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当年初见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世间美玉无数,有暖玉生香的,也有寒玉傲人的。

      玉不相同,各有其美。

      人中之玉,也是亦然。

      玉君的故事暂且搁置,此番再来说说玉昙。

      至于玉昙的故事,便要先倒退回去几年,从天和三十年整开始说起了——

      *

      须知许家和刘家都是世代镇守北疆的将官,两家是从主官到家将几乎全部都在战场上互相背过伤员的过命之交。

      许燕婉的爷爷正是那位大名鼎鼎、战功赫赫的镇国大元帅——北疆王爷许恒昌。

      大元国北边固若金汤的磐石之地“雁归关”,就是在许恒昌许老王爷的手上从北奴国的狼嘴里撕下来的。

      自雁归关往北去两千八百多里,元国老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是北奴国的地界。

      那时候也不叫雁归关,而是叫“狼嘴关”。

      山口形似大张着的一张狼嘴,犬牙呲互,直冲向南,仿佛是在昭示着北奴国想要入主中原的狼子野心。

      那里也是大元、北金、北奴三国的交界之处,四周围多崇山峻岭,大河蜿蜒,可谓是易守难攻,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大元国断断续续地打了四十多年,直打到老皇帝闭了眼,都没有将那片宝地给打下来。

      北奴国相信自己是受塔恪里奴,也就是天狼神庇佑的子民,他们无坚不摧,无往不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直到元国当朝皇帝即位后的十多年,镇国大将军许恒昌几乎是打光了自己手底下的家将,才将那片宝地从北奴国的狼嘴里给夺了下来。

      从那以后,北奴国的神山“塔恪里奴山”,便改名为了“天狼山”;北奴国的“狼嘴关”,也改名为了“雁归关”。

      北奴国的军兵后来又组织了大大小小的兵力去夺了好几次都没有将这块宝地给夺回来,不仅如此,赶在前线吃紧,后方空虚之际,北奴国还被他们隔壁的邻居北金国长驱直入地掏了老窝,接连被端走了十七个部落,自此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防着元国军兵趁火打劫,北奴国当时在位的那拉合罕便派遣使臣向元国皇帝递上了降书顺表,又主动割让了整整八百里的疆域。

      元国便将这新打下来的疆域放在一起,划定为了一州,名为“灵州”,以慰殉国将士们的在天之灵,并将开疆有功的镇国大将军许恒昌敕封为了镇国大元帅,并封“北疆王”,开府领兵,世代镇守边关要塞。

      奈何许老王爷却是福薄命浅,当上北疆王之后,堪堪不过享受了两年清福,便战伤复发,溘然长逝去了。

      这北疆王的爵位便被他的嫡长子、也就是许燕婉的父亲许安邦继承了过去。

      刘玉昙的爷爷刘治武是老北疆王麾下的一员虎将,昔年于蟠龙河一战,战死沙场,被当今圣上追封为了武宁侯。

      刘玉昙的父亲刘继业同样战功赫赫,且是青出于蓝,于壮年时候,也被晋封为了公爵,襄北公。

      *

      刘玉昙初见许燕婉,是在她八岁那年。

      天和三十年,夏。

      那时候的许燕婉,也不过才是一个将将十一岁的青涩少女。

      刘玉昙那时是被她的父亲襄北公送来北疆王府给许燕婉伴读的。

      襄北公念她与小郡主年龄相仿,且都是自幼习武的将门虎女,虽然年纪尚小,但十八般兵刃武器在她手上却也都能像模像样地挽出个花来,便起心将她送来北疆王爷的府上好与他家小郡主日夜作伴,心道是将来或可承她牵线,给她当个弟媳妇这般。

      正好如今北疆安定,暂时不需要打仗了,两家这般多多走动走动,将来也好亲上加亲。

      *

      刘玉昙是襄北公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儿。

      且还是他膝下唯一的一个女儿。

      是以刘玉昙从小就被父兄娇纵,一贯横着走路,养成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刁蛮脾性。

      在襄北公府上时,所有人都哄着纵着这位小县主,从未让她吃哪怕是一点儿亏,受哪怕是一点儿气。

      襄北公也怕她胡乱扎煞,把在家里的脾气带出来,来时便曾千叮咛万嘱咐过刘玉昙,让她切莫自大傲慢,不可在旁人家的地盘上胡乱造次,切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刘玉昙自然是奶着声音与她爹撒娇,满口应承了下来。

      结果与许燕婉初见之时,这个承诺便被她给抛到了九霄云外——

      好不巧坏不巧的,刘玉昙和许燕婉初见的地点,便是在王府内的演武场中。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一个演武场上,自是也容不得两个人在此地出风头……

