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他是天才? ...
-
中考在无数学子奋笔疾书中落幕。
杨可颂躺在病床上,乖巧地望着安抚她的妈妈。
“可颂啊,考的好不好都没关系,只要你好好的,知道吗?”杨妈妈依然心有余悸:“你都不知道,老师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和你爸真得吓坏了。”
“可颂,你考前吃了什么?为什么医生说你是食物中毒?”赶回来的杨彦文翻着病例。不怪他多想,父母是做餐饮的,不可能犯这种错误。而以妹妹的成绩,原本稳稳市前三,但现在……
“彦文,你先别说这个。”杨父示意儿子不要再继续这个话题。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过几天成绩出来,女儿不定多么伤心呢。
杨彦文知道父母对妹妹一向呵护备至,他体谅他们,但他不觉得他妹妹是这么脆弱的人。
杨彦文眼神示意妹妹,可颂秒懂。
“爸爸妈妈,我现在好多了。晚饭吃什么?有妈妈做的青菜香菇粥吗?要是再配上爸爸的卤牛肉就好了。不过做那个太麻烦了。”女儿许了心愿,哪怕是天上的月亮,也得搭个梯子试一试啊。
两夫妻忙起来。留儿子陪女儿。
“哥哥,我一直肠胃不太好,考前喝了脑乐金,估计是不耐受。”
杨可颂长叹一口气,“这次我几乎全都缺考……能补考吗?”
杨彦文看着垂头丧气的妹妹,爱怜地摸摸她的脑袋:“我去问问。不过大概率不行,你不要期望太大。现在我们可以试试直接联系省一中,看他们能否破格录取。如果不行,再看看其他学校。”
杨可颂觉得这些事情好麻烦,她完全不擅长。
“你得长大了,世界上不是只有题目和考试。”
杨可颂哭丧脸:“哥哥,为什么不能简简单单的呢?要不还是算了,随便找个学校吧。”
看着一脸纯稚的妹妹,杨彦文忍不住叹气:“你真的是——‘不轻言放弃’到你这成了‘直言放弃’。放心,不需要你做什么,等我们通知吧。”
杨可颂老老实实的等着——食物中毒带来的后遗症还没有完全消解,她也确实做不了什么。
她现在努力让自己休息好,快点康复。她很怕护士来提醒父母缴费。
已经很让大家操心了。
那段时间爸爸和哥哥特别忙,妈妈则忧心忡忡地安抚她。
杨可颂预感到,事情可能并不乐观。
终于,杨可颂出院了。
伴随着出院而来的消息则是——杨可颂被市二中录取了。
市二中属于一级学校的尾巴,二级学校的老大。有认真学习的孩子,但不学习的也大有人在。重点是,它的校风不是很好,打架早恋的很多。
“这样的学校,不适合女儿吧?”这几天,杨妈妈的眉头多了许多细纹。杨可颂看在眼,愧疚不已。
“这学校确实不适合女儿,但,没办法……”杨父为自己没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学校而自责。可颂赶忙接话:“我觉得在哪里都没关系啊,我会认真学习,不会早恋,不会打架,放心吧!”
女儿的懂事让杨父杨母愈发心酸。
“我问过了,阿余也在二中,我和老沈商量了一下,尽量把你们放在一个班,互相有个照应。”这段时间的相处,杨父对沈余很是放心,有他在,女儿应该不至于受欺负。
杨可颂有些惊讶,没想到沈余仅半个学期的努力,居然真的进了一级学校。“他好厉害啊。”
“那是,这小子脑子是真灵光。听说他好几门课都是满分,就是要背的太多,要是多给他一些时间,能进……”
“咳咳……”杨妈妈示意杨父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杨父猛然闭嘴,场面突然尴尬起来。
“妈妈,我哪里有那么小气!”杨可颂无语,神情大方坦荡,“他这么厉害,也和我进了一个学校,我荣幸之至啊。”
真是个好女儿。夫妻俩由衷感慨。遇事不骄不躁落落大方,多少人羡慕他们有这样的女儿。就是,太过善良了一些。
“可颂啊,在学校里多顾着些自己,不要总是委曲求全。”杨爸忧心忡忡,想起女儿小学时借别人伞,自己淋回家的事。
“是啊可颂,要是有人让你帮忙,千万量力而行。”杨妈忧心忡忡,想起女儿初一帮同学打扫卫生,手磨起水泡的事。
“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杨可颂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希望。
“杨可颂,哥哥就叮嘱你一句话——别总想着别人,你要多想想我们的感受。”杨彦文深深叹口气,“别被卖了还帮别人数钱,还觉得那人可怜,知道吗?”
