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月下促膝,与子成说 ...

  •   今夜的新野无人入眠。莹莹当空的满月为人们带来了难得的宵禁解除令,大街小巷被明黄的灯笼光和银铃般的欢声笑语填满,虽然没有往日里常见的点点烟火,但这温馨的团聚已足以让人沉醉。
      远处,一墙之隔内的府邸却是静谧而安详。除却前院厅堂里刚散去的晚宴所遗留的一些喧噪气息外,后院的花园里只有秋露营造的清凉和金桂花带来的芳馥。月光透过云隙缓缓地落下来,穿过较稀疏的枝条,将桂的浅黄加深加亮,释放出润泽的金色,一笔一笔涂在大理石桌凳上。而那余下的调料,则全然洒在了那默默执杯的人的身上。
      刘备平日里是一个喜欢热闹和凑热闹的人,但这不代表他不享受孤身一人时的静寂。他就那么坐在那里,慢慢地闻着米酒透出的香甜,定定地看着园里荷池中女眷们放的精致淡雅的朵朵烛灯。
      他在等人。等那个只有他知道的、名叫“林中”的隐身人。
      从遇到林中那一天起,刘备的日子开始过得有意义。先是从水镜那里得知了荆州俊才的分布,而后有了单福——也就是徐庶的加盟;虽说徐庶好景不长,帮忙打了一场战役就被曹操用母亲挟持到了遥远的北方,但他走之前却给自己指明了半年内的奋斗目标:将蛰伏于南阳的诸葛孔明请出来。
      也许在别人看来,为了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人三番两次亲自跑过去实在是太掉身价,可这对闲了七八年的刘备来说简直是不能再简单的事: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与其浪费在驾鹰打猎,不如彻彻底底干好一件事。至于如何从心理上说服自己,刘备表示道理依旧是如此的浅显:人家有技术,能给军队带来很实际的利益,咱弯下腰有何不可?
      于是,他顶着来自关羽和张飞的压力,踏着满山秋叶,踏着千层白雪,踏着遍地浅草,绕过许多弯路,邂逅了许多不是孔明的人,终于在春日暖阳的连续熏蒸后,遇见了那个一身白衣的卓然青年。
      刘备永远忘不了初次晤面的那一刻:自己跪坐在亚麻蒲团上,将将拿起竹桌上的陶泥茶盏叹清茶时,孔明一边披起鹤氅一边从简洁的屏风后转出。刘备抬头,顺着奶白色的袍角向上望去,看到雕成如意的羊脂和田玉坠、高高竖起的浅棕色宽边腰带、整理得十分服帖的领口——直到那俊逸自信的面容。孔明很是瘦高,皮肤也特别白皙,当他逆着阳光站在刘备面前时,刘备只觉得那千万缕光芒都是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不过很奇怪,这并不会给人以压迫感;相反,让刘备意想不到的是,孔明潇洒磊落的样子里透着温文尔雅的气息,那本该有的年少轻狂和锐利锋芒像是早已被磨砺掉了。而这类人,一定经历过什么不平凡的事情。
      不过,在这片土地上哪有什么平常而言呢?无论是每个人笑容后疲惫的迁徙,还是所有人都猜不透的结局。就在那天的夕阳西下时,孔明端正地跪坐起来,羽扇一横行了一记大礼:“亮,愿为将军效力。”
      当然了,成功请卧龙出山的背后不只是刘备一个人的付出。除却关羽张飞跑腿和孙乾布施的探子外,林中关于孔明准确的行迹报告才是关键。自从第一次相信孙乾“诸葛在家”的信息、忽视林中“诸葛即将外出”的简讯导致自己白跑一趟后,刘备就偏向于认可林中的消息了。不过,林中汇报任务很不频繁,想来这三年内除了刘备第一次传唤他布置任务外他就主动找了刘备三次,其他时候都不知道消失在了哪里;所幸刘备暂时也不知道叫他干什么才好,反正暗卫么,平常保护好主人就是了。
      至于今晚为什么传唤了林中,刘备只是突然想到,仲秋之夜,他与家人相隔两地,难免寂寞吧。作为主公,作为他相对熟悉的人,不妨陪他对酒长歌一下。
      刘备用手拨去了落在发上的桂花瓣后,复又懒散地支起下巴。
