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新年 ...

  •   最终那条鱼是在何妈妈的帮助下吃完的,何妈妈见她不对劲所以问了几句,知道真相后被她莫名其妙的执念逗笑了。第二天何妈妈将这件事告诉姜爷爷时,他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刘升行如约在第三天接乐山乐水回家,姜爷爷客气的邀请他们一家人吃饭,在餐桌上他提议以后每个星期六让乐山和书延一起在他这上课,刘升行和徐雯宁求之不得,立即答应了姜爷爷。刘乐山听到这个提议,嘴巴张大到可以放下一个鸡蛋。
      至此后,刘乐山在姜爷爷家出入成为了平常事,暑假语文班结束后她也没有间断到姜爷爷家学习,在姜爷爷家吃饭和睡觉也都成了习惯的事情。而刘乐山也如常预料在三年级升四年级的语文考试中考了90分。刘升行对此表示很开心,两家来往更加密切,今年过年,刘升行还专门请姜爷爷一家人来家里吃饭过节。刘升行特别准备了几道姜老师喜欢吃的素菜,加上每年必做的几道菜,摆席的桌子都快装不下了。刘升行切挑出八菜一汤摆在香火面前的桌上,一丝不苟地给列祖列宗上了香,敬了酒、烧了钱纸,供奉了几分钟才让刘乐山和刘乐水上前磕头。
      刘乐山一套磕头动作做得行云流水,连姜爷爷都夸赞地都点了点头。已经6岁的刘乐水穿得像个小棉球,她学着刘乐山的动作作揖,跪下……刘乐山还在专研她的膝盖在什么地方,猝不及防,她一跪下就像个小球一样全身扑倒在地上,地上有蒲团,她扑下去没受伤,反而乐呵呵的笑了,大伙儿见她没事,也开怀大笑,其乐融融。饭桌上只坐了刘乐水一家和姜爷爷姜书延六个人,何妈妈老家在北方,几天前她就回家准备过年了,所以没有和他们一起。姜爷爷和刘升行坐在正桌,徐雯宁和刘乐水坐在左边,而刘乐山则和姜书延坐在右边。刘乐山十月份正式满十一岁后,就一直觉得自己已经成为大人,所以对姜书延这个乖顺的弟弟很照顾,每次吃饭都要像之前照顾乐水一样照顾他。
      “书延,你要吃鱼吗?”
      姜书延还没点头,刘乐山就已经夹了一块红烧鱼放到他的碗里。
      “鸡肉呢?”
      这次是直接夹鸡肉到姜书延眼前问
      姜书延点点头
      “我记得你最喜欢吃了”
      “腐竹也不错”
      “你悄悄吃一块猪肉,这块不肥,着猪肉是蔡达文亲自送来的”
      姜书延的碗里慢慢搭出一座小山,他无从下口,于是无辜地望向姜爷爷,姜爷爷和刘叔叔相谈甚欢,正互相请酒。刘阿姨一心照顾刘乐水吃饭,也没注意到他这边,而刘乐山……视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香菜还是你吃吧,我不喜欢吃香菜”
      “西红柿好吃,我爸做得超级香”
      “书延你快吃啊,别客气。”

