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十六
吴二嫂跟两个妇人聊着天,其中一个不知道聊了什么,吴二嫂跟另一个哈哈哈的大笑,然后吴二嫂说:“我告诉你们一个事情,今天我路过吴大志家,把我气死咯,怎么劝他都不听。”,她把她跟吴大志说的那些尖酸的话说成是在劝。
其中一个问道:“啥子事哦?”
吴二嫂说:“唉~,他非要把今天来的那几个知青留得屋头,还跟我说以后那些娃娃要住在他家里面。你们说他笨不笨。我都不晓得怎么说他。”
另一个说道:“哎呦,那怎么得了。”
吴二嫂又说:“他还不得了哦,以前一直都舍不得把漏水的房子盖一下,今天还专门为了几个城里来的娃儿把房顶从新盖了。你们晓得他怎么给我说勒不?他说这些都是村里面领导干部安排勒。”
一个妇人说:“唉,要我说,这啥子领导干部就干不好事情,还往人家穷人家里安排,应该住在富人家里面才对嘛。”
这些人都是当初胡书记和周主任带着人上门做过思想工作的,当时他们都摇头摆脑说:“我们家不行,住不下。”
吴大志家只有一个锅,一个灶,要是吃饭的人多的话就显得很慢,木头都锯好了,他还没有炒菜,锅里面还炖着鸭子。他叫了一个师傅帮他看着火,因为烧的柴火,一直都要往里面添柴,而且他家烧的是树叶稻草之类的。他就去钉床,从他的房间里拿出一些用过的生锈了的钉子,叫夏俊军他们把木板搬到吴源睡的房间里,这个房间的床以前只够一个人睡,现在要睡四个人,所以要加大一些。他钉起来感觉很简单,下面先竖着钉两个三角形的架子,然后在架子上面横着放四根锯好的尺寸一样长的圆木,检查好平整了就在圆木上面铺上木板,木板的一头顶到墙壁,另一头看起来整整齐齐,然后再用钉子把圆木和木板钉在一起,一张大大的新床就被他三两下就搞定了。他吩咐夏俊军他们铺床,告诉他们说:“以后我跟你们几个男孩子睡在一起,我现在睡的房间腾出来给戚丞云住,你们把我床上的东西全部搬过来。你们把床铺好了就差不多可以吃饭了。”
回去拿酒、拿花生米、拿豆腐干的都过来了,鸭子还在锅里炖着,吴大志揭开锅盖用筷子戳两下说道:“嗯,好了好了,熟了。”,他叫上一个人去房间里搬了一张桌子放在晒坝里,又拿了一个瓷盆把炖好的鸭子装起来端到桌子上。
老奶奶问道香味了,杵着棍子慢慢走到房间门口,门口有个台阶,需要有人扶这才好出来,平时她一个人的时候进进出出很费劲,一个师傅看见了连忙过去搀扶着,老奶奶高兴得很,说道:“今天吃鸭子了,你们都辛苦了,累到了,到房间里面端板凳出来坐嘛。”。老奶奶坐到椅子上了眼睛也时不时的看向桌子上装着鸭肉的瓷盆,她很久没吃过肉了,闻到这么香的味道她悄悄的吞了好多次口水。
夏俊军毕竟是当了三年的兵,铺床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还瞧不上别人铺的床,让王小东和程辉都站在旁边看着学,他们睡的房间门是靠左边的,他们的床在进门的右边横着放,吴大志的位子在最里面,他们的三个挨着往外铺。戚丞云的床自己铺,她这间房是最大的,开始的时候她说跟他们换,让他们四个这间大的,他去睡那个小一点的。吴大志说不用换,这间房用来放东西方便,要是再加一个大床进出就没有那么方便了,还要给她加上一个帘子把睡觉的地方隔起来。他们弄完的时候天都快黑了,房间里面的光线很差,因为没有窗户。从房间里面出来他们的肚子都饿了。
吴大志看见他们都过来了说道:“你们搞完了?饿坏了吧,这个菜炒好了就吃饭了。”,农村里面吃饭都吃得很晚,夏天在地里干活的一般要等到太阳落山时才收工,今天因为特殊原因算是吃得早的,吴大志以往都是先把猪草宰了才开始做饭。
