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疑乱 ...


  •   宋阿母见朝雨她们对她的“宽心衣”还不够理解,就又笑道:“好当官者,无不讲礼,穿衣吃饭,举手投足,都讲究中规中矩,因而,他们一看我这打扮,不但不会想到干政,还会讥笑说‘原来真是轻薄野妇土鱼耳’,便再不会担心阿母干政,所以,这就叫‘宽心衣’。”
      可是,几个还是半信半疑,朝雨说:“你这不像是障眼法,倒像是吸眼法,只怕不但不会被讥笑,反倒会让那些男人更着迷。”夕照和“双铁”也都颇以为然,可宋阿母自信,让她们走着瞧。
      结果都没料到,只有皇帝一看惊喜,连赞“中中中。”而华表他们都惊愕得面面相觑。
      宋阿母还故意问皇帝,她穿这身,好不好看,皇帝又高兴地说:“好看好看,从未见阿母如此好看过。”
      华表一看宋阿母乱穿貂襜褕,首先就想到是要迷惑皇上,迷惑朝廷,因为,虽是恨透了田让,但还是觉得田让只是凶在嘴上,而宋阿母是凶在心里,还是怀疑宋阿母是“花阉伙”之伙头,但是,又暗自庆幸,认为宋阿母是自已露出狐狸尾巴,自己暴露她妖冶惑主,狐媚干政之野心,更有利于唤起百官,对其攻击。暗喜之余,又觉得当着田让、孙程他们,还是要好言规劝几句,就“唉哟”一声说:“阿母啊,你这装束,非胡非汉,完全不合礼数,御前更不该来呀!”
      皇帝听华表说阿母衣裳不好,顿时茫然;孙程、田让也为宋阿母着急;瓦豆、易彩更不敢吭声。
      宋阿母便对华表笑道:“礼数嘛,是你们当官之人才讲究,我一妇道人家,不能跟你们一个样。”
      华表煞有介事地“唉”一声说:“阿母差矣,宫中也有宫中规矩,不可随便乱穿哦,不然,如何为后宫表率?”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站边表态。
      宋阿母又笑道:“华太傅难道忘了,自我入宫那天起,就被人讥笑,说我不懂规矩,听我唱谣,更是恨之入骨,背后骂我是野妇土鱼,可我本性如此,就是改不了,总觉得,穿衣只要能遮体暖和就好,而且,我这样感觉十分舒坦。”见华表摇头叹息,又满不在乎地说:“至于宫中表率嘛,我从未想过,人家要如何做,我也不想管,我只管做好‘南仙北窦’之事,就足够了。”
      易彩、瓦豆都笑“嘿嘿”地连声称是。
      华表见宋阿母竟然亲口说要做“南仙北窦”事,心想,易彩小子还真是宋氏心腹回虫,说要寻请“南仙北窦”,还真不是瞎琢磨,又觉得奇怪,寻请“南仙北窦”这种违制犯忌之事,她竟毫无遮掩,脱口而出,无异于宣告自己包藏祸心,这不像是城府之人所为,又禁不住把宋阿母鄙夷地眄了一眼,见一身貂襜褕轻浮无状,还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完全就是自绝于礼法,自绝于朝廷,便立即改变了看法,觉得对宋阿母这种自走绝路,根本无须惕防,更不配当作对手,而老花田才是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才当真是“花阉伙”之伙头,是真正劲敌,于是,更不想说乱穿衣,对“南仙北窦”之事,也假装没听见,还故作无奈地说:“好好好,阿母想咋穿,就咋穿,在下无话可说,无话可说。”
      皇帝不想华表和宋阿母争执,也觉得华表太古板,管得太宽,就顺着他的话说:“无话说就好,无话说就好。”又对宋阿母说:“以后,阿母穿衣,想咋穿就咋穿,不要管旁人说啥。”
      易彩、瓦豆又都高兴得忙喊陛下圣明。
      宋阿母也高兴地作揖谢恩。
      田让、孙程他们虽都觉得这事不妥,但见皇帝说得严肃认真,连华表都不再说啥,便也闭口不言。
      皇帝又向华表生气地说:“这次送女子闹事,虽可不追究,但百官糊涂,不能让他们老跟着秦卫、国祈、守晦瞎胡闹,更不能让他们再为难阿母,要想法子教训才是。”
      华表此刻想的是要如何对付老花田,想的是要如何当上真太傅,便劝皇帝莫急,说:“陛下圣明,百官跟着国祈、秦卫他们,虽也闹不出名堂,只会越闹越丢人,最后闹出罪状来,自作自受,当然,也不能让他们老是闹下去。要对百官加以引导,不能让他们老跟着国祈、秦卫他们跑,所以,臣还是以为,国祈等三公四辅还是该换则换。”
      皇帝和易彩、瓦豆、孙程便又看着田让,因为,田让反复说,为了让百官安心,不能忙着撤换三公四辅,可华表仿佛是要逼迫田让点头。
      华表见皇帝犹豫,又想拉易彩助力,便又向皇帝说:“陛下圣明,其实,撤换三公四辅,并非臣一人之意,尚书令易彩也向臣说起此意。”
      皇帝“哦”一声,问易彩:“易卿既有此意,为何不向朕说?”
