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运筹帷幄 ...
-
第十六章:运筹帷幄安后方,千里相思系征衣
姜寅严率军出征的第二天,邱莹莹便正式入驻了兵部衙门,在女帝特批的一间值房内,挂上了“北境粮秣督运使”的牌子。这在整个凤翎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头一遭。一位亲王女,一位女子,不仅涉足军务,更手握调配全国资源以保障前线的实权。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又是一片哗然。有老臣捶胸顿足,痛斥“牝鸡司晨,国之将亡”;有清流御史上书力谏,言说女子干政,有违祖制;更有不少官员持观望态度,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位年轻的潇王女如何在这男人堆里闹出笑话,如何将前线数十万大军的性命当作儿戏。
然而,邱莹莹对此充耳不闻。她深知,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堵住悠悠众口,才能真正帮到远在北境的姜寅严。
她的值房内,悬挂着巨大的北境及周边州郡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城池、关隘、粮仓、道路乃至河流水情。书案上,堆满了来自户部、工部、各州郡关于粮草、军械、民夫调集的文书。她没有像寻常官员那样先来一番新官上任的训话,而是直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提笔疾书,时而召见相关吏员,询问细节。
她的工作方式,也让兵部那些习惯了按部就班、公文旅行的老吏们大开眼界。她极其注重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所有上报数据必须清晰、及时,反对任何模棱两可的“大约”、“可能”。她引入了类似现代项目管理的表格和流程图,将复杂的粮草调配、运输路线、民夫征发等环节拆解细化,责任到人,限期完成。对于拖延推诿者,她毫不留情,当场申饬,甚至直接呈报女帝请求处分;对于办事得力、效率奇高者,她也不吝褒奖,甚至破格提拔。
不过数日,整个兵部乃至相关联的户部、工部衙门,都被这位看似柔弱、实则雷厉风行的潇王女殿下带得高速运转起来,以往那种拖沓、推诿的官僚作风为之一肃。
然而,挑战远不止于内部效率。
北境战事吃紧,狄戎铁骑在突破落鹰峡后,攻势迅猛,连下数城,兵锋直指云州。姜寅严的主力部队尚在急行军途中,前线各军苦苦支撑,对粮草军械的需求如同无底洞。而时值严冬,道路被冰雪覆盖,运输极其困难。更棘手的是,由于之前镇北王府的垮台和赵乾的叛变,北境原有的后勤体系几乎瘫痪,人心惶惶,地方官员或观望,或能力不足,协调起来困难重重。
这一日,邱莹莹接到云州前线八百里加急求援文书,言说城中箭矢告罄,滚木礌石亦将用尽,若三日内补给不至,城恐有失!
云州若失,北境西线将全线崩溃!邱莹莹盯着舆图,云州附近最大的粮草军械库在三百里外的平城,但通往云州的主要官道已被狄戎游骑切断。
“可有小路可通云州?”邱莹莹召来熟悉北境地理的兵部老吏。
老吏面露难色:“回殿下,有一条猎户和药农走的山道,可绕过狄戎控制区,但崎岖难行,马车根本无法通过,且近日大雪封山,恐怕……”
“人背马驮呢?”邱莹莹打断他,“组织死士,不惜一切代价,将最急需的箭矢和火油送进去!同时,命令平城守军,派出小股精锐,佯攻狄戎侧翼,吸引其注意力,掩护运输队!”
“这……殿下,此举太过冒险!民夫恐不愿往,佯攻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亡……”有官员提出异议。
邱莹莹猛地站起身,目光锐利如刀:“冒险?云州数万军民和整个北境西线的安危,难道就不冒险吗?!传我命令:征募敢死之士,运送物资成功者,赏银百两,授勋田亩!其家眷由官府赡养!畏缩不前者,军法从事!平城佯攻部队,成功掩护者,全体记大功!执行命令!”
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和威严!在巨大的危机面前,她展现出了超越性别的果敢和魄力!命令被迅速传达下去。
与此同时,邱莹莹又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她以女帝特许的权力,直接征调了游野坤麾下最精锐的、熟悉北境山路的商队护卫,由游家负责组织民夫和提供向导,兵部提供装备和赏金,共同执行这次死亡运输任务!
