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学校 ...
-
姐妹二人听到这话,停下脚步,杨启芳让妹妹上楼看书去,带李晓云又转到小花园里坐下。
问是什么事,内心纳闷李晓云能有什么事要向她打听呢?
“是这样的,我女儿丫丫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从别人那里打听,说成林小学很好,但是入学需要经过考试。”
听到这里,杨启芳脸色变了一变,只是碍着面子功夫,没有说话。
李晓云看出来了,忙作解释,“江太太不要误会,我是想着您读的书多,想让您推荐几本孩子入学前念的书。”
“我自己没有头绪,才到这边来,认识的人又不多,不得已打扰您了。”
原来是这样,杨启芳为自己想岔之事找补了几句,又问孩子识字没有,现在读了什么书。
李晓云一一作答,过了一会,忽听她说,“你知道淮公图书馆么?”
“知道的,丫丫现在读的书就是从那买的呢!让人家帮忙选的。”
杨启芳一听,坐直了身子道,“那就好办了,过两日你去...”,说到这里又打住。
“算了,等过两日衣服改好了,你来我这。那图书馆是我先生开的,让他把书直接带回来,你也不用多跑一趟了。”
李晓云于是谢过对方,带着东西家去了。
两日后,又上门拜访,这次是在客厅会面。
不止杨家姐妹,那天见过一面的江先生和图书馆柜台的江一航都围坐在沙发上。
怪不得觉得江立行眼熟呢,原来江一航是他弟弟。
看见李晓云来了,杨启芳把她正式介绍给对面坐着的男人。
江一航见是她,还有些印象,毕竟农村妇女来买书的可不多。
“大姐,原来是你!当真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也’!”
见他们认识,杨启真好奇问道,“你们怎么认识的?”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江一航说完,其他人又奇怪为何会搬到淮市来,李晓云不得不避重就轻解释几句。
几人听了也不再往下问,只是对李晓云的感官又不同了,言语间用词语气都更加尊敬。
江立行等他们说完,这才开口,“先时启芳说的那几本书,我都带回来了。不得不说,现在像你这样重视教育的人,在农村里真是少见,在下很是佩服。”
“这几本书就当是见面礼,你不要推辞。我以为,有你这样的母亲,那孩子以后的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李晓云脸红了红,挥手道,“不敢当!不敢当!我只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读书明事理,以后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江一航听了,也忍不住插一句,“云姐,我这个暑假一直在图书馆,要是你女儿有什么不懂的,尽可以带她来问我。顺带还能免费看不少书,哥你说是不是?”
说着用胳膊肘同乐江立行两下,江立行点头应是。
“一航说的不错,真真你也跟着去图书馆,还能让一行给你补习功课呢!”
杨启真没想到自己躺平了都能被姐姐提溜出来,哼!不枉她抠出来一件衣服!
李晓云没想到有这样的意外收获,心里感激不尽,站起来向江立行鞠了一躬,很是诚恳的谢过对方。
既是这么说定了,改好的衣服再没什么问题,周妈给李晓云结账时,李晓云打了个折扣。
两方不免推辞一番,杨启芳这才受下了。
自此,刘芝每天带着丫丫前往图书馆。
每有不懂的时候,丫丫总是黏着杨启真,而不去找江一航,弄得两人时常玩笑斗嘴,倒是较以前又亲近不少。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就到了成林小学招生考试那天。
这日早间,李晓云一家已经收拾妥当,穿上各自最好的衣服,一齐出门去了。
从她们家到成林小学,需得走上二三里路,不过今日比较重要,所以叫了两辆黄包车过去。
说来大家都是第一次坐黄包车,不时向路上张望。
小宝坐在李晓云腿上用肉乎乎的小手指着外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很是新奇。
黄包车夫在临近学校的一条街停下了,捡起毛巾擦擦脸说,“太太,只能到这了。年年这个时候里面都堵着,我们这车进去就出不来了。”
于是几人下了车,付完钱带着孩子步行过去,也不消问得,只看哪个地方人最多,尽管朝那里走就是了。
走到学校门口时,怪道会堵车,这一日的成林小学,当真是上至政商名人,下至贫苦子弟无一不有。
只校门口被清出一小片空地来,穿制服的警察在那里维持秩序,排队的皆是一大一小两个人。
将周招娣她们安置在附近的小茶馆里,李晓云带着丫丫融入长龙之中。
丫丫紧贴着李晓云,心里紧张,“娘,今天来考试的人居然这么多,我怕自己选不上。”
李晓云低头看她,摸摸头以示安抚,“丫丫别怕,先前真真她们不也陪你练过了?先生问什么,你知道的就答,不知道的就直说。”
“不管结果如何,咱们不能作假,不撒谎就不会心虚。”
丫丫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
队伍虽排的长,但是进展很快,门口两个年轻人,一站一坐。
一个记下参加考试的学生姓名和年龄,一个领着丫丫进去面试。
李晓云记下丫丫的号数,被告知面试完的学生会从侧门出来,又去找周招娣她们转至侧边那条街。
不一会,看见排在她前面那家的孩子出来了,紧跟着排队时有印象的几家也都出来了,就是没见着丫丫。
正担心着,忽听见小宝喊了声姐姐。
几人看过去,发现竟是苏佳琪把她带出来的。
走近了,苏佳琪和几人打了声招呼,又把李晓云拉到一旁。
“云姐,你们手头最近忙不忙?我有个朋友前些日子看到你做的那件旗袍,也想找你呢!”
