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

  •   季语收拾了醒木,拿好纸扇,把东西都收拾在包裹里,打了打长衫从屏风后面走出。接过店小二送来的今天的佣金,在小二的称赞声中准备离开了这家同福茶馆。

      “季先生,您不知道自从你来了我们同福茶馆,我们茶馆的生意那叫一个兴隆啊。先生,你今天那个故事里到底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到底最后肖风英雄是和小蝶姑娘在一起了,还是…呀,瞧我这毛病,又耽误了先生。先生,等下,你这包裹没有弄好,我帮你弄弄。好了先生,您慢走嘞。”

      小二伸手帮季语弄了弄包裹,满面笑容的看着季语离开。

      季语挺喜欢这家茶馆的小二,平日里为人勤快,如果不是今天要去给自己拿佣金,说不定又会跑过来给自己收拾包裹了,拉都拉不住。

      季语谢过对方,告辞离去。走出茶馆,发现已经是戌时(19点到21点)。跨上手中的背包,季语准备回家中去。

      晚间的风有些微凉,带着一种河边城镇特有的味道。

      季语不禁想起了自己父亲讲过的关于这个城镇的故事。相传九山县县内确有九山,九山环绕九山县而出。九山县周围有一河名为破九河,河名据老人说也是传下来的。后来破九河果然破了九山。九山从中遂裂。于是出现了肥沃的平原,九山县就在这肥沃的土地上。所以九山县自古就是富饶的地方。茶馆酒肆,店铺票号(古代银行称票号),风月之地等等均是应有尽有。运河中段的九山县也是一个停靠点,南来北往的商船必经之地,所以九山县商业贸易比较发达。九山县人喜欢喝茶听曲也是无可厚非的。

      季语就是一个说书人,他的父亲也是说书人。季语喜爱说书,可能是受他父亲的影响。但是季语的父亲却是想要季语成为一个读书人。所以季语的父亲曾经把季语送去书院学习,而且因为自己儿子说书写话本的事情严加责备儿子。

      不过季语还是执意要说书。着一身长衫,手拿一把折扇,拍一声醒木,讲遍世间百态。不论是奇闻趣谈、还是风云人物、国家大事纷纷在说书人的口中呈现。

      季语喜欢说书。现在在这家茶馆说书,每月收入都不少,而且又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季语是很喜欢这样的生活的。

      季语倒是料到这次回家可能会这样晚。今天因为客人比较多,而且很热情,再加上是时节,茶馆老板特意提高了佣金,希望可以加两场,季语答应了下来。

      所以这次出来天是已经黑了。远处灯火未央,是夜间时分九山县的繁华。

      纤细的垂柳随风摇曳,走在这条僻静的道路,季语的家就在前方。季语的父亲留下的宅子地段并不好,每次回家都有经过这条幽静的小路。有时候因为加场,季语回家都会有些晚。好在九山县一般是没有夜禁的,但是事无绝对,最近听说是因为有大人物要来,所以要实行夜禁。

      听小二哥说过两天就会实行夜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真的实行了夜禁,季语知道自己以后是不能在这么晚回家了。

      季语回家的这条路很是安静,可是因为靠近河岸的原因,隐隐的能够听到河岸上游的喧闹,但是并不明显,不过闹中取静,恰恰是这种隐约的喧闹,倒显得这条路更是安静。有些人喜欢喧闹,但是就是有人喜欢安静。比如说季语。安静也有安静的好处,季语可以在路上想想怎么样写下一本话本。

      好的话本是说书人的立身之本。

      回到家里,打开大门,穿过院子,入夏,院子里的水缸中的荷花含苞待放。进入里屋,拿出火折子点上蜡烛。幽暗的烛光下,季语开始构思下一本话本。

      九山县娱乐发达,说书人之间的竞争也是很大的。俗话说:三千说书人,九山两千八。这是对九山县说书人的赞誉,比喻说世间如果说书人三千的话,那么九山县就能有两千八百人。

      虽是一位九山县说书人的自诩,但是也不难看出九山县说书业的发达。就因为九山县说书业的竞争激烈,所以说书人都看重好的话本。好的话本可以卖一个不低的价钱,而且还能让说书人的地位有所上升。

      有些说书人会雇读书人写话本,有些会花大价钱去买话本,而有些也会像韩尧一样自己写话本。不过,大致上自己写的还是少数,多数都是找些落魄的读书人来写。有些读书人虽仕途不顺,但是也有许多靠写话本出名,也算是名利双收。长此以往,九山县的说书产业已经足够完善,并且有很大的规模。

      写完大致的提纲,季语就准备歇息。喝了点水润喉,换好衣服,吹灭蜡烛,然后上床休息。躺在床上,季语还在想故事的细节情况。但是不一会就沉沉睡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