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尚阳节·花灯会(2) ...
-
“快来人啦,小姐晕倒了!”映雪扶着李青河,站在李府门口大叫。
本来李青河准备下马车,可是不知怎么,突然一下跌倒在地。
急急忙忙赶过来的李管家,赶紧招呼几个婢子仆妇将小姐送回房,然后又赶快去通知李老爷——李昭。
李昭此时正在准备的尚阳节的紫酥饼。
李昭不是本地人,在若干年前携带内眷到新城定居,那是李青河还是个抱在手上的娃娃。李昭到新城,就摆了一个摊位,专门做糕点,不想却大受好评,大家都喜欢他做的各种糕点,原来的小摊慢慢的也就变成了新城现如今的“广玉楼”,连尚阳节的糕点供应也全部由广玉楼准备。
李昭正在账房清点数目,看见管家竟然未曾行礼就冲撞进来,心头一紧,料想肯定有什么事儿,结果管家将事情一说,李昭的心里就急得连账也顾不上清点就去看李青河。
走到房门,就看到李夫人坐在床边:“我的孩儿呀,真是可怜见的,快睁开眼看看娘吧,呜呜……”
李昭愣了愣,然后茫然的对在旁边服侍的映雪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早上去花家还好好儿的。”
映雪低下头,哽咽的说道:“下午,下午小姐和花小姐还在一起练歌,呜呜,后来不知,也不知是不是花小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吐的特别厉害,一直躺着,晚上的‘花语送风’也去不成了,呜呜,小姐心里委屈,刚才下车时,崴了一下,就晕倒了。”
李昭心里一阵揪心,这个女儿,从小疼着的,自己现在居然没有照顾好她,实在是,实在是……
“娘——”李青河悠悠地叫了一声,打乱了李昭的思绪。
“哎,可儿,可儿,你醒了,担心死为娘了。”李夫人搂着李青河的手,心疼的拂去李青河脸颊上的汗珠儿。
李青河的小名叫可儿,取“河”之半边。
李青河睁开眼,就看见娘坐在跟前,眼泪汪汪的,小弟弟李青兮歪着头,望着自己,爹爹站在后面,一脸忧色,映雪和管家都是站在一边。
她只记得刚刚在车上一直难受,但她知道自己一流泪就会心口疼,所以一路上都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结果下车时,自己也不知怎么了就晕倒了。
“姐姐,你醒了?”李青兮歪着头,“姐姐,你刚才脸白白,吓着我了。”
相比李青河的十五及笄之年,李青兮今年才三岁,整整比姐姐小了一轮。他圆圆的脑袋歪在一边,看着姐姐,心里说不上来是害怕还是担心。李青兮的头总是歪着,大夫说是因为头太大了,孩子身子骨儿还小,支撑不住,才会歪着的,等长大了,自然也就好了,然后开了些壮骨的药方,定期服用,嘱咐在家好好修养,所以家里人都不大让李青兮出门,怕出闪失,而李青兮呢,有时就歪着脑袋坐在房门口发呆,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对不起,吓着我们的小兮儿了,姐姐刚才很困,现在醒了,兮儿乖。”说完,李青河想努力坐起,可是手上似乎不得劲,李夫人赶紧将枕头立起,扶着李青河坐起来。
“爹、娘不要担心,我无大碍了。银桥生病了,晚上的“花语送风”我一个人去不成。”说到这里,李青河心里又是一阵酸涩,想到自己苦苦练习的这么久,结果却去不成,怎不叫人难过呢。
“可儿,你的身体要紧,名帖上人都定下了,去不了就也罢。晚上爹爹让你坐上席。”李昭已经听映雪说了事情的缘由,也是吃了一惊,可是发生这种事,也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只希望能够安抚好李青河,莫要再出岔子。
“可儿啊,听娘一句,既然去不成,跟着你爹爹坐上席罢。”李夫人原本就不支持李青河去什么“花语送风”,倒不是她觉得女儿家家的不好,只是担心到时女儿给河神献歌得不了头名,会不会心里郁结,她可是真的担心。
“那就这么定了,可儿你随我去,你娘就在家照顾兮儿,”说着,李昭转过头,摸着李青兮的小脸儿说:“兮儿乖,等兮儿大些了,爹爹也带你去,但是现在兮儿要在家好好吃饭,长身体。”
李青兮轻轻的“嗯”了一声,他也知道爹爹是为他好,因为他一出去,因为走路不稳,经常摔跤,所以他每天都很认真的喝药,希望可以和姐姐一起出去玩儿。
“姐姐,给我带糖葫芦。”
“一定会给小兮儿买最大的。”虽然李青河虽心里还是有些惆怅,因为自己向往的还是那“花语送风”的气氛,但看到父母那殷切的眼神和可爱弟弟的期盼,心想这也是上天注定的事儿,不可违背,只有点点头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