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风絮飘残已化萍 ...

  •   回到雨花阁,我当这件事没发生过般地将它收进箱子里,不想跟任何人提起。曦和问我手上的伤的时候我随口胡诌了个理由,或许她知道我不想说,所以很尊重我的没往下问。

      接下来几个月过得很平坦,除了五月戊申那天御史张瑗上请毁前明内监魏忠贤墓让我和曦和颇为畅快地庆祝了一番之外,几乎没发生什么大事。

      本来曦和今天说好要拉我一起来体元殿来给十三送点心的,谁知到了下学的时辰我这个药罐子什么事儿都没有,反倒是她这个平时最健康的宝宝一下子受了风寒。无奈之下,只好我一个人跑这趟了。

      走进体元殿,一个瘦削挺立的身影从身边走过,仿若仙人一般,快到我只来得及请了个安就不见人影了。

      法海,佟佳氏,字渊吝,号陶庵,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舅舅佟国纲次子。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时年二十三岁,改庶吉士,命在南书房行走。四十四年迁侍讲学士。官至兵部尚书。著有《悔翁集》。康熙三十七年被命为皇子之师,教导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当时法海只有二十七岁是整个康熙乃至整个大清朝最年轻的皇子之师。后来十三和十四一为辅佐雍正江山的世袭铁帽子王,一为替康熙平定西藏的抚远大将军王,被史学家并称为帝国双骄,做为师傅的法海功不可没!常常会被民间故事影响把法海这个名字往得道高僧上联系,所以每次见到他总是会给我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如果说纳兰家还有一定程度的书香成分的话,在一佟半朝的康熙时代,佟佳氏就是彻底的权臣之家了!法海顶着皇上表弟的身份却远离权势争端,潜心治学,严谨从政,是佟家罕有的不玩弄权术的人。在他的《松心日录》:陶庵尚书句云: “自谓侍臣趋直早,不知深殿已宵衣。”国朝家法之善,莅政之勤,实是度越千古,比隆三代,诵尚书此诗,益令人职思其居不敢怀宴安之念也。”

      博学鸿儒,皇子师傅,世家子弟,权臣外戚……集众多矛盾于一身却融合得完美……

      “董鄂格格看什么呢?人家儿子都快赶你大了!”十四嘲讽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没空理会他的阴阳怪气,我叹了口气,没回头神色如常地答道:“先生的气质让我想起很多人,很多我神往已久却无缘得见的人。”

      “好严肃啊!是哪路神仙这么大神通,能让我们董鄂格格神往到连眼前我大清第一美男子都视而不见?说来听听!”单手托腮地将俊脸在我面前放大,夸张地摆了一个困惑的表情。

      耍宝是吧!还真的哩!大清第一美男子,亏你说得出来!别说大清了,放眼紫禁城,谁是第一美男子大伙儿心知肚明!你连你们家你最好看的都不是,还大清呢!当我没见过你九哥是不是!

      转身看着他,清清嗓子犹豫道:“他是不是神仙我是不知道了,不过咱们大清第一美男子……我好像还有点印象。”

      十四白了我一眼不耐烦地嘟囔道:“喂!好了,我知道是九哥了!谁让你刚刚一副花痴的样子只顾看着表叔,吓吓你让你回回神!还大家闺秀呢,太丢人了!”

      “那,谢谢您哦!”你才花痴呢!那叫景仰,懂不懂啊!

      “不客气!”眉毛向上一扬,一脸得意。

      厚脸皮!

      “对了,挺冷的天你跑这儿干什么来了?虽说现在是五月,但京城里风还是挺大的。雨花阁离这儿虽说不远,可坐车怎么也得半个时辰!你就不怕把自个儿吹坏了?”

      我轻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篮子“公主啊,心血来潮跟含烟学着做点心。说好一起送来的,结果自己又病了,只好让苦命的我跑这趟了!”

      “八姐做的点心?”他打了个冷颤,一脸吓到的表情直往后缩:“靠不靠谱啊!”

      又不是飞痕的刺绣,有那么严重吗?

      我不禁觉得好笑,一边往外拿盘子一边满脸认真地答道:“谁知道,我是没敢吃!不过公主说了:您可以等十三爷给您试完再吃!”

