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十三
      胡书记和周主任马上笑起来,他们总算是把这个事情办好了,早上去接人的时候在县政府他们的领导让他们交报告,他们两人拿不出来,还被说了一顿,现在心里松了口气。胡书记说道:“这个事情你把心放到肚子里面去,知青的思想工作我们来做。但是我有个条件,你要把他们当自己的亲生娃儿来对待。”
      吴大志说:“那是当然,我的娃儿是娃儿,人家的娃儿也是娃儿,肯定不能让人家在我自己屋头吃了亏嘛。”
      周主任笑着说:“这个我们是放心的,我们都晓得,从小到大吴源在家里都没有挨过打,一方面是你舍不得,二一个是吴源这个娃儿真的懂事听话,还有你教育有方。你再看看其他家的娃儿,那家不是三天两头的打得哭爹喊娘的,所以说把这些孩子交给你我们是最放心的。”
      胡书记说:“那就这样定了,我现在跟他们几个工人说,喊他们先去我家里把我剩的几十块小青瓦搬过来,下午拿起家伙到你家去。”
      吴大志听说瓦是胡书记家里的,马上说道:“哎呀,胡书记,谢谢你了,但是我现在没有钱,这些瓦先欠着,二天有钱了一定还给你。”
      胡书记说道:“你有这份心就够了,这个事是公事,不是私家的,这些瓦就当是我为政府做的贡献,不要你的钱了。”
      下午他们就都去了吴大志家。手里没拿工具的工人都主动去帮知青们搬东西,夏俊军和戚丞云还有王小东一个劲地说着谢谢。陈辉闭着嘴不好意思说,生怕一个谢字要说很久,使劲的鞠躬。王小东走在路上的时候就工人们吹牛,说道:“我在城里也做过工人,不过我的工作是在机械厂里边,车床你们见过没有?”
      工人没摆着脑袋说:“没见过。”
      王小东一边说一边比划,他把一只手举过头顶说道:“那车床这么高”,然后两只手展开往两边使劲划,说道:“那车头这么大”,再接着往前跨了两大步,又说道:“这么长。它转起来的时候轰轰轰的响,把一块铁放在上面,它的刀片呲呲呲的就像削泥巴一样两下就把那块铁削没了。”
      那几个人听得入神,觉得王小东说的这个东西很神奇,他们感到惊讶,说道:“哦呦!这个东西这么厉害啊。”。有惊讶的,也有好奇的,有个人就问道王小东:“你说的这个东西叫车床,那它到底是车呢还是床呢?”
      王小东听了这个问题,忽然觉得有点被难住了,他在厂里也就算个打杂递东西的,从来没有研究过机械方面的知识,图纸都看不太懂,至于车床为什么叫车床,他也更不知道了。但是如果回答不出来,那不就太尴尬了嘛,所以就瞎编乱造着说:“车床嘛其实就是要把它分开来理解,车能跑,床不能跑。所以这个车床就是不能跑的车。我这样说你们能明白吧!”
      他们听得糊里糊涂,摇着头,有个人却好像明白了,积极的说:“我晓得了,意思就是不能跑的车,就叫车床。”,众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嗦。”。王小东也感觉很不好意思,但只能附和着说:“嗯,差不多,大概就是这意思。”
      王小东跟边上的夏俊军小声说道:“他们的求知欲好强啊!”
      夏俊军说道:“谁叫你爱吹牛。以后你知道少说话多做事了吧。”
      吴大志家住在村尾,从村委会出来右转一直沿着大路走,大约十几分钟就到了。从大路边上转进两块稻田之间的一条小田坎路,走过去有一个晒坝,晒坝正对着大路这面和右边连着一共有四间房屋,右边这一间是老人住的,依次往左是吴大志住的,再过来是吴源住的,人住的是瓦房。最左边还有一间是猪圈也是厕所,是茅草房。吴大志跟两位领导说猪圈不漏水,房顶上的茅草是没年都换的,人住的地方才漏,三间房子都一下雨就漏。
      晒坝上有两只小奶狗,是亲戚给他送过来的,乡下的习俗是狗不能白送,因为狗是财,送狗就是送财给别人,所以吴大志必须得意思意思,就给了亲戚两个红薯。后来给两只狗起名叫大红薯、小红薯。
      要说劳动人民的执行能力还是挺强的,进了晒坝就开始铆得劲干,搭梯子上房揭瓦的,拉起锯子锯大木的,个个身手灵活,动作娴熟。吴源的奶奶本来在房间里躺床上休息,听见有动静后爬起来,她弓着腰,手里杵着木棍,小步小步的慢慢挪到房间门口,一只手杵着木棍另一只手扒着门框,看了一眼在晒坝里干活的工人,然后歇了口气说道:“儿啊,家里来这么多人,是做啥子的啊?”