      说起来……孔明和林中都有一点与众不同。按理说,两人文武偏向分的很清楚,可相处下来刘备发现,这孔明不是个纯粹的文生,而林中也不是个纯粹的武士。孔明平日里十分随和恬淡,可一工作起来就威严气场全开,很有将领的风度;特别是他那双琥珀色的眼睛,认真直视你时只让人觉得被夺走了心魄。还有啊,每次与他去练兵场时,如果碰到关张赵三人在练武,他总会脚步一顿,蛮投入的欣赏一会儿——按理说,文生不是对斗将不感兴趣么?再说林中,虽然与他见面也没几次,他也没表现出什么自己的个性,可自己还是眼尖的发现,他的步伐是那些儒士穿着长袍时采取的碎步,而不是长年习武后应该养成的跨步;同时,他喝茶时会注意杯面的朝向,摘面布时的动作也蛮像儒士喝酒时用宽袖掩面的礼数。这些礼仪上的细节,绝不是一个武士会专门去学习的。
      这两个人真是有趣……
      “主公。”从桂树夹道的石路上,渐渐走来了一个人。刘备凝神,只见来人一身黑色短打,头上戴着有黑纱的斗笠,不是林中又能是谁。
      “主公叫中来,不知有何吩咐?”低沉沙哑的声音具有很高的可辨度。
      “你莫要绷着身子。今夜无事,只是看到这花好月圆,想叫你来一同饮酒罢了。”刘备站起来,拍拍林中的肩,把他带到身边的石凳上。
      “……”林中僵硬着默默坐下,像是完全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刘备默默地在心里扶额。这孩子除却第一次见面说了那么多后,之后便像失语了一般,特别的惜字如金,能用一句话汇报完的事情绝不说两句话。也真不知是不是做暗卫做久了,连话都不会说了。
      不行,以后要多叫他出来说说话。
      所幸刘备一生辗转,什么样的人没处过,自有其融洽气氛的办法。两个人默默地望了一会儿夜空后,刘备温和而缓慢地说道:“今日出街,看到许多人拖家携口到城外郊游,街上油黄的雄粗饼也卖得很好。阿中最近可有回家探望?”
      阿中。在刘备询问他的表字时,林中解释道:“乡野山人,并无表字。朋友多唤我‘阿中’。”于是刘备也就这么叫开了。
      林中静了一会儿,说道:“今日休沐,主公安全为重,中不能离开。不过中前几日已回去过一次了,他们都很好,烦主公挂心。”
      刘备点点头。“现如今割据大局基本定了下来,曹操盘踞北方,孙权占据江东,地区间的冲突已减少不少,亲朋同堂当真比以前容易了许多。”说罢他用空酒杯指了指逐渐从云层中浮出来的月亮,“这世间,只有这东西是一尘不变的,似乎穿越了不少年岁。倒叫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四处奔波的样子。
      我少年时是个顽劣的人,所幸得卢先生授过不少课,才稍微懂了点教化。当然了,在最后面胡闹着消磨的课自然不少——不过我好歹记了一句。”刘备清了清嗓子,“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我只知道卢鸿儒擅《尚书》。”林中吐了几个音出来。
      “正是这里来的句子,”刘备笑道,“不过不出名罢了。但不知怎的,一听这句子,我就想到:当年的‘大一统’‘文景之治’应该是这样子的吧。所以又不禁地在心中询问:为什么我们的大汉不能永远是这个样子?
      所谓的凌云大志就是这时候出现在脑海的吧。
      后来就结识了云长翼德,说起来,当年我们就是你这个年纪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觉得心中有一股气不冲出来不痛快。借着黄巾军反叛的事端成为镇压军的一员,从此踏上攻城掠地的道路。不过说实话,后来热血退去,我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么做也实在是不道德。农民为什么反叛朝廷?他们也上有老下有小,给了那么一亩三分地,谁愿意反?还不是那些个常侍逼着皇帝弄的那些苛捐杂税!兔子急了也咬人呢。被咬了还怪起兔子了?”
      “主公,此话……”林中双眼满是震惊。毕竟,这斩黄巾军一事,似乎还是刘备为数不多的功勋吧?!