今晚的菜很丰盛,四个大碗装得满满的青菜,中间还有一大盆鸭子。最高兴的就是老奶奶,她招呼着师傅们先坐下,然后让夏俊军他们也坐下,他们12个人,四条长板凳,刚好一条坐三个人。戚丞云拉着老奶奶说道:“奶奶,我要跟你坐在一起。”
吴大志说道:“不要紧的,随便坐。”然后又拿了几个碗,桌子上刚才戚丞云就拿了碗出来的,吴大志跟师傅们说道:“我家没得酒杯,今天晚上你们将就一下,用碗喝。”
戚丞云反应快,说道:“哦,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们要喝酒,只拿了吃饭的碗。”
有个师傅说:“不要讲理,来到这个家了就是一家人,你们喊的吴叔叔跟我们差不多大,以后你们看到我们都要喊叔叔,除了这两个学徒娃儿。我也姓张,以后就喊我张叔叔。”,那两个看起来只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很腼腆的坐着,不好意思多看戚丞云。
夏俊军说道:“嗯,好的张叔叔。”。王小东用半个四川口音学着说道:“嗯,要得。”,其他人听到后哈哈大笑,另一个师傅说:“可以勒嘛!才来了半天就学到我们四川话咯。”
王小东说道:“四川话肯定要学的,我们要入乡随俗嘛。”
戚丞云拉着奶奶,让奶奶坐在中间,他和夏俊军坐在两边。吴大志给几个师傅把就倒上,一边倒一边说:“快吃吧。我们菜饭的味道不晓得你们吃不吃得惯,我家里油少,这些青菜都是加了一点水煮熟的。”
夏俊军说道:“我们吃得惯的,吴叔叔,您不用担心。”
吴大志在鸭子下锅前专门把两只鸭腿砍成了四块,他用一个勺子在瓷盆里面把四块鸭腿捞出来,分给夏俊军他们,说道:“我晓得你们都懂事,但是你们还年轻,在城里长大的,到我们这里来很难适应。肉以后是很难吃到的,今天多吃点。”
夏俊军他们并没有拉起筷子准备吃掉,看着碗里的鸭腿,他们心里五味杂陈,他们看得出来这鸭腿是专门给他们的,因为其他部位砍得都很小而且不均匀,唯独这四块鸭腿几乎是一样大。夏俊军心里即感动又感激,站起来说道:“吴叔叔,我们所有人在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们不怕艰难,而且您是长辈,我们是晚辈,您不应该特殊的对待我们。再说我们来了还给您添麻烦,也还没有一点贡献,我们不好......”,他本想说“我们不好意思吃这个鸡腿”,却被人打断了。
张师傅刚喝完一口小酒,打断了夏俊军说话,张师傅说道:“你们不要多想,你们吴叔叔是什么人,我最了解,给你们吃并不是对你们特殊待遇,你们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能坐在一起吃饭是一种缘份,能住在一起就是天大的缘份,吴叔叔是高兴,是欢迎你们的到来,也算是给你们接风洗成的。”
听了张叔叔这么说,他们开朗了,夏俊军给吴大志说道:“谢谢吴叔叔”,王小东、陈辉、戚丞云也都站起来说道:“谢谢吴叔叔”。
吴大志开心的笑着说:“好、好、好,坐下来块吃吧。”
戚丞云把碗里的肉夹给了奶奶说:“奶奶,我的这个给您吃吧,我没动过的。”然后嘿嘿嘿的笑着。看着戚丞云这么做,其他几人也把鸡腿给了奶奶。老奶奶心痛的说道:“哎呦,你们都不吃啊?你们年轻人才应该多吃点。”
王小东说道:“奶奶,我们还有呢,你看这么多菜,我们会吃的。”
老奶奶说:“你们好懂事哦,跟我的孙子吴源一样的,都喜欢把好吃的先给我吃。”
王小东接着说:“对,我们跟吴源一样,我们几个都是您的孙子。”
戚丞云喝着汤说道:“哇,好香啊。”
王小东说:“今天不是看见鸭子流血了吓得直哭吗?现在怎么变香了?”
