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最近岐王的日子过得相当地舒坦。
  繁华的中原地区已经全部装入他的口袋;在岐国势力最庞大的李易及其党羽全数被关押在牢狱里,除李易之外,所有人都已被判决。抄家、流放、处死,这鼓势力已经彻底坍塌,只余下一个作为象征的领头人物还关在牢里。所有罪证都已经铁板钉钉,就等宣判,可宣判却在岐王的示意下迟迟不下来。
  称帝的事宜也在有条不紊地在准备之中。一群老头子每天就各种国家的名字称谓争个天昏地暗的。岐王对于这些礼制的东西并没多大热情,但是也觉得这毕竟是大事,便由得那群老头子争去。
  快要进入正月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
  事情发生在夜里。
  负责此事的人员得知出事之后,忧心忡忡彻夜未眠。天未亮他们就进了宫,除了进去汇报具体情况的人之外,其他人都在外头跪着。天寒地冻,大雪纷扬,又正是冷得厉害的时候。几个负责人有老有少,都跪在雪地上瑟瑟发抖,既是冷的又是怕的。
  此事后来被岐王拿到朝廷上大做文章,相关人员人人自危,战战兢兢过了半个月,人们都以为他们肯定死罪难逃。没想到岐王虽然斥责得凶狠,可最后也就只罚了他们几个月的俸禄,便让这件事情那么过去了,让一干人等看得傻了眼。
  此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关押子桓的参商殿走水,人差点没被烧死。
  内侍总管申濡因此向岐王请示新的关押地点。
  "崇文殿吧。"岐王毫不在意地说道。
  申濡正想问是否改装成像之前的参商殿时,正在看密折看得极为兴奋的岐王突然又加了一句:"别关着,多找几个可靠的人看着,让他多些在宫里走动。"
  申濡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恭恭敬敬应了,然后把事情吩咐下去。
  后来宫里来了一批刺客,因宫里守卫深严,刺客很快便被击退,可惜没抓住活口。
  除此之外无事可表。
  新年过后,称帝的事便提上了日程。
  三月,在繁花似锦,春光烂漫的时节,岐王改称皇帝,国号齐,都城易名永安。
  ————————————————————————————我是剧情的分割线——————————
  何三最近正是春风得意时。
  何三何许人也?
  答曰:小流氓兼烂人一枚。
  家中老少早就不再对他寄以任何期望。若非得找上那么个心愿的话,那顶多也就是希望他千万别惹事牵连家人。没想到这没希望的何三误打误撞当上了兵,又阴差阳错合了皇帝的脾性,被收到身边当了小侍从一枚。自皇帝率大军班师回朝之后这曾经的小小侍卫居然捞得了一个禁军小头目的官职。
  何家二老喜得日日烧香拜佛,谢天谢地谢祖宗,直说是上天显灵,这昔日的阿斗今日竟也出人头地了。街坊邻里更是信誓旦旦赌咒说老早就看出何三是做大事的人,还列举童年轶事一二用以佐证何三的不凡是有兆可寻的。浑然忘记几年前教导家中幼童千万不要学何家老三的也是他们。何家二老听着听着这才豁然开朗,原来这何三居然是天赋异禀,人中龙凤。
  话说这般好运也不是人人皆可得的。
  便说皇帝昔日最器重的那些大将吧,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少有几个识趣的倒是自己主动交出兵权,倒还勉强能有个善终。大家说这是鸟尽弓藏。其实历代来兔死狗烹的事岂在少数?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却不免唏嘘。
  皇帝这厢刚收回兵权,那厢已在广罗治国能才。同时又颁布安民法令,扶植生产,修养生息。皇帝这角色转换之快远远出乎许多人的预料。无他,皇帝不过是深知天下虽已打下,但能否坐稳仍是未知。这片广袤的土地,历经多年战火的洗礼,人烟稀少,良田荒废,实已千疮百孔。
  这日皇帝下了早朝,正在御花园中散步。何三亦步亦趋紧跟其后。
  何三看着皇帝的挺拔的背影,只觉得他当真是神一样的人物。常言说能打天下,能治天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二才兼具者更是少之又少。在何三眼里,皇帝却正是这样一个人物。
  这边何三还在心里感叹着呢,便听见远远传来了琴声。琴声悠扬,婉转动听,却让人不禁心生怜惜。
  何三想,谁在弹琴?