游野坤接到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亲自调度,将最好的马匹、最经验丰富的向导和最忠心的护卫派了出去。他知道,这不仅是在帮邱莹莹,更是在帮凤翎,也是在帮他自己。北境若失,他的商业帝国也将损失惨重。
就在邱莹莹为云州补给焦头烂额之际,朝中那些忌惮她权势的人,也开始暗中使绊子。
以户部侍郎刘文远为首的一些官员,暗中串联,以“国库空虚”、“需保障京畿用度”为由,在调拨粮草时故意拖延、克扣,甚至将一些陈年旧粮、劣质军械送往北境。
邱莹莹很快察觉到了异常。她亲自前往户部仓库查验,发现发往北境的粮食中掺杂了大量沙石,箭杆弯折,刀剑锈蚀。她勃然大怒,当场下令扣押所有劣质物资,并将负责此事的户部主事拿下问罪。
刘文远却跳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殿下息怒,如今国事艰难,各处都要用钱粮,能筹措到这些已属不易。殿下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还是莫要苛责下面办事的人了吧。”
这话极其阴险,既指责邱莹莹不体恤下情,又暗讽她不懂实务,瞎指挥。
值房内,其他官员也窃窃私语,等着看这位亲王女如何下台。
邱莹莹冷冷地看着刘文远,忽然笑了,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刘侍郎说得好!国事艰难,更应上下同心,共克时艰!却不知,刘侍郎府上近日新纳的那房小妾,价值千金的翡翠头面是从何而来?您城外新置的那三百亩上等水田,又是动用了哪笔款项?”
她话音不高,却如同惊雷,炸得刘文远脸色瞬间惨白!他这些隐秘之事,邱莹莹如何得知?!
邱莹莹不再看他,目光扫过全场鸦雀无声的官员,声音清晰而冰冷:“本督运使奉皇命督办北境粮秣,事关前线数十万将士性命和国家安全!谁敢在此事上阳奉阴违、中饱私囊,便是通敌叛国!本督运使有陛下特许,凡查实者,无论官职高低,先斩后奏!刘文远,你还有何话说?!”
强大的气场和确凿的把柄,瞬间压垮了刘文远。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殿下饶命!殿下饶命!是下官糊涂!下官立刻重新调拨优质粮草军械,绝不敢再有延误!”
杀鸡儆猴!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在后勤补给上耍花样。邱莹莹用雷霆手段,迅速树立了在后勤系统的绝对权威。
日夜操劳之下,邱莹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瘦下来,但眼神却愈发锐利明亮。她每天只能睡两三个时辰,其余时间几乎都扑在公务上。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会拿出姜寅严出征前留给她的那枚贴身玉佩,轻轻摩挲,寄托那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和担忧。
她每隔几日,都会收到姜寅严通过军中信使传来的战报。字迹大多潦草,显然是在军旅倥偬中仓促写就,内容也极其简洁,多是通报军情和自身平安。但每一封信,邱莹莹都反复阅读,仿佛能从那些冰冷的字句中,感受到他指尖的温度和战场上的血火气息。
她知道,他正在经历怎样的艰难。狄戎骑兵来去如风,气候严寒,初战不利……但他从未在信中流露出半分气馁,总是说“一切安好,勿念”。这更让邱莹莹心疼。
她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确保他的后方稳固,粮草无忧。她将朝廷的赏赐和自己王府的大部分收益,都暗中通过游野坤的渠道,兑换成北境急需的药材、毛皮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她还根据战报和地理情报,绘制了一些简易的沙盘地图,标注出可能的敌军动向和补给线路,派人秘密送给姜寅严,希望能对他的决策有所帮助。
一个月后,前线终于传来了第一个好消息:姜寅严主力部队星夜兼程,及时赶到云州城下,与守军里应外合,大破围城的狄戎军队,解了云州之围!同时,那支由邱莹莹力排众议派出的死亡运输队,也成功穿越险峻山道,将急需的物资送入了城中,为守城坚持到最后关头立下了汗马功劳!
捷报传回京城,举城欢庆!女帝大喜,对邱莹莹更是赞赏有加,当朝褒奖她“调度有方,保障得力”。
那些曾经质疑、嘲讽邱莹莹的官员,此刻也纷纷转变态度,上前道贺。邱莹莹只是淡然处之,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北境战事,远未结束。
当晚,她收到了姜寅严的一封特殊信笺。信比以往长了一些,除了报平安和简述战况外,末尾添了一行小字:
“莹莹,云州之围得解,多亏你及时补给。军中皆言,吾妻有萧何之才。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甚念。望珍重。”
看着那行字,邱莹莹连日来的疲惫和压力仿佛瞬间消散,眼眶微微发热。她将信笺紧紧贴在心口,仿佛能感受到千里之外,他那颗同样思念着她的心。
她铺开纸笔,开始回信。她没有写那些军国大事,只是细细叮嘱他天寒添衣、注意安全,告诉他京城一切安好,勿念。最后,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写下了一句在这个时代看来有些大胆的话: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妾在京城,待君凯旋。”
她知道,他一定能懂。
放下笔,邱莹莹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风雪依旧,战火未熄。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希望。
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遥远的北境,有一个人,正与她心意相通,并肩作战。他们一个在朝堂运筹帷幄,一个在沙场浴血奋战,共同守护着这个国家的安宁。
而他们的爱情,也在这血与火的考验中,淬炼得更加坚贞和深沉。
------
(第十六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