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际会(2) ...

  •   霍家布庄的绣房近几日灯火通明,机杼未歇。

      前几日全掌柜与孟阳来的钦差衙门周旋许久,使出大力气的银子周转,最终得了这么一个勉强的解决方法,霍家布庄得负责填补上如今戍边将士近一万件棉服的空缺,限时七日内要完工,七日后会有押解的兵士来装货,如果霍家到时不能如质如量地交出货,则要给衙门交代了。这个量实在是让霍家的谢掌柜犯难,一万棉服,每个绣娘每人日夜赶工,算上霍家布庄现有的一百绣娘,也最多能制出将近五千件,离那一万的定量,还有半数之差,就算能找到充足的绣娘,如今是暮春时节,前一年的棉花十月里就已经收获了,一个冬天里头韩阳人裁制冬衣,再加之霍家冬日里接的那些军服,民间还散存的棉花实在不多。

      霍群英年过六十的老爹急得病倒了,日日要霍太太一剂汤药吊着气,霍群英的老大哥整日流连勾栏院,霍老爷病倒的时候,家里人去寻他,他正跟韩阳城里的花魁温存着。霍群英看着霍老爷屋子里乌压压哭倒的一大片女人、孩子,还有自家那萎靡正犯困的大哥,无可奈何,挥袖而去。

      他先找来了三大掌柜的,让阚掌柜把霍家的余钱全都盘出来,并吩咐阚掌柜去与平日和霍家交好的、有生意人情往来的店铺打好招呼,把制衣的各类针线、成布等大面积采购回来的。全掌柜总领霍家布庄门面上头的事情,近七日内再不接订单,而已经接下来的订单也让全掌柜逐一上门去说明情况,要么延时,要么退单,好话、人情卖出去一箩筐。最后就是谢掌柜和霍群英自个的事情了。谢掌柜总领绣房的事宜,在韩阳周遭搜寻可用的绣娘,日夜分批赶工,昼夜不息。而霍群英则负担了最难以完成的任务,去寻找可用的棉花。

      霍群英在自家老爹的书房里翻遍了《韩阳纪略》《韩阳地志》,又去详细询问了家中日常管采买的先生,结果仍旧是毫无头绪,自蜀王摄政以来,官家逐渐垄断各项盐铁,到后来逐步转向了布匹、粮油之类,正因为如此,民间棉农大部分都得向官家一家卖棉,往往价格压得很低,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愿意种棉花了。韩阳由于自古就是商业重镇,种棉历史由来已久,而霍家之所以能在如今官家独大的局面下维持下去,也是凭借了霍家老爷的周旋和韩阳民间商业繁荣,官家难以一一统筹,为防生变,才有了韩阳的这诸多特权。因此,要在韩阳之外找到棉花,除非是从官家的仓库里挖出来,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时间转眼已经过了两天,两千棉服已经打包入库,然而棉花却逐日减少,谢掌柜晓得这事难办,自然不会去催霍群英,但是霍群英自个每每打绣房、库房过,看看里边的情景,心里急,嘴里冒了满嘴的水泡。

      霍家布庄库房后头有棵大榆钱树,早春花叶同放,亭亭如盖。

      霍群英刚和布庄里几个小学徒打快马从周边庄子里转了一圈,收了两袋棉花,小学徒下马把棉花收到库里去了,霍群英下马时却身形微晃了一下,连轴转外加突然的压力,让这个少年人非常的疲惫,然而他还不能作出任何懈怠状,一旦让下面的人觉察出来,大家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也会随之崩塌。霍群英扶着马匹上的鞍子,定了定神,用手抚了下疼痛的太阳穴,正抬脚要往布庄里走去,却看到前头榆钱树下立了个身着浅绿色襦裙的俏佳人,正是阿仰。

      霍群英看到阿仰,心跳顿时漏了一拍。他连日奔波,从未洗漱过,满面风尘仆仆,紫黑色的裤腿上满是泥浆尘点子,自个倒不觉着难受,只是这样狼狈的样子被心上人看见了,免不了有些尴尬,然而他也只是怔了怔,立马走上前,迎上了阿仰笑意吟吟的眼睛,问道:“怎么站这儿呢?捂三冻九,你还是得穿点。”