戚丞云白了他一眼说:“吃你的饭,爱管闲事。”
十七
夏俊军很快就吃完了,在部队的时候什么都讲究条理和速度,他养成了习惯。但是他没有离开,就在那里坐着听喝酒的那些男人聊天。他们聊着修建学校的事情,明天的工作怎么安排,还差什么东西等等。
戚丞云、王小东和陈辉吃完了抱着两只小奶狗到一边去玩去了。王小东说道:“它们两个哪个是大红薯哪个是小红薯啊?”。戚丞云摇摇头,陈辉指着一只说道:“它~它是大红薯。”。戚丞云问:“你怎么知道?”。陈辉说:“因为它~它它身上有~有有花。”
夏俊军等着奶奶吃过了扶着她坐在椅子上,这时候猪圈里的两只猪叫了起来,奶奶喊着吴大志说:“大志,猪饿得叫唤咯。”
吴大志和完碗里的酒,放下碗跟其他人说道:“你们先吃到,我先把猪草煮了。”,他来到煮饭的地方先倒了一大半桶水在锅里,然后点燃火,看见夏俊军离他最近,就把夏俊军叫过去说:“你帮我烧火。”。然后他就去了屋子后面,来来回回的有四五次,旁边的地上就有了一大推的菜叶子,他拿了切菜用的菜刀,垫上一块大木头就开始宰,把那些菜叶宰得碎碎的,用簸箕装起来倒在锅里。夏俊军看着他做这些很疑惑,问道:“吴叔叔,这是在煮什么啊?”。
吴大志说:“在煮猪食啊,喂猪的。”
夏俊军听了心里很惊讶,想着这不是刚才用来炒菜的锅吗,怎么用人炒菜的锅煮猪食呢?但是没有说出来,因为转念一想,家里就只有这么一个锅,不用它煮用什么煮。想到这些夏俊军很容易就接受了,反正又没有跟猪在一起吃饭,它吃它的,我吃我的。夏俊军在做了一番心里斗争后,简单的回道:“哦。”,然后继续烧火。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猪草被煮的翻滚起来,飘出很浓郁的青草的味道,吴大志到房间里面提了一个装着糠的口袋出来,往锅里面放了好几把糠,又用一根棍子在锅里面绞了几下说道:“在加一把柴,燃完了就可以了。”,夏俊军照他说的又往火里添了一把柴火。过了一会儿,吴大志提着一个桶过来,用瓢把锅里的猪食舀到桶里面,一桶还没装完,他提着就去了猪圈。里面有两头猪,听到有人过来了,叫得更激烈,吴大志跟两头猪说:“叫啥子嘛叫,没有把你们搞忘了。”,然后又给它们提去一桶。夏俊军的火烧完了,他自己对自己说道:“喂猪还是挺简单的嘛。”,锅里没有猪食了,他往锅里加了两瓢水,想洗一下,但是不知道怎么洗。吴大志走过来了说:“我来,你们现在还不会,慢慢学,农村的活简单,但是多,又都是一些体力活,刚开始你们肯定会觉得累。但是我觉得你们没问题,干得下来,你们有毅力。”
夏俊军说:“吴叔叔,您放心吧,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吃了饭收拾完已经很晚了,夏俊军他们找了半天没有找到开关,就问道:“吴叔叔,家里面没有灯吗?”
吴大志说道:“煤油灯啊?有,在小云睡的那间房里。”他现在叫戚丞云叫做小云,夏俊军就直接叫俊军,王小东叫小东,陈辉叫小辉,他说叫名字太麻烦而且不够亲,知青们也很高兴他这么叫,听起来确实亲切一些。吴大志把“没有灯”听成了“煤油灯”。王小东又从新说道:“叔叔,不是煤油灯,我们说的是电灯。”
吴大志说:“哦,我们这里还没有电灯呢,你们要做什么?”