李晓云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新单子了,“苏老师,真是太感谢你了!我最近不忙,你看你朋友他们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可以约着见上一面。”
就这样说好了,苏佳琪说她这会还忙着,等定下时间就告诉她。转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来,拍拍脑袋。
“云姐,看我这记性!还没恭祝丫丫考试顺利呢!”
李晓云摆摆手,“哎呀,谢谢苏老师!那就承您吉言!”
客套完毕,苏佳琪才聘聘袅袅的走了。
回家的路上自不必说,话题都围绕着面试过程来聊的
学校的招生结果要过几日才会公布,就登在本地的报纸上。
丫丫这几天魂不守舍的,早上刚起床就扒在窗户上往下看,定要别人叫她吃饭,她才肯下来。
李晓云跟家里人打声招呼,和苏佳琪出去见了她那位朋友,是一家本地银行里的职员。
对方想做一件精致又时髦的旗袍,在订婚那天穿,因此光是商量细节,就占去了半天的时间。
到下午,李晓云提着许多东西回家,心里算是怕了,陪人的活计可真是太累了。
刚走到房门口,就被小丫头扑了个满怀。得,看来是通过了,要不然不会这么高兴。
李晓云一把将她抱起来,“我们丫丫真厉害!”,一句话把丫丫羞成了个大红脸。
为庆祝丫丫通过入学考试,李晓云提议出去吃饭庆祝一下,难得有这样的喜事,其他人自是同意了。
欣喜过后,随之而来的事情可让人犯了难,少不得说要好生感谢杨启芳他们家。
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李晓云先是把布料裁出来,一般的针法刘芝她们都会,只是缝合的时候再仔细些罢了,这样也不耽误工期。
然后才带着丫丫出门,先是去正和斋打包了些糕点,这才过去杨启芳他们那边。
周妈开门的时候就笑着说,“恭喜恭喜!你家的小姑娘可真能耐!”
“唉,谢谢周妈!这功劳大半儿还在江先生他们身上呢!”
互相客气一番,进入室内,这次只有杨家姐妹在,见她进来,都笑盈盈的。
“云姐,你怎么还带这些东西过来!真是让你破费了!”
杨启芳站起来就要推拒,杨启真看着她们你来我往,面上无奈的摇摇头,把丫丫拉身旁坐下,她很好奇那天面试问了些什么。
让周妈把点心收下,给客人们沏茶来。二人坐在他们对面,听丫丫说面试的事情。
李晓云扭头看着杨启芳,面上露出诚挚的表情,“江太太,这次丫丫能考进成林小学,多亏你们帮了大忙,我是真心实意的感谢你们。”
“只是说出来怕你们笑话,你也知道我们家境如何,今天上门只提了一盒点心,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杨启芳一把握住她的手,嗔她一眼,“你这话说的,可真见外!还有,可别叫我江太太了,叫我启芳就好!”
“你当我们是嫌贫爱富的人家不成?晓云,说真的,你这样的性格还有为人处世,谁不高看你一眼?”
“就是就是,云姐,你这样的性子,走出去还怕别人欺负了你呢!”,杨启真笑嘻嘻的调笑她一句。
“不行!丫丫会保护娘的!”
丫丫不明就里,怎么我说一句话大家都笑了呢?
道谢过后,李晓云思考了一整夜的事这才定下来。
“江,唉,启芳。我只有做旗袍的手艺,你们若不嫌弃,以后要是找我做衣服或者有什么新样式,我第一个拿来给你们挑选可好?”
“当然,做衣服不一定就会找我,这不过是我的一点心意罢了。”
“晓云,你要说这个,我们可就应下了!你的手艺我们还信不过么?”
说到这里,杨启芳不由想到一件事。
“要我说,以后找你做衣裳的人多了,总这样跑来跑去也不是个事。”
李晓云笑笑,“确实如此,我心里也正想着这个事儿呢,主要是才来淮市没多久,想着先熟悉熟悉。”
见她心里有成算,杨启芳也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