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第十四章

      入夏以后,夜晚渐渐短了。街边支棱起糖水冷饮摊子,钨丝灯一盏一盏亮起,五块钱就可以喝到一杯仙草冻。
      挂在教室黑板边的高考倒计时,一寸寸变薄。
      距离高三毕业的时间也越来越近。

      “我怎么现在就开始紧张了。”应清用手遮住刚发下的地理试卷分数,不停深呼吸。
      “别搞仪式感了,你那试卷86分,我早提前看到了。”发试卷的同学热得擦了一把头上的汗,嬉皮笑脸在应清身后坐下。
      捣乱拍了拍他的肩膀。
      “没惊喜。”应清“哎”了一声,推开试卷。安分了没多久,看见窗外有熟悉的老师经过,急切冲出去想旁敲侧击问问自己其他科的成绩。
      下课时间,班级里吵吵嚷嚷。
      教室最后一排的窗帘被人突然打开。教学楼外初夏的艳阳天洋洋洒洒,泼进教室里。
      “要死啊。”宋柚宁本来在补觉,被阳光晒得迷迷糊糊抬头。
      应清不知道从老师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他这个人就这样毫不藏着掖着,把激动和尖叫都写在脸上。
      无视其他人的怨言,直接把头探进来。
      “舟哥,你有没有考虑好报哪个大学。”

      于是所有人把目光看向李沉舟。
      基本每个人都把自己想去的目标写下来,然后以各种五花八门方式贴在桌子上。比如应清,桌子上整整齐齐一排便利贴,写着“巅峰相见”之类励志的话,“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这一行字更是恨不得描红,时刻提醒自己。
      但李沉舟的桌子上干干净净。

      没有人了解班长每天都在想些什么。

      他刚从饮水机里接了热水,少年校服袖子卷得一丝不苟,喝水的那只手一怔。没想到应清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没说话。

      “舟哥,你去清北吧。”应清自顾自激动开口,“这次模拟考你考了六百八十七分。”
      “我帮你选,你去北京!”

      这几次全市模拟考他的成绩都很稳定,几乎每一次都是全校焦点,一遍遍在刷新自己亲手打造的记录。

      阳光洒在课桌上,仿佛能听见少年身体里每一根骨骼生长的声音。
      周围很吵,他的目光只是淡淡落在前桌空空荡荡的桌面。

      孟欣很久没来学校。

      前几个月她跑了很多地方去艺考,回来之后因为文化课落下太多,在外找了补习班补习。

      李沉舟最后一次见到她还是在上周。

      晚自习时间,孟欣回学校拿东西。没穿校服,T恤外套了一件运动风的黑色防晒衣,戴着帽子从后门进来。
      “我们的大明星回来了?”应清率先站起来。
      校考成绩还没出,也许是因为那一张张悬而未决的合格证,她变了很多,不再那么肆无忌惮的张扬,漂亮自信的眼底也有了担忧和紧张。听到应清的话,也只是偏过头,扯出几分明媚的笑意。

      她还是那个一出现,就会自动成为人群焦点的女孩。

      几个同学索性放弃了写作业,围上来,亲昵围着她问东问西。
      问她北京好玩吗,问她校考的时候老师都出了什么题目,一切都还顺利不。

      孟欣有一搭没一搭回着话。
      “我先去老师办公室拿齐作业,晚上还要去补习班。”
      “好吧,拜拜。”
      “路上注意安全。”
      围着她的人群四下散开。

      孟欣整理完桌子,背着书包出去以后,教室对她的议论声音仍未平息,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都吵吵什么?最后几个月,不想提分了?”其他班一个数学老师本来在班级里讲课,听到这个班吵得天翻地覆,拎着粉笔冲进来。
      “我在楼上都听见你们声音了!”
      “还吵?谁站起来说给我听听,都在吵什么。”

