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秋日游杏花吹满头(一) ...
-
云露受伤在家休养了七八天,老天爷就下了五六天的雨。秋雨微微,终于给闷热的长安城带来阵阵清凉。树上的落叶随着雨珠缓缓飘落,无端增添了几分萧瑟的寒意。
选了一个晴朗的好日子,云露带着叶宁雪去白鹿书院报道。因手上的伤还没有完全好,沈氏千叮咛万嘱咐,让云露一定小心,还多拨了两个小丫鬟在后面跟着。
叶宁雪看见沈氏关切的模样,心里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沈二娘对她不坏,但也不是特别好;从来不主动关心她,倒经常指使她干这干那。
白鹿书院和逐鹿书院是姊妹学院,位于南大街街尾的僻静地段,驾马车只需半个时辰。在白鹿书院的成绩优异者,通过考核便可以进入逐鹿书院读书,从而免掉童试、乡试,直接参加会试。
到了书院,两人各交了五十两银子的学费,选完课程,云露便打算回家。叶宁雪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说道:“表姐,你要把课程改一下吗?”
改课程?云露纳闷,白鹿书院总共有五门课程,除了平常的礼、乐、书三门课程,她还选了骑射课和数艺课,几乎把五门学全了,为什么要改?
叶宁雪道:“骑射课是男子学的,那数艺更是商贾之徒……”说到这里,她突然停住了。
云露在心里冷笑,好个叶宁雪,既然你要显摆身份优越,就如你所愿,日后你不要哭才是,“表姐,你出自书香门第,学习数艺自然有失身份。但我不同啊,我就是商贾之女,当然要学啦。”
哼,不学数艺,以后连账本都不会看,看你怎么做当家主母?!
至于骑射课,云露确是受那两个瓜贩的影响。她一个女子,在力气上自然吃亏,如果能学一些防身术,还怕奈何不了几个小毛贼?!
正好,叶宁雪不选这两门课,她就不用看见她了,云露大喜:“我们回去吧,报名后休息三天,然后才开始上学。”
回到家里,云露向母亲汇报了自己选课的情况。沈氏倒不觉得选骑射课和数艺课有失身份,她不过担心自己的闺女应付不来,“你选了五门课,就要接连上五天学,岂不累坏了。”
“不会的,娘。”云露安慰道,“每日只上半天的课,下午我就可以回家休息。而且书院每五日休息两天,我怎么会累坏呢。”
沈氏点了点头,又笑道:“前段时间我和你二姨母拜访各家亲戚,平常没见过的后生晚辈娘亲都仔细瞧了一遍,有几个还不错,什么时候娘带你……”
“哎--娘,”云露猜到母亲要说什么,及时打断她的话,“我知道您一点都不心疼我,就操心把我嫁出去,我找爹去。”
她说着就站起身,真地要向外走。沈氏把她拉回来,往脑门上敲了一下:“你这个鬼丫头,娘跟你说正经事,不准打岔。”
“娘,”云露撒娇,“您这么早就把我嫁出去,不怕我受人欺负吗?女儿被欺负了,您不心疼吗?”
沈氏摸了摸她的头,慈爱地笑道:“娘亲什么时候说要把你嫁出去了?我不过是想让你自己先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公子哥。若是有中意的,娘和你爹再审度审度。”
“好。”云露点头,“娘,我有件事想请您同意。”
“什么事,说来听听。”
“书院开学后我要忙着念书,没时间陪妹妹玩了,所以我想在上学之前把妹妹带出去玩一天,您看行吗?”
