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圯桥之畔拜圣明(五) ...
走出一程,黄石公才问栾易道:“你没认错,那刘季真是真命天子?”
“千真万确,”栾易道,“您想谁身上长那么多痣?”
“这倒是。”黄石公沉吟半晌,道,“不过他老婆却是‘紫葳门’传人,恐怕世上从此多事。”
栾易知道这吕雉野心极大,真乃巾帼不让须眉,不但帮助汉高祖稳定江山,斩杀韩信、彭越,更临朝称制三年,算是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无实的女皇了。但黄烟儿不明所以,问道:“为什么?”
“你们不知,那紫薇夫人野心极大,她的传人,野心自不会小。”黄石公叹道,“你们记住,日后行走江湖,遇到紫薇门人,一定要退避三舍。”
二人点头答应。黄石公见天色不早,便找了家客栈住下。
第二天一早,师徒父女三人洗漱以毕,收拾东西赶奔下邳。
下邳城池不大,有一条小河穿成而过,河上有一座石拱桥,被当地人称为圯桥。
傍晚时分,晚霞染红了西天。圯桥之畔垂柳依依。一位俊美犹如天人的白衣公子在桥边散步,他正是张良。
自来到这里以后,张良一直住在韩成家中。韩成虽国破家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依然有好几间房舍。他知道这位夕日的相国公子好静,特辟出一个院落给他住。但张良每日里只觉得心情烦闷,韩成便告诉他城外泗水河边的风光不错,于是张良便常来这里散步。
他站在桥边,见滔滔碧水向东流去,不觉感叹,时光飞逝,转眼自己已过而立之年,还是一室无成,真是愧对祖宗。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一阵悠扬而苍凉的歌声传入张良的耳中。他知道这是《诗三百》中的一首,是写一位东周大夫路过西周都城镐京,见夕日宗庙王宫已成农田,遍种黍离,有感而作此诗。不想此诗之境和自己的心情有些相似,难道吟诗之人也是同样境遇吗?
这样想着,抬头一看,只见桥头树下坐了个老者。只见他须发皆白,褐衣百结,翘着二郎腿,脚上的鞋还一荡一荡的。
“原来是个老要饭的。”张良想,正要走开,忽听“啪”的一声,老人脚上的鞋掉到了桥下的泥里。只听老人道:“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捡上来。”
张良想:“他叫谁呢?”四下看了看,身边没有别人,“难道是叫我吗?”正自想着,忽听那老人又道,“叫你没听见吗?年轻人,没有一点眼色!”
张良翩翩浊世佳公子,过去也曾使奴唤婢,何曾受过这种侮辱,闻言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真想上前揍他一顿。但转念一想:“这老人都这么大岁数了,给他捡鞋也不算丢人。”想到这,便恭恭敬敬地下桥捡鞋。
鞋被捡上来了,张良本想放在地上,谁知那老人一伸腿,道:“给我穿上呀!年轻人,怎么说一说动一动呀。”
张良想:“鞋都捡上来啦,亏也已经吃啦,索性吃亏到底,看他还耍什么花样。”便跪下来,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鞋。
鞋穿好了,老人站起来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剩下张良一个人站在那里,看着老人的背影呆呆发楞。
谁知那老人走出一里多地后有返了回来,笑着对张良道:“你小子可以教育一下。这样吧,五天之后早点儿来,我有东西给你。”说罢转身就走,留下张良一个人在桥上,有点儿傻。
那老人正是黄石公。他回到寄住的客栈,将经过一说,逗得栾易和黄烟儿哈哈大笑。
栾易道:“师父就这样将兵书传给他?”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黄石公道,“我还要试试他,看他是否恒心。”
“那您就早点儿去,让他迟到,看他怎么说。”栾易给师父出主意。
“我也是这么想的。”黄石公笑道。“那就这么办。”
黄烟儿突然插嘴道:“爹,那张子房长得真象个女人吗?”
黄石公点头道:“可不,要是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个女的呢。”
黄烟儿低下头,小声道:“那,那我也想去看看。”
“爹是去办正事,你跟着捣什么乱,不准去。”
黄烟儿不高兴了,撅起了小嘴。
见师妹生气,栾易忙哄她道:“咱两一块儿去,藏在树上,张良不会武功,发现不了。”
黄石公心想也只好如此,便点头答应。
转眼到了第五日,张良早早起来便向桥边赶来。但等他来到河边,远远的就看见一个人站在那,心想:“坏了,我来晚了。”走近一看,果然是那老人,不由脸一红,道:“老人家,对不起,我来晚了。”
黄石公怒道:“和老人约会迟到,这象话吗?”
张良惶恐道:“请您再给晚辈一次机会。”
黄石公道:“好吧,五天之后再来。”说罢扭头就走。
张良呆呆站在桥头,许久,才下桥朝家走去,边走边想:“这老人真怪,只说让我早来,也没说什么时候,”又想,“总之是无不对,他都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教我本事,我怎能迟到?得了,五天后早点儿来,看他还说什么。”
五天转眼即过。
这天早上,张良不等天亮就从家里出来,当他来到城门时,城门还没开,他只好等待。
直等到雄鸡报晓,天光大亮,城门一开,他第一个就出了城。谁知到桥边一看,那老人早已站在桥头了。
张良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老人家,着对不起,晚辈有迟到了。”
老人怒道:“你究竟想不想学本事?怎么又迟到了?看来你之人没有诚意。算了,你走吧,我不想和一个无信之人交往。”
见老人要走,张良“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道:“老人家,请再给晚辈一个机会,下一次我一定早来。”
老人沉吟道:“好吧,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五天后早些来。”
“多谢前辈。”张良站起身,见那老人已扬长而去。
第四天下午张良就出城了。他想如果等到明天天亮再出城还得晚。他在城外找了家小店住下,吩咐主人三更天叫醒他,然后他闭目打坐,不一会儿就入静了,既而入定。
三更刚过,张良醒了。他起身出门,来到桥下。见桥上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心想:“今天终于没来晚。“
不多一会儿,远处出现一个人影,只见他肩上背着个包袱,手里拎着拐杖。他走得很快,一会儿就到了张良面前,哈哈笑道:”就应该象今天这样。走,咱们到那边说话。”
原来他真是黄石公。他把张良带到树林之内,将包袱递给他,道:“这是一部兵书,你好好读它,将来便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将有所发展。”
张良接过包袱,拜伏于地道:“多谢恩师赐书,请恩师赐告名姓。”
黄石公道:“你可知道江湖上有‘门堂楼阁’四大门派吗?老夫就是‘经纬门’主。十三年后几会辅佐一位国君经过谷城山,如果你见到一块黄石,那就是我。”
张良并非武林中人,但在江湖上浪迹多年,对这些门派也有了解,闻言又叩了个头:“多谢恩师。”
“你记住,你将要辅佐的人必佩带一块赤龙玉佩。”
“赤龙玉佩?”
“对。”黄石公点头道,“那是‘轩辕门’的信物‘离龙佩’。”
黄石公说完,转身离开,不久就消失在夜色里。
张良回到家,天也亮了。打开包袱一看,原来是《素书》三卷和“摄魂经”心法。他如获至宝,从此早晚诵读,不敢松懈。
记得陕西汉中紫柏山上的张良庙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博浪一声惊天地;下联是:圯桥三进升云霞,其意境令人神往。香尘对这副对联非常喜欢,更敬佩留侯张子房的一生所为,故有次文。
各位看官不要着急,下一章将有重要人物出现,敬请期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圯桥之畔拜圣明(五)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