      这个老师全年级段出了名的严厉。她一发飙,全班瞬间安静下来。无人站起来,大气不敢出。
      李沉舟从头到尾都在认真解题,甚至在孟欣进教室的时候,也没抬过头。
      所有人见怪不怪,也习惯了他对什么都不关心的样子。
      教室一片死寂。他的余光随着指间的黑色签字笔,落在过道上。随后悄无声息弯下腰,默默捡起了那张拍立得。
      是孟欣书包里掉出来的一张小照片。

      这张照片,对她来说,应该挺珍贵的吧。

      “刚在不是挺得意吗一个个,给你们机会,站起来大声说啊。”其他班老师还在讲台上生气大喊。
      下一秒,身后教室最后一排传来桌椅挪动声音。

      全班心跳都吓得愣了一拍,不知道是班上哪个叛逆学生,这么不会挑时间,居然在这时候还敢站起来出去。
      齐刷刷回头看。
      看见最后一排空空荡荡的两张桌子。
      一张属于孟欣,一张属于李沉舟。

      “谁是你们班班长。”老师也被气得不轻,过了好久才回过神,狠狠一拍讲台桌,“出来管纪律。”

      “都哑巴了?”老师的眼神几乎要把他们每一个人都瞪了一遍,“我问你们班班长呢。”
      “报告老师。”应清哆哆嗦嗦举起手说明情况,“刚刚出去的那个。”
      “就是我们班班长。”

      -

      教学楼到校门口的路大概要五六分钟。
      梧桐树荫下响起叮叮咚咚的自行车铃,蝉声藏在宽大的梧桐树叶后,一声高过一声。
      每当有一阵风路过,南京的整个夏天就开始摇摇晃晃。

      李沉舟没穿外套,拿着那张拍立得照片一路奔跑到校门口,惹得不少人回头看他。
      少年的白色校服衬衫灌满了温热风。

      保安室亮着微弱的灯光,现在不是下课时间,校门前安静到连车流声都听不见。
      孟欣背着书包站在校门外,等着出租车。她戴着有线耳机听歌,白色的耳机线缠绕在少女纤细的胳膊上,耳机嘈杂不清的歌声里,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她名字。

      “孟欣。”

      她抬起一只手,摘下半边耳机,疑惑回头。
      视线变得明亮。

      北门和西门都换了先进的伸缩门,只有学校东门还是老式铁栏门。
      校门内的少年一路跑得气喘吁吁,从铁栏杆里半伸出手,扬了扬手里的照片。
      “你东西落教室里了。”

      在他身后,校园里一整条梧桐大道绿叶翻涌。
      孟欣盯着少年的脸有一点恍惚,眨了眨眼睛,像是按下了十八岁初夏一刹那的快门。
      李沉舟站在那个蝉鸣喧嚣的夏天里,就这么深深望着她。

      十字路口的绿灯变成红灯。
      孟欣回过神,一边扎头发一边笑着走过去。
      “你怎么知道是我的东西。”

      她随意接过那张很小的拍立得。
      一次成像的富士白边胶片,三寸左右。
      照片上北京蓝天梧桐。电影学院老校门门前车来车往,孟欣穿着白色羽绒服,北方的太阳正正好,落在她那张张扬的五官上。
      是她去北京艺考时候拍的。

      “因为照片上。”李沉舟跑得喘不过气,仍然不忘一字一句耐心解释,“是你。”

      夜晚只剩下聒噪的蝉鸣。
      两人隔着那扇校门站着。他终于敢直起身,背对着明亮的路灯,影子落在孟欣手里举着还在端详的那张小照片上。
      “那我走了?”李沉舟轻声开口,独自转过身。
      没走几步,被门外的少女突然喊住。
      “李沉舟你陪我等出租车。”孟欣单手把照片揣进口袋,像是怕他拒绝,扯了扯嘴角撒娇,“好不好。”

      暑气又热了几分。
      他抬起眼,微长的黑色碎发触碰着眉毛。脸上一如平时淡然冰冷。
      但放在校裤两边的手指深嵌进掌心,暴露了他的心跳。
      “好。”
      “我陪你。”

