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一举两得(二) ...
-
一旁的春杏见是赵大人来了,赶紧招呼丫头去泡茶。
赵白石走进来,一边朝周莹点头,一边表示赞同她的做法,他的眼睛很漂亮,尤其是每当望向周莹的时候,眼里就像藏着浩渺的星河,“小妹,方才你说的,可当真?”
周莹故意斜着脑袋看着赵大人,反问道,“这是自然,白花花的银子,活生生的人命,怎么是闹着玩?”说完她看着赵白石,赵白石也看着她,两人沉默了一会,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春杏在一旁摸不着头脑,就连王世均也只明白了大概。
看到他们这样有默契,王世均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周莹笑盈盈的抓起瓜子就往嘴里塞,一边嗑瓜子一边说,“要办成此事,恐怕还要仰仗大哥这位陕甘总督。”
赵白石摸着扳指,弯着眼,坐的直直的,封疆大吏的威严呼之欲出,而眼角的笑意却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这个自然,这本是我分内之事,倒是小妹,恐怕要损些银子了。”
周莹大气的摆摆手,“银子没了,迟早还得回来,这关中的百姓要是吃不饱,就得出乱子,到时候连朝廷都乱了,我上哪赚银子去?”
周莹是个商人,也是个明白人,做大买卖要有大胸怀,实际上不少商人都有大眼光,却很难像周莹一样舍得银子,心存百姓,所以他们一辈子只能做做小生意。
赵白石见周莹这么说,心生佩服,他盯着周莹,看着她不拘礼法的大笑。这样气度非凡,见识卓越又不拘一格的女子,他似乎很难将眼光从她身上挪开。
作为吴家东院大当家,却坐没个坐相,站没站相,擤鼻涕,嗑瓜子,吐口水,这任何一个动作都足以让以前的赵白石嗤之以鼻。可在禁鸦片,救济灾民,接受西洋文化这些方面,赵白石深知自己做的不如周莹果决。
周莹不仅生意做得好,还有着一颗“仁心”,周济乡邻,赠济灾民,修文庙,虽然她没什么文化,也没读过孔圣人的文章,但做的实事却高过一些读书人好多。
赵大人盯了周莹好久,盯的周莹不好意思,直到春杏喊他,这才回过神来,“小妹,我来找你正是为了此事,既然你已有安排,我便依你行事,只是,委屈你了。”赵白石明白,周莹断了他们的财路,日后必定会招来粮商的记恨。
“嘿,我当什么事,做生意嘛,哪有不得罪人的,大不了下次让他们多赚一点。”周莹摆摆手,毫不在乎说。
“既然如此,我便回去好好筹划一番。”赵白石说着便起身,打算回府准备各项事宜,最近他的事实在太多了,灾民的事,太后的事,以及北京的动向,都让他有些精疲力竭。
周莹立刻起身相送,跟在赵白石身后,“大哥,我送你,”看着赵白石疲倦的样子,周莹朝春杏使了一个眼色,春杏立刻明白了,转身朝库房走去。
不一会,周莹和赵白石便到了门口,赵白石翻身上马,手持马鞭对周莹道,“你且留步,泾阳灾民的事,我替皇上太后替百姓先谢过了。”如果没有周莹这样的义商出手赠济灾民,现下的关中恐怕早就乱成一团了。
“大哥,用不着道谢,朝廷那边,我还得多谢大哥护着,否则我就着了那小人的道了。”周莹说道,春杏这时拎着一个大包袱走了过来,将这包袱交给赵大人跟班的手里。
赵白石疑惑不解的看向周莹,周莹指了指包袱,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这都是一些补身体的药材,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我瞧大哥最近忙于政务,想必也是心力交瘁,这些东西大哥拿去,补补身体。”
赵白石见周莹这样关心自己,突然有些不自在,他脸色微红,微微点头,仓促驾马而去。
“大哥这是怎么了?”周莹也察觉到赵白石的异样,有些好奇,却想不出为什么。
春杏一脸疑惑,摇摇头,“不.......不知道,可能,是太累了吧。”
周莹一听,同意的点点头,“有道理。”
此刻大门口的千红见到门口两人的对话,忍不住翻一个白眼,然后挥舞着手帕,扭着妖艳的身姿朝内院走去,嘴里还唱着小曲儿。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渐渐的,东院亮灯了,泾阳城最繁华的地方,在夜晚也热闹非凡。
而周莹的院子,却出奇的安静,尤其是在怀先睡下以后,周莹遣去了丫鬟,自己一个人坐在门口望着天空。
