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国师 ...

  •   连日阴雨暂歇,一弯残月伶仃地挂在梢头,清辉寂寥,映着院中雨渍。

      阮思齐又一次叩响谢砚冰宅邸的门。

      许是近来走动得勤,门房已与他相熟,得了里头准允,便径直引他入了内院。

      阮思齐推开正房的门,正瞧见谢砚冰拈着一颗药丸,逗弄小狗般在宁福眼前晃了晃。宁福张嘴去接了,囫囵咽下,整张脸都皱成一团。

      见他来了,谢砚冰挥挥手让宁福退下,顺手替他斟了茶,示意他坐,随口问:“希贤,可是有事找我?”

      阮思齐打量他神色,见昨夜的冰霜已然消融,心知他同萧琮的事情算是过了,直言道:“世子那边派了人来寻我,托我给你带个话,说他今日来不了了,让你别空等。”

      谢砚冰眸中失望一闪而过,随即挑眉说:“他倒是自作多情,我哪里说了要等他?”

      话虽如此,他声音里却染上笑意,“你现在倒成了他的传声筒了?他可说了被何事绊住?”

      阮思齐说:“他自请前往雍州治灾查案,皇帝已发了圣旨,现在正忙着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呢。”

      “阮希贤,”谢砚冰笑容敛去,瞥他一眼,“下回记得先拣要紧的说。”

      阮思齐:“……”

      他这不是话还没说到这嘛!

      “他可说了何日出发?”谢砚冰又问。

      “最迟不过三日。”阮思齐答。

      谢砚冰不再理他,思绪已然飘远。

      雍州北接鄞州,东邻中州,如此重大灾情,按朝廷驿报规程,快马加鞭不过三五日就可抵京。为何北狄铁骑已先闻风而动,朝廷才后知后觉?是洪水导致驿道中断、消息受阻,还是有人刻意拖延、隐瞒不报?

      这雨已连绵下了半月有余。堤坝是何时溃决的?洪水泛滥又已持续了多久?

      渭河堤坝乃国之重器,年年拨款修缮。此番决口,究竟是因工程本身年久失修或是偷工减料,不堪连日暴雨冲击?还是混入了敌国细作,蓄意破坏?

      雍州知州是钱永光的妹夫。若灾情源于贪墨修河款项,以致工程不堪一击,钱永光是否知情甚至参与分润?若真有瞒报,他这妹夫是想掩盖什么?仅仅是怕担责,还是背后有更深的图谋?

      阮思齐在一旁干坐着,看他将手里那只空杯盘了一圈又一圈,忍不住寻了个话头:“我是没想到,皇帝老儿居然真的肯把这么大个破活儿交给他?”

      “朝堂上那几派人,钱党想把自己摘干净,秦阉想趁机插一脚,互相咬着不肯松口。”谢砚冰回过神来,向他解释,“陛下信不过他们,又急需一个与两边都无甚瓜葛、身份足够、且办事利落的人去把烂摊子收拾明白。数来数去,他最合适。”

      阮思齐听得半懂不懂:“……可是这摊子也太烂了。”

      何止是烂摊子。雍州如今就是个泥潭,地方官员若真牵扯其中,必会千方百计阻挠调查,狗急跳墙也说不定。

      可即便明知是龙潭虎穴,萧琮还是自请前去了。

      “他要去,那就让他去,”谢砚冰总算将空杯放下,说,“你待会顺道转告吕叔,让他从沈姐拨的人中抽几个留下,剩下的暗中跟着世子去雍州,务必护他周全。”

      阮思齐啧了一声:“人家堂堂侯府世子,麾下能人府卫多得是,哪用得着你来操这份心?”

      谢砚冰并不答话。

      他没法不操心。一旦萧琮离开他的视线,脱离掌控的焦灼感便如影随形。

      但京城现下暗流涌动,他须得留在京中以防生变。更何况他一个“方外之人”,绝无可能明着跟随钦差队伍前去赈灾查案。

      他什么忙都帮不上,只能用这种方式缓解焦虑。

      阮思齐见他这般,没好气道:“谢漱玉,你是不是关心得有点过头了?昨天谁气得差点撅过去,恨不得跟人老死不相往来的?”

      此人竟理直气壮地反问:“我气未消就不能忧心他的安危了?”

      阮思齐被他噎得哑口无言。

      得,他就不该掺和这俩人的事!

      谢砚冰又盯着那杯子看了一会,忽然起身往书房走去。

      阮思齐也忙跟过去,靠在案旁看了半晌,发现这人又在跟沈世宜询问水军进展,写完还将一沓水战策略也一并封入信函。

      “你这都第几回写信去催了?”阮思齐又没忍住,“沈姐前儿还同我抱怨,说你寄去的图纸和方略堆起来能当枕头,她看得眼睛都快发绿了。”

      谢砚冰正将融化的火漆滴在封口,闻言扫了他一眼:“商道打通之后,你们几个是没少背着我互通有无啊?”