夏俊军说:“我们想给家里写封信,让家里的人知道我们现在很好,也好让他们放心。”
吴大志说:“哦,哎呀,你看我这个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耽搁了你们一下午的时间,今天下午就该让你们写信的嘛。”,他说完急忙进了以前睡的屋子里面,在一个抽屉上拿了一盏煤油灯,他拿到现在睡的房间说道:“这一盏你们搭伙用,小云那边我再找一个。”,他从裤子都里把那个小木盒拿出来,从里面拿出火柴把灯芯点燃,看到摇摇晃晃着微弱的灯光,吴大志焦急的又说道:“拐咯、拐咯。我好久没有用它了,忘记了没得油了。都怪我,让你们写信都写不成。”
夏俊军说道:“叔叔,我们明天再写,反正今天大家都累了。就好好休息吧。”,他们看到吴大志自责,心里过意不去。王小东小声的跟同伴说道:“早知道就不要提写信的事了。”
戚丞云说:“叔叔,不要紧的,我们既然都在您这里住下了也不急这一会儿,明天写都一样。”
吴大志说:“没办法,也只能明天再写了,那就都睡觉吧。”
夜晚的房间里一片漆黑,戚丞云从来没有在这样的环境里睡过觉,以前她睡觉灯的开关都是在床头,躺在床上后随手就可以把灯关掉。现在她要先把房间门关起来再摸黑走到床边,本来就很黑的房间,再把门关掉可以说是伸手不见五指。她走到门口,然后转身向着床走过去,一边走一边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刚好七步走到床边,然后她又来到门边把门关了,强忍着恐惧,嘴里数着步子,走到第七步伸手摸了一下,果然摸到了床。但是躺在了床上她还是害怕,毕竟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本身就怕黑,心里反复的默念着“一切牛鬼蛇神都是纸老虎”,不知过了多久,实在是困得不行了才终于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都被后面公鸡打鸣的声音给吵醒,王小东拿起床头的闹钟一看,发现才6点不到。夏俊军小声问道:“现在几点了?”
王小东小声说:“还早呢,才5点40。”
陈辉也小声的说:“再睡两~两个~小时。”然后都闭上眼睛瞬间入睡。戚丞云也被打鸣的声音吵醒,她朦朦胧胧的睁开眼睛看见还是黑的,又睡了去。其实屋子外面天已经蒙蒙亮了,只是房间没有窗户光线不好而已。
过了没多久,又听见了鸡打鸣的声音,他们再一次被吵醒。王小东又拿起闹钟看时间,夏俊军又小声问道:“几点了?”
王小东小声说:“才6点过几分。”
陈辉也小声说:“还还~还~早呢,再~再睡会儿。”
夏俊军是挨着吴大志睡的,他翻了一下身想继续睡,但是当他翻过身来的时候发现吴叔叔已经不在床上,一下子他就撑了起来,摇了摇王小东说道:“起来了起来了。”
王小东抬起手乱拍了一下说道:“还早呢,再睡会儿。”
夏俊军又说:“吴叔叔都起床了。”
王小东一下子撑起来说:“啊?”然后看了看里面那个铺位上确实没人,难以自信的说:“这么早!”,然后他又把陈辉摇起来。戚丞云也睡醒了。折腾好几天了,昨晚算是睡得好的。
吴大志煮好了粥,捞了一点泡菜,吃完后他又把牲口喂了就去上班去了,留他们跟奶奶在家里。他走时夏俊军他们还在洗漱,跟他们打了招呼:“你们吃了饭收拾好了就写信吧,早点拿过去他们好派人送到镇上去,我中午不回来吃饭,你们不会弄的就问奶奶。”
他们答应道:“嗯,好的,吴叔叔。”。洗漱完后戚丞云去了奶奶房间里,奶奶的房间里有个起夜用的尿桶,她进去后就闻道有一股臭的味道,下意识的用手捂住鼻子,说道:“嗯?奶奶,你房间里这么有股臭味啊?”,然后看见有一个尿桶在奶奶床边,忽然想到了奶奶腿脚不便,才觉得有些失礼了,又说到:“奶奶,我先扶您出去坐会好不好?早上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她上去要扶着奶奶,可是奶奶不愿意的说道:“等我先把这个桶提出去倒了。”,老奶奶觉得很不好意思,城里来的孩子哪里见过这些。
十八
戚丞云说道:“奶奶,没事的,这些事以前您的孙子不也做嘛,先在我们也一样可以做。来吧,我先扶您出去。”,夏俊军看见戚丞云扶着奶奶到了门口了也跑过去帮忙。戚丞云说道:“你来扶奶奶出去坐会,我把这屋子打扫一下。”,然后一只手捂着鼻子,一只手提着尿桶去了厕所。旁边的夏俊军他们看见了都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夏俊军说道:“以后我们应该立一个规矩,我们住在吴叔叔家里,那么打扫卫生就是我们的责任了,今天就由我和戚丞云打扫把,明天就换你们,我们轮流着值日,这么样?”