      吴大志听见是老妈的声音,回过头看见老妈站在门口,赶紧过去搀扶着,问道:“妈,你中午吃饭了没有?”
      老奶奶慢慢的说:“吃了,我用红薯煮的稀饭。还剩一些没吃完的,倒给两个狗仔吃了,它们爱吃得很。你们吃饭了没有?”
      吴大志回答道:“我们吃过了,妈,这些人是来帮我们盖瓦的。”。老奶奶听了高兴的合不拢嘴,说道:“要得啊要得。”她再也不用在下雨天用盆在屋里接水了,再也不用雨水多的季节里睡好几天潮湿的被褥了,再也不用盼着出太阳才能把被雨水淋湿的被褥拿出去晒了。她高兴又激动的跟干活的人说:“谢谢你们咯,谢谢你们咯。”,高兴过后老奶奶又担心,她问扶着她的儿子:“你喊这么多人来,你有钱给人家啊?”。拮据一辈子的老奶奶不得不担心,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现在连瓦都买不起,怎么会请得起这么多工人。
      吴大志又把老妈的手放到门框上说:“妈,你先站好。我去给你拿个椅子。”他走到自己住的房间里拿出来一把椅子放在晒坝里,这椅子也是他自己用竹子编的,家里的座椅板凳都是他做的,做工很好还结实。他又来到母亲的身边说道:“来,我扶你过去晒下太阳。”,他们两人一步一步的走到椅子那边去,老奶奶说:“大志,钱应该存着给吴源上学用,我们现在能过得走,不要紧的。我们本来就穷,孙子在那么远的地方不晓得过得怎么样,我们该多给他点钱给他买吃的。”
      吴大志说道:“嗯,妈,这些我都晓得的。这次盖瓦是政府帮我们搞的,不要我们出钱,你看胡书记和周主任都在这里的。”

      十四
      胡书记、周主任两人就站在旁边,听着他们母子两人对话感觉得心酸。老奶奶对着他们两人连连道谢,说道:“真是谢谢你们咯,真是好政府,我儿子那里来的福气得到你们帮助哦。”
      胡书记说道:“您不用谢我们,只需要些政府就行了。您这是托了您乖孙子的福,还有这几个年轻人的福。”他指着那边跟两个小奶狗玩得很高兴的知青说道:“他们是您孙子上大学的城市里过来的,从今天开始就要在您这里住下了,您同不同意啊。”
      老奶奶首先想到的是人家是城里面来的,跟吴大志一样,就怕人家嫌弃,她表情略带焦虑的说道:“啊?那是大城市里来的啊?那怎么行,怕是住在我们这里要委屈他们哦,我们这条件差得很。”
      周主任哈哈笑道:“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您的儿子跟你一样的想法。”
      胡书记说道:“阿姨,您也放心,我们都给那几个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了,而且他们的思想觉悟都很好。我们也给您儿子说了,这几个孩子只有住在你们这里才放心。”,说完他把夏俊军他们叫过来跟他们说:“这位是你们吴叔叔的母亲,以后你们就叫奶奶。”
      夏俊军听到奶奶说怕他们委屈的时候就打断他们逗狗了,并且把他们叫上来到了老奶奶后边,其实不用胡书记说,他们自己也是很愿意发自内心的叫这位看上去和蔼可亲的老人家叫奶奶,因为感觉得到,吴大志一家人是真的很淳朴善良。
      他们在奶奶面前都像是小孩子一样,排成一排。夏俊军说道:“奶奶,我们虽然是城里来的,但我们也是人民的孩子,如今天下人人平等,您不要怕我们委屈,能跟你们这样淳朴善良的人在一起生活,应该说是我们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
      王小东笑嘻嘻的说道:“对,奶奶,以后我就是您的孙子。”
      戚丞云说道:“奶奶,您放心吧,我们不怕吃苦,农活我们也能干,不会的我们可以学。”
