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一夕如环·青青子衿 ...
-
今夜下了雾,眼前有些朦胧,而面前的龙爪槐,又正挡了我的视线,绕过它时,豁然开朗。
我的目光追随着月华,来到了——慧娘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孤月应音而转,散发着温馨的淡雅的微黄的光,照在他身上,映射出别样的温暖。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天朗无星辰,而此刻的夜空却坠满了繁星点点,和着宫商角徵羽的变化,星星们闪烁的节奏与力度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琴音开始回环往复,只见琴者悠悠然的坐在慧娘石上,曲弓着的左腿抵在右腿之上,一把曲柳古琴架在两腿之间。
依旧是青丝鹤氅,依旧是洋洋洒洒的飘逸,依旧是扣人心弦的琴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慧娘?”
“我叫青衿,如果你不介意后悔,就再一次记住我。”
记住你…青衿…青衿…
“为什么?”
“不是说爹娘喜欢顾山的虎跑泉吗?…你还记得徐吾哥哥吗?…你一定很聪明。…纸上的朱砂可熟悉?你怎会不知呢?...你在骗我。…你到底是谁?”
我的脑袋在一瞬的时间内突然的膨胀着,耳朵里嗡嗡作响,有熟悉的、不熟悉的声音,眼前还充斥了好多断断续续的画面,那些都是什么?
~·~·~·~
“哥哥你好棒!小玉最喜欢听你弹的琴了。”小玉蹦着跳着跑着去找青衿,“我把慧姐姐带来了,你可别忘了答应小玉的事啊。”
“哥哥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青衿轻轻拍了拍小玉的头说,“你先回吧。”
“那,小玉先走了。”
“走了?”我意识到有人要走,头脑终于又动了起来,小玉要走吗?那我是不是也要跟着离开。
依旧有些迟钝,似要转身跟上小玉,但不过走几步而已,一阵风从后袭来,手腕处被人攥紧,微微感到那人有些发抖。
我终于彻底的清醒了,回过头去,只见青衿云淡风轻的脸上没有一丝不安的变化,手也不在颤抖。在确定我不走后,他的手不知何时松开了,就像是我的心不知何时敞开了一样。
今晚本是露重,准备歇下的我被风风火火闯来的小玉拽出了门,拽到了青衿准备演出的地方,然后呢?小玉自己走了,只留下了自己?
“你知道我刚刚弹唱的曲子吗?”青衿向慧娘石走去,面朝圆月,负手而立。
“刚刚…是《子衿》吗?”只要青衿不看着我,我的心就会比较轻松。
“原来,你还有记得的…”他轻声笑着。
当他看到小玉飞鸽传书说慧娘病重时,他的心是痛的,因为正巧遇到任务,实在抽不出身,在一次伏击中,他分心中箭,好在伤势不重,但莫邪看不下去了,准他回来看望慧娘。就在他要回来时,小玉的第二封信飞来了:慧娘平安但失忆了!失忆,对他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当他刻意与她重逢时,那一幕幕使他永世难忘,慧娘的失忆,难道是连自己也忘了吗?从小到大的情分就这样一笔带过,连一丝恨意也荡然无存了吗?青衿宁可她恨着自己,至少他还停留在心里。但仅刚刚,他看到慧娘这般不愿与他独处,这般不愿看到自己,那时的心是怎样的,还有感觉吗?
可现在,他听见慧娘说《子衿》,是不是可以证明她没完全忘记?
“我读过这首诗啊。”我见青衿背对自己,心里轻松许多,不觉多了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额?好像背串了…因为这句太熟了点。
幽深的眸底,闪过一丝波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衿转过身,转向我,只身挡住了月光,只因逆光看不甚清他的表情。
“你也会背?也是啊,三国比较靠前的。”有丝丝的兴奋,和古人讨论语文课本的诗词,怎能不兴奋?
“是你教我的。”青衿一步步逼近,我则一步步后退,“是你要我弹这曲子,然后你又胡乱配了篇《子衿》,难道,你一点都想不起来?”