      易彩压根就没有说过,暗恨华表诬赖,虽不敢怒目否认,但也不肯乖乖就范,就硬着头皮说:“陛下圣明,陛下即位仓卒,三公未指,九卿未定,朝廷气候未成,而眼下万事待兴,亟需有人帮着朝廷拿大主意,臣以为,非常之时,允许从权,可是,阿母决意回避干政,所以,臣就再没主意了。”
      皇帝觉得这话模棱两可,就叫易彩能不能再说明白些。
      宋阿母不想易彩继续说,又觉得该用膳了,可以暂停议事,便不再回避,叫铁笛、铁箫速将膳食送上,对皇帝说:“陛下到用膳时了。”又对田让、华表他们说:“你们也该饿了,吃了再议吧。”大家也觉得皇帝吃饭要紧,便都诺诺,不再说啥。
      可是,皇帝还是要易彩把话说清楚,说:“话不说明,吃不下饭。”
      华表听出易彩之意,是要宋阿母干政,怕皇帝采信,便赶紧叫易彩“且慢”,并对皇帝说:“陛下圣明,易尚书说话,含含糊糊,说明他对朝廷大事尚未想明白,所以,臣以为,还是等他先吃了饭,想明白了再说。”
      宋阿母也觉得易彩嘴太甜,有谄媚之嫌,但也没有太出格,便对皇帝说:“陛下圣明,华太傅言之有理,吃了饭再说,也不为迟。”
      小皇帝见易彩似乎也无意多言,只好“嗯”一声说:“那就先吃饭,吃饱了再议。”
      秦卫、国祈、守晦一同离开朱雀门,都感到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因而,该分道回家时,又不肯分开,就都下车,在秦卫的司空府门口唉声叹气,想再找出个避难的法子。秦卫埋怨说:“我先就说,‘热脸去贴冷屁股’,你们硬是不听,这下如何?你送再好礼,人家不收!”说着,更来气,冲着国祈呵道:“都怪你!出这馊主意,丢脸啊!”
      国祈眼泪汪汪,无言以对。
      守晦忙叫秦卫冷静,说:“不能怪谁,不试一试,如何就知无效?何况也不是全无用,至少登记了,皇帝和宋阿母已知我等都送礼了。”
      秦卫嗤笑道:“登记算个啥?算耻笑!说好听些,就好比在说‘领情了,拿回去吧!’说难听些,就是人家不受降,人家嫌弃,人家幸灾乐祸,要看你几副颜色如何惨死!”话音未落,已泣不成声。
      国祈虽也流泪,却惊慌地叫秦卫不要哭出声,说:“自家门口,传了进去,可就全乱了。”又自责说:“都怪我主意馊,没把事办好……”
      “屁话!”秦卫不等国祈说完,就怒吼道:“岂止是没办好,是更烂事了!”
      守晦又忙叫冷静,劝秦卫说:“国公也是好心,不能怪国公,而且,眼下不能互相责怪,船大不怕风浪,要联起手来,才能共度难关呀!”
      国祈也怕秦卫胡闹,只好劝他说:“秦司空千万冷静,守晦兄言之有理,要过眼下难关,决不能各顾各,必须联手,必须小船变大船,才能扛住眼下风浪啊。”见秦卫哀叹一声,没再顶嘴,又建议去找李郃商量,说:“李郃今日虽未带女子,却是带病而至,说明他心中焦急也不亚于你我。”
      秦卫一开始就想和李郃联手,可李郃总是不配合,因而,听国祈一说,又来气了,怒道:“那佬儿黄牛黑卵子格外一股筋,没法跟他说。”
      守晦又叫他冷静,有几分埋怨地说:“秦司空所言甚是,今日确实没法跟他说,因为,你刚才又呵斥人家,又得罪人家了。”
      秦卫又无奈地摇头叹息。
      国祈也说:“今日不宜见,那就过一两日再说。”
      守晦又叫秦卫千万冷静,说:“刚刚登记了女子,皇帝和宋阿母兴许要看一看名录,也不知有何反应,所以,最好等一等,看宫里有何动静,再作应对。”
      国祈也连声称是。
      秦卫听守晦一分析,也觉得宫里定会有动静,不如暂时静观其变,便说了声“有事来告”,就先告辞往府中去了。
      国祈、守晦也叹息而别,各自登车而去。
      田让、华表他们都陪着皇帝一起吃饭,见皇帝吃得津津有味,都很高兴。尤其是易彩,见宋阿母帮着皇帝挟菜添饭,尝咸问淡,还问皇上想住啥样房子,喜欢啥样陈设,有说有笑,如亲母子一般,便更加敬畏,更加想入非非。他觉得,凭宋阿母一片忠心,又意气风发,绝不会不管政事,而且,小皇帝在她身边,自然要受她影响,即便她口口声声不干政,其结果就是在干政。易彩更加相信宋阿母将是未来的一片天,更加相信自己的仕途功名,全在宋阿母的掌握之中,便巴不得立即成为宋阿母心腹。
      小皇帝似乎也是边吃饭边想事,吃完之后,就对华表说:“田公一直说,为了不让朝廷人人自危,不能急着撤换三公四辅,朕也觉得有道理,可是,华太傅为何总是不明白田公之意?”
      宋阿母便叫朝雨、夕照、铁笛、铁箫赶紧收拾餐具。
      华表吓得直冒冷汗,迟疑半晌才回禀说:“陛下圣明,臣不是不明白田公之意,可是,陛下说了,要让百官不再跟着国祈他们瞎闹,所以,必须要有新表率、新带头,不然,百官还得跟着国祈他们跑,还得让陛下忧心。”
      皇帝果然是仔细想过了,忙说:“华太傅已录尚书事,已管朝廷,已经是新表率、新带头了,难道不能引导百官?”
      华表不好意思说他名不正言不顺,怕田让他们会说他伸手要官,贪职贪权,便嗫嚅半晌,才说了句“臣怕有辱皇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