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王度庐武侠笔记《五》 ...

  •   又可以名为 《王度庐的终结》

      说起来很好笑,我第一次接触王度庐的作品不是众所周知的《卧虎藏龙》,而是《铁骑银瓶》,那是我在一个下午第一次在图书馆里翻开这部作品,但我没有看完,只翻了前几页,看了玉娇龙产子被调包的情节,感想是这个作者的叙述好慢,节奏不紧凑,和金庸比起来他写作调动人情绪多了。

      现在看来,我才是有眼不识珍珠,错把鱼目当成宝。

      我终于把五部曲补到最后一部!虽然还是未读完,但是一部已经接近大团圆的结局对我而言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除此之外我不喜男主角韩铁芳的塑造,太没劲了。以至于我对结尾他两破除万难在一起你侬我侬大团圆的结局没有兴趣了。

      玉娇龙无法违背母命,不能破除门第之见。以至于她和罗小虎的爱情只能落得一个天各一方永不相聚的结局,她完全是悲剧的人物,无法违背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社会认知,但这悲剧也是她所选择的,在她身上体现了“人生不如意”情结非常突出。

      在这一部,女侠身怀六甲,即将临盆。大腹便便行动不便的她骑着汗血宝马来到客栈,却不想生下男孩的她被人觊觎。竟趁着她虚弱之际将孩子夺去,偷龙转凤。

      只余下一只银瓶留作日后母女相见的纪念,醒来的玉娇龙发现身边只留下一个一月大的女婴,怒不可遏,将女婴系在背上欲追回孩子,刚生产完的玉娇龙神勇无比,但因为月子期间奔波导致气血亏空,也为她后来的早逝埋下了伏笔。

      偷龙转凤的计划成功,但官人的小妾并没有因为这个男婴而得到宠爱。因为她被贼人抓回去当宠妾了,玉娇龙没有夺儿成功,反而对小女孩的感情日益剧增,这个时候留给她的除了一个女孩,还有一块软红,有点类似于雨果的设计,《巴黎圣母院》中为了让母女日后相聚成功,作者设计了两人一人保留一双小鞋,待日后合并成功相认,而在这里玉娇龙和失散的亲儿也保留了一块完整的肚兜,玉娇龙所有的是被裁下的一半,另一半在亲身儿手上。

      而这一段,抢劫官家儿的盗贼一共几个,因为分赃不均自相残杀,官家小妾和玉娇龙遗失的亲儿都被瓜分,这跌宕起伏的剧情,也为她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时间一转二十年,韩铁芳(玉娇龙)已经长成一个游街串巷,走马看花的帅小伙,地主家的公子哥。

      “本来安静,各得其事的市集,大姑娘们穿花带粉,看到他的来到,众人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描写韩铁芳出场时的氛围颇有造势之感,其目的在于写出韩铁芳令人心折的神采,气韵。这一段还被古龙仿写过,用以描写谁谁谁,对于一个自述七岁读武侠的人来说,王度庐对其影响之深不言而喻。韩铁芳是个典型的“富贵闲人”,不愁吃穿,不惧前程,整日斗鸡走狗,穿花巷柳,弹琵琶,红粉知己伴游,活脱脱一个“柳三变”,人不风流枉少年,韩铁芳本人似乎享受之余还有些忧郁,觉得自己空有堂堂八尺男儿之身,却在这些消遣玩乐中消磨意志空耗时光,于是暗中拜了师傅。师傅的出场和转变也值得一提,因为我记得古龙似乎用过相似的方式去写另一个人。一个人白天看起来很寻常,任何人都不会注意到他,但是到了晚上就完全变了,变得强有力,整个人的气派给人感觉完全是另一个人。类似这种意思,被古龙改编成了契合他文章气质的长短句……(好像水货)

      韩铁芳后来知道自己被抢来的,养父和兄弟们大闹一场,养父被自己举起的石柱压死,而他随后散尽家财,发誓要找到仇人找回真正的身世。到这一段为止,旧事完结。

      王度庐的情节丝丝入扣,逻辑严密,叙述故事不紧不慢,没有动辄“气派山河”“义气高耸”“振动人心”这一点他其实比那好几个台面上的武侠作家要好上不少,做武侠写言情的,为了书好卖,少不得会写吸引噱头的东西,即使不写色情,写血腥暴力,也会动辄把“义字当头”“功名利禄”这些东西时不时摆在眼前,唤在耳边,看一遍两遍觉得新鲜,看多了觉得没意思,骗愣头青的把戏,童话。但这些普遍“通俗做派”喜爱的俗气风,王度庐则没有,他没有急于想吸引人眼球的“目的”,没有展露在里面强烈的“欲望”,他为写而写,有自己的做派主张,却丝毫不见媚俗人的气质。这也许是他的文学最接近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即使写武侠可以扬名立万,名噪一时,但他也不屑以此为利,更因为其对政治有敏感,几经大陆变动也能逃过,本身也是智慧非同一般的高人。

      说远了,这一段韩铁芳走上了寻母之路。在路上遇上了“病侠”,而他不知道他要寻找的亲身母亲近在咫尺,玉娇龙几经查验终于确定此人就是自己要找的亲儿,二人难得相处有温馨之时,但玉娇龙却致死都来不及说出真相,就这么依偎在韩铁芳的背上悄然离世,这一段非常伤感之处,在于“是非成败转眼皆空。”任你再怎么厉害,死后依然只是一个普通人,以普通的方式离开,令人伤感。

      韩铁芳就这么被托付“送回遗骨”,“找到继承人教他武功重新报仇。”韩铁芳的武功实在不怎样,看得玉娇龙生前直摇头,女主角这么含而不露,她的存在第一次通过玉娇龙出现在读者面前。

      顺便一提,玉娇龙真的对李慕白怨念颇深,谁让她年轻那会技不如人让他抢走了剑谱,天涯海角也要追回来,多大仇啊。

      王度庐先生不知生前是否去过新疆,他写新疆风土真是一绝,看得我都有点向往这个宝地了,向人打听“秀树驼峰”(小王爷春雪瓶的新疆语)害怕的路人直捂嘴,快别说被人听到耳朵要糊里糊涂割掉的,当地人形容玉娇龙和她的女儿。

      “玉娇龙,春王爷,占地为王,有钱得不得了。她的女儿学了她一身本事更胜于她,比她还凶。”

      真是笑死我了,既然受人之托自然忠人之事。韩铁芳怎么着也要找到人,这里女主角被提了三次,一次都没正式出场,但次次都让人充满好奇之感。这一点“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非常高级,氛围烘托到了极致,非常值得学习。

      找春雪瓶并不顺利,还给自己惹来了一朵桃花纠缠不休。雪瓶知道自己抓错了人,急忙补回错误,这里两人几经纠葛倒不必说,其中沾上了罗小虎这个暗线的穿插,罗小虎倒真是个浑人,一直以为春雪瓶是他亲身女儿,还拍着胸膛在韩铁芳面前吹牛。

      “小龙,那就是”他打手一拍胸膛,骄傲道“我的女儿”气得韩铁芳想打人。罗小虎这条暗线的收回,在于为春雪瓶顶罪,一路受尽折磨,其更重要的原因是知道了玉娇龙已死,他无求生意志,早死晚死对他而言早就没了意义。罗小虎此生似乎都只为了玉娇龙而来,生是死也是,临死之际还是不知道韩铁芳是他亲儿,还浑浑噩噩的称兄道弟,就这么去了和他心爱的玉娇龙一起团聚,说不定是好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