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丧父  ...
            
                
                
                    - 
                          “好!好!好!”听到颜凯大胜而归的消息,多日卧病的颜继兴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看着眼前因战争褪去了初来乍到青涩的儿子,颜继兴昏黄的眼眸里满是自豪与骄傲。
  “凯儿,你真是大了。”颜继兴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慈爱地摸了摸颜凯而头,“爹终于看到这一天了,你没给咱老颜家丢脸。”
  望着父亲神采奕奕的样子,颜凯也笑了:“爹,我看您今日气色好了许多。等您康复了,我们父子一起上阵。”
  “呵呵。”颜继兴没有接儿子的话,“可惜啊,父亲看不到你成家的那一天了。”
  颜凯看着父亲炯炯有神的眼,心中突地升起一丝不妙,又把不准感觉从何而来。
  颜继兴仍兀自说着话,只是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最后几句,仿佛是在呢喃一般:“凯儿,照顾好自己,爹先见你娘去了……”缓缓地,闭上了眼。
  颜凯握着颜继兴的手一颤,愣了半晌,才不敢置信地伸出颤抖的手,探了探父亲的鼻息。安安静静的,一丝风也没有。
  众人只听见,老侯爷的帐篷中传来一声凄厉的大叫:“爹——”
  ……
  元丰二十年十二月,崇明帝国镇国侯颜继兴,薨。三军哀恸。享年五十四岁,官至镇军大将军。追封其为太子太保,谥忠勇。圣恩浩荡,特命以太师礼葬与京师。
  颜凯身披重孝,一动不动地跪在父亲灵前。三天三夜,他已经滴水未进地在这里度过了三天三夜。仿佛化为了雕像,长时间地保持跪姿,让他的身体都僵硬了。抬起头,望着画像上那个不怒自威的将领,泪水又模糊了他的眼睛。
  颜凯对早亡的母亲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打自己记事起,陪在身边的只有父亲一个亲人。这些年来,父亲又当爹又当妈,辛苦地教导自己,颜凯早已认清一个事实,有爹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与父亲相处的一幕幕汹涌地闯进了脑海——
  那个人,即使是在最忙的时候,也不会忽略他的要求——“爹,我饿了。”“凯儿乖,叫嬷嬷给你做。”“我想吃爹做的。”“好好,爹给你做。”
  那个人,即使身处险境,也不忘给他报平安——“小侯爷,侯爷来信了。”“快念!”“凯儿:近日可好?爹一切平安,不必挂念……”
  那个人,即使自己惹了麻烦,也不愿过多地苛责他——“凯儿,今日可有做过功课?”“爹……”“唉,衣服怎么破了?爬树爬的吧?你啊你,园子里的薛叔又和我告状了……有没有弄疼?”
  永远忘不了那个人在自己认真练武时偷偷露出的满意笑容,也忘不了那个人在自己夺得武状元时欣喜地表情,更忘不了自己选择踏上战场上那个人欣慰而担忧的眼神……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曾经都是自己模仿的榜样。终于,我要有出息了,可是,他却看不到了。
  父亲啊,你走了,凯儿该怎么活?突然想到了什么,他的目光一下子有了焦点,不再是之前空无一物的茫然。“唰”地抽出宝剑,颜凯凝望着画像里的父亲,嗓音由于多日未喝水而沙哑,一字一顿中却包含了太多情绪:“我,颜凯,在此立誓,今生镇守边疆,国在人在,国亡人亡!”手一抖,一缕乌发缓缓飘落,定睛看,人已经出到帐外。
  父亲,您戎马一生,没有完成的心愿,让我来替您完成。
  ……
  “圣上,臣弹劾怀化郎将颜凯。其身为人子,未恪守孝道,父守孝未满,便擅自出战。如此大逆不道之行,应当重罚。如若人人效仿,恐怕天下再无宁日。”一个礼部的官员情绪激动地在玄贞皇帝面前奏事,脸上义愤填膺的表情好像颜凯是他家宿敌一般。
  玄贞不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群臣,等待着他们的反驳。
  户部尚书张君达素来与颜家交好,此时老友的尸体尚未寒冷,却已经有人仍不住要对了颜家下手,心中也是焦急万分。当下不再犹豫,站出来奏道:“圣上,颜凯痛失父亲,反而以国事为重,一马当先驻守边疆,乃是忠义之行,有何不可?”
  那个礼部的官员被驳了面子,又争辩了几句。朝廷上登时分为两派,一派坚决要处置颜凯,一派认为颜凯没有什么错,两帮人争执起来。
  玄贞抬抬手,冷冷地阻止了他们:“够了!大呼小叫,成何体统!”转头看向丞相萧嵩,“萧爱卿以为呢?”
  萧嵩当了十几年的宰相,政治上的风波经历的也多了,刚刚并没有急于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垂着手在一旁静静地听。听到玄贞问他的意见,心里一惊: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询问了,分明是在试探自己啊!
  镇定了一下心绪,拱手答:“自古以来,忠孝不两全。颜凯不顾这些私情,坚持镇守我崇明江山,想来陛下早有决断。然这些日子连连征战,正是用人之际,臣以为这时候把颜凯调离边疆,恐怕……”言语之间,维护之意显而易见,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也叫人无可挑剔。
  玄贞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哈哈笑起来:“萧爱卿甚得朕心啊!”
  萧嵩背后早已被冷汗湿透,庆幸之余,回道:“陛下圣明。”
  “来人呐,传朕的旨意,封颜凯为正五品定远将军,赐白银一百两!”几场大胜显然让玄贞心情好了许多,颁布了赏赐,便挥手退了朝。这一场暗流涌动的□□悄然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