      “你且听我说。”刘备摆摆手,“这事我想的很清楚;我曾经也将近与同村人一般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与曹操袁绍孙坚等相比,我自是体会地多一些。当年一起长大的伙伴里,也有那么几个是参了黄巾军的——他们不如你主公我,好歹因为姓‘刘’蹭过几天学问,但从他们愚钝的思维看去,黄巾军,确实许了他们一个光明虚幻的未来。
      从那以后,我就想着,怎么着自己算是一个小领导者了,部分生杀大权在手,就有义务也有权利去庇护一方水土百姓。可又想拓领域又想当好人哪有那么容易?我纠结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人比较重要。有些东西转眼即逝,而人是流动的,只要有了人心,我就算现在混得再不好,将来也可以掌握翻盘的机会。而向曹操,就算他得到了徐州,可那已是一个死城,如今住进去的是胆战心惊的人民,这人心能齐么?哈,当然了,既然想要人心,那总得失去什么吧,于是就……呃……似乎过得比较惨。”
      “主公能想这许多,中心里十分敬佩。”林中为两人斟满酒杯,规规矩矩地执起了自己的,“中,代这些年来受主公的照顾的百姓,敬主公一杯。”
      “哎,其实该敬的是云长翼德他们。”刘备碰杯后一饮而尽,忍不住苦笑,“他们随我征战多年,一点好处没捞得,吃得全是苦头。想我当年那么任性地将两位夫人扔给了云长,三个人在曹操手下过着刀尖上的日子,后来云长跟我讲起过关斩将的经历,着实令人心痛不已;翼德那大大咧咧的性子,自是为我得罪了不少人;子龙,一方枭将,他自从公孙大人处拜我军下后,英勇的形象都快被败仗毁尽了;子仲,将妹妹嫁与我,依旧跟公佑宪和死命地干着;阿梅一直身体不好,又才有了阿斗;元直为我出谋划策,连老母都回护不得……啊哈,又怎能忘了孔明,”刘备一个一个数着,“当真是劳累他了,直接从运筹帷幄的奇才变成了账本堆里忙着筹兵的木头人,大半天不挪位子的!每每想到这些,我都堵得慌。”然后便再也说不下去,连灌了几口酒。
      真是奇怪,明明身处漫着桂花香的园子里,喝着甜蜜的米酒,却总有一丝苦涩挥之不去。
      又一阵满是心事的安静。“……中竟不知主公的背后是这许多坎坷。”林中低着头,竟有些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的失措。
      这反应倒是将刘备逗笑了。他猛得拍了拍林中的肩:“阿中乱思什么过呢!这些丧气话我平常哪敢挂在嘴边!恩……也就跟你说说,到孔明他们面前,自然还是要有些自信豁达的。不然他们身上的担子岂不更重,军心岂不散了!不过,今日絮絮叨叨了好久,算是排解了我心中积攒的郁气,阿中愿意听我说,倒是我的幸事!只可惜败了你不少中秋赏月的兴致,罪过罪过!”
      “中位卑力微,能为主公排忧解难是中的荣幸。”林中咬着牙揉了揉自己的肩,“如果主公愿意放轻点力,中愿意再多听两个时辰。”
      “你倒也学会开你主公我的玩笑了!”刘备的眼睛猛得一亮,借着心中的暖意按了按林中的手背,“今日不醉不休!”
      “……好。”林中淡淡一笑,反手握了握刘备粗糙的手。
      “我且再与你说说……”
      那一夜,待糜夫人披衣而起来寻自己的夫君时,只见刘备一个人伏在大理石桌上陷入了深眠,每次的一呼一吸都散发着腻人的酒香。糜夫人笑笑,为刘备盖上厚实的外衣,目光略略扫过桌面,只见两枚白玉酒杯紧紧相依,对饮之人已不知行踪。
      “哎,先生昨天可是没睡好?”第二天将近中午的时候,待刘备匆忙赶到府衙,撞上的便是简雍大大咧咧缠着诸葛军师的这么一幕。
      “看来宪和那五摞账本是看完了。汇总结果——”诸葛亮并不回话,只对着自己猛扇扇子。
      “——我还有事先走了。”简雍立马换上明媚的笑容,倒退着消失在了门口。
      “慢走不送。”诸葛亮咧咧嘴角,端起面前的茶。
      目光顺着极浓的茶香飘到了刘备身上。
      时间于此停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月下促膝,与子成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