“把裳儿带出去?”沈氏有点犹豫。云露知道自己的娘亲不放心,信誓旦旦地保证:“我就带妹妹去郊外看毛豆他们,妹妹以前也去过两次,不会有事的。”
“好吧。”沈氏点头答应,“反正裳儿天天呆在院子里也闷得慌,你带她出去玩玩也好。”
母亲答应,云露就不怕了,赶到倚荷园,让张嬷嬷把包袱收拾好。云裳听说姐姐要带自己出去玩,高兴得又蹦又跳。
“张嬷嬷,”司琴笑道,“您老喜欢暗点的颜色,二小姐那么水灵灵的姑娘,鲜亮点比较好。柜子里不是有一个弹墨水红色绣荷叶的缎面包袱吗,用那个吧。”
张嬷嬷是云裳的乳娘,自小就带着云裳,比沈氏还尽心尽力,尤家一家人都很敬重她。听司琴这样说,她呵呵笑道:“嬷嬷老糊涂了,还是司琴姑娘眼光好。”
“姐姐,我们去哪里玩?”云裳高兴地问道。
云露拉着她坐好,笑着回答:“姐姐带你去郊外,看小兔子,还有小毛豆他们,你还记得小毛豆吗?”
小毛豆?云裳歪着头思考,想了一会儿又摇头:“我不记得了。”
云露心里叹了一口气,继而又笑道:“没事,明天你就可以看到小毛豆了。今晚早早睡觉,明天早上姐姐来接你。”
“嗯。”云裳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云露给祖母和父母请过安后,便带着妹妹出发了。
西郊外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古木参天,鸟飞虫叫;山下有几间大屋子,屋前有一条潺潺的小河,蜿蜒流向远方;屋后有几亩农田,种着青菜萝卜等家常蔬菜;还有一块瓜田,不过瓜藤都已经枯萎了。
毛豆带着几个孩子正在清理枯败的瓜藤,远远地看见两辆马车,便大喊:“云露姐姐来了,云露姐姐来了。”
瓜田里的孩子们都欢呼雀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从田里跑到小河边洗手,然后在路边翘首等着。云露带着云裳从车里下来,瞬间就被孩子们围住了。
“咦,云裳姐姐也来了。”
云裳被围在中间,一时有点无所适从,紧紧地拉着姐姐的手。云露笑了笑,说道:“云裳姐姐好久没来了,记不清楚你们的名字了。来,你们自己告诉云裳姐姐。”
七个孩子立刻整齐站好,毛豆在最前面,“云裳姐姐,我叫毛豆。”
“我叫青豆。”
“我叫黄豆。”
“我叫绿豆。”
“我叫黑豆。”
“我叫豇豆。”
“我,我叫扁豆。”
最小的一个孩子才五岁,胆子不像哥哥姐姐那么大。云裳听着他稚嫩的声音,扑哧笑出声来:“原来你们都是小豆子,真有趣。”
云露见妹妹不再紧张,心也微微放下来,问道:“毛豆,魏妈妈呢?”
“魏妈妈在做饭呢,”毛豆说完,就向屋子那边跑,“我去跟妈妈说。”
云露坐的马车后面还跟了两辆马车,一辆是给张嬷嬷和司琴她们坐的,另外一辆里面装了一些大米和干肉。她正指挥着小厮把大米搬进厨房边的屋子里,魏妈妈就出来了,一边擦手一边往这边走:“大小姐,你来了……怎么又带这么些东西?”
云露笑道:“我想着毛豆他们种的有蔬菜,就带了一些肉过来,给孩子们补充营养。这些是干肉,耐放。还有一些新鲜的蔬菜肉类,我待会让他们搬进厨房,这两天做着吃吧。”
“你每次来都带这么多东西,上次送来的还没吃完呢,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魏妈妈说着,旁边的孩子们也插嘴:“云露姐姐,你上次让人送来的卤肉真好吃。”
“好吃啊?”云露笑道,“好吃下次姐姐再派人送一些过来。魏妈妈,您别客气了,再客气我都不好意思了。您帮我们家照顾这群孩子,我感谢您还来不及呢。您快去做饭吧,我等着尝您的手艺呢。”
云露每次来都要留半日,傍晚才回家,中午就在这里吃饭。这次云裳跟来,她怕云裳吃不惯,所以特地用食盒装了几样熟食。没想到云裳很喜欢吃农家菜,碗里的还没吃完,就嚷着要夹其他的,乐得魏妈妈合不拢嘴。
“我的小祖宗哎,”张嬷嬷把云裳的筷子夺下来,“可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把人撑坏了。”
云裳被夺了筷子,急得要哭:“我要吃我要吃!”
