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就是皇后 ...

  •   她三十岁的时候,很多故人,早已不在……

      承天顺治皇太后出生世家,什么是世家呢?世家就是……承天顺治皇太后第一次发现他们世家的不同,是在她远房舅姥爷的葬礼上,她发现世家子,虽说平素恨不得鼻孔看人,鼻孔看人不算,还会在说话的时候,把祖宗从坟墓里挖出来,一个祖宗一个祖宗排着队地跟对家祖宗论资排辈。不过唯独在这场葬礼上啊,她这才第一次发现他们世家,其实还行,至少说话有修养,不说人死了,只说“老掉了”。

      可惜啊,她的那些个故人们,都没有那么幸运等到“老掉了”那天,他们都是夭寿,说得更直白点儿就是——死于非命。乱世啊,自然难捱,智愚妍媸,贵贱臧否,都进了熔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可是啊,她的人生从三十岁才正式拉开序幕!
      那一年,她生下了她的第一子,也就是未来的皇太子。
      后来,她又顺利成为继后、她的儿子入主东宫,在皇帝驾崩之后她晋升为皇太后,称制摄政。权柄在手,宰执天下。

      成为皇太后的那一年,她五十五岁。她对她的次子,也就是当今天子这般说道:“我儿不会以为,这个皇位曾经真的属于你吧?”

      “不痴不聋,就不配做母亲的儿子。”天子自知俎上之鱼,却也憋着一口气,讽刺他那专制贪权的母亲。

      到底是母子,承天顺治太后只是笑着说道:“但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知天命。”语带威胁。

      虽说她蛇虺为心,枭獍成性,垂帘听政,专断朝纲,视少帝为掌上婴孩,群情愤慨私下无不痛叱其老奸擅国。

      可是,她除了不肯归政于儿子外,好像并无其他错处了。

      政治开明,海晏河清,自是吕冯之才,又无吕冯之恶,不可不谓女中尧舜。

      而比起历朝历代之女子,她不可不谓极其优秀。

      “才貌德阀政”,她难道不配称为古今第一吗?

      她甚至戏作:
      论吕说冯,古今女主,知是长乐第几名?
      非赵薄李,古今艳妻,知是昭阳第几名?
      至于班姬辞辇之德,萧后述志之美,皆草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可是啊,曾经的她,可不是这样,曾经的她是个屠龙少年……屠龙少年,终成恶龙。人呢,老而不死是为贼,权力会让人面目全非。

      曹操当年亦是赤子之心,敢逞匹夫之勇,一人一刀刺杀董卓,何尝没有荆轲刺秦之胆,张良投锥之志!她,亦有此壮怀!若非奇女子,怎会有此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

      五十年前,她还是个未换牙的稚儿。

      因小时候童言无忌,拜见两宫之时,称呼了中宫皇后为“大娘娘”,又对着当时只是妃嫱的胡贵嫔称呼了句“小娘娘”,而得到了胡贵嫔的青眼。①

      胡贵嫔得势,成为摄政太后,便将伶俐的她接进宫来,爱之如子侄。

      可是……胡太后跋扈,专制,朝政日昏,朝局动荡,更为人所不齿的便是,她不只是垂帘听政,而且还大喇喇地坐于明堂之上。文武公卿上朝之时,都只对着她奏事,以至于少帝只能看着百官的背脊和屁股。

      少帝虽恨不得除之后快,亦只能避其锋芒!
      此间真是:汉昭帝之郁愤,不能发。汉和帝之孤勇,不能作。高贵乡公之决绝,不能为。

      年幼的承天顺治皇太后对年幼的少帝私下耳语:“我若能得一利刀子,足以贼此妪。”②

      少帝听了,虽抿唇啮指,却不发一言。一会儿当她只是如那句“小娘娘”一般,乃心机献媚之语;另一边又觉得自己万乘之尊,身边无一可用之臣,只有黄口小儿尚思为国,不禁齿冷心寒。无论如何,他都承了她这份情,苟非家国大义,皆随她;苟非宗庙社稷,皆随她;唯其所欲,不相禁止。

      你看啊,她那么聪明,彼年幼弱,就会做偷心贼。更何况待其年长,风情初露,才华横溢之时呢?

      可怜那元魏第十三帝,第十一宗,睿宗孝宪皇帝,见不到那天了。

      他死的时候,还未满十八岁,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不过百日。他的王朝离毁家灭国只有短短三个月,不过好在,他十分宠爱他的宫人王氏,给她修建了可比列侯的大型陵墓,不然作为乱世亡国之主,他的身后事,恐怕不会比汉少帝好到哪里去。

      少年心事……少年心事老来悲吗?

      那么好的承天顺治皇太后,又怎么会钟爱他呢?

      睿宗孝宪皇帝,在史书工笔之上,被黑成了松香炭,正如承天顺治皇太后用紫圭挥洒的那般,纸上鲜明。

      谤煽私隐,史书则云:嬖女幸臣,赐倾府藏,竭四海不供其欲,殚人命未快其心。以至于金丹符水,求白鱼入药,殆有汉成帝之疾。

      政治政策,更是一笔撂倒,论调皆是说他比胡太后称制之时更为黑暗。史书有言:及胡太后崩,孝宪革其旧制,推行变法,号为“太初改制”。然而旋起旋灭,生于胡太后之崩,亡于孝宪之崩,一年之中,竭民虚耗,虽魏室百年不能有此祸。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迹类桀纣,比肩厉幽,自取灭亡之道,至其骤崩不过百日,两京告破,宗社被毁。虽魏室气数竭尽,其非关孝宪之暴政乎!③

      承天顺治皇太后道:“魏室睿宗之史评,未免过于严苛。”

      此时在旁侍奉翰墨的大监道:“此前朝修史。”

      此前朝修史,本朝不便改史。

      承天顺治皇太后忽然想到了曾经与先帝一道批阅奏疏之时,先帝粲然一笑:“晢晢若是手冷,那就给朕磨墨吧。”

      承天顺治皇太后听了,便拿起墨锭便给先帝研磨。

      结果先帝执了她的手,给她呵手,笑说她总是:不解风情之时,最是撩人。

      她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也许睿宗孝宪皇帝曾经也想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那时的她只是嗔怪齐墨凝滞,徽墨粘稠。只是霁月光风,一直哥哥妹妹。

      承天顺治皇太后只是合上了《魏书·孝宪帝本纪》,从来无物结同心,自是,故人不用赋招魂。

      承天顺治皇后为太宗高皇帝前前后后所写,不下万言的诔文、墓志、悼赋、伤怀诗。而孝宪皇帝,连一句叹惜都没有得到。
      承天顺治皇后与太宗高皇帝,为千秋万载所知晓的帝后深情。而孝宪皇帝与承天顺治皇后的关系,只是年龄相差五岁的姐夫与小姨而已,连一点儿捕风捉影的旖旎风情也无。

      不仅湮没于青史竹节,即使文人轻薄,亦无此绯闻笔记。

      异史氏,乃竹节蠹虫,故而知此轶事,撰其文,聊以咨赏。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就是皇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