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慕容嬷嬷 ...

  •   第五章慕容嬷嬷
      夜幕渐深,各家都燃起了灯烛,星星点点摇曳的灯光,将整个庆阳城都浸在一片温暖的黄色光晕当中。张小鱼一手晃着包着臭豆腐的纸包,一手提着王二家嫂子给她做的千层底布鞋,怀里揣着一沓子银票,哼着小曲儿,一路跳着进了碧水间的角门,刚想趁没人溜进去,就跟碧水间的掌事嬷嬷,慕容嬷嬷撞了个满怀。
      “你去哪儿了?”慕容嬷嬷沉着脸厉声说。
      “嬷嬷,我就出去转了转,这不,买了点子好吃的,您要不要尝尝。”说着将自己手里的臭豆腐举到了慕容嬷嬷的脸跟前儿。
      “呕,……快拿开……这起子腌臜物件,以后不准拿进院子里来。”莫容嬷嬷一脸厌恶地转开了身子用广袖遮住了脸,好像看不见就闻不见似的。
      虽然是青楼的掌事,慕容嬷嬷在堕入红尘之前,却是世家的娘子,入朝为官的父亲犯了天颜,一家男丁一个没剩地被斩了首,女眷统统充了官妓,本来富可敌国的家财也都不知去向,据说是被恶奴夹带。16岁的慕容娘子自从进了碧水间,就深得上任老掌事嬷嬷的赏识,一直培养在身边,凭着一副绝色和满身的才艺,不到18就做了碧水间的行首红遍了整个庆阳城。
      听园子里的老人说慕容嬷嬷曾经自赎过,嫁了人,还生过孩子,可就在孩子不到周岁的时候,她突然回到了碧水间,在欢门外跪了三天三夜,老掌事才叹着气准她再入碧水间。从此她的那段经历也成了碧水间的禁忌。
      老掌事过世后,慕容嬷嬷就接了掌事嬷嬷的职位。成为了碧水间最年轻的一位掌事嬷嬷。慕容嬷嬷以20几岁的年纪接任了碧水间的掌事,不仅没有像行内的几位老掌事推测的,不过几年就得砸了碧水间的招牌。反而是颇为铁腕,就在大家都冷眼等看笑话的时候,慕容嬷嬷领着人打瘸了几个别的园子安排等在门口,准备等着买卖的人牙子,杖杀了几个不听话的姑娘之后。将碧水间做得更加风生水起。
      也是亏着这份见识,将个碧水间打理得蜚声京城,甚至在大兴国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青楼。外间有人传说,碧水间的一个粗使丫头,到了外面的园子,也能撑起半边天。这可能有点夸张,可是在张小鱼看来,这位慕容嬷嬷在识人看事上,还是很有些见识的。
      “你虽然长相……唉,不提也罢,不过你也生性些,在咱们这个园子里,想要立足总是要有些本钱的。我教你跳舞,你崴脚,教你唱歌,你把先生急的自辞,教你琴瑟,你弹坏我几张古琴,也就一手点茶的手艺还说得过去。整天不知去向,不知道搞些什么,嬷嬷也是为你好,等我蹬腿去了,你在这院子里再想白吃一口饭看看。刘嬷嬷已经跟我说了好几次要找人牙子把你典卖了。我……”慕容嬷嬷一看见张小鱼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好嬷嬷,你才多大啊?等你蹬腿,还不如等我自己蹬腿来的实际。瞧瞧你和我站在一起,这活脱儿的两姐妹,不是占您便宜,照别人看。我可能还得是姐姐,我这白饭还有的好吃呢!”诞着一张笑脸,往慕容嬷嬷的肩窝上一靠,还顺便蹭了蹭。
      “你这张嘴啊!”慕容嬷嬷苦笑着推开张小鱼的头,扶了扶被她晃得有些斜的步摇“别蹭了,髻都让你蹭散了,去吧!刘大姐给你留着饭呢!”
      “是,嬷嬷。”转过身去,小心翼翼地走过抄手游廊,一拐弯,张小鱼立刻将绷着的脸松了下来,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地说:“又逃过一劫,嬷嬷真是越来越唐僧了。以后还是不要让她抓到我的好。”
      张小鱼三步并两步跑到了了碧水间慕容嬷嬷住的藏香院,吃着小厨房里刘大姐给她专门留的芙蓉牛肉羹和碧粳米饭,配上慕容嬷嬷亲手腌制的小菜。张小鱼满足地叹了口气,自从到这个世上来,她就觉得老天还是厚待她的,虽然落到了这个世上世俗之人都十分不齿的青楼勾栏,但是这里的人情冷暖却意外地让她这个本已冰冷的心慢慢地温暖了起来。
      在这个时代,狎妓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相反,却是一件风流韵事,但凡才子墨客,都以有一红尘知己为乐事,甚至前朝还出过几个名妓,在诗文上甚有造诣,流传后世的佳作不知凡几。
      从5岁被亲妈卖进碧水间,就因为病弱,被慕容嬷嬷亲自教养了起来,碧水间能够于青楼问鼎十数年,就是因为对幼伎的严格培养制度。幼伎自进园起,先跟教养嬷嬷学习伴仪,也就是身段,衣着,虽然礼仪不像大家闺秀那般一板一眼,也需要长期的练习,一直叫身体自然地记住了那些动作,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风流在其间。出师后,就有各院的管事,亲自来挑选,根据个人姿色,分等级,等级靠上的需要根据各自的天资,学习琴棋书画各一,甚至有些需要学好多样,接受近乎严苛的训练,直到在人前绽放的那一瞬间。
      所以,在这个朝代里想要在青楼混出个名堂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仅靠姿色,只能流于下乘。一身的才艺只是必备,还要有些天生的风流气质,简直就是高素质行业嘛。
      更不用说当上各勾栏的行首,每年的春分在御街上的香锦会上露个风头,那这一年,求见的各家公子,郎君们,还不怕踏破了门槛。
      可张小鱼却是在莫容嬷嬷近乎纵容的保护下在碧水间自由地生长。张小鱼问过嬷嬷为什么独独会对她青眼有加,她总是半开玩笑着说:“你当年小小的年纪,那双眼睛却让我不能逼视,想你将来应能出落出来,就把你养在身边亲自教养,好让碧水间再出个总行首,可谁知你越长越走样,倒枉费了我的一番心血。”
      这个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张小鱼也识趣地没有再问。反正自己也是乐的轻松。却是自己的一些事情还是不要让嬷嬷知道的好。
      在这个时代,虽然入了妓籍,永世不得嫁入良家为妻,但是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卖到勾栏的,不是家境贫寒,实在是吃不起饭,或者就是拐卖来的幼女,如果不入勾栏,她们甚至连活命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困苦的麻木让她们对这样的命运没有任何的抱怨,所以勾栏里的女子,尤其是在碧水间这种比较有背景的勾栏里的女伎,其实不像外人所想得那么悲春伤秋,除了不像良家的娘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外,吃穿用度反而更丰足。
      对张小鱼这个异数来说,也许这才是最好的去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