      陈辉虽然口吃,但此时不能不说:“奶...奶,我我~们不不不怕...累,”他指着王小东说:“他他他...说得~对,我我~们就就就...是孙子。”。其他三人觉得很无语,怎么他嘴里说出来我们就好像成了所有人的孙子了。
      奶奶听了这些话心里都乐开花了,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我这么大把年纪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懂事的孩子来给我当孙孙,就是怕你们可怜了哦。”说着说着老奶奶好像要哭起来似的。
      周主任见状拉着夏俊军他们说道:“好咯好咯,你们去看看师傅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几个孩子走开后,吴大志说道:“唉,妈,你哭啥子嘛,这不是好事吗。”,老奶奶轻轻的推了他一下说道:“我没有哭,我高兴着勒,你快去帮忙去。”,吴大志答应着,然后去干活了。
      胡书记来到两个师傅锯木头的地方,又把知青们叫拢过来,说道:“今天你们的王领队给我说了,要我帮你们寄信回家去报个平安,你们自己把信写好,地址写好,明天拿到村委会交给我,我给你们寄回去。还有,今天开始你们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如果有啥子问题,就要给我说或者给你们周主任说,周主任是我们村的村长。今天我还有事情,不能在这里帮你们全部安排好,你们也不是下孩子了,吴叔叔也会安排的。”说完了又让他们散去,然后把吴大志叫过来,跟他交代说:“今天开始这几个娃儿就是你家的了,你要对他们负责,有啥子是要先第一个跟我和周主任汇报,他们的衣食住行缺啥子也要告诉我们,先让他们适应几天,过后我再来安排工作。”,吴大志点着头答应道:“诶诶,好的,要得。”。胡文兵叫上周富顺准备要离开,吴大志说道:“要不吃了晚饭再走嘛!”。
      胡书记回道:“吃啥子晚饭哦,还有事情,我们先走了。”
      看着胡书记和周主任走后,吴大志一拍大腿,说道:“哎呀~拐咯,开水都没有让他们喝一口就走了。”,他现在才想起,师傅们干了活也还没喝一口水。他家里也没有专门的厨房,唯一能做饭的地方就是在奶奶住的房间侧面,也就是靠着大路这边用几条圆木棍撑起的一个很简陋的小棚子,顶上盖了一些小石板。
      吴大志来到厨房准备去烧开水,却看见老妈一手杵着棍子,一手提着一个水壶走出来了,他上去接过水壶放在地上心痛的说道:“你的腿脚不方便,怎么能干这些事情。”,这时戚丞云看见了,赶紧跑过去说道:“叔叔,您扶奶奶去休息,我来给师傅们倒开水去。”
      吴大志说:“诶,好勒。那个棚子里面有个木桶,你在里面拿几个碗给他们喝水。”
      夏俊军、王小东、陈辉三个男的在梯子下面给师傅递瓦。戚丞云两处都不要她帮忙,房顶上的师傅说:“你是个女娃儿,还是不要到这里来帮忙,你去看看两个锯木头的师傅需要帮忙不嘛。”。锯木头这边的师傅说:“我们这个事体力活,女娃儿做不了勒,你去看看盖瓦那边嘛。”,两边的师傅把她像皮球一样的踢来踢去,她感觉很无赖,也很无聊,就干脆站在那里看两个师傅锯木头,看得他们都不好意思了,两个师傅终于说道:“你找个扫把,把地上的木屑和锯下来不要的收拾到他们煮饭的地方去吧。”,戚丞云这才放松了,有了事情做就不是一个无用之人了。
      路上有人路过,看到吴大志家里这么多人干得热火朝天,就走过去看热闹,大老远的就叫着:“老吴,你家在翻修了哇。”