~·~·~·~
“我从来都不知道你会弹琴。”假山后探出个小脑袋,还是个顶着总角的六七岁娃娃,“不过你弹得可真好。恩…有意境,有气魄。”她说着从山后走出来,一袭水兰色交领儒裙,充盈着少女的灵动与秀气。
“意境?气魄?你真的懂吗?”假山前有一亭子,亭前有一石桌,石桌上架有一把曲柳古琴,弹琴的小琴师止了手,说话时,他正稍稍整了整不齐的袖口。
“你讲给我听,我不就懂了吗?”小女孩不客气的坐在他对面的石凳上,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那神情是任谁都无法拒绝的。
受不住恳求的小琴师正了正坐姿,讲解道:“我刚刚弹奏的是《广陵散》中‘冲冠’这段,刚练,没什么气魄。”
“有!我说有就有!”小女孩相当肯定地说,然后,她又缓和了语气,问道,“徐吾哥哥,恩…你会弹《子衿》吗?”
“《子衿》?”前两天义父是弹过几遍,自己也能照猫画虎的略有意思,只是她怎知《子衿》的?孩童的玩心一起,徐吾便打算难为难为她,“不记得是哪首了,你会背吗?”
“我,我记不准的…”小女孩皱着眉,凝神静思,“好像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徐吾一开始应着女孩的回答很有节奏的微点头,可后来…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徐吾瞪大双眼,想着近期先生教他的《短歌行》,便有些讽刺的问她:“这是《子衿》?”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噗”的一声自己先笑了。准时这丫头偷听义父教琴,又偷听自己上的私塾,无奈她把两首诗搞混了。
但是,“若看这整首诗还好。单听你抽出这几句,知道内情便罢了,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徐吾说到后面只剩下笑了。
“不知道的怎样!”小女孩料到自己出了糗,双颊羞得绯红,有些子沉不住气,踱着脚恨恨道,“不许笑了!”
徐吾停不下来,依旧哧哧的笑着。小女孩见这场景,转身欲走。
“好啦,好啦。”徐吾上前拉住她,“宛儿,我弹,我弹,就当赔罪成不?”
小孩之间哪有真正的别扭,“成!”宛儿气嘟嘟的小脸早就笑靥如花了,“我要听真正的《子衿》!”
~·~·~·~
阳光静静的洒进了屋子,光线与我睁开的眸子若合一契。
“徐吾?宛儿?”回想起昨天做的梦,“他们的脸很熟…可我好像真的没见过。”不是说梦里的都是熟人吗?
“徐吾?”想起他,心里竟涌上一股甜,不自觉就笑了。这个憨憨的装正经的小琴师…
一夕如环·青青子衿
今夜下了雾,眼前有些朦胧,而面前的龙爪槐,又正挡了我的视线,绕过它时,豁然开朗。
我的目光追随着月华,来到了——慧娘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孤月应音而转,散发着温馨的淡雅的微黄的光,照在他身上,映射出别样的温暖。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天朗无星辰,而此刻的夜空却坠满了繁星点点,和着宫商角徵羽的变化,星星们闪烁的节奏与力度都配合得恰到好处。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琴音开始回环往复,只见琴者悠悠然的坐在慧娘石上,曲弓着的左腿抵在右腿之上,一把曲柳古琴架在两腿之间。
依旧是青丝鹤氅,依旧是洋洋洒洒的飘逸,依旧是扣人心弦的琴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在,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慧娘?”
“我叫青衿,如果你不介意后悔,就再一次记住我。”
记住你…青衿…青衿…
“为什么?”
“不是说爹娘喜欢顾山的虎跑泉吗?…你还记得徐吾哥哥吗?…你一定很聪明。…纸上的朱砂可熟悉?你怎会不知呢?...你在骗我。…你到底是谁?”
我的脑袋在一瞬的时间内突然的膨胀着,耳朵里嗡嗡作响,有熟悉的、不熟悉的声音,眼前还充斥了好多断断续续的画面,那些都是什么?
~·~·~·~
“哥哥你好棒!小玉最喜欢听你弹的琴了。”小玉蹦着跳着跑着去找青衿,“我把慧姐姐带来了,你可别忘了答应小玉的事啊。”
“哥哥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青衿轻轻拍了拍小玉的头说,“你先回吧。”
“那,小玉先走了。”
“走了?”我意识到有人要走,头脑终于又动了起来,小玉要走吗?那我是不是也要跟着离开。
依旧有些迟钝,似要转身跟上小玉,但不过走几步而已,一阵风从后袭来,手腕处被人攥紧,微微感到那人有些发抖。
我终于彻底的清醒了,回过头去,只见青衿云淡风轻的脸上没有一丝不安的变化,手也不在颤抖。在确定我不走后,他的手不知何时松开了,就像是我的心不知何时敞开了一样。
今晚本是露重,准备歇下的我被风风火火闯来的小玉拽出了门,拽到了青衿准备演出的地方,然后呢?小玉自己走了,只留下了自己?