      “八姐真偏心!”他随手捏起一块桂花糕,漫不经心地问道:“对了,你刚刚说先生的气质让你想起的是谁?差点儿让你岔过去!”

      别说,他和你还真有缘!

      “仓央嘉措”

      他盯着我微微愣了一下:“六世达lai?你知道他?”

      六世达lai仓央嘉错是西藏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是位传奇式的人物。

      康熙二十一年,五世达lai圆寂,掌握拉萨政教实权的第巴桑结嘉错匿不发丧,袒护准噶尔以残喀尔喀蒙古,复唆准噶尔以斗中国,又外构策妄阿喇布坦,内閧拉藏汗,遂招准兵寇藏之祸。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由俘虏处得知五世达lai已死的消息,大为震怒。遂派遣使节前往责问第巴,第巴惶恐之间一面上书请罪一面派人寻了一个十五岁的灵童做为五世达lai转世。而这个15岁的少年,便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浪漫诗人,受西藏人民尊敬和爱戴的六世达lai喇嘛仓央嘉错。

      和其他转世灵童不同的是:仓央嘉措并不是从降生那一刻开始就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环境和任务,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自由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他没有压抑自己热情的习惯,他有自己的朋友,更有自己的爱人,他在佛经与爱人之间苦苦挣扎徘徊,却找不到出路。他只能将满腔悲愤化作一首首情诗来表达内心深处最无奈的感慨“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qing人一片心。”“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qing人挂眼前。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康熙四十四年,拉藏汗召集拉萨各大寺庙的活佛对仓央嘉措进行审判,指斥仓央嘉措“耽于酒色,不守清规”,“非真达lai”,要求将其废黜。但活佛们意见不一,拉藏汗又上奏朝廷,奏请康熙皇帝将其废黜,康熙帝出于对西藏地区的安定的需要,同意将仓央嘉错“诏执献京师”。

      仓央嘉措的生死,在被官兵押送,踏上北赴京师的旅途中成了千古之迷。清史稿籍记载,康熙四十五年秋,仓央嘉措在被押至青海湖附近,病逝或被害于此地,按当时习俗行悖乱者抛弃尸骸,遂将其投入青海湖中,年仅24岁。

      仓央嘉措的一生短暂而且悲惨。宛若风中的一朵莲花,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还来不及吐露芳华,便已凋零。我不知道是应该庆幸他的解脱还是感叹他无奈。

      “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康熙四十七年,人们按照他最后一首诗里的暗示在理塘找到一个两岁的孩子,这个孩子生有异表,右臂纹如□□。七岁与众喇嘛谈经,均莫能难,盖有夙慧。人们认定他是仓央嘉措的转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七世达lai桑嘉穆错。

      或许,再一世的生命里,少了挣扎,他会快乐一点吧!

      我没再看他,低下头径自陷进自己的世界里,喃喃低吟:“‘那一夜,我听了一宿的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一丝气息。
      那一天,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想见。
      那一瞬,我飞身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喜乐平安。’第一次,只是几句最古朴的情诗就让我有想哭的感觉。不管是凄婉如《钗头凤》还是华丽似《长恨歌》,读这类文人口中千古绝唱的时候还能批一句自作自受。可他的句子真的让我感受到一种对命运发自内心的无奈!

      ‘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不是故作矫情,他是真的无能为力!

      读他的诗让我终于了解:世上真的有从一开始就挣不脱的命运。大多时候我们可以说谋事在人,可太多枷锁放在那儿让他还没开始努力就已经知道终究会绝望。也许他拥有很多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没有一样是他自己想要的!而这不想要的又是祖祖辈辈包括他自己从生下来就在坚持的信仰,这份责任是根本不能摆脱的!”

      “他让你想到容若?”

      “你不觉得很像吗?舅舅一生渴望自由却被君恩父爱所困。虽然极尽荣华但仍抑郁半生。仓央嘉措虽有万民爱戴敬仰可却连爱人的权利都没有,终其一生就只能与佛相伴,遥望苍天,忍受孤独和寂寞。此情此景,发自一心不是吗?”