      农村的人都很喜欢看个热闹,不论自己手里有没有农活要做都会先放在一边,然后不管好事还是坏事,待离开后他会立马传片整个村。在那个通讯方式落后的年代,除了靠村委会的喇叭,他们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传播速度竟也是相当的快。
      吴大志听见外面有女人的声音在喊,不慌不忙的从她母亲房间走出来对着那女人说道:“呦,是二嫂啊,我吴头漏水凶得很,只是盖几张瓦。过来坐一下嘛。”,这个女人是他远房表哥的媳妇,平时闲话不是一般的多,吴大志本不想理她,但她都快到了自家的晒坝上了,就出于礼貌的叫过来坐一下。村里的人都叫这女人吴二嫂,因为不仅闲话多,吵架也厉害,几乎没人敢主动招惹她。
      吴二嫂不拿自己当外人,来到晒坝上看见有一把椅子,直接拉过来坐下说道:“早就该盖一下了,大妈年纪老了,经常住潮湿的对身体不好。”,吴大志的父亲在吴家亲戚中岁数最大,所以跟吴大志同辈分的都管他母亲叫做大妈。吴大志给她倒了一碗水过来,笑着回她的话说:“对,但就一直没有钱买瓦,所以就一直拖着。”

      十五
      自从吴二嫂坐下之后眼睛就一直到处看,发现有几个穿着上档次的年轻人,她立马想到这几个就是中午刚到村里来的知青。她和一个朋友中午就在村口的迎接队伍中,当时杨老三跟刘宽打架是她们也在旁边看着热闹,周主任叫散去的时候她才想起午饭没做,跟她朋友说回去做饭,她那个朋友叫她吃了饭来家里玩,现在她就是在去她那个朋友家的路上呢,看见吴大志家里在弄房子又坐了下来。她的脑子也不笨,看到这几个知青就猜他们肯定是要住在吴大志家里了,以前村委会的人找过她家,但是她没有同意。她对吴大志小声的说道:“你真的是个老实人,村办公室的人说住在你家就让他们住在你家了啊?”,她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别人听见。
      吴大志说:“这是领导干部的安排,而且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啊,他们住在这里还能帮忙做些事情。”
      他二嫂听完他说的话,表情变得有些紧张,嫌弃的看着吴大志,然后用尖酸的语气对吴大志说:“你怎么这么笨,当官的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啊?四个人一天到晚要吃、要喝、还要住在你屋头,你以为你是地主么?”。这话让吴大志听了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他显得很不高兴,但是不想跟一个女人去计较什么,手里拿着一碗开水本来是要给二嫂的,结果自己端着一口喝了下去转身就走。
      在锯木头的师傅看见吴二嫂刚才对吴大志指指点点,现在吴大志又不高兴,大概的猜出来是吴二嫂这人惹得。吴二嫂在村里这些爷们心里是一个泼妇形象,在干活的这些人对她都没有好映像。有一个师傅故意把声音放大了说道:“吴二嫂,你在这里干啥子哦?太阳坝里面坐起不晒啊?”这个师傅的话里有让她走开的意思。
      吴二嫂看见吴大志走开了没有要搭理她的意思,自己也想走,听到在干活的人说她,她也大声的回道:“你管得宽。”,然后离开了。
      房顶上漏水的地方都已经全部盖好了,师傅们干活配合得很默契。四个师傅从房子上面下来,三个知青小伙子在下面帮忙扶着梯子,师傅们下来后夸着他们说道:“可以的嘛,你们干活手脚挺麻利的。要不是你们帮忙递瓦上去,我们估计还要干一下才搞得完。”
      此时太阳还没有落山,盖瓦收拾完了,锯木头的两个师傅还在使劲的拉着手里的大锯子。吴大志正在煮饭,看见房顶上的师傅下来了,他说道:“你们休息一下,今晚我杀一只鸭子招待你们。”。几个师傅长期以来都是和吴大志在一起干活的,他们都知道吴大志的经济状况,他家里的这些牲口都是养大了要拿去卖钱给儿子读书用的,平时他自己都舍不得吃。