  显然皇帝也听见了琴声。他停下了脚步,抬头看向了远处,略犹豫了一下,便循着琴声走去。
  走了一阵,只见亭下一人,说不出的轻灵脱俗,在这烂漫的春日之中,叫人禁不住疑心是否置身梦中。
  何三当时就看呆了。妈呀!该不是狐仙变得吧?
  皇帝不咸不淡地问道:“何人在弹琴?”
  申濡急忙上前回话:“禀皇上,这是之前关押在参商殿的前梁奴隶。”
  是他。
  自上次那晚之后,接连好几件大事,皇帝几乎已经把子桓的事忘记了。
  皇帝又问:“怎么放出来了?”
  “参商殿年前走水,后来禀明皇上之后,皇上安排他住在了崇文殿里。”
  皇帝这才记起。
  何三听了申濡的话,便明白此人便是之前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的子桓。早听说吴祁为了他与李易兄弟大打出手,李易兄弟又为了他反目成仇,而皇帝更是觊觎他的美色,将他幽禁在深宫中,夜夜笙歌。
  想着,何三忍不住又偷看了那人一眼。
  原来竟是这样的人物!难怪!食色性也,了解了解。
  其实何三委实冤枉了皇帝。
  这边还没通报,那边早就有眼尖的人发现皇上来了,琴声赫然中断,一个个紧紧张张地跪了下去。子桓见状,老大不情愿地也跪了下去。
  皇帝一看子桓那勉强的模样就来了逗弄他的兴致,他走了过去。
  入座后皇帝微笑着说道:“都起来吧。“
  何三见那人缓缓抬起了头,待终于近距离将那人的长相看清时他只觉呼吸陡然变得困难。
  吹弹可破的肌肤被如瀑的黑发映衬得愈发白皙细腻。淡淡的唇,水润娇嫩。幽黑的眼眸莹润灵动,像一颗上好的黑宝石幽幽闪动着诱人的光芒。这摄人心魂的美不属于凡间,何三隐隐觉得有些不祥。这人若是女子,怕是要祸国殃民了。
  皇帝没想到古板的李治居然还会音律,不禁兴味大发,道:"再弹一首。”
  子桓见花开得正好,一时兴起到花园里抚琴,不想却遇到讨厌的人,自然没什么好脸色。但在别人的地头上,他也不好过于放肆。毕竟,他答应了要好好活着等他。
  子桓干巴巴地说道:"殿下要听什么曲子?"
  皇帝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打战治国上,对于这种玩意的东西知之甚少,便道:"就弹你刚才弹那首吧。"
  说完便合上眼睛,显然是在等着听曲了。
  子桓见着他心烦,干脆自己也把眼睛闭上。他慢慢调整呼吸,然后才开始抚琴。
  亭下琴声悠扬,宛若四溢的花香,又如清晨柔和的阳光,又像微凉的清风,直叫听者心旷神怡,似乎这刻才真正领略了春光的美好。
  何三暗暗惊叹不可思议。
  何三是个粗人,从来不懂音律,也不耐烦听这些曲子。可今儿个听这人的曲子,何三虽也说不上究竟哪好,但只觉心情无端随着琴声跌宕起伏。琴声激昂处,何三只想喊出来蹦起来;琴声平缓处,何三又觉得一片安逸祥和。待一曲弹罢,竟似历经几个轮回,浑身通体说不出的舒畅坦荡。
  皇帝睁开眼睛,饶有兴致地打量子桓,半晌才赞道“曲子弹得不错。”
  子桓低下头去,小心隐藏自己的厌烦,轻声道了声谢。
  何三见状撇着嘴想,这人完全没有身为奴隶的自觉。谁被皇帝夸了一句不是千恩万谢的?他一个俘虏国的奴隶就应当立马跪下去颔首叩头,诚惶诚恐,感激涕零。这么勉强的一个谢字算什么态度啊?这人美则美矣,好吧,琴也算弹得不错,可惜不过是个木头美人,不会来事,成不了什么事。
  皇帝却不在意。他就爱看子桓不自在的样子,他吩咐道“申濡,赏。”
  申濡赶紧答应。
  皇帝看着那人还想说些什么便看见后头有人上来传话,他便合上了嘴巴耐心等申濡上来传话。
  申濡也不该怠慢,听完之后立即上前说道“皇上,御史大人有要事求见。”
  皇帝听罢,褪去了一脸风轻云淡,皱了皱眉。
  申濡问道“皇上,要不要见?”
  皇帝哼了一声说道“让他在御书房候着吧。”说完起身便要准备走了。
  各人立即跪了下去恭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