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4章 ...
-
“广城支队?西华路美好时光KTV,有客人闹事,吐得一塌糊涂,神志不清,嘴里喊着……蓝色的冰!你们快来看看!”
警情就是命令。
李局大手一挥:“小廖,你熟悉外勤,跟张锦一起去现场看看。张锦负责技术勘查,小廖维持秩序,注意安全!”
廖繁春“噌”地站起来,利落地整理了一下警服:“yes sir!保证完成任务!”她看向张锦,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跃跃欲试的兴奋。
张锦已经平静地合上笔记本,拿起小巧的勘查箱,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走吧,廖警官。”
说起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搭档出警。
车上气氛有些沉默。廖繁春试图打开话匣子:“张老师,这‘蓝色的冰’,听着咋这么邪乎呢?跟老家那旮沓的冰溜子不一样吧?”
张锦目视前方,侧脸线条清晰:“初步判断是□□的某种变体,具体成分要到现场和回去化验才能确定。外观呈蓝色,可能意味着添加了特定杂质或染料,这会改变其溶解性和毒性,不确定性也更高。”她声音冷静得像是在课堂上讲解一道公式题。
廖繁春“哦”了一声,似懂非懂,但觉得身边这人懂得真多。
到了KTV,场面一片狼藉。一个年轻男人在包房里痉挛,呕吐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几个服务员远远站着,不敢靠近。
“都让让,警察!”廖繁春亮出证件,声音洪亮,自带一股镇场子的气势。她毫不避讳地走上前,蹲下身,动作专业地检查当事人的瞳孔和脉搏,同时对吓得脸色发白的经理说:“他接触过什么东西?有同伴吗?”
经理支支吾吾。
张锦则像一道安静的影子,戴好手套、鞋套,打开勘查箱,动作一气呵成。
她避开污秽区域,目光如雷达般扫过角落、沙发缝隙、垃圾桶。
快速取出棉签,极其小心地擦拭茶几边缘一些几乎看不见的粉末残留,又用证物袋收集在酒杯里的液体残留。她的动作轻柔、精准,仿佛在对待易碎的陶瓷工艺。
“呕吐物样本也需要。”张锦对旁边的派出所同事说,语气不容置疑。
不久,这边便被廖繁春问出了点眉目。
原来这人是常客,最近总吹水搞到了“新货”,劲儿大又“安全”。
廖繁春一边记录,一边用余光瞥见张锦的工作状态。心里犯嘀咕:“啧啧,这“张老师”干活儿是真细致,跟她这人一样一样的,严丝合缝。”
突然,张锦在沙发最里面的角落定住了。
她用一个特制的小镊子,从地毯纤维里,极其小心地夹起一小片指甲盖大小的、半透明的蓝色塑料封装碎片。
碎片内侧,沾着些许微小的蓝色结晶体,在昏暗的灯光下,折射出诡异的光泽。
“找到了。”张锦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廖繁春立刻凑过来,屏住呼吸:“这就是……那‘蓝冰’?”
“包装物。”张锦将碎片小心放入证物袋封好,“这种封装方式很粗糙,晶体容易泄漏,对使用者和他人都极具风险。”
她顿了顿,看向廖繁春,难得地多解释了几句,“廖警官,这种“街头流通货”,也被称之为“快餐”,制作环境其无法保证无菌,添加成分未知。
——通过皮肤接触残留物,或者吸入扬起的粉尘,都可能导致中毒或过敏反应。这也是我们勘查为什么必须如此小心的原因——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证据。”
这番话,既是专业解释,也暗含了对廖繁春刚才略显“莽撞”靠近的提醒。
廖繁春听懂了,她挠了挠头,咧嘴一笑:“明白了,张老师!您这脑子,真不愧是“高材生”!”
张锦没接话,只是低头继续工作,但镜片后的眼神似乎柔和了一瞬。
回到局里,化验室立刻忙碌起来。
张锦和姜琏琏投入了对样本的分析。
廖繁春也没闲着,写完了现场报告,就凑到化验室门口探头探脑。
“张老师,有啥发现不?”
张锦此时正盯着色谱仪上跳动的曲线,眉头微蹙:“初步检测,□□含量比常见□□低,但含有一种……结构很奇怪的切割剂,应该是他们想混入毒品中增加原有的体积物质,以次充好。”
“切割剂?“偷梁换柱”,那不就是面粉、冰糖啥的掺进去糊弄人吗?”廖繁春凭经验问。
“这次不一样。”张锦调出电脑上的分子结构图,虽然廖繁春看不太懂,但那复杂的图形本身就透着不寻常。
“这种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精神活性,能与□□发生协同作用,增强兴奋效果,但同时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激增,也就应证了当事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剧烈的急性反应。”
她拿起那个蓝色碎片,对着光:“而且,这蓝色染料并非普通工业色素。它似乎经过处理,能延缓毒品在特定检测试纸上的显色时间,给逃避检查提供了窗口。”
廖繁春倒吸一口凉气:“好家伙,这玩意还带‘隐身’的?制毒的“那家伙”有点道行啊!”
“不是有点道行。”张锦终于从显微镜上抬起头,看向廖繁春,眼神凝重,“是专业,而且了解我们的常规检测手段,不像是某些小作坊能搞出来的,背后,可能有精通化学研究的人。”
这个结论,让气氛瞬间严肃起来。
下班时间早过了,警局里渐渐安静。
廖繁春去食堂打了两个饭盒回来,发现张锦还坐在电脑前,屏幕的光映着她略显疲惫却依然专注的脸。
“张老师,先垫巴一口?”廖繁春把其中一个饭盒推过去,是自己带来的东北红肠和食堂打的米饭,“光喝咖啡…那玩愣它不顶饿。”
张锦愣了一下,看着饭盒里那片片油亮咸香的红肠,和她平时清淡的饮食风格迥异。
她本想拒绝,但胃部的空虚感和对方真诚的眼神对上,让她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谢谢。”
她小口吃着米饭,犹豫了一下,还是夹起一片红肠。味道……很扎实,有种粗犷的温暖。
“今天,多亏你眼神好,找到那碎片。”廖繁春扒拉着饭,含糊不清地说,“要是我,可能就喇唧过去了。”
“是你的现场控制和问询,提供了方向。”张锦轻声回应,这是她第一次明确肯定廖繁春的工作。
廖繁春嘿嘿一笑,用筷子指了指张锦的电脑屏幕:“跟这“蓝冰”杠上了?我看你都瞅它半天了。”
“我在想它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张锦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种‘进化’,很危险。”
廖繁春放下饭盒,表情也认真起来:“再危险,咱也得给它摁熄火咯!你不是说了嘛,你动脑子,我给你开路!”
看着她信誓旦旦的样子,张锦忽然觉得,有这么一个充满能量的搭档,似乎……也不错。
她嘴角极轻微地弯了一下,快得像是错觉。“嗯。”她低下头,继续吃饭,耳根却觉得有点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