云露连忙给她拿了一双新筷子,对张嬷嬷安慰道:“嬷嬷,下午还有时间消化,不会积食的,您就让妹妹多吃一碗。”
“对啊,张嬷嬷,”司琴也笑道,“您不是常说二小姐太瘦,今天二小姐胃口好多吃了些,给您长二两肉回去。”
张嬷嬷无法,只得允许云裳又吃了一碗。
午餐过后,云裳发困,正好太阳也大,张嬷嬷便收拾好房间,把带来的新褥子铺好,让云裳睡午觉。云露则陪着魏嬷嬷聊天。
魏妈妈如今刚过半百,身体还算硬朗。最近换季,稍微有些咳嗽,云露便想着回去后遣个大夫过来看看。
“大小姐不用麻烦了,”魏妈妈笑道,“咱们乡下人,命硬,抗几天就过去了。”
“这可不行,”云露道,“生了病就要治,可不能拖,我回家后就遣个大夫来。唉,您一个人照看这么多孩子,也怪累的,这病多半是累出来的。”
“这些孩子很听话,毛豆如今也长大了知道帮我的忙,倒比以前轻松多了。”魏妈妈叹了一口气,“大小姐,只有一件事,老婆子请你放在心上。”
“什么事情,您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孩子们如今都大了,也该读书懂礼了。老婆子想请大小姐寻个地方,让这些孩子认几个字,不能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啊。”
魏妈妈请求合理,其实云露最近也在琢磨这件事,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她拉过魏妈妈的手,笑道:“妈妈您放心,我一定想着这件事。”
“好好,大小姐这样说我就放心了。”魏妈妈拍了拍云露的手,一直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开了,“小姐菩萨心肠,佛祖一定会保佑你的。”
“托妈妈吉言。”云露笑着,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哈欠,连忙拿出手帕遮住。魏妈妈笑道:“小姐,你自去歇息吧。”
司琴垫了崭新的被褥,让云露在云裳旁边躺下。
这午觉差不多睡了一个时辰,云露醒来时司琴倚在门框上打盹,手里还拿着魏妈妈给的大蒲扇,身边的云裳却不见了踪影,她连忙摇醒司琴,问道:“裳儿呢,裳儿去哪了?”
司琴揉了揉眼睛,见云裳不在吓了一大跳:“奴婢刚刚还看见二小姐在这儿。”
两人急忙跑出去寻,张嬷嬷见司琴守着就去找魏妈妈闹嗑。此时听说云裳不见了,一时间也急得不得了,伸手就把司琴拍了一巴掌:“你个小蹄子,怎么不好好看着二小姐?!”
司琴自知犯错,也不敢申辩,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倒是云露阻拦道:“嬷嬷,您先别急,我们四处找找,裳儿肯定是贪玩了。”
在瓜地里扯瓜藤的小扁豆听到声音,跑到屋前来,见众人乱作一团,大声说:“云裳姐姐要看小兔子,毛豆哥哥他们带她上山了。”
原来在山上,云露松了一口气。毛豆他们整天上山,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他们带着那她就放心了。张嬷嬷跌坐在椅子上,喊道:“去把二小姐找回来,找回来。”
云露正准备上山,就看见扎着羊角辫的小黄豆从下山的小路上跑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张小脸涨得通红。
“小黄豆,怎么了?”云露问道。小黄豆喘了两口气,答道:“我们在山上找野兔,云裳姐姐突然不见了。毛豆哥哥他们正在找,怕你们着急,就派我回来说一声。”
云裳不见了?!
张嬷嬷“啊”地叫了一声,晕倒在椅子上。魏妈妈急忙掐她的人中,好不容易才让她苏醒过来。
云露深呼一口气,说道:“魏妈妈,麻烦您留在这照顾张嬷嬷。我和司琴上山找人,黄豆你带我们去找毛豆。”
黄豆带着两人和毛豆一行人汇合,毛豆虽然着急却没有自乱阵脚,吩咐几个孩子相互结伴往四个不同的方向寻找。
云裳今日穿了松绿色的软烟罗百褶纱裙,混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十分难以辨别,云露因此让他们看得仔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