王小东说道:“好啊,这样好得很嘛,不愧是当过兵的,出的主意就是好。”
陈辉说道:“那打打~扫卫生包包~包括什么?有洗~洗~洗碗做~做饭吗?”
夏俊军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对,洗碗、做饭、扫地,还有给奶奶倒尿桶。”
王小东和陈辉点点头,王小东说道:“那行,你去吧,今天轮到你了。”
从起床开始一直忙到差不多十点他们才干完所有活。然后开始写信,信签纸和信封他们都带着过来的。他们既然是知识分子,那么钢笔、书、墨水、记事本,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几个人写的信内容都差不多,像是“路上一切顺利,到达目的地了一切安好”之类的,总之告诉家里人的都是各种好消息,然后问候家里人的情况,叫他们不要担心。写完了装好信封跟奶奶说了一声就去村委会去了。走在路上夏俊军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他在想跟他在一起的这几个人,这些人几天前都还不认识,转眼间就住在了离家乡千里之外的同一个屋檐下,难道这就是缘分么?他看着两边的田野,又看看远处的山,在心里说道:“我当初一心想要去到的地方就是这里。我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到了这里,那么我该做些什么?我该怎么做?”
戚丞云看着夏俊军今天走在路上一句话都没有说,以为他有什么心事,问他道:“你怎么了?看你好像有心事似的。”。王小东和陈辉也回过头来看他。
夏俊军说道:“我没什么心事,只是在想一个问题。”然后看着他们三人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来这里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做?”,面对这个问题,所有人都跟他一样,表情迷茫,眼神迷茫,他们的回答也是迷茫的,全部甩着头说“不知道。”
夏俊军又说:“那我们来这里的目的你们知道吗?”
王小东激情地说:“这个当然知道啦,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奉献自己,为了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出一份力。”
戚丞云也激情地说:“对,我们要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我们的力量很小,小道微不足道。”
陈辉说道:“那我我~们该该~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难倒了他们,他们有激情,有理想,他们都曾经说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可以燃烧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可是现在面临的问题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还缺少一个目标或者说是一个任务。
王小东说道:“你们说我们到了这里了,按道理应该给我们安排点事情做吧,要不等一下我们见到了胡书记和周主任的时候问问他们,怎么样?”
夏俊军说:“嗯,你说得对,应该问一下。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问呢?”
