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突如其来的采访 ...

  •   林箐今年刚满二十五岁,硕士毕业的第一年。因为有着良好履历背书,毕业后得以进入一家著名的杂志社工作,现在是一名社会版的记者。纸媒如今虽然日薄西山,但报社还是各种人才聚集地,这是林箐未毕业时候的梦想,随之而来的是昼夜颠倒的采访赶稿和作息混乱的生活方式。
      在一阵闹铃响之后,林箐意识到今天到公司必然要晚于9点的常规时间。报社对有记者证的职工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在有采访任务的时候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但林箐作为毕业一年,刚刚转正的新人,显然还没有这个特权。
      “几点到?”
      “有急活。”
      “九点钟碰一下,我这里有一个新选题。”
      “交给你最合适!”
      反复亮起的屏幕显示着林箐的顶头上司,副主编胡珂的催促。她下意识关掉了界面,让电动牙刷在齿间打散泡沫,嗡嗡地声音让刚才还在梦境之中的林箐彻底清醒了过来。美梦不会投射到现实之中,林箐还是揉了揉眼睛准备上班。
      八点半左右的亮马桥附近异常地拥挤,如潮水般落潮又涨起的地铁还要需要等三波人才能上去。林箐排在队伍的末尾,手机把持着手机,时不时的再瞟一眼信息是否还有胡姐的夺命连环call。
      没有?呜呼。胡姐大概已经对她失望了,
      地铁从远处呼啸而来,即将进站的提醒已经说到了第二次,巨大的下沉站台中,人群如同沙丁鱼一样挤来挤去,但这一次一定可以上去,林箐心里默念。“早点上车!”
      在灯光与站台外侧的玻璃上,她看到了自己的脸,冬天的北京异常的寒冷,零下10度的气温将刚用吹风机的热风吹好的头发打散,整个人如同脱了水的白菜,还是东北腌制的那种。
      地铁里的信号时断时续,林箐抓紧时机和胡编道了歉。
      “抱歉领导,九点十分到,现在困在地铁上!”
      “来了再说!”胡编不是苛刻的领导,这也是林箐在忙碌之余仍然喜欢这份工作的原因。胡编赏识她作为年轻人进取的态度,也同时觉得年轻人有一些毛毛躁躁不是什么问题。
      得到领导的首肯之后,林箐才穿了口气,给隔壁工位上的陈果发了条微信。
      “江湖告急,你去看看今天胡编办公室在忙什么,她刚才连环夺命call我,被我搪塞过去,我怕她再有急事找我。”
      “我的妈,这都九点多了,你再不来全勤奖又要泡汤了,你不会忘了这个月你已经缺勤三次了吧。”
      “gun!休要再提伤心事!”
      “OK~那我这就去探!”
      “妥,有消息再探!”
      慌里慌张的回信之后,微信屏幕的光亮终于暗淡了下来。在熄灭的瞬间,林箐又恍恍惚惚地想到了早晨的那个梦,梦境似乎和微信消息一样,稍纵即逝,让人想要迫切的记住,但是在关掉屏幕的时候又迅速地忘记她发生地语境。林箐对梦境的回忆已经从晨起时候的温暖清晰,在人潮拥挤地铁第三趟车到来的时候就只剩下碎片了,一如那个男生,九年之后,虽然只记得碎片中的他,但林箐依然在怀念清晨的好梦,她清楚地知道只有当这种梦境出现的时候,才会了结一些十年前未竟的遗憾,因为那些已经尘封的往事和故事里的人,只有梦里,才会偶尔造访,让林箐可以继续维系她十年来的念想。
      林箐是在九点二十才到公司,公司门口有卖煎饼果子的铺子,卖饭的阿姨早已记得她的喜好,加里脊不要香菜,多方辣椒和小葱。辛辣是一天晨起的清醒剂。
      往常上午的工作很轻松,梳理下昨天的社会稿件,并且对接一些前往参加报道的活动安排。但今天在路过前台妹妹的工作台时,妹妹用手指了指胡编的办公室。
      “一大早从外面来了几个人,他们还正在聊天,胡编作陪,二十分钟多了还没有出来,不知道是聊什么的。”
      “还能聊什么,要不拉了选题采访对象,要么就是恰饭金主,报社嘛也总要恰饭的。”
      林箐和妹妹也聊得来,并不只是因为他们都爱吃门口的煎饼果子,林箐总是会温柔又和蔼的向她传授恋爱心得大法,但实际上林箐自己的恋爱经验也极为匮乏。”
      刚来到工位上坐下,陈果摇了摇手里的手机,暗示林箐打开微信看看消息。果然苹果独特的铃声通知有一则信息进来,显示她被拉进了一个群聊,“10.18日珠城俱乐部采访群”
      “珠城?”
