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十八章.星落 ...
-
周瑜数年都未曾再见过诸葛亮的身影,唯一有过交集的,便是诸葛亮嘱托士兵给他递来的一封信。字里行间并未讲述北伐形式如何、自己状况如何,而是长篇累牍地描绘了东吴孙权称帝的场景。
浏览完毕,周瑜长叹口气后便将信件扔进火盆中,平生第一次埋怨起诸葛亮竟是如此不懂自己的心意。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他难道真的不曾知晓吗?
转眼之间又步入深秋,夜幕降临,星辉黯淡,周瑜正无所事事地在屋中踱步,一阵急促地敲门声响彻在他的耳畔。会是他吗?周瑜努力压抑住心中翻涌起的喜悦,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门,可门外陌生的脸庞让他瞬时失望到了谷底。
“何事?”
“见过先生,”士兵向周瑜欠了欠身,指着外边停着的一辆马车说道,“在下奉丞相之命,接先生去往东吴。丞相带话给先生,他已向其兄说明此事,往后先生在东吴必当前路无忧。”
“你家丞相曾与我言,北伐得胜才会放我回东吴…北伐胜了?”周瑜满腹疑惑地打量着眼前的士兵,见其红肿着眼咬着嘴唇说不出话,心下猛然一沉,“到底发生了什么?”
士兵摇了摇头,不肯再说话。周瑜抬头望了望夜空,脑海中回忆起诸葛亮教自己的占星之术,寻找起了诸葛亮的将星,只见其光幽隐而昏暗,摇摇欲坠,便心知不妙。他慌地一把揪起了那士兵的衣领,厉声道:“快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你家丞相出事了?”
那士兵终是再也忍不住,“噗通”一声跪在诸葛亮面前,啜泣着说道:“丞相病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派人连夜表奏陛下,亦派在下…放先生回东吴。”
“丞相还有一句话托我告诉先生:’那日的赌局,是他输了。’”
周瑜闻言浑身一颤,他用指甲狠狠地抠进掌心,让疼痛使自己保持冷静。“表奏陛下…那陛下知晓后是何态度?”
“陛下听闻此事后大惊失色,派尚书李福星夜前往五丈原问安,兼询后事。”
“我知道了。”周瑜此刻出人意料的镇定,他趁士兵不注意,伸手拿过他佩戴在腰间的剑,砍下马与木车相连的绳索,夺下一匹马便向远处的城门奔去。
“先生——先生——你不回东吴了吗?”那士兵焦急地喊叫道,追赶几步却被周瑜甩在身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策马远离。
在城门所候不过片刻,便见远处一辆马车疾驰而来。“宫中急事,何人敢拦尚书大人车架?”车夫见周瑜拦在门前,拔剑便准备向其胸前刺去。
哪知周瑜跪于马车前,低垂眼睑,言辞恳切地哀求道:“在下是诸葛丞相故交,颇受其恩惠,只盼能见他最后一面,还望李大人成全。”
“还是有人知道了啊,”马车中传出一声冗长的叹息,“若真想见,你自己驾马跟上来便是。时间紧迫,我也不愿与你在此耗费口舌。”
“多谢大人。”周瑜起身跨上马匹,随着马车疾驶而去。
连夜奔袭,辗转几日才终到五丈原。军营之中行伍整齐,井井有理,四周鸦默雀静,只余几声低低的啜泣。
李福快步行至诸葛亮营帐,周瑜则一人留在帐外等候。他听着帐内那熟悉而亲切的声音虚弱地交代着后事,内心只觉苦楚与凄凉。片刻之后,李福低声言道:“在下来此地时被一人拦下,那人说是丞相故交,受您恩惠,想来见您最后一面。我拦不住,便让他跟来了。”
“你进来吧。”李福打开帘帐,朝着外边的周瑜点了点头,便很自觉地退下。帐内烛火幽暗,诸葛亮卧于病榻,瞅见来人诧异万分,咳嗽了几声向其问道:“我不是让你回东吴吗?你为何会来此地?”
“孔明——你休想瞒我!”周瑜攥紧双拳,直握地指节泛白。他语气激烈,撕心裂肺地吼着,眼泪却是止不住地流淌而下。
“别哭,公瑾,”诸葛亮又是轻咳几声,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北伐几次失利,我又屡屡抱恙,着实不愿再令公瑾烦心。”
“所以你几年不来见我,也不告诉我北伐的战况?”周瑜挥手擦去眼泪,可惜眼泪仍越擦越多,“此番你又想把我推开?”
诸葛亮叹了口气,无力地转过头,凝视着周瑜的脸庞伸出手:“扶我起来,我想出去看看营寨,看看将士。”
此时已日薄西山,天色渐晚,周瑜推着木车行至在黄沙漫天的土坡上。士兵们此刻都在操练着,不停地挥舞手中的武器,时时传出一阵阵金戈铁马般的铿锵之声。他们见到身着单衣的诸葛亮,皆不由自主地跪下,双眼含泪,齐声喊道:“丞相,保重啊!”
“亮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在秋风的吹拂下,诸葛亮仰望着飘动的“克复中原”的旗帜,一行热泪划过脸颊。他示意周瑜上前,附在他耳边低语:“公瑾可知,我为何喜欢你?”
“此刻再提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周瑜努力压抑住喷涌而出的泪水,略感诧异地答道。
“若说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我与司马仲达亦是如此,”诸葛亮顿了顿,略有吃力地继续说道,“但于国、于主,你与我是一样的。”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是何君主在位,无论自己身处何地,胸膛中的这颗忠君报国之心,永远也不会改变。”
“公瑾,回家去吧,不要再因我牵绊住你的理想与抱负。你还能效忠东吴很长时间,”诸葛亮猛地咳嗽了几身,掌心间已是一片殷红,“回到东吴找我兄长即可,他会为你安排好一切。还望公瑾能看在亮的面子上,使孙刘两家永结同好。”
“丞相,保重。”黄沙之上周瑜沉默良久,缓缓吐出几字,终是红肿着眼轻轻点了点头。他松开扶着车把的手,毫不犹豫地转头离去,孤单的身影在瑟瑟的秋风中显得分外凄凉。
诸葛亮目不转睛地望着周瑜离去的背影,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他又低头望了望下方长跪不起的士兵,发出了一声冗长的叹息后闭上了双眼。
羽扇掉落在黄沙之上,溅起一阵细细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