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13 古代七 ...
-
罗家村是赵国的一个小城下的偏远乡村,由于地方偏僻,官府很少有人愿意来,每次来就是为了征收赋税,但好在战乱也没有波及到他们。
一日黄昏,通往罗家村的一条小路尽头突然出现了几个人影,村长吓了一跳。
远远瞧见为首的人穿着官服,立刻想到官老爷又来征收赋税了,虽然有点奇怪他们身后的车子,但他也没多想,只当跟往常一样。
他苦着脸愁眉叹气,却立刻招呼了人,敲响村中间的那面铜锣召集村民们。
此时是一天难得的闲暇时间,村民们没有别的娱乐设施,就蹲在自家门前,手里捧个泥碗,里面是稀得能照出人影子的粥,并几个野菜根。泥土色的脸上几个被生活刻画出了深纹,眼神放空。听到锣声响起,便灌了一口饭,用袖子抹了嘴,有气无力的聚集过去。
王青是夏国的一个普通百姓,读过几年私塾,当上面说招人做村官三年,给不少补贴,他便心动了。虽然是村官,但也好歹是个官,门槛也不高。
近年来夏国出现的新名词、新事物愈来愈多,他们也逐渐习以为常。
村官的要求是会识字,能读懂政令,品性要好,刚好他又是个脾气不错,孝老敬亲的人,周围的人给他担保了品性,通过一场考学识、一场考理解力的测试后,他就应选成功了。
在当世大家言老门下学了六个月,王青被调到了罗家村。地方虽然偏,但是补助更多,三年后也能晋升的更快,他就包袱款款的,带着几个保护他的兵和一堆新政策、粮食、新农具等翻山越岭的来了。
村长看着这个笑容温和,眼神干净的穿着新式官服的王青,心里稍稍安定了些。往常的那些官儿,只是个跑腿的,官老爷才不愿往这里来,每次都要刮下他们一层皮才满意的走了。
这个人看着是个好官,总归不会这么刮地皮吧。
王青简单说明了来意,又给村长看了看两个木车上真实的物资,这才感激涕零的相信了。
官府向来只有从他们这拿东西的,给他们送东西还是是破天荒的头一遭,这个新皇果然是个圣明的好皇帝。
站在村子中心的一个台子上,面对众多淳朴的村民,王青扯开了嗓子,用大白话解释着政令。
改朝换代这种事在他们心里没有起一点波澜,毕竟天高皇帝远。也就当说到是女皇时,下面有了点议论声,又在村长的眼神下住了嘴。
就连通讯发达的现代,照样有通讯不便的偏僻角落的人,都二十一世纪了,看到外来的人还问“日/本/鬼/子走了吗?”更何况是通讯更为不便的古代。
当说到“五年赋税全免,没有苛捐杂税,每个冬天还发放过冬物资”时,他们自发的给王青跪下,发自内心的感激涕零这个新朝。
王青吓了一跳,急忙侧着身子避开了,看着大家充满喜悦与希望的脸,他内心也很开心。
挨个平均发着粮食物资,有王青带来的那个兵的震慑,大家都好好地排队领取。
王青给自己修了个不起眼的小屋,和村民们同吃同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研究着政令的同时准确的传达给他们,又担任了村里二三十个孩童的老师,用着言晞新编写的识字、算数课本。
这是整个大夏的一小部分缩影。
据君尧打下赵国已经过去了三年,其间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诸多战役。此时的大夏南至云南,北至黄海,东边到黄河,西到西/藏,疆域面积大约有七百万平方公里,可还不及分崩离析的前朝鼎盛时期的一半。
但想到它才是一个成立了五年的年轻国家,已经可以算是成绩斐然了。
此时,北方,和他们签订了五年互助条约的蜀国与他们隔江而望,对这个庞然大物瑟瑟发抖。他们的国土面积在黄河以北地区算是最大的了,大约有个五十万平方公里。
偏生五年的合约期还在有效期内,他们只得拼命地表忠心,利用从夏国买来的军事武器援助攻打周围的小国们。
夏国则乘机休养生息,并偷偷在周围搞点事情,挑拨离间、分化拉拢的手段深得言晞精髓。
此时,距离言晞所知的原背景中,君尧一统天下,还有三年。
不过在他的参与下,进程稍微加速了。
眼前看来,大势已成,最多一年,便可一扫天下,荡平宇宙。
攘外必先安内,先统一中原,再着手处理异族。
细数他们此刻的对手,北方黄河上边还林立着五六个小国,不成气候。有两个已经派来使者商量着投诚。三个还在积极备战,负隅抵抗。一个被蜀国压着打,也有点投降的意思。
不过,不是降蜀,而是降夏。