      吃完饭后刘乐山领着刘乐水姜书延乖乖巧巧的讨要红包,先是妈妈,然后是爸爸。
      刘升行让每个孩子说些讨喜的话才给红包,刘乐山破口而出: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惹得大人们乐呵呵的笑,一向口齿不伶俐的刘乐水也乖乖说了:万事如意四个字,刘升行更是开心得不可遏制。不过刘升行倒是忘记了姜书延不会说话这个问题,红包移向姜书延,四周一下安静下来他才感觉到尴尬,他干笑几声调节了气氛,说:“书延是个乖孩子,诺,叔叔给你的红包,希望你平平安安,开心幸福”
      姜书延没有感觉到奇怪的气氛,欢欢喜喜的被红包吸引去了。
      姜爷爷也给孩子们发了红包,最先得到他红包的是刘升行和徐雯宁,两个大人不好意思推辞,欣欣喜喜的收下了。接着姜爷爷一脸慈祥的发给了刘乐水、姜书延,轮到刘乐山的时候他却停了手。
      刘乐山一早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她在姜爷爷家这两年多时间明白了一件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除非你会背古诗。果不其然,姜爷爷瞄了她一眼后直奔主题
      “陋室铭”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嗯”姜爷爷捋了捋下巴的胡子,刘乐山才注意到他的胡子比之前长了不少。
      姜爷爷把红包拿给她,她开心的跑到客厅跟乐水书延一起玩。
      天色渐渐变黑,外面有人开始放烟花小炮仗。路边还传来小孩大人们的笑声。刘乐山一伙儿经不住诱惑,齐齐将红包交给大人,屁颠屁颠地跑出去玩了。
      他们仨出门的时候刚好遇到正准备找他们的蔡达文,蔡达文手上拿了许多小炮仗和满地珍珠,一见着他们就献宝似得拿出来,四个人决定去徐记餐馆找徐元珠和杨付知一起玩。
      说起杨付知,刘乐山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比他们一伙中最大的徐元珠还要大四岁,他当年之所以会偷药是因为妈妈病重才不得已,徐元珠从徐妈妈口中听到这个真相后,对杨付知的敌意也慢慢减淡了。徐爸爸徐妈妈也终于被他每天来店帮忙的诚意感动,决定聘请他在徐记打工,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和周末在那帮忙,吃完晚饭后再附带一份回家给工作晚归的妈妈。徐爸爸付他工资,杨付知坚决不要徐爸爸给的钱,说,只要他有吃的,每天有晚饭拿回家给妈妈就好了。徐爸爸拗不过他,只好在其他方面帮助他,比如过年邀请他和他妈妈一起过,买新衣服给他等等。今年是他们一起过的第二个年。
      刘乐山一伙一路放炮仗来到徐元珠家,蔡达文虽然天天面对杀猪,内心却是个胆小鬼,每次炮仗点燃后他都捂住耳朵躲得远远的,刘乐山和姜书延一个一颗连连向着他的方向甩,他吓得四处乱窜叫爸爸。刘乐水对一切表示很淡定,就算有炮仗飞到她脚下也是这样。小孩子玩得炮仗本来就没有什么危险,所以刘乐山也没在意。他们一路欢声笑语来到徐元珠家,虽然路程不远,但他们一路走走停停看烟花浪费了不少时间。徐元珠家吃年夜饭一向很慢,加上吃完后徐元珠和杨付知要帮着洗碗,所以他们到达的时候也不算太晚。
      “爸妈,我们出去玩了”徐元珠一手拉住杨付知,向正在用炮仗吓蔡达文的刘乐山跑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她发现其实这个人并不怎么讨厌,除了很勤劳的帮她家做事之外,他会的东西还很多,蒙大妈家的那些中药名字他全部认识。一开始她还不信,趁着蒙大妈去隔壁镇吃酒,悄悄带他从蒙大妈家后门进到店里,蒙住药材的名字让他猜,一开始测的几十种药材他都说中了。后来因为蒙大叔发现了他俩,她才不得已放弃将所有药材拿来给他猜的念头。不过从那以后她就相信了杨付知的能力,而且他的数学还很好,有了他的帮助,徐元珠的数学成绩也上升不少。
      有一天她心血来潮,问他:“你既然都读初中了为什么还要去姜爷爷那和我们上小学的课啊?”
      杨付知依旧是愣了一会儿,然后才回答她:“姜爷爷让我去的”
      徐元珠‘哦’了一声,说:“今天天气那么好,你不想去抓蝌蚪吗?”
      杨付知一眼看出了她的念头,毫不犹豫的说:“不想”并且温馨提示她:“徐叔叔说今天不做完这道题,你哪也不能去。”
      徐元珠一脸沮丧的看着他:“我不会做啊~”
      杨付知看了她一眼,认认真真的拿笔教起来
      “多位数的乘法先是个位乘个位,然后用下面个数的个位乘上面的十位、百位,遇到大于十的数要进位,如果你怕忘记你可以先把要进的数写在这里,下面数的个位乘完后再用它的十位分别乘上面数的个位、十位、百位,得到的数值从第一排的十位写过来,依次类推,明白吗?”
      徐元珠的脑袋已经被绕的昏昏沉沉,哪里还记得他说了什么。杨付知从头到尾再说了一遍,她还是不懂,杨付知放慢脚步重新又说了一遍,她……还是不懂。
      后来杨付知发现她之所以不懂,是因为她不知道什么是个位,什么是十位,以及什么是乘法口诀。所以他化整为零,由基础知识开始,重新刷新了徐元珠的脑房。那个暑假,奇异事件除了刘乐山语文考90分之外,还有徐元珠这个留级三年的插班生数学终于及格了。
      而徐元珠在那个夏天除了收获满满红字的60分之外,还学到一个知识,蝌蚪是吃蚯蚓的,困扰了她多年的蚯蚓食物之谜终于被解开,而解开这个谜题的人,还是她之前分外讨厌的杨付知。
      那次她们几个不管是抓鱼还是捉蝌蚪都满载而归,刘乐山还将在杨付知帮助下钓到的一条小红鱼送给了姜爷爷,现在这条鱼还在姜爷爷家鱼池里养着,随后徐元珠又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年那条鲤鱼不是被刘乐山坐死的,而是被她俩喂东西太多,撑死的。告诉她这个事实的人,依旧是那个面无表情、说话前要停顿半秒的杨付知。

      现在徐元珠拉着杨付知的手,再也没有第一次见面的厌恶,有的只是崇拜和喜欢。
      徐元珠笑得很灿烂,这时正好天边炸出一朵五彩斑斓的烟花,衬得她的脸颊十分好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