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第二天早上醒来,季语简单的用盐漱完口,洗完脸,换了青衿(古代读书人常穿的服饰。),然后去了九山县的九山书院。

      季语的父亲希望季语能够进入朝堂把他送进学院,可是季语却还是选择了说书,为此季语没少被父亲教育。

      幸运的是季语在书院学习的时候遇到良师,所以他并没有因为父亲对读书人一味的推崇,而对读书有逆反心理。

      良师对季语很赞赏,甚至想要像九山县县令提议举荐季语为讼师。可是季语婉拒了。

      “先生,季语无心政事,又何必要这样的名头呢?何讯师兄德才兼备,比起我更适合入仕。季语只求可以学习到先人们积累下的知识和美德。还请先生见谅。”

      先生最后也没有强求,只是可惜一个好好的才子却做了说书人,虽为这位学子心中不平,但先生也知道人各有志没有强求。大概也是这种理解,才让季语对这位老师很是尊敬。

      后来季语学业结束后,先生又聘请了季语做书院的教书先生,启蒙一些小家伙们。季语无法再次推脱,只能答应。后来渐渐发现其实做先生也很不错,每天看一堆小萝卜头倒是很让人愉快的事情。

      于是就这样上午当先生授课,下午当先生说书。这样的生活被他的好友齐钱戏称是“诗和远方”。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季语觉得应该是赞赏的一种意思。

      齐钱是季语的同窗,因为齐钱总是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再加上被人认为行事疯癫,举止粗鲁等等原因在书院的时候就被人孤立。在学院里不仅不被老师喜欢,有时还会被学院里其他孩子欺负。

      后来季语被父亲送到九山书院,恰好和齐钱同班。不久,就和齐钱他成为了好友。季语很喜欢听齐钱讲的那些很有趣的故事,喜欢看齐钱捏面人,会在齐钱被欺负的时候和那些学生们辩论。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动口没人说得过季语。

      因为季语,齐钱的地位好了很多。后来又在季语的帮助下,齐钱也有了其他朋友,不再是孤单的一个人了。

      季语进屋,看了看下面坐的规规矩矩的小萝卜头们,不由得就是浅浅的一笑。“圣人曰:……”

      季语最喜欢的就是询问这些小萝卜头对贤人的话语的理解,也喜欢用些比喻让孩子们了解那些圣人的言语。

      比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季语讲了就是问小孩子,你讨厌什么,孩子大多幼稚,说出来的不在乎怕饿肚子,怕被打这一类的,然后就季语就会说那其他人大概也是讨厌这些的吧,这就是你不想的,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有时候心情差,会让孩子们自己读书,不过就是心情坏,也不会在小朋友面前表现出来。季语不是个会把情绪带到学院里去的人。

      有时候季语会问问这些小萝卜头他们的爱好。季语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先生,既不会打手板,也不会叫学生诵读经典。但是,他却是最受欢迎的先生。

      大概这些小家伙也是喜欢看颜值的吧,齐钱曾经笑着这样说。季语询问了齐钱什么是颜值后,明白好友是在夸自己帅。

      有时候齐钱来看季语,会带些面人,季语也因此家中有不少面人。

      齐钱最拿手的就是面人,栩栩如生的面人每天都是供不应求。可是齐钱这个家伙就是喜欢送季语面人。

      这些积攒下的面人有些就被季语送给了自己的小弟子们,有些就放在家中珍藏了起来。

      齐钱在季语看来就是一个能人。无师自通学会了制作面人,而且做的非常漂亮。虽然贪玩但是非常聪明,成绩也都挺不错的。季语想起来齐钱就感觉齐钱也算是半圣,生而知之。他甚至想要为齐钱写一个小本。

      到了午时(11点到13点),这些小萝卜头吃完饭会有另一个老师带,季语就算是没有事了,他回到家中,煮一些米饭,煮一个小菜,吃过饭,在家中休息了一段时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