戚丞云说道:“这还能怎么问,直接问就行了呗。”
他们来到村委办公室的院子里,院子里静悄悄的,静得在院子门口都听得到后面的鸡和鸭叫的声音。王小东说道:“这好像是没人在啊。”
夏俊军说:“先进去看看,说不定在后院里面呢。”。他们来到了里面,看到胡书记和周主任在右边的一间办公室里面正看着什么文件,看得很专注,都没有发现有人来了。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夏俊军走到门口去轻轻的扣了三下门,说道:“胡书记、周主任你们好。”,他们抬起头来看见是夏俊军,胡书记说道:“哦,小夏过来了。”
夏俊军说:“嗯,我们把信写好了,是来请您帮忙寄信的。”
胡书记说:“好,拿进来吧。”。他们都进到办公室里面去把信放在了桌子上,正想着怎么跟胡书记开口说他们想问的问题,可没想到胡书记先开口说道:“我这下午就要去县里,看到桌上这一堆的文件了吧,这些都是关系到我们洞拐子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文件,马上就要施行制度改革了,我们村也要修建农场,拓宽道路了。”
周主任说道:“你们胡书记跟我说过,要你们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我昨天都还在想怎么才能不埋没了你们,现在可好了,你们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夏俊军他们听了高兴得很,一腔抱负也要有施展的机会才能实现,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夏俊军高兴的说:“你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只要你们下任务,我们保证尽全力完成。”其他人也点头表示跟夏俊军一样的想法。
胡书记一脸笑容,他高兴的是夏俊军他们很积极,说道:“你们的态度我和周主任都很欣赏,你们先回,具体的工作,等我和你们主任从县里回来了再说。”
夏俊军他们谢谢了两位领导后离开,在回去的路上高兴得跳了起来。
在他们离开后有一个邮递员刚好到村委会,他们还回头看了一下。戚丞云看到那个邮递员时说道:“我们运气真好,你们看,我们的信刚送进去,就有邮递员来了。”
王小东说:“这就是双喜临门啊,哈哈哈哈。”
邮递员进了院子左看右看,看到了右边的办公室有人就上去敲门,说道:“你好,这里有一封你们村的信。”
周主任过去接过来,看到是写给吴大志的,跟邮递员说道:“嗯,好的。我们这里有几封信要寄到外省的,刚好你来了就一起带上吧。”,他把那几封信给了邮递员。
胡书记说道:“小兄弟,我们这几个信件要挂号,你等一下,我写个信给你,你回去拿给你们邮局的胡科长,把那些信也给他,你就告诉他是洞拐子村胡书记找他帮忙。”
邮递员收了信,装进了口袋里说道:“嗯,放心吧。”然后骑着自行车走了。
中午了,喇叭里又响起了声音,今天是煮饭的张阿姨的声音,“学校里面干活的,收工吃饭了。”,她的声音粗犷,周主任说她的声音气势如虹,传得远一些。
在吃饭的时候胡书记把收到的信交给了吴大志说道:“你的儿子都给你写了两封信了,这是第三封了,你也不跟人家回一封过去。”
吴大志收到信很激动,马上就拆开了看,一边看一边说:“寄信不花钱嘛,长途信件的几分钱都够他一天的生活费了嘛。”
旁边的人问道:“老吴,这次你儿子给你说了些啥子?”
吴大志高兴的说:“哎呀,他老是给我说他在学啥子,看了些啥子书,我又懂求不到,不过他说他过得很好,学校的同学们很友善的,对他都很好的,叫我不要担心。嘿嘿嘿。”
胡书记说:“你也该给吴源回封信了,让他也安下心,正好我们吃了饭要去县里面,你把饭吃完就给人家写封信。”
吴大志说:“信就不用了,我等下给你点钱,你帮我汇给吴源。我在屋头又没有啥子变化,写信说什么嘛,几个字用不着浪费那些钱。”
吃过饭后吴大志从裤腰里翻出一个小口袋,打开来里面是一些散碎的钱,他全部掏出来整理了一下,有好几块,全交给了胡书记。胡书记看着他说:“你不留一点啊?”。他笑着说:“我留着做啥子嘛,我又不用。”,然后转身去找了一个阴凉的地方坐着,掏出烟斗和小木盒,从小木盒里面拿出一片烟叶卷起来。胡书记看着他一个人抽烟去了,无赖的摇了摇头,他很体谅吴大志。
还没休息一下胡文兵和周富顺就骑着车到县城去了,他们办完事就直接去邮局,胡书记在邮局写了一封信,信封上面的地址是寄给吴源的,吴大志不写,他就用自己的身份给吴源写。然后把信和钱一起汇出去,手续费也是他出的。周富顺跟胡文兵说:“你真是太有心咯。”
希望读这本小说的读者们能给我一点建议或者意见,很期待您的评论,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