      看见吴大志要去抓鸭子,这些师傅都阻拦,说:“不用搞这么麻烦,能吃饱,有几颗花生米下酒就要得了。”其他人都跟着说道:“就是就是,随便整两个青菜就行了,我们又不是外人。”
      吴大志不听他们的,犟着说:“平时都是你们请我去家里面吃饭,我请你们的时候就都推脱说不来,我晓得你们这么想的,就是想帮我节约一点。但是今天好不容易都来了,我肯定要招待你们一回嘛,杀一只鸭子不要紧,今年喂得多。”说着就往他家房子后面走去。这四个师傅见他执意要去,也就让他去了,不过还是不忍心,有个人说:“那你要弄鸭子给我们吃,我们也不能白吃,我家里还有两斤酒,才打的,我现在去把它提过来。”,另一个说:“我回去提点花生。”,还有一个说:“那干脆今晚上就多整个硬菜,我家做豆腐卖勒,我回去拿几块豆腐干来。”,最后一个说:“那你们去嘛,我在这里帮忙锯木头。”
      王小东和陈辉想去看抓鸭子,就跟着到了房子后面去。房子后面和两边全都是田,稻谷收完后又在里面种了菜,吴大志把牲口养在房子背后,用竹子编的栅栏围起来,一面靠着房子的墙壁围成了一个半圆,还开了一个小门,小门用两块布条拴着,里面有鸡和鸭加在一起十二只。本来吴大志养了10只鸡10只鸭,后来死了几只,又被偷了几只,现在就只剩这些了。鸡鸭被偷的那天他在这房子后面气了很久,还气哭了。吴源上大学用了他的所有积蓄,今年庄家收成不好,人要吃,牲口要吃,还想着准备卖掉一些粮食给吴源做生活费,本想等着牲口再喂大一些也拿去卖了,谁知道又遇到了贼。他们两人来到后面的时候吴大志都手里提着一只鸭子过来了,王小东说道:“叔叔,这么快就抓到了。”
      吴大志笑一笑说道:“要不然呢,你以为鸭子很难抓啊?”,王小东看着他手里提的肥鸭嘎嘎的叫,嘿嘿嘿的笑着不说话。
      陈辉结结巴巴的问道:“鸭子~不不不~是一直在在~水里吗?怎么那里里里面没没有水啊?”
      吴大志说:“我有空的时候会赶它们到前面堰塘去,平时都是关在这里,不用一直下水,喂饱了就行了。”
      戚丞云在那里又没事做了,一直逗着两只小狗玩。两个师傅叫她扫锯下来的木屑,她拿着扫把就一直扫,师傅锯了一点下来她就扫,锯一点下来她就扫,师傅嫌她碍事就让她在旁边休息,跟她说:“你先自己玩一会,等锯完了再来扫吧。”,她看到夏俊军过来了就高兴说道:“哎呀,你们可算是来了,我都无聊死了,要不是这两只小狗,我都不知道该干嘛。咦?胖小东和陈辉呢?”
      夏俊军说道:“哦,他们去帮吴叔叔抓鸭子去了。”。戚丞云说也想去看,跳着跑过去,结果正好撞见吴大志用刀抹鸭子的脖子,提着鸭脚把鸭子倒过来,鸭子的血顺着脖子流到一个小碗里哗啦啦的响,戚丞云看见了“啊”的一声大叫。吓得所有人都响她看去。
      夏俊军问道:“怎么了?”,王小东和陈辉赶紧跑过去她拉走。王小东说道:“没事,她就是看见杀鸭子了。”,把她拉到一边后她自己蹲下埋着头哭了起来。王小东和陈辉不知道怎么办,把叫夏俊军过来,夏俊军过来后说:“你哭什么?又不是没吃过,你在武汉吃过烤鸭吗?”
      戚丞云抬起头来,梨花带雨的点着头说:“吃过。”
      夏俊军又问:“香不香?”
      “香。”
      “那你还哭什么呢?”
      戚丞云说:“我看见它流血了~”,埋着头又哭起来。
      夏俊军跟王小东和陈辉说:“好了,没事了,去帮忙把。”,他们都走开了让她一个人在哪里蹲着继续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