杨彦文看妹妹小鸡啄米的点头,知道她根本没放在心上,不禁严肃起来:“去年你班那个男的尾随你,你应该报警的。”
“怎么又说这个事?”杨可颂有些尴尬,“你说要报警的时候,他已经很害怕了。后来他也没有再靠近我了。”
杨彦文音量高了些:“那是因为我刚好去接你,如果我没去……”
“如果他真伤害了我,我肯定会报警的!哥哥你放心,我没那么心软。”杨可颂再三保证,搅得杨彦文说不下去。
“我真的是,怎么有你这么个妹妹。你这不是善良,是傻。”嘴里说着严厉的话,轻柔的动作却暴露出自己有多在乎这个妹妹。
“有你们这么好的爸爸妈妈和哥哥,我真幸福!”杨可颂嘻嘻傻笑。
没有暑假作业的暑假,要怎么过?
杨可颂听取哥哥意见,准备外出打工。为了保证杨可颂的安全,杨彦文成功说服沈余离开厂房,和杨可颂一起——在实验室帮忙。
“工资虽然不高,但你们可以提前学习一下如何做科研。”杨彦文将两人带到自己组的实验室,将一打纸拍在两人怀里,“记录数据的人很杂,你们的工作就是誊抄成符合规格的文本,备案存档。”
“有时间限制吗?”杨可颂打量着怀里那厚厚一摞纸,追问道。
“现在是假期,做实验的人不多,所以不是很急。但开学前要做完。”杨彦文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补充,“一份数据一毛钱,工资微薄,能学到多少,看你们自己了。”
“你要去做实验了吗?”沈余始终波澜不惊,令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杨彦文却见怪不怪,点头应道:“对,你们有不懂的可以问我,如果我有事,那边有电脑,也可以自己查。”
“好。”沈余应的简单,杨彦文走的潇洒。
杨可颂突然发现,他们俩有些像。在知识的领域,从不唧唧歪歪——不像她,话痨一个。
沈余和杨可颂一人占据桌子一侧,开始伏案誊写。
然而,杨可颂刚拿起纸,头就大了。
“这个图形是什么?”纸上像坐标系的图中画着一组组复杂的椭圆,重重叠叠,杨可颂直觉它是有专有名词的。
“椭球坐标系。”沈余侧头,“可能是在做卫星导航类的研究。”
杨可颂难以置信的瞪着沈余,有种荒谬感。
“你怎么会认识?”
沈余皱眉,“你不看课外书吗?”
“什么课外书?”什么课外书上会有这个?
“你哥给了我很多书,《数学之光》,《物理年刊》之类的。”
“这些不是科研类杂志吗?你看得懂?”杨可颂觉得自己快晕过去了,“等一下,为什么我哥哥会给你这么多书看?”
“开始看不懂,慢慢就懂了。”沈余难得想揶揄一下别人,“可能你哥觉得你‘朽木不可雕’吧。”
万箭穿心。
杨可颂想到自己自从整理了知识网络后,就一直固步自封,只围绕着几张卷子做,抬头却发现,别人的世界已经这么广阔。
“这个很有意思。”沈余举起一份数据,上面是一大堆杨可颂看不懂的符号。“居然在推导‘科拉茨猜想’,高中生就有这样的胆量吗?”沈余起身去找杨彦文,完全忽略了呆怔的杨可颂。
那一瞬间,杨可颂觉得自己在沈余面前,就像无知却又聒噪的幼童。过去一切的荣耀都显得那么可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杨可颂醍醐灌顶。
这一刻,她真正觉得,能和沈余一个学校,荣幸之至。
午饭时间,沈余和杨彦文一直在讨论‘科拉茨猜想’,以及那个敢尝试这个猜想的人。
“王云岫是我们这届公认数学最强的人,她做这个猜想,她导师也是很认可的。”杨彦文一边将妹妹爱吃的菜夹到她碗里,一边说,“王云岫已经被耶鲁录取了,在那里她被批准继续做这个猜想。实力不容小觑。”
沈余默默听着,很想认识一下这个人。
完全插不进的话题。杨可颂有些沮丧,暗暗决定回去恶补一下这些内容。
下午五点,实验室关门。
杨彦文将两人送上公交便回了寝室。室友见他回来,忙探头张望,“小妹妹呢?没带来?哎呦!”杨彦文将枕头砸室友身上,示意他不要乱说话。
“那是我亲妹,请注意你的言辞。”
“开玩笑开玩笑,男寝当然不能带,我是说,没带她参观一下她哥哥生活的地方?”
“参观什么?参观你的臭袜子?”将袜子甩给室友,杨彦文气定神闲,“小朋友受了打击,回去疗伤了。你那里科研期刊还有没有?准备一下,我估计小朋友明天就要借。”
“这么乖巧可爱的妹妹,谁这么狠心伤害她?”
杨彦文笑的意味深长,“受伤才能成长,天天躲在舒适圈,风雨来了,经受不住怎么办。”
室友摸摸胡茬,想到一事:“你和你父母说了出国的事了吗?今天老班问起你了,你要是去,他就上报了。”
杨彦文揉揉眉心,喃喃:“风雨来了,得赶快找个人替我护着小花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