      我陪你。
      只要她一句话,他怕自己真的,远方不管是怎么样都要陪她走到路尽头。

      她在手机上喊来的顺风车迟迟不来,焦躁走来走去打电话。
      “不好意思了,我这边实在堵车堵的厉害啦,你再等等嘛。”
      好像因为学校旁边那个商业区今晚在办大型路演活动,导致整条街堵车,顺风车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漫长的等待间隙,孟欣靠在栏杆上,无聊翻阅着手机信息。
      右耳摘下的耳机忘了戴上,耳机线松松垮垮顺着手臂掉下来,掉在他触手可及的位置。

      校门里站着的人毫无征兆往外伸出手。
      捡起她身侧那根耳机线,轻轻低下头,把耳机放在了自己耳边。
      “你在听什么。”

      夜蝉叫得声嘶力竭。
      孟欣说了一句歌名,但他没听清。

      梧桐树上的蝉鸣安静下来,世界静音到只有右耳的耳机中,连着她手机里的歌。
      “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清晰,
      打过勾的我相信。”

      那一年,那首《蒲公英的约定》还是唱响遍大街小巷。

      他们隔着那扇老校门一起听歌,耳机线纠缠,仿佛打成了生长痛的某个死结。
      因为害怕远离耳机滑落,两个人都下意识往对方身边侧了侧身。
      校服挨着校服,耳机里的电流滋滋作响。
      人们说,十八岁的夏天是人一生中最珍贵的夏天。

      时间过了很久很久。
      比出租车先来的,是艺考机构老师发来的微信消息。
      孟欣脸上的表情努力压制住慌张,她点开网站,输入自己的考生消息,毫不犹豫点击了查询。

      校门外网络并不是很好,加载的灰色圈圈转了几个圈。
      备忘录密密麻麻修改了几百遍的自我介绍,凌晨三点的舞蹈教室,为了上镜咽下的三个月难以下咽的餐食,凌晨五点蜷缩在房间阳台因为总是记不住台词下意识扇向自己,想要自己别打瞌睡的耳光。

      手机页面上,白底黑字的专业考试成绩单清晰分明。

      孟欣意料之中抬起头。

      如果是自己亲手选择的路,那么就算走得再苦一点,又何妨。
      属于她的东西,谁都代替不了。

      她手里握着的手机屏幕还亮着,迫不及待越过校门口的栏杆,凑到李沉舟眼前。
      手机屏幕亮度百分百。
      他安静听着歌,视线被晃了一下,最终目光落在那张电子成绩单专业排名上。
      并列两人,全国第四。

      她拿了小圈证。这意味着只要高考文化科过线,就没有任何悬念可以收到录取通知书。
      这条熙熙攘攘千军万马的路,孟欣不但走过去了,还走出了自己的灯火通明。

      树叶气息的晚风抚摸过少年总是心事重重的眉眼。
      他盯着那张手机页面,温柔笑了笑。
      “很棒。”

      他的笑看得孟欣愣了愣。
      她很少看见李沉舟笑,关于他的记忆总是在深冬。
      天空夜云压得喘不过气,沉默背着书包的少年低着头,穿过南京飘飘初雪走进人山人海。
      像一朵冷雪融化在了一个无人知晓的深冬。

      “李沉舟。”孟欣雀跃喊他名字,声音因为兴奋不自觉提高了音量,“我拿了小圈证。”

      “你之前说要陪我去北京的。”她眼巴巴举着手机,一只手握着那扇老校门生锈的铁栏杆,踮起脚尖。
      “还算话吗。”

      李沉舟垂下眼睫。
      干燥的夜晚电流不好,学校里路边的路灯“滋滋”闪频了一下。
      世界在电流声里忽明忽暗。

      孟欣贴到一只温热的手。
      夏天的风经过,树上掉落的梧桐飞絮被吹得微微颤动。

      少年修长的手指轻勾进她的掌心。
      “我答应你。”
      “我们拉过勾。”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