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尚阳节·花灯会(1) ...
-
六月的日头已经有了夏日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燥热,但是一阵清风从耳根滑过,却也清爽的叫人沉醉。
今日,六月初六,尚阳节。
尚阳节,是新城(城市名)独有的节日,据说很久很久之前,在新城现在所在的城址有一族人,他们均以太阳为尊,每日为太阳祈福。
但是在某一天的中午,太阳当空,大家在田埂上劳作时,突然黑云压境,平日里明晃晃的太阳居然在人们众目睽睽之下,慢慢的隐没进黑云里,消失不见了!周围均是黑云密布的恐怖。众人心中一片恐慌,都愣住了。当时的族长立即下跪,对着太阳祷告,希望太阳神能回来,大家看到族长的反应,才明白过来,一群人纷纷低头跪拜,口中不住的讨饶。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众人渐渐看到脚边的青草慢慢变绿了,不远处的数目好像也清晰了。有三五个胆儿大的抬起头,才发现刚才消失的太阳此刻又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他们眼前。
大家欢欣鼓舞,纷纷奔走相告。而族长念叨着是因为大家的心诚和太阳神的仁慈,于是把这天作为纪念日,定名“尚阳”。为了感谢太阳神,以后每年今日,大家要载歌载舞进行庆祝。
而那日,正是六月初六。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几经改朝换代,城市变迁,但是这个日子的活动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由白日里的庆祝变成了夜晚的庆祝。现在的尚阳节,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特色活动,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有大批的游人到此地进行庆祝。据说,连当今皇上都曾经微服私访参加庆祝。
姑且不论皇帝微服私访是真是假,反正李青河心里想着这皇帝仿佛是遥远的事情,和自己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现在都是酉时(下午5点到7点)了,可是自己的今晚的花伴儿银桥,刚刚贪吃水鸭梨儿,弄得上吐下泻,最后虚脱的躺在了床上。
“青河……”花银桥期期艾艾的叫着李青河,但是想到好像是自己贪嘴了,不光弄得自己现在病恹恹的躺着,还给李青河的惹了麻烦。
“银桥,你现在好些了罢?”李青河小心的替花银桥掖了掖被角,不抬头看她。在花银桥看不到的地方,李青河眼里有些呆滞。
“青河,我无妨,你且快些回家罢。都怪我,要不是先前我贪嘴……”银桥说着,心里的内疚和遗憾也让她隐隐作疼。
话说这“尚阳节”,有一项活动,名为“花语送风”。是由未出阁的女子结成对子,名为“花伴儿”。结成对子的花伴儿敬献名帖到县府,待考察了女子的德容之后,选出20对“花伴儿”,由她们向河神敬献花灯,然后为河神大人献歌。过后,大家会一致评定头名——“双语花”。
李青河与花银桥便是今年参与的“花伴儿”。
李青河与花银桥自幼一块儿,自小便对那些得了头名的“双语花”羡慕不已,自从得知自己有了这样的机会,小姐妹俩人自是卯足了劲练个,希望真的有机会博个头彩。却不料临到关头,天不遂人愿。
“那……银桥,我先回家了,你好好休息。”李青河起身离开,她怕自己再待下去,真的会委屈的哭出来。
俩人闭口不谈今晚的的事儿,因为俩人都清楚,这“花语送风”,肯定是去不成了。
李青河坐在马车上,神情恍恍惚惚,丫鬟映雪更是不敢大声喘气,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小姐旧疾发作。
李青河小时候聪明健康,但是不知道是怎么了,她七岁那年突然就有了心疾,一流泪便开始心口疼,急的她老爹,给她请了无数个大夫,但似乎都没起到什么作用,最后,实在是没法,到三十里外的山上请了一个“神道”给她驱魔。
那道士来了,做了一通法式,说是暂时赶走了她的魔障,但是对方法力高强,只怕日后再来侵扰。最后道士嘱咐她老爹,以后要多让孩子出去走动,只要保持心态平和,那魔障便不会再来侵扰。
后来,李青河慢慢长大,家里人疼着,倒也再没发生什么突发情况,只是外人都不知道李青河的的心疾罢了。
但是今日这事儿,到底是受到了委屈,映雪看着她家小姐的样子,又担心又害怕,只得赶紧催促车夫快马加鞭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