乌黑的天空挂着一轮弯弯的月亮,周莹靠在柱子上,脑海里出现了吴聘的样子,他用剪纸为她拼齐了月,而此刻他仿佛就藏在月亮里,朝她微笑,招手。
“吴聘!”周莹大叫着,伸手一抓,一个激灵,周莹从幻想着走了出来,她看着寂静的东院,那花那草那月亮依旧还是以前的模样,只是时过境迁,再也回不去了。
夜渐渐深了,周莹感到困意,于是站了起来,由于坐太久了,她的背有些弯曲,她弯着背慢慢的跨过门槛走进房间,在关上房门前最后看了一眼月亮。
噗~周莹房间的蜡烛也熄灭了。
翌日,便是六椽厅开会的日子。
由于周莹先斩后奏把所有现银拿去都买了粮食,导致在第二天六椽厅会议上,给四叔说这事的时候,把四叔吓了一跳,一个劲的念叨周莹不应该瞒着他做这么大决定。
不瞒着四爷,这事还如何推进,一旁的王世均心想。
“四叔,你看看现在外面,遍地都是灾民,每天都有人饿死,今年咱少赚些银子,大不了明年赚回来就是,这灾民吃不饱,可是要出大乱子,与其让他们来抢粮,不如咱主动放粮。”周莹端坐在六椽厅的正中央,耐心的为四叔解释道。
“咱们不是已经在施粥了吗?我瞧你这意思,还要逼几个大粮商开仓放粮不成?他们可和咱们不一样,人家吃的就是这碗饭,你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把同行给得罪了,这往后,我们吴家生意还做不做了?”
四叔捏着手上那串佛珠,快速的转着,在他看来,周莹这个做法虽是好意,却还是太冒失了,一不留神很有可能让吴家东院在泾阳商人中的信用大打折扣,周莹再怎么说也是泾阳商人,代表着吴家东院,如果和官府一起断了同行的财路,那么以后吴家在泾阳的处境就会变得相当难堪。
“放心,四叔,商人嘛,向来以利为首,来年我一定让他们赚个盆满钵满,这仇恨自然就不见了,我周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只有乡亲们都吃饱了,才能有我们商人的生意,作为秦商就不能贪图小利而忘记大义。”周莹道,这件事在她心中已经有了底,虽然可能暂时会得罪泾阳的商人,但只要她往后对其让以小利,施以恩惠,也不是不能挽救。
四叔见周莹如此决绝,自知不能改变她的决定,只得拂袖而去。
江福祺看着离去的四爷,有些担心道,“四爷不会生气了吧。”
“放心,四爷生气归生气,到底是护着少奶奶的。”王世均在一旁替少奶奶说道,他知道,四爷虽然嘴上颇有微词,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心里对少奶奶是非常信任的,否则他不会只是简单的拂袖而去,而是直接和少奶奶在六椽厅吵起来。
周莹想到这里,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来,有无奈也有欣慰。
“对了,邓监堂,你的茶叶卖得如何了?”周莹看着站在最后一排的邓监堂问道。
邓监堂穿过人群,走上前来,拱手行礼,“回少奶奶,目前茶叶行情不好,只卖出了半箱。”
邓监堂的话引起了其他掌柜的不满,他们纷纷指责起邓监堂来,“半箱?我裕隆全何时销量如此低过?”
“少奶奶,我看此人根本不擅经营,还是更换掌柜的好。”
“如果再这样下去,少奶奶,吴家茶叶生意可都被马家抢去了。”
“这可怎么得了,少奶奶执掌吴家东院以来,可从未发生过这等事。”
周莹见他们吵的不可开交,伸手示意他们安静,“大家的意思,我大概知道了,那我就表个态,既然让邓监堂当掌柜是我的意思,就请诸位相信我,也相信邓掌柜,这东院的生意肯定不会垮,裕隆全也是老字号了,我周莹绝不会让它砸在我手里。”周莹说话的态度虽和善,但语气却异常坚决,不容旁人置喙,像极了当年吴老爷,众掌柜虽然心有不满,但也不敢说些什么。
接着在六椽厅,各大掌柜汇报了现在各地出现的其他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周莹觉得有几个掌柜说的有理,便让江福祺着手去办,晨会开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结束后各大掌柜便各自散去,唯独临走前,周莹叫住了邓监堂。
邓监堂也是识趣,故意慢人一步,朝着周莹微微一笑,似乎早就知道周莹会留下他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