      刘玉昙初见许燕婉时,那人正全副武装地披挂着整套护具,手持一柄木剑与一名年龄相仿的家将子弟持剑对抗。

      那小公子虽比许燕婉高出半个头去,然而武艺却不敌她,只堪堪交手了几个回合,便落于下风。

      他屡败屡战,复又屡战屡败地被搠翻在地十余次后,终于像只翻了肚儿的大哈蟆似的,躺在地上抱着肚子乱蛄蛹瞎踢蹬,不住地“哎呀哼哼哼”。

      便算是他心有万般不忿,却也还是被许燕婉给怼得死去活来,无力再战。

      刘玉昙看在眼里,不禁暗暗地握紧了双拳,跃跃欲试的心思全都写在了脸上。

      那边厢,坐在看台上观摩战局的襄北公不住拊掌叫好,不吝赞誉地直夸小郡主不愧是将门虎女,真真是英姿飒爽,勇毅刚强,威武之气丝毫不见逊色于男儿家,实在是女中丈夫、女中豪杰之云云。

      北疆王十分悦纳,心中大赞女儿此番是结结实实地给自己长了脸,但面上还是只谦虚地与襄北公笑了一笑:“哪里哪里,小女怎么敢当——”

      *

      “可不是不敢当么!”

      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旁乍起。

      襄北公先是一愣,继之虎目圆睁,强压怒火地扭过头去,低声斥道:“丫头!胡说甚呢?!”

      口出狂言的不是别人,正是那小么丁点儿的刘玉昙。

      “贤弟快且息怒——童言无忌,不碍事的。”北疆王虚按了按手掌,示意襄北公稍安勿躁。

      襄北公对北疆王赔了个笑脸,转面又对刘玉昙横起了剑眉虎目:“小玉儿,为父来前是如何与你交待的?!为父一再嘱咐你切莫造次,切莫造次!你可倒好,竟然置喙起你许姐姐来了!你许姐姐比你多练了三年武艺,岂是你能够攀较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可那边厢的刘玉昙却是不以为意,轻蔑地扬起了小脑袋:“哼,不过是比我多吃了几年粮食而已,稀罕么?瞧她这副身量,揎饭的本事想是有的,但武功么、倒也不见得比我强到哪去。”

      真是好家伙的……

      这刘玉昙还真是童言无忌,胆大包天,竟敢当着她爹和她大爷的面,拐着弯儿地奚落许燕婉是饭桶。

      这可如何了得?!

      可了不得!

      襄北公当即吓得后脊梁杆子炸起了一滋溜的白毛汗,连忙去对北疆王打躬作揖,赔上笑脸:“哎呀!万望兄长莫怪——小女……这死丫头属实混账!都怪我这个当爹的没教好,我稍时定然好生罚她!”

      北疆王摇了摇头,将手掌温然抚着刘玉昙的发顶,与她和蔼笑言:“小玉儿呀,说大话可是要闪着舌头的——”

      “瓦才没嗦大话呢!”

      刘玉昙竟还真是被闪着舌头了。

      但她依旧仰面朝天,梗了脖子在那里嘴硬,“不信咱们就比试比试!输了的学小狗汪汪——”

      “你还胡闹?!”襄北公虎目圆睁,斥责出声。

      北疆王拍了拍襄北公的肩膀,出言为刘玉昙开脱:“欸——贤弟息怒。小玉儿秉性勇毅,更胜儿郎,倒也是个好事。

      咱们武家向来不讲究那些礼教拘束,你还是莫要灭杀她的威风了。她想比试,便让她去比试一番罢了,更何况我家婉儿也是晓得手下留情的。”

      “哪个要她手下留情了!!要打她就得拿出揎饭的本事跟我正儿八经地打一架!!”刘玉昙攥紧了小拳头,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北疆王忍俊不禁,伸出食指刮了一下刘玉昙的鼻尖:“那好呀。不过小玉儿,咱们丑话可说在前面了,输了可不许哭鼻子,还得学小狗汪汪。”

      “哼,不定谁学小狗汪汪呢——”刘玉昙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北疆王点了点头,便招呼过来家将,让他去把许燕婉小时候用过的那副甲胄取来。

      家将领命离去。

      不多时,便带回来了一副甲胄及一柄木剑,恭敬递上。

      刘玉昙接过披挂,有模有样地罩袍束带,系甲拦裙起来,看得北疆王是连连颔首,不住赞叹。

      *

      “那我下场去喽——”

      披挂整齐,刘玉昙便卷着风儿,赛那大鹏展翅一般,张牙舞爪地扑棱了出去……

      来到演武场上,刘玉昙跑到许燕婉的跟前站定,一张小脸跑得通红,还兀自在那里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气都尚且没喘匀呢,她便仰面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去的许燕婉,有鼻子有眼地跟她叫阵:“许那个什么东西,我是来跟你叫阵的!”

      刘玉昙下场之时,许燕婉正在场中摘下头盔,整肃衣冠。

      女儿家到底还是爱美的。

      她方才与那家将公子过招时,不慎打散了发冠,如今正拿着不知是从哪里掏出来的小镜儿和木梳,聚精会神地梳着头发。

      正挽着发髻,便听见身后一阵哐啷啷走石扬尘的声响。

      定睛一看,一个披挂整齐,瓷娃娃似的小丫头片子正横着稚嫩的眉眼故作凶煞,持剑立在那里,毫不客气地将木剑的剑锋冲着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