      他摇摇头,沉默了会儿道:“是很像,但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容若是世家子弟,他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清楚他在有限的空间以外没有自由,就像我们做皇子的不能去闯荡江湖一样。因为清楚所以不会希冀。可仓央嘉措不同,他在自由里长大,一直到十五岁才突然被宣布失去,得到后再失去的痛苦远比得不到严重。何况,活佛不是皇帝,他没有权力!他就像一尊佛像一样,让人瞻仰.供人膜拜。
      所有人都希望在佛身上可以得到什么,没有人关心佛在想什么!一尊活着的佛像?容若虽然活得痛苦,但他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可他呢?大多时候,会不会觉得自己像个闹剧?”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锦衣玉食背后的无奈往往比贫困更让人无所适从,就像古龙先生比较的海洋和沙漠一样:“一个人如果真正同样了解海洋和沙漠,就会发现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地方,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同样无情,同样能使人类感觉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同样都充满了令人类无法忍受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人类的生命立刻就会变得像铁锤下的蛋壳那么脆弱。
       在某一方面来说,海洋甚至比沙漠更暴厉更冷酷,而且还带着种对人类的无情讥笑。——海水虽然碧绿可爱,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

      同样的,在浮华下的叹息也可能比贫穷来得更绝望!

      我不知道我自己有朝一日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境地,我所清楚的只是一个很概念的结果,但内容呢?会不会有一天我也要对着一个人人倾羡的环境独自叹息?如果易地而处的话,我该怎么办?

      尽力吧!长叹一声,暗自安慰自己:起码和他们比起来,我还可以努力的不是吗?

      低下头,浅浅轻吟:“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抬起头,怔怔地看着陪我一起低吟叹息的十四:这个任性的天子骄子,他也会有无奈吗?

      看着我满眼疑惑的目光,苦笑一声叹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会为他遗憾的!”

      伸手轻轻将我从椅子上拉起来,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眼神里的毅然可以感染到每一个人,情不自禁地去相信他。

      宣誓一般的口气郑重地说道:“寒凝,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者□□汗前些日子去世了,新继位的拉藏汗和桑结嘉错的关系很紧张,藏蒙之间的战争早晚会打响,皇阿玛也早就做好了收拾残局的准备。到时我会去跟阿玛请战,我会亲自带兵去西藏。我一定会把仓央嘉措平平安安地带到紫禁城,我会让他和他的仁珍翁姆团聚,我会想办法给他自由!他不是容若,出了西藏他就没那么多顾虑了!皇阿玛不会计较怎么去发落一个已经不会影响任何局势的人,他一定会安全!寒凝,相信我,悲剧演一次就够了,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容若了!”

      抬头望着他灿若星子的眼睛,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上来……

      胤祯,我没有办法告诉你:来不及了……仓央嘉措终究会被拉藏汗毒杀,仁珍翁姆还是会在理塘殉情,你的努力最终还是会成为永久的遗憾!这是注定,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终究无法回天……

      “你们在干什么?”门外传来四爷的怒喝,我不由得挣开十四的手,转身看向他……

      “我再问一遍:你们在干什 么?”

      抬头看十四一脸的不服气,蓄势待发地张嘴开正要反驳,连忙伸手从后面捏了下他的手指抢先答道:“回四爷,刚刚十四爷跟寒凝谈起佛法,十四爷随口问寒凝平时都看什么佛偈,寒凝照实说了却惹得十四爷大发肝火。寒凝一时委屈,就哭出来了……”

      “那他呢?”

      “十四爷?”我一脸委屈地嘟囔:“看到寒凝被他骂哭了还说嫌寒凝哭得太难听,所以勉为其难发挥一下风度……”

      “是吗?”四爷冷冷地问道:“十四,这丫头看了什么佛偈把你气成这样?非得把人家小姑娘惹哭才罢!惹了以后还得哄,你就不嫌麻烦?”

      十四低头看了我一眼,目光中虽然有疑惑但更多的是信任。转头一脸怒气地看着四爷道:“你让她自己说!”

      怔怔地看着四爷一脸的审视和那冻死人的笑意,凝神想了一下,死就死吧!抬起头,壮士断腕似的沉声道:“《论衡》”

      无暇再理会四爷一脸要杀人的怒气和十四满脸憋笑的内伤,我只想快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