更北方还有群虎视眈眈的异族,每当年成不好、水草不丰,就商量着南下掳掠一番,打打牙祭。或是趁着中原动乱,趁机屠尽华朝人。
君尧打仗时,偶尔会和他们交手。每每战胜后,都是毫不留情的不留活口,尽数诛灭。
西边地方,那些异国蛮夷也敢趁乱占领西域。君尧危险地眯了眯眸子,等她腾出手来,好好地挨个收拾。
君尧起初安排言晞在户部侍郎的位子上,是为了慢慢提拔他。结果言晞城市规划、管理的政绩太过卓越,她也意识到当二把手已经与他的能力不相匹配。
更何况若是有个不理解言晞政令的一把手在上面多方掣制,只会让言晞受到约束。况且他一步登天,升职为从二品官员,本身就已经足够显目,再耀眼些又何妨。
还没坐稳户部侍郎的位子,君尧就亟不可待的把他升为了户部尚书。言晞的前任长官收拾了自己的东西,眼神哀怨的一步三回头,却也无可奈何。
言晞花了几天整理了一下户部的权利分配,便开始有条不紊的走马上任。
重开海禁,鼓励海商,进而刺激了造船业和手工业的高速发展。
造船的工艺达到巅峰时,能工巧匠可以造出44丈长、18丈宽的大号宝船,能容下“五千料”。
折合现代的计量单位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2500多吨,几乎可以媲美小型航母。
官方创办报纸,掌握舆论高地。七天一期,主要内容包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近期的政策变动,记录一些法官判案的依据和过程,新出现的商业‘广告’,招聘信息等,
更是通过宣传,改变了人们心中以往的‘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观念。去当兵管吃管住,每天有肉,发放新衣,一个月还有一两银子可拿哩。
若是负伤,按伤残等级发放补助,同时家中子女亲属皆有政府管理,每月给例银、给粮食、给衣服,夏季有冰冬天有碳的。
不幸战亡,家儿老小的下半辈子政府更是妥妥帖帖的照顾着,若是后代有心考取功名,能升名次录取,优先晋升呢。
若是立了战功,那可更了不得。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头那奖赏,可是五十两银子起步的。别的不说,就说那个在军中都快成为传说的人物,有着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好运气——李狗子。
这家伙是走了狗屎运,有一次攻打一个小国燕国的时候,他抓了几个穿下人衣服的燕国人。本来以为是小鱼小虾,谁知是燕王和他的太子,这可了不得了。清算战功的时候,直接给他折合了五千两银子。这可是无数小兵奋斗的目标。
五千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算,这时候一个正七品的小官,一年朝廷给他发的俸禄是五十两银子。
但是高风险必然带来高收益,若不是有着高额的奖赏,谁又愿意过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天天在刀口上舔血的日子。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今年收成想必更好。
君尧也心情开朗,由于言家的支持,众多世家纷纷倒戈,转变了舆论,开始支持女皇,攻讦她女子身份的人一下子少了许多。
虽然不甚在意,但少了些苍蝇在耳边唧唧歪歪,总叫人舒朗了些。
自言晞一担任户部侍郎,他就派出了一条海外小分队,着手寻找玉米、红薯、土豆等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同时他们还担任着开辟新航线,记录其他诸国地貌等任务。
小分队直到今年才回来,去的时候带了三条船,三百五十余人,归途时仅剩两条船,二百二十人。
他们在海上飘荡了三年之久,遇到过大风暴,那一条船就是在那时被毁,船上几乎所有人都不幸遇难。
风暴过后他们又在此处寻了两天,确定再也找不见幸存者,就带着悲痛继续前往未知的国度。
他们一直向南行驶,路上险途很多,不少暗礁让他们险些中招。他们找到的第一个国家是红毛番鬼,很喜欢他们穿的丝绸,出手大方,一个银子不到的丝绸他们卖了一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