      阿仰打量了一下霍群英,嘴角习惯性地带笑,温柔而含蓄,徐徐启声:“刚在绣房里赶活,见送进来了棉花,知道你在这儿,我就找过来了。”

      霍群英唔了声,也没把马牵回马厩,在驻马石上系好了,准备待会儿再出去一趟,回头说:“稀奇呀,阿仰姑娘还惦记我呢。”

      阿仰皱了皱鼻子,道:“找你有事呢,天塌下来都管不住你这张贫嘴。”

      霍群英启步,和阿仰并排往里走去,侧头看着阿仰柔顺微低的侧脸,还有耳边有一丝凌乱的毛茸茸的发鬓,心里记起了两年前那个面目鲜活娇嫩、说起话来又话又清脆的姑娘,顿时觉得心下软成了一汪水,嘴角扯了扯,说:“可不是么,要不这人生可该少了不少趣味。”

      阿仰却扯了扯霍群英的袖子,示意他跟着自个上回廊,霍群英眼睛里带着疑问,阿仰笑了笑,也不跟他玩笑,只说:“跟我来吧,我这回是想帮你来着。”说着引霍群英过回廊走到了一个小园林里头。

      霍群英瞧瞧阿仰,有些不解,手头有事撂不开,看阿仰不慌不忙的四处打量,侯了一会,方开口道:“阿仰,我下午有事呢,等忙完这阵子,咱们出去看园子成不?咱们家这园子小了些,那张侯家小公子说,他家园子是仿岭南建的,颇有一番看头。”

      阿仰正蹲在鹅卵石铺就的地上鼓捣着些什么,看霍群英有些着急,向他招招手示意他过来,待他走近了,把手里搜集的一捧鸟毛递给他,说:“给,赵诸葛献计来了。”

      霍群英皱眉结果那一团柳絮似的东西,单手握在手里软乎乎轻飘飘的,很疑惑,“这不就是一撮鸟毛么,用来干什么的?”

      阿仰却用手指点了点霍群英的头,笑着道:“我告诉你,这个呀,可抵得上许多的棉花。”

      霍群英听罢拿近了在眼前看了看,说:“远远看着倒是和棉花有些像,只是太轻了,不紧实,保不了暖的,咱们这次的活关系重大,可不能乱来的。”

      阿仰也不恼,拿过那撮羽毛,说:“谁跟你说着玩来着?我跟你说,这东西呀,制成军服,比棉花的还暖和。我前些日子听说了布庄的难处,这些日子跟着在绣房里赶货,忙得很,也没记起来这茬事。这东西保暖,我还是很小的时候听我外祖说的,那时候他拿一些布帛,里面就填了这些鸭绒、鹅绒、鸟绒的,拿去给那些有风湿的老人用,又轻便又暖和。我今儿想起来就来找你了,也没试验过,我想,如今棉花难寻,鸡鸭不是一抓一大把,拿去试验一下,如果能行,能省下多少功夫?”

      霍群英越听眼睛越亮,阿仰这姑娘,如今话少,但是沉稳得很,她既然这样说了,必然是有些把握了。

      阿仰被他盯得有些发毛,问道:“诶,你别老盯着我看,说话呀。试试吧?”

      霍群英突然向前抱起阿仰,转圈朗声大笑道:“阿仰,你真是我的福将。”

      少顷,把阿仰放下,眼里眉梢还带着浓浓的笑意,说:“我这就去找谢叔试试这个法子。阿仰,谢谢你啦!”

      阿仰有些羞恼,看他这样高兴,又不忍心说他,也罢,抱就抱了吧,点点头,说道:“嗯,去吧。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来绣房找我。”

      霍群英点点头,转身小跑而去。

      阿仰带着笑看他紫黑色的身影越跑越远,最后成了个小黑点,方转身看了看手里的这团鸟绒,轻声道:“是我该感激你才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