巡抚山西的杨大人请我家大人过府一叙,大人怕是要后日才能回来,我先带着您安置下。”
      苏席雪不置可否地点头,给足了魏大青银两让他离开后,这才跟着那中年官员进门:“大人怎么称呼?”中年官员擦擦额头:“大人这一称呼不敢当,在下不过是布政使大人的幕僚,姓郭,名三弦。您跟我这边来。”
      布政使司府上前院是办理公务之所,后院是住的地方。沈澈性情节俭,不像其他的官员在府衙外另修豪宅,他不过将后院重新修整了一番,就住了进去。虽是如此,府衙的后院依旧雕梁画栋得叫人心叹。
      一转过回廊,几个锦衣华裳的丫鬟说说笑笑着迎面走来,郭三弦唤过她们,请她们将苏席雪带到院子里:“道长恕罪,在下实在不能进这后院,劳烦这几位带您去了。”苏席雪对他笑了笑,道:“也多谢你先头带路了,你先去忙自己的事吧。”
      后天早晨,苏席雪一推开门,就看见一个年轻的官员,穿着绯红色的官袍,正疲惫地在她的院子里打盹。一听到推门的声响,他惊醒过来,看着从屋里走出的的苏席雪,摸了摸头,鬼使神差来了一句:“狗儿啊,你和你师父长得倒是挺像。”
      苏席雪心下立刻就认出这大概就是自家师叔,只好哭笑不得地上前行礼:“师叔日安。”沈澈也笑着点点头,师叔和师侄两人自来熟地坐下一同吃起早点。太原早点颇有地方特色,一大海碗的汤面,鲜辣可口。
      吃过早饭,沈澈擦了擦嘴道:“这几日师叔忙得很,怕是顾不上你,我派人带你在城中转悠转悠,狗儿你看如何?”这师叔,跟着师父叫她小名狗儿。苏席雪眼珠一转:“师叔和师父关系很好?不然怎么会知道我的小名?”沈澈揉揉她的脑袋:“那是当然,师兄于我如同亲生兄弟一般。当年在山上他对我颇为照顾,我自然也要好好看顾你。说起来你满月的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苏席雪笑嘻嘻地道:“既然如此,我就厚着脸皮拜托师叔让我当你的小跟班吧,我一人在城中乱转,也怪没意思的,跟着师叔还能学些东西呢。”沈澈犹豫了一会儿,虽然忧心苏席雪的安危,但最后还是答应了:“那也好,有些事情你也得跟着学学,切记不要乱走。”
      苏席雪欢呼一声:“谢谢师叔。”沈澈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行了,师叔要去忙了,你洗洗脸过来吧。我们今日要去府衙,有件事情颇为有趣。”
      苏席雪懵懵懂懂地跟着一起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沈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