      “偶、偶尔交流一下近况嘛……” 阮思齐头皮一麻,干笑两声,赶紧把话头拽回来,“漱玉,我总觉得,你这半年又比以往急进了许多。”

      他回想起谢知白在世时,诸事虽也紧锣密鼓,但总归是循序渐进。可自谢砚冰全面接手后,步伐便陡然激进,如同身后有烈火燎原,催着人不停向前。

      谢砚冰将印章压在逐渐凝固的火漆上,冷冷说:“一想到龙椅上坐着个蠢货,我就寝食难安,如何能不急?”

      更何况,这个蠢货还会随意支使萧琮,将他置于险地。

      思及此,更是可恨。

      ***

      被蠢货支使的钦差大人这日忙得脚不沾地。

      他先是持圣旨与兵部、户部反复交涉,总算调拨出首批紧急赈灾的粮款与药材,旋即又亲赴京营,连同自家府卫,仔细遴选出一百名精干可靠的兵士作为扈从。

      刚得片刻喘息,孙垣便抱着一摞河工图纸、历年维修记录与库存建材清单等厚重文书,惴惴前来禀见。

      梆子声敲过三更,各项繁杂事宜才算初步理出眉目。

      “今日便到此吧。”萧琮合上最后一份文书,疲惫地说,“孙先生也请早些歇息,明日还有得忙呢。”

      孙垣讷讷称是,躬身退下。

      萧琮又独自坐了片刻,将明日行程在脑中再过了一遍,方才起身离去。

      马车持钦差勘合,在宵禁街道上特许通行。

      行至距武靖侯府不远的一条僻静小巷,萧琮忽道:“停车。”

      车夫依言勒住缰绳。萧琮跃下马车,对随从吩咐道:“你们先回府,我稍后就回。”

      马车辘辘驶离。

      夜色掩映下,萧琮轻车熟路地绕至小巷深处,推开木门,穿过竹影婆娑的庭院,在月洞门下收住脚步。

      抬眼望去,正房的窗棂一片漆黑,想来里头的人早已安寝。

      他在夜风里静静站了许久,终究还是不忍扰人清梦。

      明日,至多后日启程前,再来与他好好道别吧。

      他最后望了一眼那门扉窗棂,压下心头翻涌的念想,转身没入来时的夜色中。

      ***

      谢砚冰并未安寝。

      阮思齐看着他喝完药方才离开。他独自坐在窗边,听着更漏点滴。

      窗棂洞开,雨后溽暑漫入庭阶,偶有草虫幽咽。谢砚冰垂眸望去,亭中积水映着那弯残月,漾开一捧泠泠的碎光。

      他就这般等着想见的人。

      直至梆子声起,他方才在宁福三催四请下勉强歇了。

      谁料刚沾枕头,又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拽了起来。

      “真人!宫里、宫里来人了!”

      竟是永熙帝因这天灾兵祸接连而至,心绪不宁,辗转难眠,亟需他入宫镇抚心神。

      *

      谢砚冰踏入灯火通明的寝殿时,永熙帝披了衣坐在榻上,烛影里的面色晦暗不明。

      “真人,”不待谢砚冰行礼,他劈头便问,“今夜召你实因朕心难安。雍州水患、北境烽烟接踵而至……莫非当真是朕德行有亏,触怒上天,才降下如此警示?”

      谢砚冰躬身,借行礼敛去眼底的讥诮。

      不思堤坝因何溃决,不问军情为何迟滞,不念流离失所的苍生,只将天灾人祸轻飘飘地归咎于虚无缥缈的天意。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他心下冷笑,面上仍无波无澜,再抬眼时,已是一派澄澈淡然,驾轻就熟地将祸水引向他处:

      “陛下乃真龙天子,受命于天,统御四海,德行昭昭,岂会有亏?此番灾祸,非是天罚,实乃朝中奸佞之气未除,郁结上冲,蒙蔽圣听,以致天象紊乱,示警君王。”

      随后引经据典,剖析天象,言语玄妙,层层剖析,再次将“天意”曲解,只拣着皇帝爱听的说,把他自身的昏聩与失察推卸得一干二净。

      永熙帝听罢,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悦色:“善!真人所言如拨云见日,令朕茅塞顿开!”他精神一振,当即下旨,“真人道法精深,见解超凡,朕便加封你为‘国师’……”

      谢砚冰正欲谢恩,却听皇帝续道:

      “……命你随钦差一同前往雍州,为朝廷祈福禳灾,并勘察雍州地气脉络,以固社稷根本。若遇地方官员胆敢阻挠祈福勘察之事,许你先行后奏。”

      谢砚冰睫羽微颤。

      这旨意来得突然且荒谬,无异于将他直接推入这趟浑水之中。

      然而,也阴差阳错地给了他一个插手雍州事务、甚至凌驾于地方官员之上的身份。

      他心念电转,瞬息间已权衡利弊。

      随即躬身,深深一揖,声音无悲无喜:

      “……贫道,领旨谢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作者的碎碎念,想到什么说什么: 1、1v1 HE,受前期清冷(装的)后期病弱+钓系,攻正人君子。 2、人多且杂,配角之间没有固定cp,可以随意吃。 3、本文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说,节奏还在摸索。 4、全篇大约25-30w,目前已经写完了故事的60%,存稿先逐渐丢上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