      “对,就是广省的那个珠城。”陈果附在她耳边悄悄补充。
      “你可能不知道,广省是体育大省,珠城的篮球队近几年表现也不错,省里领导挺重视的,想要跟我们社合作,今天特意来,应该就是要和我们社里搞一次联动报道。”陈果说起话来像小兔子啃胡萝卜,兔牙上下鼓动,社里就没有她不知道的小道消息,现在没人用小灵通了,用这个词形容她实在是很合适。
      林箐看陈果说的是神采飞扬,乐的笑出声来。
      “你别笑啊,这个活肯定带你去,要不然胡早上急着call你干嘛。”
      林箐乐不可支,陈果说话的时候还带着点粤语区的口音,说快了就尤其的含混不清,翻飞的嘴角一突一突的,特别可爱,她低头推了推插在豆浆里的习惯,掩饰脸上挂不住的笑意。
      在完成了好几次还算漂亮的专访之后,林箐确实能感受到胡可作为主编的善意,但作为下属,还是不要揣测领导的心意比较稳妥。陈果年纪还小,作为入社一年多的林箐深谙其中的门道。
      “嘘~他们出来了。”陈果压着声音小声说。
      会客厅的玻璃门推开的时候有声响,吱呀一声暗示着螺丝弹簧的僵硬,他们跟物业建议了很久也不见师傅过来,久而久之大家也习惯了这种推拉时的尖锐声响。只不过里面开会的人是领导,作为社畜的打工族难免会随着进进出出的人而焦虑不安。
      为首出来的女士就是胡编,她侧开身子给身后的人挡住门,后面又走出来两个中年的男人,男人皆穿着西装,发型也一丝不苟的打理过,显然与报社这种随心所欲的地方不一样。他们做出了道谢的姿态,在和胡编说着合作愉快之类的场面话,林箐假装在工作,也瞟了几眼,应该是没什么坏消息。
      “林箐陈果,你们俩过来。”胡编的声音在安静的氛围衬托下很清晰。
      访客还没走,看到她们要过来,也驻足等待。
      “这就是林箐,活动我会带她一起去,前期的对接就由她来全程接管,有什么想详细了解的你们和她谈就好。”胡可说的很认真,“陈果你也配合林箐一起,参与进来。”林箐突然就有一种为委以重任的焦虑袭来。不过她在余光中瞟到了陈果朝她挤眉弄眼,表情夸张,嘴里似乎还在说“看我猜对了吧。”
      林箐又想笑,在客人面前还是忍住了,怕刚刚接触就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好,大家好,我是林箐。欢迎来到京报社。接下来祝我们合作愉快。”
      对面的男士听到她提起自己的名字,眉光之间有细微的变化,他站定注视了一会,林箐感受到了有一束目光投射在了她的脸上,也有些诧异,转头去追寻目光,正好对上了一个略含探究的面孔。男人笑了起来,“我是白石宽,也是珠城光速队的媒体公关负责人,我们算是同行,也听过你的名字,报道干净漂亮,很期待和你的合作。”
      突然收到对方的夸奖,尽管很商业互吹,但对方在提到“听过你的名字”时眼里似乎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让林箐有点茫然,茫然着让她没没细听陈果的介绍。
      “是错觉吗?”她微笑着向对方的致谢,白姓男士似乎再也没有露出类似的表情,她摇了摇头,“是错觉吧。”
      林箐随主编一起,将客人送到了门口,坐上车的大巴扬长而去。胡编似乎心情很好,不紧不慢、和颜悦色地和她说起这次合作的缘起。
      光速队是珠城市的一张体育名片,近些年来由于引进了一些年轻血液,在国内乙级联赛中已经连续名列前茅,并且试图在冲击甲级队伍。光速队想要在这个紧要关头,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就需要借助一些媒体方的力量来助力。
      林箐所在的京报社由于近年来在融媒体转型领域表现地相当活跃,相比较其他媒体杂志的调性单一,已经具备了自己的媒体宣传矩阵,并且京报社更热衷于报道新鲜事物与热点话题,挑战常规媒体之外的话题,光速队主动联系到了报社的相关领导,希望达成合作。今天就是双方的第一次碰头,也是对方主动提出来的一次碰头。
      听到这里,林箐更是心虚,这么重要的事情自己竟然迟到了。
      胡编显然看出来她的心思,“我没怪你,这个事本来就是他们临时来的通知,我们没法做到接待周全也能理解。更何况你周六才交给我一篇大稿,应该休息休息。”
      领导发话不容置疑,林箐只能感激胡编的宽厚。
      林箐很敏感,从大楼门口往办公室走的时候依然觉得那个叫白石宽的男人不见底的笑容里有一些深意,似乎想表达着什么。但她摇了摇头,只希望不是多想才好,我这个小记者怎么会和他们有联系呢。
      她不认识他,在今天之前也未曾了解过珠城光速这样一只球队。然而,当生活产生神奇的联系之后,就由不得人来主宰了。
      回到工位上的时候,工作依然要继续,晨起之前梦境早已被抛之于脑后,那是一天中林箐仅有的不清醒的时候。
      她继续嘬着凉掉了的豆浆。豆浆已经见底,只能吸到底部的豆浆沫,有些卡嗓子,她随手扔进垃圾箱。打开了电脑,在今天的日程本上写到“10.18号出差珠城准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