“你知道我刚刚弹唱的曲子吗?”青衿向慧娘石走去,面朝圆月,负手而立。
“刚刚…是《子衿》吗?”只要青衿不看着我,我的心就会比较轻松。
“原来,你还有记得的…”他轻声笑着。
当他看到小玉飞鸽传书说慧娘病重时,他的心是痛的,因为正巧遇到任务,实在抽不出身,在一次伏击中,他分心中箭,好在伤势不重,但莫邪看不下去了,准他回来看望慧娘。就在他要回来时,小玉的第二封信飞来了:慧娘平安但失忆了!失忆,对他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当他刻意与她重逢时,那一幕幕使他永世难忘,慧娘的失忆,难道是连自己也忘了吗?从小到大的情分就这样一笔带过,连一丝恨意也荡然无存了吗?青衿宁可她恨着自己,至少他还停留在心里。但仅刚刚,他看到慧娘这般不愿与他独处,这般不愿看到自己,那时的心是怎样的,还有感觉吗?
可现在,他听见慧娘说《子衿》,是不是可以证明她没完全忘记?
“我读过这首诗啊。”我见青衿背对自己,心里轻松许多,不觉多了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额?好像背串了…因为这句太熟了点。
幽深的眸底,闪过一丝波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青衿转过身,转向我,只身挡住了月光,只因逆光看不甚清他的表情。
“你也会背?也是啊,三国比较靠前的。”有丝丝的兴奋,和古人讨论语文课本的诗词,怎能不兴奋?
“是你教我的。”青衿一步步逼近,我则一步步后退,“是你要我弹这曲子,然后你又胡乱配了篇《子衿》,难道,你一点都想不起来?”
~·~·~·~
“我从来都不知道你会弹琴。”假山后探出个小脑袋,还是个顶着总角的六七岁娃娃,“不过你弹得可真好。恩…有意境,有气魄。”她说着从山后走出来,一袭水兰色交领儒裙,充盈着少女的灵动与秀气。
“意境?气魄?你真的懂吗?”假山前有一亭子,亭前有一石桌,石桌上架有一把曲柳古琴,弹琴的小琴师止了手,说话时,他正稍稍整了整不齐的袖口。
“你讲给我听,我不就懂了吗?”小女孩不客气的坐在他对面的石凳上,眨巴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那神情是任谁都无法拒绝的。
受不住恳求的小琴师正了正坐姿,讲解道:“我刚刚弹奏的是《广陵散》中‘冲冠’这段,刚练,没什么气魄。”
“有!我说有就有!”小女孩相当肯定地说,然后,她又缓和了语气,问道,“徐吾哥哥,恩…你会弹《子衿》吗?”
“《子衿》?”前两天义父是弹过几遍,自己也能照猫画虎的略有意思,只是她怎知《子衿》的?孩童的玩心一起,徐吾便打算难为难为她,“不记得是哪首了,你会背吗?”
“我,我记不准的…”小女孩皱着眉,凝神静思,“好像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徐吾一开始应着女孩的回答很有节奏的微点头,可后来…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徐吾瞪大双眼,想着近期先生教他的《短歌行》,便有些讽刺的问她:“这是《子衿》?”说着说着,忽然想起什么,“噗”的一声自己先笑了。准时这丫头偷听义父教琴,又偷听自己上的私塾,无奈她把两首诗搞混了。
但是,“若看这整首诗还好。单听你抽出这几句,知道内情便罢了,不知道的…不知道的…”徐吾说到后面只剩下笑了。
“不知道的怎样!”小女孩料到自己出了糗,双颊羞得绯红,有些子沉不住气,踱着脚恨恨道,“不许笑了!”
徐吾停不下来,依旧哧哧的笑着。小女孩见这场景,转身欲走。
“好啦,好啦。”徐吾上前拉住她,“宛儿,我弹,我弹,就当赔罪成不?”
小孩之间哪有真正的别扭,“成!”宛儿气嘟嘟的小脸早就笑靥如花了,“我要听真正的《子衿》!”
~·~·~·~
阳光静静的洒进了屋子,光线与我睁开的眸子若合一契。
“徐吾?宛儿?”回想起昨天做的梦,“他们的脸很熟…可我好像真的没见过。”不是说梦里的都是熟人吗?
“徐吾?”想起他,心里竟涌上一股甜,不自觉就笑了。这个憨憨的装正经的小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