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12 古代六 ...
-
她似笑非笑的,没有做出承诺,先让手下把他们拖出去、关押了他们,查明这几个都是酒囊饭袋、媚上欺下的货色后,毫不留情的一一斩杀于手下。
士兵们进城时,对赵王的部下进行了大清洗,整整五日,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但他们对平民却是丝毫不犯,作战的战功能换得的奖赏,足够他们和他们的家人逍遥几辈子了,作甚要去抢那些同样贫穷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呢。
第六日,在确保安全、无人会放冷箭的情况下,君尧才进城慢慢巡视着这个新地盘。
赵王的政务治理极差,因而他的民众们都面黄肌瘦,眼神怯怯,带着被长久欺压的唯唯诺诺之色。
他能纵情玩乐,还是靠先辈打下来的良好底子,这倒给君尧一个警醒。选不好继承人,国就先亡了一半,百姓也会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在空旷的街道上慢慢地走着,一旁一个破败的民居的门突然倒下,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趴在门板上,被齐刷刷抽出了刀的警戒的侍卫吓得颤颤巍巍的不敢起来,抬起头时的眼睛黑黒亮亮的却很干净,带着几分好奇之色。
屋内,他的娘亲害怕的不敢动作。但为母则刚的天性还是让她忍住了眼泪,腿一软就要跪下,“求、求贵人饶命,饶命啊……小儿……小儿”
君尧往前走了几步,领会了她的意思的侍卫劝阻道:“将军不可,此举太过危险。”
君尧摆摆手,扶起了那个孩童,轻轻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又对旁边的妇人温和说道:“快起来吧,不碍事。”
捏了捏小孩没几两肉的脸蛋,轻声问道:“刚刚摔疼了没呀?”
这动静许是因为小孩好奇外面的阵势,偷偷从门缝里看,谁知木门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承受不得他的重量,就这么倒了。
那孩童倒没有摔伤,只是吓得不轻。可是被漂亮似天仙的姐姐一安慰,他小声着、稚声稚气的的回话:“没——”
“真乖。” 君尧笑着摸摸小孩的头,掏出几个碎银子,放到小孩手心里,说道:“宝宝这么可爱,这点钱去让娘亲给你买点糖吃,再把家里修一下,好不好呀?”
“好~谢谢漂亮姐姐。”
君尧慢慢走远,不经意的回了一下头,看到那个妇人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庆幸着劫后余生。
唉。
她扭头,微蹙着眉对一旁的副手说道:“再次传令下去,进城士兵不可对百姓烧杀抢掠。违令者,军法处置!”
“是!”
清闲了几日,军队休整完毕,君尧又带着他们干脆到中原晃一圈,杀几队侵略进来的异族,顺便练练兵,积攒一下与骑兵对阵的经验。
君尧出发时,恰好遇上了从都城前来治理赵国十八城的言晞。二人遥遥相望,点头示意,便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各自出发。
言府一家被救出后先安置在了赵国都城附近,待城破后又等了两日,才回到他们原来的住处。
庭院月余无人居住,感念他们的一些下人、读书人常常自己过来给他们打扫,帮他们护家。而言府早先已经被赵王抄家,家底无存。
言老爷子,言晞的祖父,在监狱里走了一遭后,愈发显得老了。好在身子骨还算硬朗,但也经不起这番折腾,日后得好好将养着。
其他人正收拾着房子,被赵王充公的大批书画、珍宝、古籍不但被君尧完璧归赵,还多添了些赵王私库里的好东西,作为压惊的送礼。
言父坐在他下首,心中复杂万分。
他们真是,养了个出息的好儿子啊。
本来只是抱着延续香火的念头,让他们言家嫡系一脉不至于绝后,千辛万苦的把他送出去。谁知言晞竟然如此争气,不但说动了夏国那个女皇,还被任命为夏国户部侍郎,官从二品,更是直接的灭了赵国,救了他们出来。
言老爷子也坐了半晌,才缓缓说道:“言晞——是个好孩子。这段时间,辛苦他了。”
“是啊。” 谁说不是呢。
在他们下狱前,言晞还天天在他们膝头撒娇,在外还能勉强维持个诗香公子的人设,在他们眼里却是好偷懒、好撒娇、吃不得半点苦的娇气包。
虽然言父经常因此板起脸,训诫他都这么大还没个正经样子,就又被他的卖乖给逗得破了功。
他们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这段时间吃了多少苦,才能把他们给救出来。
他们不敢想。
“吾辈要知恩图报,夏王既然还用得上我,那我这把老骨头就给她教个几天学生吧。”
“父亲说的是,那儿子也应夏王之邀,谋个小官,给言晞搭把手。”
“好。”
感念救命之恩,他们也不打算隐士到底了。
言家一向与人为善,却还是抵不过小人作祟,倒不如把这一身所学奉献给夏国,拯救天下黎民。
言家虽才华盛世,却不古板拘泥,对女皇接受良好。
四日后言晞也到了赵国,这才和言家人等团聚。
言家人丁不多,经常一代单传,支系人多,可惜都住在其他地方。现在的嫡系一脉,满打满算也只有言父、言母、言老爷子和言老太太四人。
一看到他,言母眼眶就红了,拉着言晞的手,直说他瘦了。言老太太更是把他抱住,嘴里叫着“心肝宝贝肉”的,心疼坏了。
另外两个大老爷们虽然感情内敛了点,也上前拍了拍言晞的肩膀。
一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言晞又把官服等一系列东西带给他们。
言父拜为吏部尚书,正二品,为大红色带有仙鹤补子的官袍,一并还有梁冠,赤罗衣,青领缘白纱中单,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赤白二色绢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六梁冠等;言老爷子被封为太师,地位卓越。
君尧又赠予了他们很多珍贵药物,这等国之瑰宝,多活一天就能给国家带来无尽的宝藏。
可惜那赵王有眼无珠,也不至于亡了国。
言家一跃成为权臣之家,羡煞人眼。
他们也都知道是起因在言晞,都纷纷拎着自家后辈的耳朵,咬牙切齿的让他们跟言晞多学习。
言晞也成为了别人家孩子的象征,成了诸多官宦子弟的童年阴影。日后这些官宦子弟也进入官场,少不得回忆这些惨痛经历,打趣他们的顶头上司。
赵国破,天下惊。
诸多势力纷纷出动斥候和探子,开始正式把夏国这个由女子一手打下来的国家放在眼里。
君尧破城,白星守城,言晞治城,三人形成的稳固的金三角状态,使得夏国所向披靡,迅速扩张,同时基础牢固,后方无忧。
君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渐渐传出了将星的名号;白星守城极稳,手段狠辣而果断的剿灭诸多反扑势力,揪出奸细一揪一个准;言晞专攻政务,在后方安稳的治理着每个地盘,
他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运行模式。每当君尧打下一个城池,言晞就先重整吏治,由言老爷子亲手教导出的大量基础官员迅速上马、搭建官府框架,然后安抚民心,重开集市,让百姓们安定地活下去。
由政府兴办学堂,重视教育,减免读书的费用,贫困家庭还给予一些补助,让孩子们有书可读,有学可上。
正如先贤所说的被支持王权的人歪曲的那句话,‘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同的标点带来不同的解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政权初兴之时勃发生命力的自信之语。也是言晞努力的目标。
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断句一般被那些羸弱的、没有半点生命力与自信心的统治者或政府采用,因为只有愚蠢的百姓才能被愚蠢的政府摆弄。
言晞也提议让女童一起入学,他的同僚大多是因为君尧的领导者魅力而自愿追随的,反对之声并不强烈,争论了几次也就通过了。
法律颁布之处,千百女童走出家门,进入学堂。尽管现在这个数字还很微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愈来愈多的。
乱世起,礼崩乐坏、道德不存。
但相应的,一些观念改变起来也更加容易,部分变革推展的很轻松。
实在是因为当日子苦到一定程度,生存都是个问题,又怎么会在意男女之防,有怎么会把女子这个劳动力拘束在家门内。
缠足等陋习对女子的束缚,向来是大家女子承受的多。农村里的女子还充当着一部分的劳动力,受的伤害也就少一些。
言晞定下政策,提高手工业和商人的地位,减免五年农业赋税,禁止苛捐杂税,一举网罗了绝大部分的民心。
重开科举,网罗天下人才。夏国新打下来这么多地盘,不愁没地方管,只愁没人去管。
官府掌控力层层铺设,直到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